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民炒疙瘩放什麼肉
不是羊肉就是牛肉
B. 回族飲食為什麼稱「清真飲食」及起源和發展
清真飲食是指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蘭教法律例食物的統稱。「清真」是中國回族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的專用名稱,一般多用於一些固定的稱謂,如「清真寺」、「清真飯店」等。「清真」一詞古已有之,最初和伊斯蘭教無關。宋代陸游《園中賞梅》中說:「閱盡千葩百卉春,此花風味獨清真。」這里的「清真」指高潔幽雅之意。宋元時期,伊斯蘭教在中國尚無固定的譯名。後來穆斯林學者根據伊斯蘭教信仰真主,崇尚清潔的教義,多選用「清真」、「清凈」一類詞譯稱伊斯蘭教或禮拜寺。傳說始建於唐代的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寺,最初就稱為「清凈寺」,元代賽典赤?瞻思丁還奏改「清教寺」為「清真寺」,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題金陵禮拜寺《百字贊》中亦有「教名清真」一語,說明清真在當時已成為伊斯蘭教的一種通稱。明末清初時期,具有中國傳統文化修養的穆斯林學者,系統地詮釋了「清真」的含義。王岱輿說:「純潔無染之謂清,誠一不二之謂真。」又說:「夫清真之本,乃遵命而認化生之真主。」王岱輿這里對「清真」的解釋,實際就是對伊斯蘭教的解釋。不少學者對自己譯著的有關伊斯蘭教的著作也冠以「清真」二字,如《清真大學》、《清真指南》等。
至此,我們明白,「清真飲食」完全可以解釋為「伊斯蘭教飲食」,「清真食品」譯為阿拉伯語「泰阿姆伊斯蘭」,就是「伊斯蘭教食品」。當然,這絕不僅僅是一個稱謂問題,而是涉及到清真飲食的實質與認定。由此我們也知道,要完全透徹地了解清真飲食,必須先熟悉伊斯蘭教的飲食律例,唯此才有助於理解清真飲食的內涵和性質,這對研究清真飲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清真飲食的起源,應該說和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是同步的。史學家認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一般以公元651年,即唐高宗永徽二年為標志。這一年八月乙丑,大食國「始遣使朝貢」(見《舊唐書?高宗本記》、《舊唐書西戎傳》及《冊府元龜》卷970),正式開始了唐廷同大食的政治性往來。當然,非官方、非政治性的民間交往,肯定要更早一些。
伊斯蘭教非常重視穆斯林的飲食生活,將恪守伊斯蘭教飲食律例,作為穆斯林的一個標准。所以,穆斯林的飲食生活,也成為伊斯蘭教的一個顯著特徵。唐代有關伊斯蘭教的史料,盡管極少,但幾乎都涉獵到飲食禁忌的記述。杜環《經行記》在介紹伊斯蘭教時說:「不食豬狗驢馬等肉,不拜國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而已。」(見杜佑《通典?邊防九》)另外,《唐會要》(卷100)是這樣敘述穆斯林飲食的:「日五拜天神,不飲酒舉樂……唯食駝馬,不食豕肉。」順便說一下,這里有一個細節要注意,前者說不食馬肉,後者又說唯食馬肉,這不是史料中的筆誤,而是涉及到教法律例的派系之說。前者不食馬肉說,是艾布?哈尼法之觀點;而後者馬肉可食說,則是沙斐儀的立場。當時的史學家只是記述,未必就知道其中的緣由。
唐代的商業貿易發達,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京都長安和嶺南的廣州,都是極其繁華的商業大都市,也是波斯、阿拉伯商人的集聚地,市肆飲食相當活躍。長安和廣州還出現了穆斯林社區,稱作「蕃坊」。這里的「蕃」指外國人,「坊」則是唐代對城市街巷的通稱。「蕃坊」即城市中外國人居住的街區。唐人房千里在他的《投荒雜錄》一書中最早記錄了穆斯林的蕃坊和飲食:「頃年,在廣州蕃坊,獻食多用糖蜜、腦麝。有魚俎,雖甘香而腥臭自若也。」
唐代的穆斯林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大食、波斯裔的中國穆斯林商人,即史籍所稱的「蠻裔商賈」。他們承傳祖業,精於經營珠寶、香料、葯材等高檔行業,大多饒具財富,相當闊綽。他們與自己的故鄉有著更多的商貿往來。二是大食、波斯、回紇、突厥及西域其它地區的少數民族中有的穆斯林,他們與唐廷之間也有較多的經濟活動。唐中葉以後,回紇人還經常用馬匹換取唐代都市的茶葉。《新唐書》(卷九十六《陸羽傳》)載:「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當時,人們稱之為「茶馬互市」。漫漫商路,長途肝涉,他們或自帶干糧,或在沿途的清真飲食店進餐,都客觀地促進了民間清真飲食的發展。這些商貿往來,必定促進相互間的飲食文化交流,當時盛極的胡人飲食,就是由此而發展起來的。據《舊唐書?服志》載:「貴人御饌,盡供胡食。」由此可見,胡食還是珍饈異饌。所謂胡食,就是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的飲食。唐僧慧琳在《一切經音義》第三十七卷中解釋說:「畢羅、燒餅、胡餅等皆為胡食。蓋西域胡人傳入。」需要說明的是,當時胡人中肯定有穆斯林,胡食中肯定有清真飲食,但尚無資料證明上述品種就是清真食品。因為在大食、波斯穆斯林商人沿著陸上絲綢之路到長安來的時候,逐步把伊斯蘭教傳播給了西域各族,那麼,他們製作的胡食中有清真食品當屬無疑。信仰了伊斯蘭教的西域回紇人還是後來形成的回族先民之一。
另外,從波斯等西域還傳入了一些蔬果,主要有以下幾種:
回鶻豆:《契丹國志》卷二七《歲時雜記?回鶻豆》載:「回鶻豆,高二尺許,直干,有葉無旁枝,角長二寸,每角止兩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黃,味如粟。」這種豆不同於唐時中國史籍中的「胡豆」,元時稱回鶻豆為「回回豆」(見忽思慧《飲膳正要》),即現在的豌豆。
據美國東方學者勞費爾的研究,豆類是伊朗人的重要食物,石國(塔什干)有各種豆類,豌豆在波斯語里有nujud和gergern或xereghan等字(見勞費爾的《中國伊朗編》,林筠因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131—132頁)。可見,些種豆很可能原產於波斯或中亞其它地區。中國首見於記載的是《契丹國志》,觀其名則知自回鶻引進。到元時,回回豆已「田野中處處有之」,可見傳播之廣泛。
波斯棗:《酉陽雜俎》卷十八載:「波斯棗,出波斯國,波斯國以為窟莽……子尺二寸,黃白色,有核,熟則紫黑,狀類乾棗,味甘如餳,可食。」
西瓜:原產埃及,唐以前不見史載。五代時胡嶠居契丹始食西瓜,系由契丹破回紇始得此種。可以相信,西瓜是從新疆一帶傳入內地的。在歐陽修撰寫的《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中詳細記載了西瓜傳入的過程。
無石子:又叫「沒食子」,產於中亞西亞等地,唐時由波斯傳入。《酉陽雜俎》載:「無石子,出波斯國,波斯呼為摩賊,樹長六、七丈,圍八、九尺,葉似桃葉而長,三月開花,白色,花心微紅。子似如彈丸,初青,熟乃黃白。蟲食成孔者正熟,皮無孔者入葯用。其樹一年產無石子,一年生跋屢子,大如指,長三寸,上有殼,中仁如栗黃,可啖。」
齊暾子油:《酉陽雜俎》卷十八載:「齊暾樹,出波斯國,亦出拂林國。拂林呼為齊虛樹。長二、三丈,皮表白,花似軸,極芳香。子似楊桃,五月熟。西域人壓為油,以煮餅果,如中國之用巨勝也。」
底稱實:即無花果。《酉陽雜俎》卷十八載:「波斯國呼為阿驛,拂林國呼為底實。樹長四、五丈,樹葉繁茂。葉有五齣,似椑麻,無花而實,實赤色,類椑子,味似干柿,而一年一熟。」
野悉蜜:《酉陽雜俎》卷十八載:「野悉蜜,出拂林國,亦出波斯國,苗長七、八尺,葉似梅葉,四時敷菜。其花五齣。白色,不結子,花若開時,遍野皆香,與嶺南詹糖相似。西域人常采其花,壓以為油,甚香滑。」
偏桃:《酉陽雜俎》卷十八載:「偏桃,出波斯國,波斯呼為婆淡,樹長五、六丈,圍四、五尺,葉似桃而闊大,三月開花,白色,花落結實,狀如桃子而形偏,故謂之偏桃。其肉澀不可啖,核中仁甘甜,西域諸國並珍之。」
可以看出,唐廷與西域少數民族及波斯、大食等國的飲食文化交流甚為頻繁,其中的清真飲食一定可觀。只是其時的文獻資料非常匱乏,我們只能根據上述記載推理而已。 唐朝規定,各種商店只能開設在「市」內(即商業區)。但隨著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唐末至宋初,已逐漸打破了這個舊規。到了南宋,杭州、廣州、長安等大城市已出現了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的局面,其中,又以飲食店為最多。除綜合食店外,當時已有餛飩店、餅坊、茶坊、魚行等專營餐飲店。考察宋代飲食業的發展原因,與南北烹調技藝的交流具有一定的關系。
南宋建立後,以趙構為首的君臣南渡,最後定都杭州。趙氏政權的南遷,使大批北方臣民隨之南移。《宋史》卷一七八《食貨志》載:「高宗南渡,民之從者如市歸。」這種人口的大遷移,大流動,促進了全國各地,尤其是中原地區與江南地區飲食技藝的大交流、大融合和烹調技術的進一步提高。這其中當然也不乏中原、西北穆斯林的南遷和清真飲食的傳入。
包含清真飲食在內的中原、西北飲食的南傳和相互交流,促進了宋代飲食業的繁榮和發展。首先,由於各地環境、物產和飲食習慣等的不同,逐漸形成了口味各異的地方風味特色。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當時中原地方的飲食稱為「北食」、「北饌」,長江以南的菜餚稱為「南珍」、「南食」,長江上游的飲食則叫做「川食」,西北少數民族飲食則被稱為「虜食」。「虜」是對胡人的貶稱,「虜食」主要指胡食。北宋、南宋的京城中都有「北食店」、「南食店」和「川食店」。第二,穆斯林喜食羊肉,善烹羊肉的風尚,對推動羊肉在宋代的流行起了一定的作用。宋代商業性的農副業和蔬菜種植業發展迅速,使得肉禽蔬菜豐富繁多,然而其中最貴重則屬羊肉。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無不以食羊肉為美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字說》中解釋「美」字說,從羊從大,大羊為美。宋人還認真研究了羊肉的營養價值和醫療功效,認為羊肉和人參一樣,都有滋補身體的作用,「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宋代《政和本草》還載,多吃羊肉有「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力、壯陽益腎」等良效。
北宋宮廷內的肉食品,幾乎全用羊肉。仁宗皇帝喜吃羊肉,特別是燒羊肉。當時,宮中御廚每日宰羊達280隻。《孔氏談苑》載,有一夜仁宗睡不著覺,感到飢餓,因而「思食燒羊」。宋室南遷臨安後,仍以羊肉為宮廷主要肉食品,宮廷以羊肉為宴的記載亦見於多處史料。北宋民間不僅視羊肉為貴重食品,而且以羊肉為原料的菜餚也是豐富多采,據《夢梁錄》載,北宋京都飲食店的羊肉菜餚有旋煎羊白腸、批切羊頭、虛汁垂絲羊頭、入爐羊、乳炊羊肫、燉羊、鬧廳羊、羊角、羊頭簽等,南宋臨安飲食店蒸軟羊、鼎煮羊、羊四軟、綉吹羊、羊蹄筍等。如果現在的清真餐飲企業對這些菜餚加以研究開發,推上餐桌,一定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另外,現在的一些清真名吃,如羊肉餅、油酥餅、韭餅、糍糕等,其淵源都可以追溯到宋代。盡管尚無資料證明這些小吃在宋代也屬清真,但至少可以說明這些小吃歷史的悠久。
宋代也有一些關於穆斯林食俗的記載,主要涉及到伊斯蘭教飲食律例。岳珂在《程史》中記載了廣州一家蒲姓穆斯林(可能是蒲壽庚祖父家)所保持的伊斯蘭飲食習俗:「坐者皆置右手於褥下不用,曰此為濁手,唯以溷而已,群以左手攫取,泡而滌之,復入於堂以謝。」這里關於左右手的不同作用恐怕記載有誤,因為穆斯林尚右,貴右手。另外,北宋朱或(yu)在《萍洲可談》也有記述:「蕃人衣裝與華異,飲食與華同。或雲其先波巡嘗事瞿曇氏,受戒勿食豬肉,至今蕃人但不食豬肉而已。」「至今蕃人非手刃六畜則不食,若魚鱉則不問生死皆食。」從這段文字看,朱或(YU)並不十分了解伊斯蘭教。但至少可以說明,穆斯林的飲食習俗做為一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非穆斯林的關注。
唐宋時期的穆斯林,和元明相比人數相對較少,且有不少僑民,在穆斯林商人中,又以珠寶富商居多,故此清真餐飲業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從零星史料推測和研究,唐宋時期的穆斯林並未看中微利的餐飲業,長途經商的穆斯林以自帶干糧為主,兼或三五成群自作自食,當然也有以服務為主清真小餐館。據此,可以認為唐宋是我國清真飲食的萌芽時期。
中國清真飲食主要分清真菜和小吃兩部分,清真菜經過元、明、清至近代約數百年間的發展,成為中國菜的重要組成內容。特別是在中原和沿海地區與漢族雜居的穆斯林,吸收了當地漢族烹飪技法,提高、充實了清真菜烹飪技法,形成了新的特色。清真菜具有特別顯著的地域特色,西北特別是新疆、甘肅、寧夏地區的清真菜,烹制羊肉的風格粗獷,較多地保留了的西域及阿拉伯人的飲食特色。長江以北的清真菜,受到北京、山東和宮廷菜的影響,烹調方法較精細,對牛羊肉的烹調最具特色。南方和沿海地區的清真菜,口味清淡,形成了以海鮮、禽類為原料的烹飪特色。清真小吃以西北為主,尤以西安、蘭州、銀川、西寧等最為有名。新疆各地維族清真小吃也以別致的異域風味備受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