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眼部皮膚過敏怎麼艾灸
擴展閱讀
鼻子上有雀斑怎麼辦 2024-11-22 22:45:29
脖子上長小疙瘩癢癢 2024-11-22 22:37:38
雞皮疙瘩日本片 2024-11-22 22:31:45

眼部皮膚過敏怎麼艾灸

發布時間: 2024-08-21 18:51:47

1. 過敏性體質應該如何艾灸

談到過敏性體質我印象深刻的是在75年衛校實習的那個階段。有一天急診室里來了一個急診病人,是個20多歲的年輕小伙,是南方過來養蜂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導致了過敏,因為自己年輕有些事情也不便於問,有時候,即使你問了老師也是帶答不理的樣子,我就自己喜歡觀察。只看到急診室的人忙忙碌碌,川流不息在搶救這個小夥子。我當時心中很是納悶,過敏還會這么嚴重嗎?後來在搶救無效的前提下,這個小伙客死他鄉。因為第一次看到在這么多人的努力下也沒能挽救他的生命,感覺很可惜,一段時間以來我就心情沉悶,常常會想到,他的媽媽怎麼活啊?她沒有想到兒子會客死他鄉。
我從來我沒有想到原來過敏還會這么厲害。以往我在農村當赤腳醫生的時候,單純的理解過敏無非是皮膚上起一點疙瘩而已,沒想到還會腸系膜過敏,會有全身性的反應。叫我以後不敢小瞧過敏這個疾病。
談到過敏的疾病這類很多,最常見的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和過敏性紫癜等。
說白了過敏性疾病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一種疾病,越是反復發作的,過敏的傾向會越加頻繁。
如果說艾灸可以治療過敏性疾病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艾灸一定會治療過敏性疾病,而且在我的博客裡面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的案例有很多,很多人都是用艾灸治癒的過敏性疾病。因為艾灸是助陽的,用艾灸可以幫助您的機體恢復元氣。元氣提高了,那麼過敏的幾率就會降低直至消失。
很多人用艾灸治癒了自己的過敏性疾病,說明他是適合艾灸的。過敏性體質,有些人會對一些葯物,食物,空氣,花草,植物,滿塵等過敏,但是有些人對艾草並不過敏,那麼這種人就適合艾灸,用艾灸來改善體質,正氣足了,邪不可干,艾灸就是專門來打擊病邪的。
下面說一說你的女兒,屬於嚴重過敏性體質,這樣她對很多東西都有可能有過敏性傾向。那麼可以肯定的告訴您,他對艾草是過敏的。所以才會腹痛,才會出大片大片的紅疹。您一定想知道,那麼孩子的這種過敏傾向難道就不可逆嗎?非也,也是可以改善的,但是可能會有漫長的過程。就說我們打青黴素的時候,需要做過敏試驗,超過24小時 ,您沒有連續注射,我們還需要重新皮試。就是說人的體質是隨時都有變化的。
談到過敏性體質是否可以艾灸的問題,有的人是過敏性體質,那麼您如果想做艾灸,一定要找一個您身體上不太要緊的部位先試一下。試一下就有兩種可能,一是有的人局部會有紅疹,但是身體沒有反應,這樣的人,還可以繼續嘗試。另一種人就是會有一些反應,包括腹痛,全身性的皮疹,那麼這樣的人就需要暫時停掉艾灸。
有的人對艾煙都有過敏傾向,那麼這些人就不能使用了嗎,不是,也是需要反復嘗試,不知道在某個時期,您會慢慢接受艾灸。當您已經可以接受艾灸了,那麼需要先一個穴位施灸,時間要短,給機體一個信息和他的反應。看反應的程度大小,在決定您下次施灸的穴位和時間的長短。
如果孩子艾灸過敏,您可以找一些艾絨,做一個小墊,給孩子做在屁股下面,看反應,還可以做一個肚兜,給他戴上看反應,逐漸的叫她適應。如果種種方法都過敏,只能是等她長大了,抵抗力增強了,可能會改變體質。

2. 兒童皮膚總會過敏艾灸哪個穴位

身柱穴一穴,即可! 兒童皮膚過敏問題,多屬於身體寒涼所致,其原因有下;

  1. 抗生素對體質的摧殘

  2. 飲食上寒涼 牛奶 食物居多

身柱穴乃小兒百病之要穴,小孩穴與成人穴位不同,僅僅對身柱穴施灸即可。需要堅持施灸,!

特性

身柱穴為督脈之脈氣所發,在上背部正中,第三胸椎下,接近肺臟,屬督脈經,通於腦髓,名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疔毒,寧神志之功效。有補益肺氣、止咳平喘、溫化痰濕、健腦益智、防病強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兒科的多種疾病。在《養生一言》一書中,就有小兒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氣,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是保證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由於身柱有健腦益智作用,經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兒神經系統,促進大腦發育,增強智能。

作用
1.灸身柱可以健全神經系統

因而可以防止疲勞和促進疲勞的恢復,可以防止神經衰弱、不眠症、頭痛等。對腦溢血、精神病、癔病、小兒麻痹、癲癇、舞蹈病也有療效。日本針灸醫家代田文志,在長野縣40所學校對學齡兒童進行保健灸的報告說:「灸過身柱穴之後,不傷風了,食慾增加了,發育也好了,總之,健康狀況改善了。所以,虛弱兒童的家長,應該格外注意長期給孩子灸身柱。身柱是學齡兒童施灸的重要穴位。身柱灸對於成年人,也是必要的灸穴,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身柱穴被日本醫學界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

2.通治兒科百病

對於嬰兒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慾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抽風、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可將艾絨搓成鉛筆尖或更細一些,在身柱穴灸三壯。象吐乳之類,兩三天即可痊癒;由於瀉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兒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轉危為安;對於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也都療效明顯。

對於三、四歲以上的小兒哮喘,除灸身柱外,可加灸靈台穴(第六椎下陷中)。由於身柱灸對於上述小兒各病都有明顯療效,所以是保證小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應該成為婦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內容和一般家庭常識,要大力推廣。


3.防止呼吸系統疾患

身柱灸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對於小葉肺炎、肺門淋巴結核、初期肺浸潤、胸膜炎、哮喘、支氣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

更多施灸問題,施灸案例, 請 搜索 郭林古法艾灸 了解!

3. 中醫治療皮膚過敏有什麼方法

你好,在皮膚過敏之後,生活需要有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皮膚要保持清潔,經常用溫水洗臉;還要保持皮膚吸收充足的水分,避免炎熱引起的皮膚乾燥;另外還要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蔬果,有利於緩解皮膚過敏的症狀,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到你,滿意請採納謝謝

4. 皮膚過敏臉上長豆豆癢怎麼辦

根據你的描述的症狀,臉上出現不癢、長痘痘、臉紅、脫皮等這都是臉部過敏的症狀。如果你長期患有這種過敏的症狀,那麼你有可能是過敏性皮膚,建議你應該及時的去醫院就診,接受專業的治療。如果你是平時護理不當導致的過敏症狀,那麼我建議你以後要精心的呵護下你的肌膚,畢竟我們臉部的肌膚是最難保養的。另外我給您一些小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多注意臉部衛生,保持臉部的清潔和濕度,不要用含鹼性的香皂肥皂等洗臉,這對臉部都有刺激性。
■食物方面也要有所節制,像辛辣、油炸、油膩、快餐、街邊小吃、含色素的汽水、牛羊肉等都要格外注意。
■在外出時,不要去過敏原多的地點,像花園、加油站、吸煙室、有空調的地點、紫外線輻射多的地點等。
■護膚品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多選擇綠色植物成分的護膚品,可以給皮膚補水和養分,可以參考下「3+1」修護方案。

5.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的禁忌

艾灸是一種常見的治療疾病的手段,是利用艾葉做成的艾絨或者艾柱,點燃作用於體表穴位治療某種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那麼艾灸的好處與功效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艾灸是一種常見的治療疾病的手段,是利用艾葉做成的艾絨或者艾柱,點燃作用於體表穴位治療某種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那麼艾灸的好處與功效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1.通絡止痛

艾灸可以輔助緩解身體疼痛,改善多種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狀,比如頭痛、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等。

2.溫經散寒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寒氣的排出,改善寒性病症,比如宮寒、風寒濕痹以及寒疝等。

3.消瘀消腫

艾灸還具有消瘀消腫的功效,可以用來改善多種疾病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症狀,比如乳癰、肺癰以及腸癰等。

4.行氣活血

如果出現了氣滯血瘀的情況,同時還伴隨明顯的疼痛症狀,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進行調理,一般能夠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艾灸的禁忌

1.過敏者禁用

如果本身對艾葉過敏一般是不可以使用的,以免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過敏症狀,比如紅腫、瘙癢等。

2.眼部禁用

艾灸時一般會產生較大的熱量,不能直接灸眼部,通常要艾條懸灸或是進行隔物灸。灸時一定要覆蓋眼睛,否則可能會灼傷眼睛。此外,眼部有外傷或者是皮膚損傷的不建議進行眼部艾灸。

3.特殊部位禁用

一般會陰處、大血管部位等都不適合進行艾灸。

建議大家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操作,以免操作不當,損害身體健康。

6. 艾灸三個穴位,可以幫助「過敏人」

隨著空氣污染、社會壓力加大、生活節奏變快,臨床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過敏人,不妨試試艾灸血海、曲池、肺俞這幾個穴位,可以幫助過敏人大大緩解過敏發作的頻率與症狀。

過敏人應該如何有效艾灸?

過敏是臨床中常見的症狀之一。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病等。過敏症狀出現時,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煩惱,其實,中醫里最簡單的方法一一艾灸,就可以幫助過敏人大大減輕發作的次數和程度。

1、血海穴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艾灸該穴可起到調節氣血,溫經通絡,養血潤燥和祛風止癢之功。艾灸時採用懸灸,隔天灸1次,施灸時間為20分鍾。

2、曲池穴

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肺與大腸相表裡,故此穴善治皮膚瘙癢和內臟濕熱疾患,是驅除周身之風的常用穴,在治療過敏性皮膚病中起到的作用尤為突出,還用於過敏性哮喘的灸治。艾灸時採用懸灸,每天灸1次,施灸時間為30分鍾。

3、肺俞穴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足太陽膀胱經,肺俞穴具有調補肺氣,補虛清熱的功效,對過敏性哮喘有作用。艾灸時也採用懸灸,隔天灸1次,施灸時間為15分鍾。

7. 皮膚瘙癢、紅腫、臉上起疙瘩…怎麼辦用一支艾條艾灸來解決

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艾小九,在多風的春季,你有沒有遇到 皮膚紅腫、瘙癢、發炎 ,臉上的小疙瘩不斷的時候,是不是和平時被風吹、像蟲子爬一樣,這里癢一下,那裡癢一下。

圖片


這時候,家裡的長輩就會告訴你要待在家裡, 不要出門,不要吹風 。醫生也會囑咐說,多穿點衣服,別讓風吹著了。
尤其是 體質弱的人 過敏體質的人 ,風一吹,更容易出現這種皮膚問題。比如說我們常見的 蕁麻疹 ,它不局限於一個位置,可能一開始只是一兩個部位癢,後來就變成了大片大片的癢、全身癢……

圖片


其實這就是中了 風 邪 的招!
「風邪」,出自中醫理論中的六大外感病邪,分別是 「風、 寒、暑、濕、燥、火」

圖片


其中,風為六大病邪之首, 《黃帝內經》就記載有:「風為百病之長」 之說!

風邪難治,便是因為與寒、痰、濕、燥、熱(火)等病邪聯合使人致病。因此,《針灸大成》說: 「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達」 ,說的就是:調理風邪所致的皮膚病, 除了艾灸,其它辦法都難以抵達病灶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為何艾灸對風邪之症能有此奇效?
其一 ,是因為艾灸行氣通絡,溫經散寒、益氣扶陽、調節機體功能等功效; 其二 ,人體的穴位中有很多是具有祛風、調養氣血、調節免疫功能作用。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用艾灸調養,對於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的皮膚病,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從現代醫學研究看來,這是由於艾灸能有效調動一切內在的積極因素, 增強機體的防衛抗病能力


面對風邪所致的皮膚問題,小九老師推薦艾灸: 阿是穴、血海穴、百蟲窩、足三里穴、三陰交穴

1、阿是穴

根據 中醫經絡學的「近部選穴」法 ,凡是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僵硬、條索狀突起等異常,說明這里一定存在著「筋脈拘急、氣血不通」的情況, 中醫便稱之為「阿是穴」,又稱「不定穴」


取穴方法 :阿是穴一般都隨病而定,多位於病變的附近,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輸),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直接在瘙癢患處進行艾灸,可祛風止癢!

圖片


艾灸方法 :在瘙癢之處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2、百蟲窩穴
百蟲窩 ,經外奇穴,本穴治療各種因蟲邪侵襲之病,有如直搗百蟲之窩穴,故名。艾灸百蟲窩, 祛風止癢!
祛病療疾 :蕁麻疹,風疹,皮膚瘙癢症、濕疹等。
快速取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血海穴上1寸(大拇指指節寬為1寸), 左右兩腿上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上都要灸。



3、血海穴
血海穴 ,又名血郄、百蟲窠。一指沖脈,又稱十二經之海;為足太陽脾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發,為脾血歸聚之海,並善治血分病證,故名血海。本穴具有 祛風清熱、調和氣血 之功。
祛病療疾 :用於治療濕疹、蕁麻疹、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陰部瘙癢疼痛、氣逆腹脹等。
快速取穴 :坐在椅子上,將腿綳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或者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膝蓋骨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左右兩腿上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上都要灸。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 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 ,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健脾益胃!
對應的祛病療疾有:
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絞痛、膀胱炎、陽痿、遺精、盆腔炎、失眠等。
快速取穴 :坐位屈膝,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圈住髕骨外上緣, 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處 即為足三里穴,按壓有酸脹感。左右兩腿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用艾條在此 溫和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處穴位均要灸。
5、三陰交穴三陰交穴 ,位於足太陰脾經穴位, 十總穴之一 ,為肝、脾、腎三者經脈交匯處,具有健脾、益氣、利濕、活血、調補肝腎的作用。 艾灸三陰交,滋陰清熱。
祛病療疾有 :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失眠,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
快速取穴 :位於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四指),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左右兩小腿上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腳上都要灸。


除了艾灸外,平時也可以 用艾草洗浴 ,艾葉中所含的精油物質,具有絕佳的止痛、收斂、止癢、抗菌等多種作用。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在生活上,也要注意一些細節: 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保持心情愉快,多想快樂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多進行 體育 鍛煉,增強體質。

圖片


最後,即便瘙癢嚴重,也 切忌去劇烈搔抓 也不要用很熱的水去洗患部 ,容易導致皮膚受損。

8. 艾灸方法有幾種

摘要:艾灸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適當的艾灸可以起到保健養生,防治疾病的功效。艾灸的方法一直在變化著,不同的灸法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或多種艾灸方法。艾灸施灸方法有溫和灸、雀啄灸、迴旋灸、溫針灸、直接灸、間接灸等。下面,就具體看看這些艾灸手法是怎樣施灸的。艾灸施灸方法有哪些
一、根據灸法分
艾灸和發皰灸(非艾灸,又叫天灸)。後者用斑蝥、巴豆、大蒜泥等任選一種,塗在穴上覆蓋包紮,讓其局部發皰,即為之發皰灸,現在廣為流行的「冬病夏治」多屬於此。
二、根據施灸的形式分
直接灸、間接灸、溫針灸、艾卷灸、溫灸器灸。
1、直接灸
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的方法就是直接灸,古人多採用這種方法。施灸時如果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如果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2、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隔物灸,是指在艾炷與皮膚之間墊上某種介質進行施灸的一種方法。
間接灸由於刺激溫和,對皮膚不易造成損傷,所以歷來深受患者歡迎,特別適合自我家庭灸治保健。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人們還認為,因其所隔之物多為中葯,施灸時既可以發揮灸療作用,又能發揮葯物功效,臨床觀察對很多病證均有良好的效果。
常見的間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和隔附子灸等等。
(1)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用薄薄的薑片作為介質進行艾灸的方法,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隔姜灸古已有之。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的名醫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從以上2則隔姜灸的應用來看,隔姜灸在古代能夠用於一些特殊部位、特殊疾病的治療,實在是對現代臨床有很大的啟發,原來隔姜灸可以這樣使用。還有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不少關於隔姜灸的記載。
隔姜灸的方法很簡單,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成厚約~厚的薑片,大小可據施灸部位和選用艾炷的大小而定,一般略大於施灸部位。薑片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便於透熱。施灸時,把大或中等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置於穴位之上。待艾炷燃盡或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時,更換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紅而不起泡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一般每日灸治1次,7次為1個療程。
生薑性溫,有溫經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止痛之功。隔姜灸通過薑汁的辛辣及艾灸的熱效應,刺激局部皮膚穴位,長於散寒止痛、溫胃止嘔,主要用於治療風寒痹痛、因寒而致的嘔吐、泄瀉、脘腹隱痛、遺精、陽痿、痛經、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等症。
使用隔姜灸時應選取新鮮的老薑,宜現切現用,薑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證而定。一般來說,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薑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證,薑片可切得薄一些。若薑片烤焦皺縮,可換薑片。
(2)隔蒜灸
隔蒜灸分為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古人用隔蒜灸來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可見,古代醫家善於應用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治療外科癰疽。
操作方法是用鮮大蒜頭,切成厚約~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或搗蒜如泥亦可),置於應灸腧穴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或鋪就的蒜泥)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一般每日灸治1次,達到痊癒為止。
隔蒜灸有清熱解毒,殺蟲等作用。多用於癰、疽、瘡、癤、疣及腹中積塊等。近年來還用於肺結核等的輔助治療。
(3)隔鹽灸
隔鹽灸是用乾燥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施灸的治療方法。隔鹽灸歷史悠久,是臨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
隔鹽灸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葛洪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代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再如《本草綱目》第十一卷記載:「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古人以鹽作為介質,主要在肚臍處施灸,現代逐漸完善、拓展,早已不局限於神闕一穴。隔鹽灸操作時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的食鹽(以青鹽為佳)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易炷再灸。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
食鹽屬礦物質,加熱後也可產生熱輻射,透熱持續均勻,與中醫的砭石療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施灸時要求患者保持原有體位,呼吸勻稱。尤其是穴區覺燙時,應告知醫生處理,不可亂動,以免燙傷。
(4)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是間接灸法之一,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餅灸兩種。
此法的應用首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記載「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著腫上,以少唾濕附子,艾灸附子,令熱徹以諸癰腫牢堅。」這就是隔附子片灸的最早記載,用隔附子片灸治外科癰腫。後來發展出隔附子餅灸,如明代薛已的《外科發揮》記載,治瘡口不收斂者「用炮附子去皮臍,研末,為餅,置瘡口處,將艾壯於餅上灸之。每日數次,但令微熱,勿令痛」。隔附子灸在古代常用於一些急難雜症的治療,往往能夠回陽救逆,起死回生。隔附子片灸就是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後,切片厚~,中間用針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灸之。隔附子餅灸就是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作餅,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壯陽之功,多用於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附子有毒,使用時應注意:
a施灸時要注意室內通風。
b附子餅灸須在醫務人員指導監視下進行。
c應選擇較平坦不易滑落的部位或穴位處施灸,灸餅灼燙時應及時取下更換以防灼傷皮膚。
d對陰盛火旺及過敏體質者、孕婦均禁用附子餅灸。
3、溫針灸
溫針灸是一種將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溫針艾灸的正確方法,先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後,將純凈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直接將一段長約2厘米的艾條插在針尾上,然後從上點燃艾絨或艾條,進行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將針起出即可。溫針灸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操作,個人不建議自行溫針灸。
4、艾條灸
艾條灸是將艾絨製作成艾條進行施救的方法。艾條是用棉紙或者桑皮紙將艾絨裹成長條狀(直徑約厘米,長約26厘米的圓柱形艾卷)而製成的,其中不添加葯粉的稱為清艾條,摻入某些中葯葯粉的稱為葯艾條,目前還可以見到無煙艾條。艾條灸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灸時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一定高度上進行熏烤,不使艾條點燃端直接接觸皮膚,也稱懸起灸或懸灸。懸起灸主要包括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
(1)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或患處,約距皮肢2~3厘米(一寸)左右,進行熏烤,使局部產生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度,一般每處灸5~10分鍾,至皮膚出現紅暈為止。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較恆定和持續,對局部氣血阻滯有溫經散寒的作用,主要用於風寒痹痛以及慢性病的灸療。
(2)迴旋灸
迴旋灸又稱熨熱灸,施灸時使艾條點燃的一端與穴位皮膚保持一定的距離(大約一寸左右),但艾條的位置不固定,而是左右平行移動或反復旋轉移動施灸,以局部出現溫熱紅暈而不灼痛為宜。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呈漸涼漸溫互相轉化,除對局部病痛的氣血阻滯有消散作用外,還能對經絡氣血的運行起到促進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面積較大的風濕痛、軟組織損傷以及皮膚病等。
(3)雀啄灸
雀啄灸在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象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頻率多隨呼吸的節奏進行雀啄,一般可灸15—20分鍾左右。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突涼突溫,對喚起腧穴和經絡的功能有較強的作用,適用於灸治急性病、遠端病痛和內臟疾病。
5、溫灸器灸
溫灸器又名灸療器,是一種專門用於施灸的器具,用溫灸器施灸的方法叫做溫灸器灸。常用的有溫灸盒和溫灸筒兩種,在市面上很容易買到。
施灸時,將艾絨、艾條或葯物,點燃後裝入溫灸器中,用蓋將溫灸器蓋好,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即可以來回移動熨灸,也可以固定在局部進行熨灸,一般灸治15—20分鍾,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溫熱為度。此法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溫灸器灸使用安全方便,一切需要灸治者均可採用,對小兒、婦女及畏懼灸治者最為適宜,是一種自我及家庭保健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