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乳頭掉疙瘩
擴展閱讀
發水痘疫苗 2025-04-22 15:29:23
月子孩子起濕疹怎麼辦啊 2025-04-22 15:17:48
水痘疫苗喝酒 2025-04-22 15:07:51

乳頭掉疙瘩

發布時間: 2024-12-03 15:05:50

A. 乳頭周圍長小疙瘩是什麼

乳頭周圍長疙瘩要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不需要處理,病理性可能進行抗感染處理或手術切除。不同病因需要不同處理,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生理性因素:為乳暈周圍皮膚的皮脂腺,醫學名為蒙氏腺,主要分泌油脂潤滑乳頭、乳暈,對乳頭、乳暈進行保護,這屬於生理性疙瘩,通常不需要處理。有時疙瘩樣結節,在溫度突然變熱或者變冷時會更加明顯;
2.病理性因素:可能是乳頭瘤或乳暈區域的蒙氏腺發炎,形成皮脂腺囊腫伴發炎的表現,可能需要手術切除或抗感染處理,才可以治癒。
乳頭周圍長疙瘩,應根據顏色、大小、位置、是否伴有疼痛進行評估。
【拓展資料】一、乳頭也稱奶頭,是哺乳動物乳房中央突起的圓柱狀部分,比乳暈和乳房要硬。人類女性乳頭是重要的性感帶,具有哺乳功能。乳頭由緊密的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組成。平滑肌環行或放射狀排列,當遇到性刺激或機械刺激時,平滑肌收縮,可使乳頭變硬凸起。女孩子在青春期前,乳頭會單獨凸起。此後,乳頭和乳房隆起一個小丘。隨著乳房的進一步增大,在乳房輪廓之中,乳頭和乳暈突起並增大。乳頭到了成熟階段,一般人的乳頭是凸起在外的。未婚婦女與未育婦女的乳頭均較小,只有在妊娠以後,乳房與乳頭受到孕婦體內雌激素與孕激素的作用,乳腺小泡與乳腺管增殖,乳頭才漸漸增大,變得更為凸起,為哺育孩子做好准備。正常乳頭為圓柱狀的突起物,有孔,直徑約1厘米,高度約1.5-2厘米,深色。
二、乳頭內陷的病因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兩種,大多數為先天性。乳頭包含15~20根乳腺導管的開口,乳腺導管的周圍由乳暈延伸的平滑肌所包繞。先天性乳頭內陷的主要原因是乳頭胚胎發育期中胚層增殖障礙所致,表現為乳頭、乳暈的平滑肌和乳腺導管發育不良,致乳腺導管未能導管化,形成短縮的條索,以及其周圍的平滑肌和纖維結締組織短縮導致乳頭下支撐組織缺乏,加上乳腺導管向內牽拉,致使乳頭外凸不明顯或乳頭內陷。後天性乳頭內陷則系乳頭受乳腺內病理組織牽拉引起,最常見的原因為乳腺癌,其次為感染、外傷及乳腺手術後瘢痕牽拉,偶見於下垂的巨大乳腺。
三、乳頭內陷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國內外教科書中最常用的分類方法為根據乳頭內陷深淺程度分成三型。I型(輕度):為部分乳頭內陷,乳頭頸部存在,能輕易被擠出,擠出後乳頭大小與正常人相似。Ⅱ型(中度):為乳頭完全凹陷於乳暈之中,但可用手擠出乳頭,乳頭較正常小,多半無乳頭頸部。Ⅲ型(重度):為乳頭完全埋在乳暈下方,無法使內陷乳頭擠出。

B. 乳房上有小疙瘩是怎麼回事

1. 生理變化: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由於激素作用,乳頭周圍的皮脂腺可能會增生,形成散在的隆起結節,這被稱為蒙氏結節。這種情況通常不需要處理。
2. 乳腺增生:乳房中可能會出現腫塊,伴隨輕微的壓痛,這些腫塊通常位於乳房周邊。這種症狀可能會與月經周期相關,尤其是在單側乳房中。
3. 皮脂腺囊腫:乳頭周圍的皮脂腺如果因衛生不當而堵塞,可能會形成皮脂腺囊腫,表現為小疙瘩。注意保持乳房清潔,定期更換內衣,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應尋求醫療幫助。
4. 乳腺癌:乳腺癌可能會表現為乳房上的小疙瘩,通常伴隨發紅和疼痛。在乳腺癌發展到一定階段,可能會導致淋巴管堵塞,引起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如果癌細胞侵犯到皮膚,可能會形成硬性結節。
總之,乳房上的小疙瘩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生理變化、乳腺增生、皮脂腺囊腫或乳腺癌。如果出現任何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診斷和治療。

C. 乳頭邊緣小疙瘩是什麼原因

乳頭邊緣長小疙瘩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原因如下:
第一、乳暈處的皮脂腺肥大出現隆起而導致的,是油脂分泌導致的,屬於正常的現象,如果沒有其他的症狀可以不用治療。
第二、乳頭周圍有很多皮脂腺會分泌油脂,能夠滋潤乳頭。當出現感染的時候,會引起乳頭周圍的皮膚紅腫,甚至脹痛,也會出現紅腫的疙瘩。
第三、毛囊炎,主要是乳頭周圍的毛囊組織出現病變,出現患處的腫脹甚至長疙瘩、流膿。要保持患處的乾燥,可以使用羅紅黴素軟膏來塗抹。當症狀並沒有改善時,要及時到醫院去做檢查,以免出現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