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桃樹皮起疙瘩
擴展閱讀
濕疹會蔓延 2025-01-21 00:50:14
足背濕疹 2025-01-21 00:47:54
蕁麻疹上臉 2025-01-21 00:47:46

桃樹皮起疙瘩

發布時間: 2021-01-02 01:32:01

㈠ 桃樹上長桃膏怎麼辦

  1. 這個沒有太好的辦法;

  2. 此問題與品種的關系較大;

  3. 若處於小苗階段,建議砍了重栽種新品種;

  4. 若已掛果,建議分批淘汰,轉種號品種;

  5. 以上是我們十幾年總結出來的,

  6. 可能比較殘酷,但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如圖,桃樹的葉子上面長了許多疙瘩,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桃縮葉病,春天低溫易發病,病菌孢子會繼續傳播發病,噴石硫合劑。病葉摘除燒掉!今年秋天噴殺菌劑防病。

㈢ 桃樹嫁接形成疙瘩怎麼處理掉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處理掉,因為它不會耽誤植物的生長,如果要處理的話,可以慢慢的把它削下去。

㈣ 桃樹上長滿小疙瘩是怎麼回事

我怎麼覺得這些桃樹上長的寄生蟲啊?你把它抓來看一看是不是有寄生蟲?

㈤ 桃樹葉發紅,還有疙瘩是怎麼回事呀

桃紅葉柄主要表現為葉子變紅,葉芽萌動後,嫩葉現紅色,從葉尖向下逐漸干版枯,不能抽權生新梢,以致當年生枝局部或全部乾枯,影響樹冠擴展。病害較輕的葉片紅化症可隨氣溫升高逐漸褪紅轉綠。病樹春季發芽開花晚,果實成熟遲。嚴重時,病樹果實出現果頂禿尖畸變、味淡。早熟品種有澀味。病原初步認為是病毒或類菌原體,嫁接或昆蟲可能是該病的傳播途徑。病株在田間分布屬中心式傳播型。氣溫在20℃以下時,易發病。大久保、慶豐、早鳳等對該病較敏感;白鳳、秋香等,較抗病。防治方法:①嚴格選用無病接穗嫁接桃苗。②加強田間檢查,發現病苗拔除燒毀或深埋,改植健樹。③增施有機肥,適當重剪,增強樹勢,減輕為害。春季發芽後噴灑0.005%~0.01%濃度的增產靈1~2次,以減輕病情。刨除喪失結果能力的重病樹及幼樹。④及時噴葯防除蚜蟲、葉蟬、紅蜘蛛、椿象等刺吸式口器昆蟲。

㈥ 大棚油桃起疙疙瘩瘩

桃癭蟎畸果病是在河北、新疆桃樹上發現的1種新病害。因果面凹凸不平,群眾稱回疙瘩桃。
防治答方法;(1)桃樹萌芽期結合防治其他病蟲害,噴施波美5度石硫合劑。

(2)從落花後開始10天左右1次,連噴2~3次,防治效果較為理想。有效葯劑有:10%噠蟎靈乳油3000~4000倍液、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50%硫懸浮劑稀釋400~5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2000~3000倍液等。噴葯的關鍵為噴葯時期,一般落花後立即噴葯效果較好,如果在果實加速膨大期開始噴葯,則防治潯效果很差

----恆昌棚被

㈦ 桃樹樹的枝幹上長這些突出的疙瘩,結的果沒幾天也變干,請問大神這是什麼病害,怎麼治療,謝謝各位大神!

桃樹干腐病。大多復發生在樹齡制較大的桃樹主幹和主枝上。發病初期,病斑以氣孔為中心突起,暗褐色,表面濕潤。病斑皮層下有黃色黏稠的膠液。病斑長形或不規則形,一般局限於皮層,但在衰老的樹上可深入到木質部。以後發病部位逐漸乾枯凹陷,黑褐色,並出現較大的裂縫。發病後期,病斑表面長出大量的梭形或近圓形的小黑點(子座),有時數個小黑點密集在一起,從樹皮裂縫中露出,大小一般為1~8毫米。多年受害的老樹,造成樹勢極度衰弱,嚴重的引起整個側枝或全樹枯死。

㈧ 桃樹的根上起疙瘩是什麼情況

是樹根的根瘤病。

㈨ 桃樹這個是什麼原因、病樹皮粗糙

葉片屬來於生理性卷葉,可以修復過自來,這種情況的卷葉一方面和土壤乾旱有直接關系,另外和天氣溫度偏高也有直接關系,防治時必須兼顧土壤水肥土質改良,結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葉面肥天然芸苔素內酯調節,間隔七到十天一次連防兩到三次!
樹干可能和介殼蟲為害有直接關系

㈩ 櫻桃樹上長出許多小疙瘩且流膠不知是什麼病

症狀:干腐病多發生在主幹、主枝上。發病初期,病斑暗褐色,不規則形,病皮堅硬,常益出茶褐色粘液,後病部干縮凹陷,周緣開裂,表面密生小黑點,可爛到木質部,枝乾乾縮枯死。

傳播途徑: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樹皮內越冬,翌春病菌靠風雨傳播,從傷口、枯芽、皮孔侵入。該菌寄生力弱,具潛伏侵染特點,樹勢弱時發病,樹勢恢復後,該病則停滯擴

栽培防治:強加管理,多施有機肥料,增強樹勢,塗葯保護傷口,防止凍害。發芽前噴機油乳劑或30倍的石硫合劑,可鏟除各種越冬病菌。5~6月噴1:2:240倍波爾多液2次進行樹體保護。

及時檢查並刮治病斑,刮治後塗葯保護:托福油膏或腐必治20倍(沸水沖開)或油胂劑或30%甲基硫菌靈糊劑、菌敵(9281)4~5倍液、抗生素S-92120~30倍液。

症狀:主要為害枝幹,1年生嫩枝染病後,以皮孔為中心形成瘤狀突起,直徑1~4mm,其上散生小黑點,當年不流膠。翌年5月,瘤皮開裂,溢出樹脂,由無色半透明逐漸變為茶褐色膠體。多年生枝產生水泡狀隆起,直徑1~2cm,並有樹膠流出。

傳播途徑:病菌在被害枝里越冬。翌春3~4月份借風雨傳播,從傷口、皮孔、側芽侵入。

防治方法:

栽培防治: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開花前刮除病斑,然後塗抹50%退菌特50克+50%硫懸乳劑250克混合液,或用20度石硫合劑原液塗刷刮過的傷口。結合冬剪清除病枝,萌芽前用抗菌劑「402」100倍液塗刷病斑。

在生長期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硫懸浮劑500倍或70%甲基硫菌靈1000液,每半月噴一次,共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