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十大小吃排名榜是怎樣的
北京十大小吃排名榜是鹵煮火燒、麵茶、老北京炸醬面、糖火燒、老北京爆肚、芸豆卷、糖耳朵、北京炒肝、北京豆汁兒、驢打滾。
北京豆汁兒:北京豆汁兒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製作粉條等食品後的剩餘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有春天時令的香椿芽、冬天的臘八蒜、青豆嘴、黃豆嘴、綠豆芽、黃豆芽、心裡美、蘿卜纓、芹菜末、萵筍片。青豆嘴和黃豆嘴就是青豆和黃豆剛剛滋芽的那種,夠嫩。綠豆芽、黃豆芽也叫掐菜,就是綠或黃豆芽掐頭去尾,只要中斷。
還有一個不可少的黃瓜,單說黃瓜,一根黃瓜要切出4盤不同的小碟來,黃瓜丁、黃瓜絲、黃瓜條、黃瓜段。
『貳』 豐鎬遺址的文物考古
20世紀40年代,豐京考察工作開始。新中國成立以後,連續不斷在灃西地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豐京位於灃水中游西岸,東界緊傍灃水,西至靈沼河,北極郿鄂嶺崗地北緣,即今客省庄至張村坡一帶,南到石榴村,方圓大約6—7平方公里。這一區域的客省庄、馬王村、曹寨、新旺村、馮村、苗駕、石榴村、大原村、張家坡等地都是西周遺址和墓葬比較密集的地方。
張家坡村東與馬王村接垠處,遺址逐漸密集。20世紀60年代,先後出土幾起西周窖藏青銅器 ,表明附近地區可能是西周時期一些貴族居住的地方。新旺村(又名西王村)位於豐京南界,先後三次發現西周窖藏青銅器 ,是西周貴族居住的采地。新旺村出土的銅器形體特大,紋飾華麗,使用這些貴重青銅器的主人應是西周王朝等級身份較高貴族。
豐京的中心區域在客省庄、馬王村一帶。1977年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在這里發現十餘處大型夯土基址,基址建築由許多座單體夯土建築按一定布局組成的夯土基址建築群 。四號夯土基址是一座高台式的中心主體建築,也是最大的一座單體建築,整體平面呈丁字形,面南,東西長61.5米,南北最大進深35.5米,基址總面積1826.98平方米,基槽內夯土一般厚度在2~3米間,最厚處可達4米之上。四號夯土基址建築始建於西周穆王前後,毀棄於西周晚期厲、宣之際,使用的年代將近百年,在它的周圍還發現其它幾座大小不同的夯土建築,建築附近有用陶管鋪設的排水設施。
以三號、四號夯土基址為主體,在客省庄、馬王村一帶分布了大大小小十幾座夯土建築,它們參差錯落,組成了有一定布局的西周建築群體。在建築群體內有較為完善的地下排水管道。與建築群體直接相連的則是一條寬達15米左右的大道,這組建築只有西周高級貴族才能夠享用。在馬王村以南和曹寨一帶,還發現了燒制陶器的作坊、冶鑄銅器的陶范、製造骨器的作坊。這些手工業作坊都和西周建築群密切相關,隸屬於西周王室或高級貴族。 鎬京地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鎬京遺址位於高陽原上,西邊瀕臨灃水,北界灃水和彪池,南部為漢、唐時期昆明池所毀,東至北豐鎬村,面積約4一5平方公里。鎬京位置范圍內的斗門、白家、花園村、花水村、上泉北村、普渡村等地都是西周遺址和墓葬密集的地區。
20世紀60年代曾在落水村、白家莊一帶發現過大量的西周建築用瓦和白灰面牆皮堆積,這些施瓦的建築遺跡是當時西周貴族居址的重要標志。普渡村東南和花園村以東較高的崗地上則是比較密集的族葬墓地。《水經·渭水注》曾以為鎬京遺址全部淪沒於昆明池之中,這種說法有片面性。考古調查和發掘資料證實,漢代昆明池毀壞的僅是鎬京城區的南部。有計劃地開展灃東地區的調查、鑽探和發掘工作,對於進一步探索鎬京城區的布局、內含,具有重要意義。
在花園村和普渡以西,今斗門鎮窯廠附近,先後發現了多座西周夯土基地建築及建築用的板瓦、白灰面牆皮、紅燒土塊等。這里西北臨灃水故道,東依高陽原,是灃水東岸的一、二級階地。一些大型夯土建築遺跡的發現,表明這里可能是西周鎬京范圍內的重要地區。
1980年在下泉北村西邊灃水故道河床中發現西周重器多友鼎,銘文記載歷宣之際,周人與獫狁之間戰爭的史實。下泉北村東依高陽原崗地,應是西周貴族的居址。
1986年在斗門鎮以南,西戶鐵路和斗門至長安韋曲公路交叉處發現一起西周窖藏銅器,內有伯太師小子諸器20件,應是一處西周貴族的居邑。
鎬京遺址的西周遺存可分為3期。陶器中尊僅見於早期,圈足盤和三足罐見於中期,甑見於晚期。各期器物的器形和特徵與豐京遺址所出者相同。 已發現夯土建築基址近30處,往往數座建築連成群體。這些建築均有較深的夯土基槽。夯土台基、屋頂施瓦,牆面塗白灰,有完善的排水設施。客省庄1—5號夯土基址的年代都是從西周中期開始使用,至西周晚期夷、厲之際遭到毀棄。建築群體的周圍發現有西周時期道路、小面積池沼、用陶管鋪設的排水設施,周圍有大量周瓦殘片。小型房屋均是地穴或半地穴式,平面呈長方形、方形、圓形或橢圓形,面積一般10平方米左右,有一條坡形或階梯狀的通道將住室分成兩半,屋內有灶坑,早期的居住面比較平整且經火焙燒。房屋附近常有窖穴、灰坑、水井等。窖穴為圓形袋狀,底較平,灰坑多橢圓形,底不平。當時,不少窖穴和灰坑也被當作房屋使用。水井有圓形和長方形兩類,井壁有對稱的腳窩,深9米以上。
陶窯已發現20餘座,分為橫式窯和豎式窯兩類,窯室都呈圓拱形。洛水村的陶窯為豎式窯,火膛位於窯室的下面,窯箅上有數個圓孔形的火道。客省庄的陶窯為橫式窯,火膛位於窯室的前方,是一筒狀甬道,窯室周壁有環形火道和一條分火道。 出土遺物有石器、玉器、陶器、銅器、骨、角、蚌製品、原始瓷器及裝飾品。斧、錛(bēn)、鑿(záo)、錘、鏟、鐮、刀等生產工具,多為石制或蚌制;生活用具多為陶制,有鬲(lì)、甗(yǎn)、鼎(dǐng)、甑(zèng)、簋(guǐ)、豆、盂(yú)、罐等,出土的瓦長45厘米,寬30厘米,表面或背面有瓦釘或瓦環;銅禮器出於窖藏和墓葬,有200餘件,其中有銘文的50餘件。
新旺村出土的銅鼎重80餘千克,為王室或大貴族使用的重器。同一地方出土的「□盂」,有銘文49字,記載周王內宮後妃遴選宮人宮婢之事。馬王村出土有許國國君(鄦男)嫁女的媵器。灃東下泉村出土的多友鼎,銘文長達277字,記載西周厲、宣之際周人與獫狁(xiǎn yǔn)之間的戰爭。這些銅器大都發現在居住遺址或其附近,同一個窖內出土的銅器有的非一家所作,少數年代較早,大都是西周中晚期的器物,可以推測大概是由於西周末年犬戎之亂時埋入地下的,對於探索豐鎬兩京的布局和西周歷史的研究都是極為重要的材料。另外,還出土2片刻字卜骨,有人認為所刻的字是易卦中的卦象,也有人認為是已經失傳的文字。 已發掘的墓葬總數達千餘座。依形制可分為3類:第一類為帶墓道的大墓,包括帶一條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和兩條墓道的中字形大墓。這類大墓的周圍多有數座車馬坑、馬坑陪葬,墓葬的主人應為畿內公卿或侯伯,張家坡墓地中幾代井叔的墓葬都屬此類。第二類為土坑豎穴墓,數量最多。早期墓坑狹長,有腰坑,晚期墓坑寬短,少見腰坑。第三類為偏洞洞室墓,有土坑豎穴墓道,一側挖出偏洞墓室。此類墓數量較少,其形制反映出西周文化與甘青地區青銅文化的密切關系。西周多為仰身直肢葬,頭向不固定,隨葬品一般放在頭前2層台上。早期大、中型墓中有殉人。
發現的墓葬及附葬的車馬坑、馬坑和牛坑約400座。其中除少數出自普渡村外,余均在張家坡及客省庄。墓葬多為長方形土坑豎穴,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少數為俯身直肢葬,頭向不固定。隨葬品多放在頭前、棺內或棺槨之間,兵器放身旁,祭食放在頭前二層台上或容器內。早期墓有殉人,一般1人,多則殉3人。
車馬坑有方形、扇形、長方形3種。前兩種都埋1車2馬,長方形豎穴中埋2車4馬、2車6馬或3車8馬。車箱下常有殉人;馬坑多長方形豎穴,內埋馬2匹;牛坑為圓形或長方形,內埋牛1頭。
以隨葬物區分,西周墓葬大致可分作4期。第一期陶器以高領袋足鬲和磨光圓肩罐或折肩罐為主,時代約當文王作邑於豐之時。第二期陶器有錐足聯襠鬲、折肩罐、深腹簋、盆等,一些墓葬還出土了成組青銅禮器,時代為西周早期,約從武王到昭王前後。一、二期墓葬常設腰坑,坑內殉狗架,墓葬中殉人,殉牲現象較多,用於陪葬的車馬坑也多屬這一時期。第三期墓葬陶器有聯襠鬲、仿銅陶鬲、深腹簋、折肩罐、粗把假腹豆等,有一些墓中還出土了成組成列青銅禮器和玉器。時代約當西周中期,即穆王至夷王時期。第四期墓葬陶器有足跟疙瘩狀袋足鬲(lì)、仿銅陶鬲、高柄豆、深腹盂、弦紋罐、圜(huán)底瓮等。時代約當西周晚期,即厲王、宣王、幽王時期。 西周豐、鎬兩京考察的重要內容之一,即是探求西周天子陵寢區的位置。
商周京都內的族葬墓地和城邑、貴族居址緊密相連,西周豐京區域內居址和墓地的布局,恰是這種築城思想的最好體現。在豐京都邑范圍內的張家坡、新旺村、大原村一帶,先後都發現了比較密集的貴族和平民居址遺跡。在同一都邑中,有許多小單位的居住點和墓葬地連體分布,這正體現出商周社會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生前聚族而居,死後聚族而葬的社會基層組織形態。
據先秦至漢一些史籍對西周天子陵區的位置記載,一般均謂文王、武王和周公都葬於畢 ,但關於畢的具體方位卻眾說紛紜。計有岐州說 、鄂縣說 、咸陽北原說 和豐鎬附近說。
考察鳳翔雍都秦先公陵區的設置、布局可知殷代至春秋,天子或列國諸陵寢區的設置或在都邑內,但與宮殿區有嚴格區劃,或在都邑附近,有自己特定的區域,陵區的位置,設施都必須體現出獨尊的地位和至高無上的權力。參照鳳翔秦雍都的情況,可以推定,西周天子陵區畢地應在豐、鎬都邑附近。陵寢區有自己特定的區域,與都邑居址保持一定距離。
西安南郊三爻村發現有唐崔紘墓,墓誌記載墓主葬於萬年縣之畢原。由墓誌銘文可以獲知,今西安市南郊三爻村一帶屬唐代萬年縣洪固鄉,鳳棲原與畢原相連,以今三爻村新安建材廠南部邊緣為界,北為鳳棲原,西南為畢原。畢原處在今西安西南,鎬京東南。實際上,西漢初年的史學家已經注意到畢地與鎬京的相對位置。司馬遷根據其所見先秦典籍記載並經實地考察,曾明確指出畢在鎬京東南杜中。漢唐至今,畢原方位並沒有變動。畢原西北連細柳原,距鎬京舊址約二三十里。這里原面高平,土厚水深,適宜作早期葬地和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