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大養胃湯
日常多種食物均具有輔助健脾養胃的功效,包括山葯、紅棗、桂圓等,將其加入到各種湯中對養胃都會起到輔助作用,養胃湯不僅局限於十種。
1、桂圓紅棗山葯湯:不僅有助於健脾胃,所含的桂圓、紅棗還可以補氣活血,對養胃具有一定的好處;
2、參芪猴頭菇燉雞湯:參芪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猴頭菇可以幫助消化,雞肉有益氣的功效,可適量食用養胃;
3、人參豬肚湯:人參具有補氣活血、健脾胃的功效,將其加入到湯中有助於養胃;
4、黨參鱅魚湯:黨參具有扶脾養胃的功效,鱅魚性溫,適量飲用黨參鱅魚湯對養胃也存在一定好處;
5、黃芪牛肚湯:黃芪可以補氣,牛肚可助消化,黃芪與牛肚均屬於健脾養胃的食物,適量飲用黃芪煲牛肚湯對養胃也有幫助;
6、小米南瓜湯:小米屬於養胃食物,可預防消化不良,南瓜性溫,營養豐富,可適量飲用小米南瓜湯養胃;
7、蓮子豬肚湯:蓮子具有健胃養胃、清熱降火的功效,可適量飲用幫助養胃;
8、紫蘇生薑紅棗湯:生薑、紅棗等均具有驅寒暖胃的功效,適量飲用對養胃也有幫助;
9、砂仁黃芪豬肚湯:砂仁、黃芪等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適量飲用對養胃具有益處;
10、人參養胃湯:其中人參、蒼術、生薑等成分具有輔助調理脾胃虛寒的功效,胃口不好的人群也可適量飲用;
11、其他:番茄疙瘩湯、風栗鮮淮山紅棗煲鮮雞湯、茶樹菇排骨湯、豬骨山葯湯、木瓜鯇魚尾湯、蘿卜牛腩湯、排骨豆芽湯等對養胃均具有好處。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湯品食物並不具有治療作用,無需追求湯的養胃功效而過度喝湯。存在胃部疾病的患者在適當食用這些湯品外,還需要保證清淡飲食、規律飲食、少時多餐。此外,還需積極治療原發病,預防病情加重。
② 簡單湯的做法
湯針對每一個家中而言全是不可或缺的飲食營養,尤其是在中國的南方地區,也是以熬湯主導,各種各樣簡易的湯做法也是許多人鍾愛的挑選,喝粥能夠 讓人體增加免疫力,針對身心健康十分合理。平常我們喝的養生湯例如干桂圓紅棗銀耳湯,不但製做簡易,並且合適每個年齡層食用,營養成分全方位。
space
各種簡單的湯的做法
生活中熬湯的食譜大全
1、生產干桂圓紅棗銀耳湯疫苗
原材料:
白木耳、大棗、干桂圓、老冰糖、水
作法:1.
白木耳用清小水泡發後,剪去蒂部,撕破成小朵。
2.
大棗與干桂圓用清小水泡發後,清洗控干。
3.
將干桂圓、大棗、白木耳倒進壓力鍋中,添加冷水,倒進老冰糖。
4.
蓋上蓋子,大火燒上汽汽車後改文火,壓20-25分鍾就可以
2、
骨頭湯那樣做才營養成分
主要材料:
蘿卜、豬排骨、生薑片,八角,蔥。
方式:
血壓
籮卜切割成每約三厘米厚片;
血液
豬排骨焯水,即放進開水中略煮,然後用涼水沖干凈,便於除油去鮮血;
補充
火鍋盛水,將豬排骨涼水入鍋,加生薑片八角蔥米酒少量,用壓力鍋煮20分鍾;
負重
倒進火鍋,把白沫子去除,放籮卜;足月再20分後加鹽
3、瓜仔香菇雞湯
作法:1.
干香菇30克洗凈,泡入水裡至軟;雞翅塊200克清洗預留;
2.
取鍋,放進花瓜50克、雞翅塊、泡發的干香菇、生抽15克和水800ml放進壓力鍋起氣五分鍾就可以
4、生產護肝身體排毒綠豆蓮籽薏米粥疫苗
1、
薏仁米伸開,挑去黑仁及殘渣;
2、
綠豆挑去壞豆和殘渣;
space
各種簡單的湯的做法
3、
蓮籽逐顆查驗去芯;
4、
三種食物混和清洗,冷水侵泡2鍾頭再熬湯
5、生產金菇花蛤湯疫苗
作法:1.
金針蘑摘除根處後清洗,用食鹽水汆燙後撈起來預留;
2.
薑片清洗切成片;
3.
把大骨湯倒進鍋內,海蠣子吐凈沙後放進,水豆腐切片,放進同煮,接著添加金針蘑及薑片;
4.
待海蠣子殼伸開後,添加食鹽調料,熄火,並撒進白鬍椒粉就可以
5、
將侵泡好的米和豆一同放進鍋中放水,水流量高過米5cm;
6、
火災燒開,轉文火煮至薏仁米酥爛,稍製冷後加入純蜂蜜就可以
6、生產春筍火腿湯疫苗
新鮮的春筍,剝干凈皮、切滾刀塊。鍋中添加少量的鹽,水燒開後放入春筍焯2分鍾後撈起來,滲入冷水中預留。那樣解決過的春筍就沒有苦澀味了。鮮香菇切片,香腸切成片,鍋中放進冷水,倒進平菇和火腿片先燒10分鍾,隨後放入春筍燒三分鍾就可以
7、猴頭菇骨頭湯
原材料:
豬排骨猴頭菇瓠子姜蒜鹽,
作法:1
鍋中加點油熱後倒薑片進行爆香
2
倒豬排骨煸炒至掉色
3
倒壓力鍋中
4
放壓力鍋加蔥燒開水開後再煮20分鍾關火
5
猴頭菇清洗
6
用力掰成一小塊泡至猴頭菇變松
7
放寬水裡焯一下來苦澀味取下
8
猴頭菇倒進骨頭湯中
9
再倒切割成滾刀狀的瓠子煮至瓠子熟,加少量鹽就可以
space
各種簡單的湯的做法
8、生產西紅柿包心菜羊肉湯疫苗
西紅柿清洗,切割成格子;包心菜擇洗干凈,切割成片狀;牛羊肉清洗,切割成片狀。2.鍋置火上,放進牛羊肉,加冷水至未過牛羊肉為度,旺火烤開,將白沫子去掉,隨後放進動物油、米酒燒。3.至牛羊肉快速時,將西紅柿、包心菜倒進燉至菜熟,添加食鹽、雞精,再略燉一會兒就可以
③ 家常湯的做法
1. 白花蛇舌草抗癌解毒佳功效:白花蛇舌草加半枝蓮煲水飲, 有抗癌功效, 並消炎解毒
加鹽的白花蛇舌草水有減肥功效. 可作家居保健飲品
材料:白花蛇舌草(半斤), 半枝蓮(半斤), 片糖(3片), 水(15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1/2 小時, 再加入片糖滾一會即可
2. 猴頭菇燉北菇功效:固本扶正, 強身健體, 抗癌, 補血, 強胃, 治十二指腸
材料:猴頭菇(3隻), 冬菇(4隻), 當歸(8片), 紅棗(15粒), 滾水(3碗)
做法:猴頭菇出水, 冬菇浸軟, 紅棗去核, 將材料洗凈放入燉盅內, 用慢火燉2小時即可
3. 咸檸薏米湯功效:去濕, 醒胃, 助消化, 吸收, 有防癌功效
材料:咸檸檬(2個), 生薏米(四兩), 燉肉(4塊), 水(8碗)
做法:將生薏米, 燉肉(切片)放進煲內用慢火煲1小時. 咸檸檬去心, 榨出檸汁加入湯內, 檸皮則放入湯中浸15分鍾即成
4. 栗米須水功效:降低血糖, 利尿減肥. 糖尿病患者可作長期性飲料
材料:粟米須(二兩), 水(4碗)
做法:將粟米須洗凈, 放入煲內用慢火煲45分鍾即可
5. 甘苦茶抑製糖尿消炎功效:甘苦的葯味對現代人有一定的好處, 油柑子的天然酸澀味,
可助消化及抑製糖尿
材料:綠茶葉(少許), 苦瓜(半隻), 油柑子(10粒), 水(適量)
做法:苦瓜去核切片, 油柑子拍扁後一起煲水, 煲至出味後再用來泡綠茶
6. 栗子粟米湯功效:降膽固醇, 補腎益腸增氣, 養顏潤膚
材料:栗子(二兩), 粟米(3條), 冬菇(10隻), 紅蘿卜(1隻), 花,生(二兩),
姜(2片), 水(10碗)
做法:栗子, 花生洗凈, 粟米切段, 紅蘿卜去皮切塊, 冬菇浸軟,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7. 白背木耳蘋果湯降脂軟化血管功效:適合高血脂者飲用, 因白木耳能軟化血管, 紅棗能強心補血兼補脾胃, 蘋果則調理腸胃助消化
材料:白背木耳(3隻), 蘋果(4個), 紅棗(15粒), 燉肉(3塊), 果皮(1個),
水(適量)
做法:蘋果去皮核切塊, 木耳及果皮浸軟, 紅棗去核. 水滾後下材料, 用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8. 昆布海藻煲黃豆湯功效:治單純性甲狀腺腫慢性淋巴結炎, 高血壓, 宜作暑天清涼飲料
忌體質虛寒, 胃寒者
材料:昆布(一兩), 海藻(一兩), 黃豆(四兩), 水(10碗)
做法:昆布浸洗切段, 黃豆白鑊炒香, 海藻浸洗乾凈, 將材料放入煲內煲1小時, 加鹽或加糖即可
9. 草菇勝瓜蛋花湯功效:清熱下火, 生津止渴, 身體燥熱, 口乾口渴, 尿液黃, 血壓高, 頭痛等
材料:草菇(四兩), 勝瓜(2條), 雞蛋(2隻), 生薑(2片), 水(適量)
做法:草菇出水切開邊, 勝瓜去皮切方塊, 水滾後下薑片, 草菇, 勝瓜再滾15分鍾, 打入蛋花, 加鹽即成
10. 黑木耳煲紅棗湯功效:潤燥利腸, 養血, 止血, 常用於痔瘡出血, 血小板減少, 出血性疾患及因以上原因致貧血者. 大便滑泄者忌用
材料:黑木耳(五錢至一兩), 紅棗(20-30粒), 水(5碗)
做法:木耳浸軟, 紅棗去核.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煎水至2碗即可
11. 紅棗紅糖煮南瓜功效:補中益氣, 健肺氣, 治支氣管哮喘, 慢性支氣管炎
材料:南瓜(一斤), 紅棗(15粒), 紅糖(適量), 水(適量)
做法:南瓜去皮去核切塊, 紅棗去核.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煲至南瓜腍身即可
12. 清肺火祛痰止咳湯功效:清肺火, 祛痰止咳潤心肺, 慢性支氣管炎, 精神疲勞, 補氣和胃寒痰
材料:玉竹(五錢), 沙參(5枝), 百合(一兩), 雪耳(1隻), 黑棗(5粒), 燉肉(1塊), 白鬍椒(1茶匙), 水(6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後放進煲內用慢火煲1小時, 煲至4碗加鹽即可
13. 黃耳燉鮮奶肌膚幼嫩功效:潤肺, 滋陰, 養顏, 清心安神, 滋潤肌膚
材料:黃耳(浸軟發大2朵), 鮮百合(1個), 鮮蓮子(10粒), 鮮奶(1瓶),
冰糖(適量), 滾水(1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進燉盅內, 用文火燉1小時
14. 雪耳桂肉雞蛋茶功效:潤燥養顏, 補腦益智, 寧神安心, 治心悸失眠, 記憶力減退, 腎虛耳鳴,
肺陰虛燥熱, 咳嗽, 大便秘結者
材料:雪耳(一兩), 圓肉(五錢), 雞蛋(4隻), 冰糖(適量), 水(適量)
做法:雪耳浸軟, 雞蛋煮熟去殼, 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0分鍾, 加入雞蛋冰糖即可
15. 木瓜薏米玉竹湯功效:木瓜含蛋白質可分解脂肪, 配合生熟薏米等材料後, 則利水去濕去暑,滋潤中氣, 健睥胃, 潤腸通便, 皮膚光滑, 治濕疹, 益皮膚
材料:木瓜(一斤), 生熟薏米(三錢), 玉竹(三錢), 淮山(三錢), 燉肉(3塊),
水(10碗)
做法:木瓜去皮切塊, 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16. 蜜瓜蓮子湯功效:滋潤, 健脾, 潤肺養顏
材料:蜜瓜(1磅), 百合(一兩), 白蓮子(二兩), 茨實(一兩), 蜜棗(6粒),
果皮(1個), 水(13碗)
做法:蜜瓜去核切塊,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17. 治虛不受補之婦女材料:田七片(三錢), 黨蔘(五錢), 燉肉(1塊), 紅棗(5粒), 滾水(2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入燉盅內, 用慢火燉2小時, 加鹽即可
18. 首烏黑豆素肉湯養血烏發功效:補血養血, 使頭發不易變白, 面色紅潤
材料:首烏(六錢), 黑豆(四兩), 圓肉(15粒), 紅棗(10粒), 生薑(2片),
燉肉(2塊), 水(8碗)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凈放進瓦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即可
19. 雪耳辣椒燉肉湯多飲手腳
免冰冷功效:祛風散寒, 活血祛瘀, 增加血液循環
材料:雪耳(八錢), 紅辣椒(2隻), 燉肉(3塊), 紅棗(10粒), 水(9碗)
做法:雪耳浸軟切小塊, 紅棗去核, 燉肉切片. 將材料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1 小時, 加鹽即可
20. 人參附子湯功效:治四肢冰冷, 面色無華, 驅寒補陰
材料:高麗蔘(五錢至一兩), 熟附子(三錢), 燉肉(3塊), 生薑(2片), 水(8碗)
做法: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即可
21. 圓肉黑豆素肉湯補血氣不足功效:補血益心, 健脾補腎, 治貧血, 怕冷頭暈目眩, 心悸等
材料:圓肉(五錢), 黑豆(二兩), 大豆腸一段(四兩), 甘草(6片), 生薑(2片),
水(9碗)
做法:黑豆用白鑊炒香, 大豆腸切方塊. 將材料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 小時, 加鹽即可
22. 補血氣湯材料:大黨參(半兩), 杞子(1湯匙), 淮山(8片), 燉肉(2 塊), 果皮(1片),
滾水(2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入燉盅內, 用慢火燉2小時, 加鹽即可
23. 田七片煲燉肉湯促進新陳代
謝功效:此湯甘中帶微苦, 常飲可加速新陳代謝, 活血祛風, 防止瘀阻腫瘤硬結不適的症狀. 如面色鯬, 口唇顏色深紫, 肌膚甲錯, 婦女兼有月經不調, 痛經之症狀, 均可以此湯佐膳作食療, 孕婦不宜多飲
材料:田七片(三錢), 燉肉(3塊), 紅棗(10粒), 姜(一兩), 水(8碗)
做法:紅棗去核, 姜切片, 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用武火煲滾後轉文火煲2 小時, 加鹽即可
24. 雞蛋川芎湯治行經腹痛功效:活血. 宜婦女月經不調, 經痛或閉經, 身體虛弱及貧血者
材料:雞蛋(2隻), 川芎(五錢), 水(5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用慢火煲45分鍾即可
25. 燉肉當歸湯功效:補血行氣
材料:燉肉(3塊), 當歸(一兩), 紅棗(10粒), 黑豆(二兩), 生薑(2片), 水(10碗)
做法: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即可
26. 紅黑綠健康湯功效:補血強身. 四季豆能強肝並易吸收
材料:紅棗(15粒), 白背黑木耳(2朵), 四季豆(6條), 水(4碗)
做法:紅棗去核, 木耳浸軟切粗條, 四季豆切段. 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用慢火煲30分鍾, 後加四季豆滾1分鍾, 加鹽即可
27. 杏仁黑豆湯功效:補血活血, 化痰, 通絡, 開竅, 祛風補腎
材料:杏仁(三錢), 黑豆(二兩), 紅糖(一兩), 水(4碗)
做法:黑豆白鑊炒至豆衣裂開再洗凈. 將黑豆杏仁放入煲內, 用慢火煲35分鍾, 後加黃糖滾1分鍾即可
28. 茯神合桃糖水功效:補血養心, 治失眠
材料:茯神(四錢), 合桃肉(二兩), 龍眼肉(二錢), 冰糖(少許), 水(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凈後放進煲內用慢火煲30分鍾, 加糖煲至2碗即可
29. 紅棗雞蛋茶功效:滋陰養血補虛, 婦女產後風痛風寒, 強身平胃氣, 助十二經等
材料:雞蛋(2隻), 紅棗(15粒), 黑豆(二兩), 水(6碗)
做法:雞蛋煲熟去殼, 紅棗去核, 黑豆白鑊炒香.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1小時即可
30. 紅棗茶功效:養血補脾, 補中益氣, 強身平胃氣
材料:紅棗(15粒), 當歸(5片), 黑眉豆(2湯匙), 水(5碗)
做法:紅棗去核.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煎至1碗半水即可
31. 圓肉茶功效:適合貧血, 面色不華, 腰膝酸痛, 頭暈眼花者
材料:圓肉(四錢), 何首烏(二錢), 當歸(一錢), 紅棗(6粒), 水(4碗)
做法:紅棗去核, 將所有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煎成1碗水即成
32. 玫瑰提子茶功效:提子乾補血減肥又易被身體吸收, 適合工作過勞者, 最好加入鮮奶.
睥胃差的人則不能用鮮奶, 改為煲茶較好
材料:玫瑰花(十幾朵), 提子乾(2湯匙), 水(2 碗)
做法:將提子乾放入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5分鍾加入玫瑰花焗1分鍾即可
33. 蓮藕增顏湯功效:補血養血. 治貧血病, 心跳失眠, 面色不華者. 特別是婦人產後貧血者
材料:蓮藕(一斤), 紅棗(一兩), 圓肉(一兩), 水(適量)
做法:蓮藕洗凈切段拍松, 紅棗去核.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34. 蓮藕湯補血強身功效:消除疲勞, 滋補凈化血液, 養顏潤膚
材料:蓮藕(一斤), 紅蘿卜(半斤), 花生(四兩), 冬菇(10隻), 水(13碗)
做法:蓮藕洗凈切段拍松, 紅蘿卜去皮切段, 冬菇浸軟.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35. 補血明目湯材料:素羊腩(3粒), 圓肉(1湯匙), 杞子(1茶匙), 淮山(3片), 南棗(4粒),
滾水(2碗)
做法:南棗去核. 將材料洗凈放入燉盅內, 用慢火燉2小時, 加鹽即可
36. 補血祛濕茶(一)材料:天麻(二錢), 全歸(四錢), 川芎(三錢), 首烏(四錢), 南棗(3粒), 水(4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用4碗水煎成1碗水飲用
37. 補血祛濕茶(二)材料:茯神(五錢), 雲苓(五錢), 黨參(2枝), 淮山(3片), 紅棗(10粒), 水(4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用4碗水煎成1碗水飲用
38. 宣木瓜燉肉湯祛風除濕功效:祛風濕, 舒筋活絡, 治腳氣病, 水腫, 腰膝酸痛, 四肢乏力
材料:宣木瓜(一兩), 燉肉(3塊), 花生(四兩), 眉豆(三兩), 姜(2片), 水(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 小時, 加鹽即可
39. 薏米粥治腳氣祛風濕功效:祛風濕, 清水腫, 治腳氣水腫, 風濕關節痹痛
材料:薏米(一兩半), 粳米(一兩), 水(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至薏米腍身, 加鹽即可
40. 木瓜茶紓緩風濕功效:治風濕關節炎痹痛, 舒筋活絡, 緩和胃腸平滑肌痙攣等
材料:宣木瓜(2片), 桑葉(7片), 紅棗(3粒), 水(1-1/2碗)
做法:宣木瓜, 桑葉洗凈後, 待乾則磨粉. 將紅棗去核與其他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15分鍾即可
41. 黑豆獨活湯紓筋活絡功效:治腰膝酸軟, 肢體乏力, 風濕痹症, 並可益氣養血, 散寒止痛, 祛風活絡
材料:黑豆(四兩), 獨活(六兩), 燉肉(3塊), 水(12碗)
做法:黑豆放入鑊中用慢火炒至豆衣裂開, 再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 小時, 加鹽即可
42. 菌陳茶解毒清熱功效:此涼茶葯味不重, 能清熱, 解毒, 祛濕熱, 濕毒.
對熱毒性毒瘡, 皮膚紅斑熱毒, 濕重之腸胃熱毒, 肛門熱毒等, 均有功效
材料:菌陳(一兩), 土銀花(一兩), 夏枯草(一兩), 大生地(一兩), 土茯苓(一兩), 綠豆(二兩), 水(12碗)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至4碗
43. 銀杏甘草燉蜜糖功效:止咳潤肺, 清熱解毒, 治療小兒夜尿和尿頻
材料:銀杏(二兩), 甘草(三錢),蜜糖(適量), 滾水(2碗)
做法:銀杏去殼出水去衣去芯, 將銀杏, 甘草, 滾水放進燉盅內, 用慢火燉1小時, 取出待涼後加入蜜糖便可
44. 木瓜生薑糖水功效:開胃健脾, 增加食慾並迅速恢復體力. 適合發育中的兒童
材料:木瓜(1片), 生薑(一兩), 洋薏米(一兩), 冰糖(適量), 水(8碗)
做法:木瓜去皮去核洗凈切塊, 生薑去皮切片拍松, 將材料效進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1 小時, 加冰糖滾一會即可
45. 降眼火湯溫和見效功效:適合眼睛長期偏紅和血絲者.
(患者若不加理會, 日子久了, 眼和肝都會慣性有毛病)
材料:大海欖(10粒), 羅漢果(1個), 甘菊花(一 兩), 水(8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煎成2碗, 分2 次飲用
46. 杞子明目茶功效:治視力衰退, 夜盲, 白內障, 肝虛眼病等目疾
材料:枸杞子(二至三錢), 白杭菊(二錢), 水(3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用3碗水煎至1碗即可
47. 杜仲湯補筋骨功效:補腎, 溫肺潤腸, 固陽益精, 補養氣血
材料:杜仲(五錢), 北氏(三錢), 黨蔘(三錢), 栗子(四兩), 燉肉(1塊), 水(8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後放進煲內用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48. 補腎氣湯材料:田七(三錢), 巴戟(五錢), 杜仲(五錢), 黨參(一兩), 雲苓(五錢),
蜜棗(2粒), 水(6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用6碗水慢火煎成2碗水飲用
49. 醒腦寧神湯功效:適合氣血消耗過度, 精神衰弱或疲勞者
材料:花旗參(一兩), 淮山(二兩), 圓肉(二兩), 燉肉(3塊), 水(10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用武火煲滾, 後轉文火煲2 小時, 加鹽即可
50. 貧血性營養不良致耳鳴材料:大棗(即黑棗)(6粒), 蜂蜜(五錢), 水(適量)
做法:大棗去核, 煎水待溫加蜂蜜. 飯後一碗, 連飲數天或1個月始見效
51. 茅根水治乾燥多痰功效:治乾燥多痰. 茅根雖寒涼, 但老桑枝卻能抵消其涼性並補其不足
材料:茅根(一兩), 老桑枝(一兩), 水(4碗)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1小時即可. 另外, 可加入羅漢果或燉肉(一塊)同煲至2碗水即可
62. 黨參炒米茶功效:補中益氣, 調理脾胃, 補血降壓
材料:炒米(半兩), 黨參(一兩), 水(4碗)
做法:將粘米白鑊炒香(即炒米), 黨參切粒. 將材料放入煲內用4碗水煎至1碗半即可
63. 竹蔗茅根甘荀湯清潤滋養功效:清潤滋養, 宜四季飲用, 乃家居之保健飲品
材料:新鮮竹蔗(半斤), 茅根(二兩), 甘筍(半斤), 冰糖(適量), 水(9碗)
做法:將竹蔗茅根切段, 紅蘿卜切片, 水滾後下材料, 用慢火煲2-1/2小時, 加糖煲2分鍾即可
64. 五果湯潤五臟六腑功效:此湯能滋潤心, 肝, 脾, 肺, 宜秋冬時節, 天氣乾燥, 皮膚爆裂的日子飲用
材料:龍利葉(五錢), 枇杷葉(五錢), 羅漢果(六分一邊), 無花果(3-5個),
蘋果(3個), 水(5碗)
做法:蘋果去皮去核切塊, 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用慢火煲1 小時即可
65. 三潤姜湯材料:雪梨(4個), 蜜棗(8粒), 腐竹(2塊), 老薑(8片), 水(8碗)
做法:雪梨去芯切塊, 將材料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1 小時, 加冰糖即可
66. 清潤湯材料:玉竹(二錢), 沙參(三錢), 熟地(一兩), 淮山(8片), 百合(一兩),
燉肉(2塊), 杞子(2湯匙), 蜜棗(8粒), 水(適量)
做法:(5人用)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用慢火煲1-1/2小時即可
67. 雪耳紅蘿卜湯功效:清潤滋陰, 順氣化痰, 潤肺止咳, 利尿清熱, 健胃消化
材料:雪耳(二兩), 紅蘿卜(一斤), 燉肉(3塊), 果皮(1個), 水(10碗)
做法:雪耳, 果皮浸軟洗凈, 紅蘿卜去皮切塊, 水滾後下材料用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68. 鮮蓮藕雪梨汁治流鼻血功效:蓮藕汁能清熱潤燥, 止血, 止咳. 常飲此汁, 可清燥, 去痰, 防止熱氣發生. 對於因熱流鼻血, 口乾鼻渴, 頭部不適, 唇舌乾燥, 大便秘結, 食慾不振, 聲音嘶啞, 咳嗽痰多, 痰中帶血絲, 乾咳等均有功效
材料:蓮藕(半斤), 雪梨(2個)
做法:蓮藕洗凈切塊, 雪梨去皮去芯切塊. 將蓮藕雪梨放入榨汁機內榨汁即可
69. 菊花蜜糖山楂露功效:化積消滯, 健胃生津, 可清熱解毒明目
材料:白菊花(三錢), 金銀花(三錢), 山楂(一兩), 蜜糖(少量), 水(5碗)
做法:將山楂加入水中, 用慢火煲20分鍾, 熄火後加入白菊花, 金銀花焗5分鍾, 最後再加蜜糖便可
70. 雙瓜豆腐湯清熱解毒功效:清熱氣, 解煩渴
材料:西瓜(半斤), 絲瓜(半斤), 豆腐(1塊), 姜(2 片), 燉肉(2塊), 水(適量)
做法:西瓜, 豆腐切塊, 絲瓜去皮切塊, 燉肉切片. 水滾後下薑片, 將其餘材料全放入煲內用中火煲20分鍾, 加鹽即可
71. 蕹菜(通菜)馬蹄蜜棗湯功效:清熱, 利尿, 涼血解毒, 生津滑腸
治血熱流鼻血, 口乾咽涸, 有感肌膚灼熱, 煩燥胸悶, 大便不暢
材料:蕹菜(通菜) (十二兩), 馬蹄(14粒), 蜜棗(4粒), 水(6碗)
做法:馬蹄去皮切片, 通菜洗凈切段. 將馬蹄, 蜜棗放進煲內用慢火煲20分鍾, 加入通菜滾3分鍾, 後加鹽油調味即可
72. 北菇白菜豆腐湯功效:適合身體燥熱, 腸胃積熱, 牙肉腫痛, 血壓高, 大便秘結者
咳嗽痰延清稀者不宜
材料:北菇(一兩), 白菜(十二兩), 豆腐(2塊), 姜(4片), 水(8碗)
做法:北菇浸軟, 白菜洗凈切段, 豆腐1塊切開4小塊, 水滾後下材料再滾15分鍾, 加油鹽調味即可
73. 杏仁雪梨蜜棗湯功效:清熱除痰, 潤燥止咳. 適合身體燥熱, 喉乾口渴, 咳嗽痰多痰黃, 黏稠或咳痰帶血絲, 大便不順或秘結者. 咳嗽痰涎清稀之人不宜
材料:南杏仁(一兩), 北杏仁(四錢), 雪梨(2個), 蜜棗(4粒), 生薑(3片),
水(8碗)
做法:雪梨洗凈去芯切塊, 再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用慢煲1小時, 加鹽即成
74. 木瓜湯功效:清熱明目, 清腸熱, 養顏潤膚
材料:木瓜(一斤), 眉豆花生(各二兩), 枝竹(3條), 冬菇(10隻), 果皮(1個),
水(13碗)
做法:木瓜去皮切塊, 冬菇果皮浸軟.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75. 西洋菜湯功效:清熱潤肺
材料:西洋菜(一斤), 黃豆(四兩), 果皮(1個), 蜜棗(6粒), 水(12碗)
做法:西洋菜洗凈, 黃豆白鑊炒香, 果皮浸軟.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76. 清熱解渴湯功效:下火, 清熱毒, 生津止渴
材料:涼瓜(半斤), 黃豆(四兩), 鹹菜(三兩), 姜(2片), 水(12碗)
做法:涼瓜切條去核洗凈, 鹹菜切粗條, 黃豆白鑊炒香.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即可
77. 金針木耳合掌瓜湯功效:清熱氣, 除煩燥, 使人心境平和, 精神愉快
材料:金針菜(五錢), 白背木耳(三錢), 合掌瓜(半斤), 燉肉(2塊), 水(適量)
做法:金針木耳浸軟, 合掌瓜去皮去核切塊, 燉肉切片, 水滾後下材料, 用慢火煲1小時, 加鹽即可
78. 決明子煲白菜仔湯功效:清熱利尿, 清肝明目, 潤腸通便
材料:決明子(一兩), 白菜仔(一斤), 燉肉(3塊), 蜜棗(5粒), 生薑(3片),
水(適量)
做法:決明子用布袋盛載, 將材料洗凈, 水滾後下材料用慢火煲1小時, 加鹽即可
79. 杏仁蘋果豆腐湯功效:清熱下心火, 生津解渴, 化熱祛痰. 治身體燥熱, 大便秘結, 肺燥咳嗽,
口乾口渴, 口腔潰瘍, 唇舌損爛, 小便不暢, 尿液黃赤
材料:南杏仁(三錢), 北杏仁(二錢), 蘋果(1個), 豆腐(1塊), 雪菜(一兩),
生粉(適量), 麻油(少許), 水(適量)
做法:蘋果去皮去芯切粒, 雪菜切小段, 豆腐切小塊. 水滾後下各材料, 滾15分鍾後加豆腐, 麻油, 鹽調味, 生粉開水放入湯內埋獻即可
80. 節瓜湯功效:預防感冒, 清腸胃利小便, 補腎, 養顏潤膚
材料:節瓜(一斤), 紅蘿卜(1個), 花生(二兩), 栗子(二兩), 冬菇(10隻), 姜(2片), 水(13碗)
做法:節瓜去皮切段, 紅蘿卜去皮切塊, 冬菇浸軟.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81. 烏梅茶功效:強壯肝臟
材料:烏梅(六兩), 金錢草(三兩), 甘草(一兩), 甘菊花(一兩), 黃糖(四兩),
水(20碗)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進煲內煎成8碗水, 每天飲1碗
82. 補血強腰益腎湯材料:紅棗(20粒), 合桃(二兩), 腰果(二兩), 三角豆(一兩), 冬菇(10隻),
果皮(1個), 水(10碗)
做法:紅棗去核, 合桃出水, 冬菇, 果皮浸軟,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83. 風栗健脾湯功效:補腎止瀉, 益腸增氣, 強壯助消化
材料:栗子(四兩), 燉雞(半隻), 淮山(一兩), 冬菇(10隻), 紅蘿卜(1隻),
水(13碗)
做法:燉雞切塊, 冬菇浸軟, 紅蘿卜去皮切塊. 將材料放入煲內, 水滾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84. 花旗參杞子百合湯功效:潤肺養胃, 生津解燥, 明目緩胸肺, 開肝鬱補腸胃
材料:花旗參(一兩), 杞子(1茶匙), 百合(一兩), 燉肉(2塊), 滾水(5碗)
做法:花旗參, 燉肉切片. 將材料洗凈放入大燉盅內, 用慢火燉2小時, 加鹽即可
85. 花旗參西瓜皮雲茯苓湯功效:解暑熱, 暑濕, 生津止渴, 暑天多飲有益, 老少皆宜
材料:花旗參(一兩), 西瓜皮乾品(三兩)或鮮品(一斤), 雲茯苓(一兩),
鮮荷葉(1塊), 扁豆(二兩), 竹茹(一兩), 薏米(二兩), 陳皮(一塊),
水(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用慢火煲2小時即可
86. 蕃茄皮蛋湯治小便黃功效:適合夏天, 解暑清熱, 治口渴火燥小便黃
材料:蕃茄(十兩), 皮蛋(4隻), 綠色蔬菜(三兩), 姜(3片), 水(適量)
做法:蕃茄去皮切塊, 皮蛋去掉外殼切塊, 菜洗凈切段. 水滾後下材料, 滾20分鍾, 加鹽調味即可
87. 金菇芽菜燉肉湯功效:健脾開胃, 去濕除煩, 更可消除疲勞, 暢通小便, 可預防肝臟疾病和降低膽固醇
材料:金菇(1扎), 大豆芽菜(四兩), 燉肉(2 塊), 姜(4片), 水(適量)
做法:燉肉切片, 大豆芽菜白鑊炒香加水燒滾, 再下其他材料再滾10分鍾, 加鹽即成
88. 玉竹煲沙參湯功效:降血壓, 補中氣, 潤肺, 化痰止熱咳, 平肝燥.
適合多吃煎炸刺激食物, 燒烤人士
材料:玉竹沙蔘(各五錢), 西洋蔘(四錢), 黃豆(二兩), 陳皮(小塊), 水(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凈, 水滾後下, 用慢火煲1小時, 加鹽即成
89. 海底椰滋陰養腎湯功效:滋陰養腎, 潤肺養顏, 強身健體
材料:海底椰乾(二兩), 南杏(五錢), 北杏(四錢), 燉肉(4塊), 無花果(8粒),
栗子(10粒), 水(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90. 大芥菜煲蕃薯姜湯治感冒功效:健胃生津, 通暢胃腸, 強身健體
適合感冒風寒, 惡寒, 無汗, 大便不暢, 食慾不振人士
材料:大芥菜(一斤), 蕃薯(半斤), 姜(4片), 水(適量)
做法:大芥菜洗凈切段, 蕃薯去皮切塊. 將材料洗凈放入煲內滾20分鍾, 加鹽即可
91. 慈菇煲湯祛濕利尿功效:預防貧血, 抵抗力弱所引起之水腫, 便秘及腳氣病, 能解毒涼血,
消除疲勞, 促進食慾, 治肺熱肺燥
材料:慈菇(半斤), 土茯苓(一兩), 燉肉(3塊), 蜜棗(5粒), 姜(2 片), 水(適量)
做法:慈菇去皮切厚塊, 將材料洗凈放進煲內, 水滾後轉慢火煲2小時, 加鹽即可
92. 椰子燉北菇功效:強胃, 十二指腸, 補血, 滋腎, 強身
材料:大椰子(1個), 黃耳(4隻), 冬菇(4隻), 淮山(4片), 紅棗(10粒),
杞子(1茶匙), 滾水(適量)
做法:椰子開蓋, 倒去內裏的水, 將材料洗凈浸軟後全放進注滿滾水的椰子內, 蓋上椰蓋並放入煲內用慢火燉3小時即成
93. 淮山燉香菇素雞功效:補血, 明目, 滋腎, 強身
材料:淮山(一兩), 燉雞(四份一隻), 杞子(1湯匙
棒骨蘑菇湯
主料:棒骨
④ 腸胃不好喝什麼湯
蘿卜羊肉湯: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薏仁豬腳湯:薏仁碾碎,豬腳洗凈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後,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此湯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
白鬍椒豬肚湯:豬肚用鹽或生粉反復洗凈,把打碎的白鬍椒放入豬肚內,用線扎緊首尾,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抽便可。此湯氣味香濃,有祛寒濕暖胃腸之功,豬肚可撈起切片拌醬油佐餐用。
靈芝猴頭菇竹絲雞湯:靈芝、猴頭菇浸泡、洗凈,切為厚片狀;桂圓肉、紅棗洗凈,浸泡,紅棗去核;竹絲雞宰好洗凈,去腸雜、尾部,斬為塊狀,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靈芝猴頭菇煲竹絲雞氣味淳和清潤,具有健脾養胃、滋陰益氣、養心安神的功效,同時亦適於脾胃運化不好、心煩失眠者飲用,尤為秋悶日的養生湯水。
生薑紅棗湯:先將紅棗放在清水裡洗凈,然後去掉棗核,再把姜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和薑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里用大火煮,鍋開以後改用文火燉30分鍾。然後將紫蘇葉、薑片撈出來,繼續用文火煮15分鍾。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紅棗桂圓湯:紅棗泡軟,山葯去皮、切丁後,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山葯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