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三個冷門景點,平時遊客不多,疙瘩樓很容易被誤會為瓷房子
早在明清時期,天津就是華北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中式古典建築、洋建築和創意建築在這里交相輝映,獨特的城市氣質使很多遊客為之迷戀,我也是如此。
瓷房子、和平路金街、津里故里都是天津較知名的景點,相比起來位於市區的鼓樓、疙瘩樓和津灣廣場名氣較小,平時鮮有遊客,但獨具風韻,非常值得打卡。
鼓樓是天津衛三宗寶之一,和炮台、鈴鐺閣齊名,原來是明代天津城的中心,是當時的地標建築和報時樓。
鼓樓是津門文化的發源地,天津城就是以鼓樓為中心四處擴散建設的。
現在看到的鼓樓是新世紀重建的,鼓樓周邊已形成完善的商圈,主要售賣一些古玩,不過看起來並不是很繁華。
據說鼓樓內有一口大鍾,重量達到三千斤,是天津的「鍾王」,這口大鍾大概鑄造於宋朝或明末清初。
疙瘩樓位於天津五大道,名字雖然叫「疙瘩」,賣相卻很好。
疙瘩樓代表了近代創意建築的頂尖水準,有意思的是遊客常常把它和另一座建築物搞混,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疙瘩樓和瓷房子在風格上非常像,一些外地遊客首先到的是五大道,在游覽的時候被疙瘩樓奇怪的外表所吸引,結合以前在網上看到的瓷房子照片,很自然地把疙瘩樓當成了瓷房子,從而鬧出笑話。
為了避免誤會,疙瘩樓門口張貼有提示告知遊客真實情況。
疙瘩樓是座四層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具有濃郁的義大利風格,所用的磚塊是燒壞的疙瘩磚,這批磚塊一開始以超低價出售也沒有人買單,保羅·鮑乃弟知道後,出於敏銳的判斷力,毫不猶豫地采購了這批「奇醜無比」的「次品磚」。
事實上這些燒壞的磚雖然不好看,但非常結實,是上佳的建築材料。
保羅·鮑乃弟特地將這些疙瘩磚砌於外牆,意外地產生了獨特美感,很快就遠近聞名,主人趁勢轉手大賺一筆。
看來只要眼光獨到,「廢物」也能變黃金。
津灣廣場就在天津站對面,是海河旁一片完整的歐式建築群,既是景點,也是天津金融城的標志性區域,差不多每個角度都適合拍照,雖然遊客並不多,但偶爾還是能看到一些年輕人過來拍照,在這里拍攝的人像照片充滿異國風情,文藝感也很明顯。
不知你是否去過這三個地方呢?
特別提示一下津灣廣場和鼓樓廣場都是免費開放的,疙瘩樓很多時候並沒有開放,不過在路邊就可以欣賞了。
㈡ 五大道上那個全部原用古瓷器裝飾的房子叫什麼名字
就叫疙瘩樓啊!現在開著飯店叫粵唯鮮,原來沒有瓷瓶子,就光是疙瘩,近些年又加上的瓷瓶子,有點校方和平區里那個瓷房子的樣子。
㈢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點圖片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點有慶王府、疙瘩樓、瓷房子、民園體育場巧灶、張學良故居等。
1、慶王府
慶王府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原英租界劍橋道)55號,地處天津歷史風貌建築最集中的「五大道歷史風貌建築區」腹地,為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天津旅遊注意事項有:
1、語言大多數的天津人講漢語普通話。但是,相當一部分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仍然操一口地道的天津話。天津話語勢直快,陰陽分明、節奏明快,並有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詞彙。現在許多天津人都在積極地學習外語,其中學英語的居多,學習日語、俄語、法語、韓語的也有。天津的一些主要街道已啟用中英對照的名稱標志。
2、稱謂一般人的姓名都是兩個字或三個字,姓在前,名在後,四個字的名字大都是復姓。禮貌、友好的稱呼可以是某先生、某小姐。婦女結婚後仍保留孝液扮自己的名字,可稱已婚女性某女士或某小姐。
㈣ 天津瓷房子是什麼時候建成的
天津的瓷房子有兩處,先後修建於2002年
都是由粵唯鮮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總裁、華蘊博物館館長、文物收藏家張連志先生修建的。
一個是通常人們稱為「瓷房子」,且網路地圖也標為「瓷房子的,在赤峰道72號,
另一處是華蘊博物館,位於五大道旅遊區的河北路與睦南道交口的河北路283號,天津民間稱之為疙瘩樓,網路地圖標為華蘊博物館,以前是粵唯鮮酒樓,大約5年前改為華蘊博物館了,張連志同時也是華蘊博物館的館長
但是,這兩處瓷房子的原址建築均初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殖 民 地租界時期。
疙瘩樓稱謂的緣由:
建築用磚在燒制時,由於火候過大導致磚坯融化變形,甚至鋼化膨出為「瘤子」,形似疙瘩,異常堅硬,且不易鹼化,民間稱為鋼磚。
天津租界時期有幾處小洋樓就是選用這種形狀基本規整,一面有疙瘩的鋼磚來建造,看起來建築外表遍布一個個疙瘩,因此稱之為疙瘩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