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糌粑疙瘩
擴展閱讀
水痘初期症狀治療方法 2025-01-16 20:16:44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徹底 2025-01-16 20:15:41
肺炎跟蕁麻疹 2025-01-16 20:13:26

糌粑疙瘩

發布時間: 2020-12-27 14:27:51

『壹』 怎樣做雞頭面疙瘩

回族飲食生活習俗

一、主要習俗 回族的生活習俗與"清真"融為一體。"清真"的宗教意義是"潔凈無染"、"真而獨一"和 "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習俗,十分講求身心的清潔干凈,質純品正。 從用水來說,回族對生活用水十分講究。在城鎮自來水系統產生以前和現在的農村,家家都有磚砌加蓋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時懸空垂掛,汲水前必須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為上,平時洗滌均用湯瓶、吊罐或勺澆沖洗法,不用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雞、鴨、駱駝、魚、兔等動物肉,忌食豬肉,不食猛禽猛獸及爬蟲類動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義宰殺的動物肉,不食動物的血。 二、飲食 回族群眾主食為麵食,其種類繁多,如饃類就有花捲、塔鍋盔、糖酥饃、油酥饃、烘饃、蒸餅、各種花樣的蒸饃、油香(油炸餅)、各種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條類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條子、片片揪面、韭葉切面、撥刀子面、炒麵、蘸片子;帶湯吃的有燴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麵、面條、面旗子、臊子面、拌湯;此外還有攪團、涼粉、粉湯、涼皮子、面精、餃子、粉湯餃、包子、油塔子、肉龍、油炸糕、火燒、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臘牛羊肉、醬牛羊肉、煮牛羊肉、羊雜碎、涼拌牛舌、全牛湯等。逢年過節或嫁娶喜慶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傳統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也興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舊社會,回族家中的飯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裡不過問做飯問題,只等妻子端飯上桌,吃飽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個別人干點輔助工作。70年代 後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變化,不少丈夫能主動下廚與妻子共同做 飯,有些雙職工家庭,誰早回家誰做飯。1990年調查86人,其中妻子做飯的佔21.24%,父 母做的佔1.74%,丈夫做的佔1.24%;74.78%的人回答誰有時間誰做飯,其中30歲以下 佔60%多。 三、飲料 回民喜喝茶,一般用獲磚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還添加糖、紅棗、沙棗、葡萄乾、杏仁、 核桃仁、蜂蜜、果乾、杏干、枸杞、桂圓等輔料。一般老人在晨禮之後先喝茶。各家各戶都有 蓋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盤、蓋子配套。給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紅糖磚茶、白糖清 茶、冰糖窩窩茶,尊貴的客人要放八寶茶或三香茶。沏茶講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當著客 人的面,將碗蓋揭開,放入茶料,然後盛水加蓋,雙手捧遞。喝茶時,邊刮邊喝邊添水。除喝 清茶外,還飲用一種不用茶葉的茶,叫"油條",即將牛、羊油炒熟,加麵粉炒至微黃,加蔥 花、鹽末等,三者拌均,飲用時用沸水沖泡或煮沸用,這是回族人外出時食飲兼用的一種方 便飲食。

藏族的生活習俗

藏族的見面禮

藏族人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

藏族的敬老習俗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許多節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習慣。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全家吃「古突」(用糧食、蔬菜等九種食物做的九寶飯)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媳婦總是搶先背回第一桶水,調製成酥油茶敬獻給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命名習慣

藏族給小孩命名有許多種方式:向喇嘛活佛求取名字,活佛將自己名中的兩個字加在嬰兒名字中。如「旦增曲傑」活佛可為小孩命名「旦增多傑」或「羅桑旦增」等。請家中長者或鄉里有名望的長者命名,不帶任何宗教色彩。如「措姆」(大海)、「那日」(黑旦)等。以自然界的事物命名,如「達娃」(太陽)、「白瑪」(蓮花)等。以小孩的出生日期命名,如「朗嘎」(三十日)、次吉(初一)等。以星期為小孩命名,如「米瑪」(星期二)、巴桑(星期五)等。根據父母的意願給小孩命名,如希望小孩長壽便起「次仁」、「次旦」。想要男孩,便給女孩起名「布赤」(帶男孩來)等。藏族人的名字多為四個字,有些兩個字的名字為四個字的縮寫。如「單曲」為「單增曲扎」的簡縮。藏族人名有些男女通用但有些不能混用,卓瑪、卓嘎、拉姆、拉珍、桑姆、旺姆只用於女性。貢布、頓珠、旺傑、占堆只用於男性。如果名字相重,即分別用地名、處所、年齡、外貌、生理特徵、性別及職業來區分。

磕頭

藏族人朝覲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謁長者,都要磕頭。磕長頭,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進行。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自額、至胸拱揖三次,然後匍伏在地,伸直雙手劃地為號,如此反復進行。磕短頭,也在寺廟中進行。合掌連拱三次,然後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一頂,表示誠心懺悔。拜謁長者,要磕短頭,表示尊敬祝福。

旁色
藏語中「旁」是「污濁」,而「色」是「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氣的一種活動。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親朋好友便要帶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給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門祝賀。客人一到,首先向母親和嬰兒獻哈達,然後給母親敬酒,倒茶,最後端詳嬰孩,誇獎孩子的福運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點糌耙,放在嬰兒的額頭,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服飾
牛皮衣

在西藏錯那地區,婦女的裝束非常獨特,無論老幼,背上一都有一張完整的小牛皮。皮毛向內而皮板朝外,小牛皮頭部直須預項,牛尾朝下,四肢向兩側伸展。在此地區,婦女是牧業生產的主力軍。她們的裝束反映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另外,背上披著牛皮,背架背米可以避免磨損衣服,同時還可以隔潮保暖。

幫典

藏族婦女腰間所圍的彩色圍裙。幫典編織繳密、色彩鮮明,一般先用手工紡線,然後染色,刷毛,織成條狀,最後縫合成裙。西藏織幫典最著名的地方是貢嘎縣姐德秀區的「幫典」廠。

金定幅

流行於拉薩、日喀則等地。是以氆氌和皮毛為料,用金絲緞、銀絲緞和金絲帶作裝飾製成的一種帽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

藏歷

藏族傳統歷法。9世紀初即見於文字記載。基本上與夏歷相同,採用陰陽歷計年法。以五行、陰陽和12生肖配合計年,相當於干支。一年有12個月,月有大小,有星期。19年7閏。能推算日食月食。自1027年藏歷的火兔年(宋天至五年丁卯)開始,每60年稱為一個「饒回」,相當於甲子。

潑水婚禮

迪慶藏族結婚的時候,要向新娘新郎身上潑水。傳說迪慶藏人婚禮上的潑水,是一種神聖的禮節,表示新婚夫婦互敬互愛、互相體貼,感情象流水一樣長,像海水一樣深。藏族喪葬

藏族的葬儀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五種,並且等級森嚴。界限分明。至於採用以上哪種葬儀主要取決於喇嘛的占卜。

塔葬 將屍體用鹽水抹擦,風干以後,徐上香料等貴重葯物,保存起來,並貯於金質或銀質的塔內,供人膜拜。這種葬法僅用於達賴、班禪及少數有名望的大活佛和大土司。葬儀十分隆重一,轄區百姓必須參加並自願送禮。

火葬 火葬是藏族的葬俗之一。具體方式是將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後將屍體火化,斂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家中樓下或山頂、凈地。墓似塔形。也有揀起骨灰帶至高山之巔,順風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而德高望重的活佛、喇嘛施行火葬後。骨灰盛入金質或銀質的小塔內。有的將骨灰置入不同質的塔內時,還同時盛入一些經典書籍、佛像、法器、金銀財寶於塔內。以供人膜拜這種塔一般名為靈塔或靈骨塔。

天葬 用於一般的農牧民。每一地區都有天葬場地,即天葬場,有專人從事此業。具體葬法各地略異。大多由喇嘛在天葬場誦經超度,點香升煙,鳴缽吹號,直到啄食屍體的禿駕及鷹見煙聞聲從各方聚集飛至,啄食盡凈方止。專食人屍的鷲鷹,不害小動物,藏族人民稱之為「神鳥」。屍體敬獻諸「神」,祈禱贖去罪孽,為死者超度。

水葬 經濟條件較差、雇不起喇嘛的人家死了人時或死者是孤寡、幼童時,一般用水葬。水葬時,將屍體背到河邊支解後,投入河中。也有的地方用白布或毛毯將屍體裹捆,然後墜上大石棄之河中,以供奉「河神」。

土葬 這是最次的一種葬儀。一般患有麻瘋、天花、炭殖等傳染病的人以及強盜、殺人犯死後用土葬。土葬大概有兩個含義:一是,根絕瘟疫的流行,二是,懲其罪過,打入地獄之意。

蒙古族生活習俗

蒙古人的蒙古族在牧業時期住氈房,俗稱「蒙古包」,設計簡單,可以拆移,適合游牧生活。牧業轉入農業後多以土木石蓋房,漸次定居,形成村落。
蒙古族建房多為坐北面南,以三、五間居多,忌四、六間形式,謂「四六不成材」。人口多可續建東西耳房。舊時有地位、有官職的人,或建五間瓦房或草房。房間次第,按習慣以西為尊,西為大間,炕搭在南面和西面,俗稱「彎子炕」,人多的可南、西、北連搭,俗稱「錢褡子炕」。按習慣長輩住南炕,晚輩住北炕。五間者東間為子媳居住。
蒙古族蓋新房,還有一樁特殊習俗:新房上蓋那天,村裡鄰舍、三親六故全來幫忙並送「粘豆包」或小米麵豆包,以示祝賀。上中檁時,請兒女雙全的老人祝頌吉言。之後由木匠站在中檁上灑酒,然後向東西南三面扔豆包讓人爭搶,以示吉祥。這種風俗,至今仍在沿用。
蒙古族的飲食,在牧業時期,主要以食牛、羊肉為主,兼食小米、炒米,以乳酪、黃油、奶豆腐為佐。茶以磚茶為主,兼以自製的哈爾干茶。牧人多以磚茶加些牛奶熬製成奶茶飲用。到了全農時期,主食以糧谷為主,兼食炒米等,以肉蛋為鋪,將各種蔬菜烹製成各種炒菜食用。
蒙古族人喜以「粘豆包」蘸葷油、紅糖食用。「牛犢子湯」也是蒙族人愛吃的風味食品。舊時當自家母牛生犢時,全家吃這種食品,以表喜慶和祝願六畜興旺,由此命名。其做法是將和成的蕎面趕成薄片,切成小方塊,在開水中煮熟撈出,與和好的芝麻糊攪勻即可。「蒙古餡餅」是縣境久負盛名的風味食品,其色、香、味、形俱佳,是招待貴賓的美饌。最初,蒙古餡餅用蕎面做原料,民間干烙水煎;後轉入王公貴族府第,改用黃油、大豆油煎制,牛、羊肉做餡,現在普遍用白面做原料,牛、羊、豬肉做餡或「三鮮餡」(海米、雞蛋、韭菜),用豆油煎制,成為城鄉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
蒙古人喜喝紅茶,先以茶待客,在沏茶上是有講究的,從不把自己先沏成的茶倒給客人,定要重新沖沏,俗語說「來客必沏茶」。
蒙古人的服飾,最具特色的是傳統的「蒙古袍」。牧民一般穿大袍,系腰帶,挎荷包、煙袋、腰刀、火鐮袋、褡褳等。顏色以紫、藍為多,少數為青色。男女均愛穿帶大襟的長袍。男人外罩「馬褂」,穿布靴,靴臉上綉雲彩花紋,系腰帶;婦女穿長袍,外罩坎肩,穿長褲,頭裹包巾,已婚婦女習扎紅腿帶。衣服的領口、袖口、褲角、衣邊均以彩條鑲邊,鞋臉上綉花。

怒族的生活習俗

怒族的房屋為干欄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兩種。貢山地區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牆半木房。這種房子比較寬大,一般是垛圓木為牆,屋頂覆蓋薄石板。石板約0.5公尺見方由屋檐鋪起,第一塊平鋪,第二塊壓著第一塊的上邊,第三塊壓著第二塊的上邊……一直覆蓋到屋脊;福貢和瀘水地區的怒族住竹篾房。這種房子較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牆和隔牆,用木板或石板覆頂。這兩種房屋一般都為兩層,樓上又 多分成兩間,外間待客,並設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鐵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炊事之用。內間為卧室兼儲藏室; 樓下存放農具雜物或關牲畜。樓板用木板或竹篾席製成 ,鋪設在架在斜坡地上的許多木樁上即可。這些木樁和房柱,如同千百隻腳一樣,支撐著整個房屋。因此,人們常常將這種房屋稱為「千腳落地的房子」。怒族的千腳落地竹木房,結構簡單,既易搭建,也易於拆遷,又適合山區多雨多霧的特點。按傳統習俗,一家建房,全村都來幫忙,一天之內就可以把房子建成。

怒族習慣於日食兩餐。其主食絕大部分以玉米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從爆米花逐漸發展為煮燜成咕嘟飯(類似玉米面稠糊)、包穀稀飯,做成包穀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少數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常見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蘿卜、瓜豆、辣椒等。每年五、六月還需到山林中採集野菜。常採的有竹筍、野百合、各種塊根類及蕨類植物,以及做調味用的姜、蔥、花椒等。婚筵是所有禮儀中宴請規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帶豬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幫助砍柴和耕地,然後才能舉行婚筵,婚筵時不但酒肉要豐盛,場地也要布置一新。屆時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姑娘們要向他們拋灑麵粉,表示吉祥如意。

怒族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在婚前有戀愛自由,但締結婚約由父母做主。在初戀至成婚期間,雙方父母要劃給他們一塊「共耕地」,以便於他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互相觀察、了解,培養感情。按照傳統習慣,新婚夫婦在舉行婚禮的三天中不能同居。年長之子婚後要分家另過,在父母住房附近另建新房,並分得一定財產。幼子與父母同住。所有弟兄共同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家中無子有女兒者,可招女婿上門,可以繼承遺產。

德昂族生活習俗

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潞西縣三台山和鎮康縣軍弄等地。

德昂族有自已的語言,無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語文、漢語文。篤信小乘佛教中的潤教派。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蕎子、薯類等,擅長種茶。

習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絕大多數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爺,並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齋飯由全寨人輪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過去一直有見殺不吃、聞聲不吃的習慣。直至1950年後,這些情況才有所改變。每逢節日,相互宴請成俗,不論酒席宴上菜餚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鮮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時蘸辣椒水吃,別具風味。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訂婚儀式上要斬雞頭,如果雞頭與雞身分為兩半,雙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贊同這門親事,就不許殺雞。婚禮通常要進行3天,3天之內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裡賀喜,由新郎新娘的雙方家長宴請,並伴以對歌,徹夜不眠地歡歌笑語。

食俗
德昂族絕大多數以大米為主食,部分地區雜以包穀和薯類。均以蒸燜而食,擅長製作各種糧食製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湯圓等。蔬菜種類繁多,竹筍是四季不斷的蔬菜之一,除鮮吃外,多加工成酸筍或干筍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習慣於在煮燉時配酸筍。酸筍用途十分廣泛,即使在燉雞、炒肉或烹魚時都要加酸筍調味。受當地漢族的影響許多漢族風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見的小菜。

德昂族種茶歷史慫久,茶在德昂族民間不僅是常備的飲料,也是饋贈親友的最好禮品。德昂族也飲酸茶,又稱濕茶,古稱谷茶或沽茶。味酸澀,能生津解渴。並有解暑清熱,消食的作用。飲酒則多是自家釀制的竹筒米酒。

節慶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 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准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語稱格聽),內裝年糕,由眾人抬著小竹房到寺廟朝拜。 燒白柴這天,各家要殺雞備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還要製作各式糯米糕點,用芭蕉葉包好,蒸熟並隨身攜帶相互贈送,相互品嘗各家的風味,新婚夫妻要帶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頭人和長輩家中告拜。

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一般選在春季,屆時要殺豬、殺雞,由祭司畫紙龍,眾人叩拜,然後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後相互打罵,發泄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別人勸阻,直到雙方斗得精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