① 簡單又美味的海鮮疙瘩湯怎麼做竅門
海鮮疙瘩湯怎麼做
材料
麵皮:餃子粉或高筋麵粉200克,水130克
餡料:韭菜,專黑木耳,雞蛋,粉條,鹽,屬胡椒粉,香油,蔥花,薑末
做法
1、把餡料拌成自己喜歡的口味待用。
2、麵粉加水合成軟面團,充分醒面。
3、醒好的面搓成長條,分割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團。
4、取一個小面團擀成薄薄的圓片,半片塗滿餡料,餡料要大,回折,捏好邊。
5、鍋里刷薄油,放好盒子,至鼓起,翻面,烙至兩邊金黃即可。
② 土豆絲疙瘩湯的做法
土豆絲疙瘩湯是一道簡單而美味的家常湯,下面是製作土豆絲疙瘩湯的做法:
材料:
- 2個中等大小的土豆,切成細絲
- 2個雞蛋,打散
- 適量的麵粉
- 適量的鹽和胡椒粉
- 適量的蔥花或香菜,切成末
- 適量的食用油
步驟:
1. 將土豆切成細絲,可以使用刨絲器或者刀切。
2. 將土豆絲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攪拌均勻腌制10分鍾左右,使土豆絲變軟。
3. 在腌制土豆絲的過程中,准備麵粉和雞蛋。將雞蛋打散倒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麵粉,攪拌成糊狀。
4. 將腌制好的土豆絲放入麵糊中,攪拌均勻,使土豆絲沾滿麵糊。
5. 在炒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將油加熱至180℃左右。
6. 將沾滿麵糊的土豆絲小心地放入炒鍋中,用筷子或鏟子分散開,炸至金黃色。
7. 用漏網將炸好的土豆絲撈出,放在廚房紙巾上把多餘的油分吸干備用。
8. 煮開一鍋水,加入適量的鹽。將炸好的土豆絲加入鍋中,煮約2分鍾,讓土豆絲更加松軟。
9. 最後,加入適量的蔥花或香菜作裝飾,即可享用熱騰騰的土豆絲疙瘩湯。
溫馨提示:土豆絲容易氧化變色,所以在腌制土豆絲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醋,可以有效避免氧化。你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醬油或其他調味料,使土豆絲疙瘩湯更加豐富多樣。
③ 找尋城市記憶味道 —— 青島呂氏疙瘩湯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記憶的味道。」
呂氏疙瘩湯,便是青島記憶的一種味道。
這碗有著近三十年歷史的家常粥羹,是很多青島人心中夢里家鄉的滋味,無論身在何處、漂流到哪裡,是剪不斷的鄉愁與思念。
「旅行家客廳 —— 青島市的會客廳」,當年一個小小的路邊店,已經發展成了連鎖經營的餐飲公司,有十幾家門店開出來,甚至進了京。但歲月變幻、公司發展,疙瘩湯的味道依舊,只是品種更豐富了,從最初的蛤蜊疙瘩湯,變成了有近二十種花樣的疙瘩湯系列,方便不同口味喜好的食客選擇,菜品也變得豐富多樣。
而家常、地道的私房菜味道,一直都沒有改變。
我自己最喜歡去的一家呂氏疙瘩湯私家菜館的店,在青島湛山寺下東海一路與華嚴路交界口的居民小區,環境優雅、地方安靜。
我常給外地來青島的愛吃的朋友推薦這家呂氏,同時推薦的,還有離此不遠的新湛路2號的名餐廳「開海」。都是N年的人氣餐廳,一家若排不上隊,可以試試另一家,相距三百米,步行可達。途中還有一家「小四季」,涮鍋店,來自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羊肉,很正宗。
以紅島海鮮和蝦水餃出名的「開海」餐廳,是我個人認為最具青島特色、味道最佳的海鮮餐館,其次是「青島前海沿」餐廳。開海的大蝦水餃百吃不厭,外婆擂茄子風味獨特,辣炒小蛤蜊絕對紅島原產地,鮮美無比。店裡種種,像老青島炸肉、王哥庄墨魚燒豆腐、鹽水蜊蝦、椒鹽蝦虎、蛤蜊肉清炒小白菜等等,都是老青島地地道道的城市味道。當然,「開海」出名,和背後的老闆黃渤沒有絕對的關系,贏在菜品和經營。
言歸正傳,呂氏疙瘩湯。
話說,自己這兩年去了威海工作,久不在青島,常常會想念的家鄉滋味,呂氏蛤蜊疙瘩湯便是之一,尤其是在宿醉的早晨。威海的海鮮好,味道也鮮美,但吃過幾次蛤蜊疙瘩湯,卻都比不過「呂氏」,也包括很多其它同樣的菜。
我想,這或許因為是漂泊遊子心中家鄉味道的緣故?
或許也不是。
今日得空,再訪呂氏,重溫青島記憶中的味道。
奔著三道美食而來:蛤蜊疙瘩湯、大娘單餅卷兩樣、螺片拌茄子。
遺憾的是,大娘卷餅售罄,三樣去了其一,便點了店經理推薦的筆管魚小炒肉配玉米窩窩,膠東菜。為了安慰我,她還送了小冷盤海帶梗,頗為周全貼心!
呂氏私房菜館的「螺片茄子」,是老食客必點的招牌看家菜之一。螺片刀工講究,燙淖的火候恰到好處,茄子糯爛,配了秘制的醬汁,蒜片、蔥絲和刀器劃出的打卷青紅椒細絲,讓裝盤出來的品相很動人,味道的美妙自然不用說。在一杯清冽的青島純生下,三五知己好友,細品慢聊,焦躁世界裡的愜意人生,不過如此。
痛風?且到一邊候著去!:)
蛤蜊疙瘩湯,一如既往的家鄉味道,二十多年從未改變,蛋花鮮嫩、蛤蜊肉味鮮,配了土豆丁,豐富了口感,一點點青蔥與姜絲,讓味道變得有層次。
其實在呂氏,陸續新添的疙瘩湯品種,像西紅柿疙瘩湯、青菜疙瘩湯、海參疙瘩湯等,也都合我的口味。
想說一下店經理推薦的膠東小炒,在呂氏我是第一次吃。
青紅尖椒、嫩肉片、雞蛋、筆管魚,配了蔥段與蒜片,特製的呂氏醬料,在主廚的猛火大鐵勺里,幻化成食客舌尖上的滿足。金黃的玉米窩窩,裝一勺小炒肉,菜飯齊備一起搞定,對於家常用餐來說,實惠得很。
在呂氏疙瘩湯私家菜館,值得品嘗的招牌菜很多,呂老爹砂鍋燒魚、肉沫活海參、蒜蓉粉絲烤牡蠣、呂氏嫩豆腐、嫂子風干腸,都極有特色。而我特別喜歡的,還有一道蒜爆手撕大頭菜。
大凡一家餐館,二三十年能屹立不倒,除了老闆的堅守,過硬的後廚功夫、工匠用心和對待客人的誠心善意,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旅行家客廳—World traveler」,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呂氏疙瘩湯,與時俱進地把一個小小路邊店,升華為一個為旅行者提供溫暖家滋味的地方。
我想,今天的呂氏,已不僅僅把目光放在灶火與鐵勺的交輝中,放在菜品與食客的相融里,已開始嘗試跳出自我、跳出生意,用一種更加圓融的心態,在看待這個世界,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裡的人們。
呂氏疙瘩湯私家菜館,青島市的會客廳。來青島,讓我陪你一起去,品味這青島城市記憶中的老味道吧。
青島歡迎你!
小插曲、大機緣,補記一下餐廳奇遇:
與鄰座的幾位台灣客人聊天,頗覺有緣,其中的牟先生請我品了他從白雲機場帶來的「DALMORE」酒,一款蘇格蘭高地單一純麥威士忌,口感柔和、順滑中帶著乾果的甘香味道,很不錯。問他如何知道呂氏疙瘩湯,說2008年他來青島就知道,這里是他常來的地方。
再聊下去,竟然得知他是山東煙台棲霞的名門「牟氏家族」的後人。
談到「牟氏」,如果撩開歷史的煙雲,令人唏噓的故事就太多。一個國家,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家族的命運跌宕、起伏種種,自然書不勝書,難以言說。
我在想,當他回到牟氏庄園,看到家族昔日舊宅如今的景象,心中會是如何一種感受和滋味?
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所謂家國,從來都是一回事,從古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