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葯物性皮炎的特點
擴展閱讀
舟狀窩長疙瘩 2024-11-24 07:21:36
乳房有疙瘩是什麼原因 2024-11-24 07:06:17
新瑞茲skt皮膚哪個好看 2024-11-24 07:02:46

葯物性皮炎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4-08-08 14:31:57

1. 如何區分皮炎和激素臉

激素臉的皮膚表現

1、皮膚感覺:皮膚感覺對含激素的葯物或化妝品有依賴上癮現象,不能停用,也不能使用其他非激素產品。一旦停用就會出現紅,腫、丘疹等「激素反跳」現象。


2、皮膚外觀:出現血絲、變薄、硬化、色素沉著、膚色發黑、汗毛加重、乾燥脫屑、粉刺、皮炎、紅臉等症狀。

3、皮膚測試:皮膚萎縮變薄、皮膚紋理不清、皮下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汗毛排列紊亂、色素不均等。

激素臉就是你用葯不當造成的,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用的葯或者化妝品,用正確的護膚品護膚,這才是挽救的正確途徑。

激素臉的程度分級

Ⅰ級:主要以粉刺為主,少量丘疹性痤瘡、膿皰性痤瘡,總皮損小於30個。

Ⅱ級:粉刺和中等數量丘疹性痤瘡、膿皰性痤瘡,總皮損數31~50個。

Ⅲ.大量丘疹性痤瘡、膿皰性痤瘡,總皮損數50~100個,結節性痤瘡數量小於3個。

Ⅳ級:結節性痤瘡、囊腫性痤瘡或聚合性痤瘡總皮損大於100個,結節性痤瘡、囊腫性痤瘡大於3個。

如何遠離激素臉?

1.避免使用功效性、速效性的護膚品;不盲目跟風,謹慎選擇淘寶、微信代購、明星推薦等所謂的「口碑產品」,以免跌入激素產品的陷阱。

2.不要使用激素類葯物,防止對葯物產生依賴性。雖然激素類葯物效果非常明顯,一旦停葯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會更加嚴重。治療期間使用無添加類護膚產品(可選中草葯),注意補充皮膚水分。

得了激素臉怎麼辦?

如果你的肌膚有激素臉的徵兆了,要減少面部刺激。避免使用冷噴、熱敷的方法。洗臉時可使用與體溫差不多的水,清潔面部時,選擇弱酸或者中性洗面奶,避免造成刺激。

如果你已經發展成為激素臉了,一定要及時看醫生,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激素臉的決心。

遇到季節交替、氣溫驟升驟降時,為了避免加重激素臉的症狀,應做好防護措施,如夏天注意防曬,冬天戴口罩等。

我們要從基本著手,給他的皮膚基地層,補充水份,但是又不能讓他基底層的激素產生排異,怎麼辦呢?

2. 葯物性皮炎都有哪些特點

葯物性皮炎也叫做葯疹,屬於葯物不良反應的一種表現.葯物進入人體以後會全身分布,所以葯物性皮炎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對稱分布,可以全身泛發.有一種特殊的葯疹叫固定性葯疹,可能沒有對稱性.除此之外大多數的葯疹都是全身泛發、對稱分布.葯物...

談到葯物性皮炎這類疾病,很多朋友並不感到陌生,因為很多朋友都曾出現過服用某種葯物後,皮膚在服用某一類葯物後,全身出現大小斑點,甚至會出現程度不一的瘙...

葯物性皮炎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幾乎所有的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見的有碘胺類葯、解熱鎮痛葯、安眠葯類以及青黴素、鏈黴素等。
葯物性皮炎又稱葯疹,主要是由於一些口服葯物及注射一些葯物所致的過敏反應.該病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患者的表現也是多種多樣的,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關注一下...

皮炎一向是人們非常頭疼和擔憂的,經常有人不明原因地就發現自己的皮膚長了疹子.葯物因素是很常見的,這就是葯物性皮炎的重要誘發因素.對於這種疾病,人們仍...

葯疹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同一葯物在不同的個體可發生不同類型的臨床表現,面臨同一... 皮疹乾燥及脫落而自然痊癒.葯物性皮炎圖冊8剝脫性皮炎 可由於不同的...

2020年12月5日-嫂子確診為葯物性皮炎,不清楚這種病特點是什麼,想知道葯物性皮炎的特點是什麼?葯物性皮炎俗稱葯疹。是用葯後不可預計的葯物不良反應。這個疾病...
葯物性皮炎的表現有.往往有劇烈瘙癢,基本的特徵是皮膚乾燥、也可發生於軀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乾燥、肥厚性皮炎損害,還有一部分病人也可表現為癢...

葯物性皮炎症狀表現為麻疹或猩紅熱樣紅斑,發病突然,常伴隨畏寒、高熱,3940℃±,頭痛,全身不適等,皮疹始於面部軀干,以後泛發全身,有瘙癢,輕重程度不一.輕的...

有些人在患上某種疾病去醫院進行治療時.皮膚上卻逐漸長出了疹子.這就很可能是患上了葯物性皮炎,這是由於一些葯物的使用而產生的機體過敏反應.對於這種疾病...

葯物性皮炎我們也叫葯疹,是因為口服、輸液或者是用一些噴劑,或者是塞的一些葯品,吸收到我們體內之後,然後通過代謝產生了一些過敏的反應.它的類型很多,有固定性葯疹,麻疹,猩紅熱型這種發展性葯疹,有蕁麻疹型葯疹,痤瘡樣葯疹,紫癜型葯疹,還...

3. 葯物過敏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概述
  • 3 診斷
  • 4 治療措施
  • 5 病因學
  • 6 發病機理
  • 7 病理改變
  • 8 流行病學
  • 9 臨床表現
  • 10 預防
  • 附:
    • 1 治療葯物過敏的穴位

1 拼音

yào wù guò mǐn

2 概述

葯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引起器官和組織的反應,稱為葯物反應(drug reaction)。在葯物副作用中,約1/3~1/4累及皮膚,故有人提出皮膚葯物反應(cutaneous drug raciotns)一名。在所有皮膚和粘膜葯物反應中,又以葯疹(drug erupton)或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更為突出。因此,本文重點敘述葯疹。

3 診斷

鑒於葯物反應范圍廣泛,表現復雜,且多於特異性,要確定診斷有時比較困難。對於葯疹的診斷,目前仍以臨床病史為主要依據,再結合皮疹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並除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實驗室檢查方面,發皮膚劃痕、皮內試驗常以檢測患者對青黴素或碘化物有無敏感性,對防止過敏性休克反應有一定價值,但對預防葯疹的發生意義不大。體外試驗以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及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radioallergosorbernt test,RAST)等已用於致敏原的檢測,但僅對部分葯物可靠,在有條件情況下可採用,有一定參考價值。

4 治療措施

(一)去除病因 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葯物是必須首先採取的步驟,切忌在已經出現葯物反應的先兆表現時做手腳未斷然停葯的作法。

(二)支持療法 給患者以有利的條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順利地渡過其自限性的病程,如卧床休息、飲食富於營養,保持適宜冷暖環境,預防手棗繼發感染等。

(三)加強排泄 酌情採用瀉劑、利尿劑,以期促進體內葯物的排出。

(四)葯物治療 需根據病情輕重採取不同措施。

1.輕症病例 ①抗組胺葯物1~2種口服陵哪;②維生素C 1g靜注,日1次;③10%葡萄糖酸鈣或10%硫代硫酸鈉10ml靜注,日1~2日;④局部外搽含有樟腦或薄荷的爐甘石洗劑、振盪洗劑或撲粉,一日多次,以止癢、散熱、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癒。

2.病情稍重的病例 指皮疹比較廣泛,且伴發熱者。①卧床休息;②塗上述葯物;③強的松每日20~30mg,分3~4次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復。

3.嚴重病例 包括重症多形紅斑、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和全身剝脫性皮炎型葯疹。應立即採取下列措施:

⑴皮質類固醇:氫化可的松300~500mg,維生素C3g,10%氯化鉀20~30ml加入5~10%葡萄糖液1000~2000ml緩慢滴注,日1次,宜保持24小時連續滴注,待體溫恢復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時,可逐漸遞減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當量的強的松或地塞米鬆口服。如皮疹消退,全身情況進一步好轉,再逐步減少激素口服量,原則是每次減量為當時日量的1/6~1/10,每減一次,需觀察3~5日,隨時注意減量中的反跳現象。在處理重症葯疹中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出在激素的用量或用法不當方面,如開始劑量太小或以後減量太快。

⑵抗組胺葯物:選用二種同時口服。

⑶輸新鮮血液輸血漿:每次200~400ml,每周2~3次,一般4~5次即可。

⑷抗生素: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預防感染,但必須慎重,因嚴重葯疹患者,常處於高度過敏狀態,不但容易發生葯物的交叉過敏,而且可能出現多原性敏感,即對與原來致敏葯物在結構上完全無關的葯物產生過敏,引起新的葯疹。

⑸局部治療:在重症葯疹患者,對皮膚及粘膜損害的局部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往往成為治療成敗的關鍵。早期急性階段,皮損可用大量撲粉或爐甘石洗劑,以保護皮膚和消炎、消腫。如有滲液,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濕敷,每日更換4~6次,待乾燥後改用0.5%新黴素、3%糖餾油糊劑尺薯碼,每日1~2次。

眼結膜及角膜常受累,必須及時處理,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不沖洗,清除分泌物,滴醋酸去炎松或氫化可的松眼液,每3~4小時一次,每晚擦硼酸或氫化可的松眼膏,以防角膜剝脫導致失明及結膜粘連。口腔及唇部粘膜損害常妨礙進食,可用復方硼砂液含漱,日數次,外搽粘膜潰瘍膏或珠黃散、錫類散等。對無法進食者可用鼻飼。

⑹如伴發心、肺、肝、腎及腦等臟器損害以及造血機能障礙等需及時作用應處理。

⑺密切注意水與電解質的平衡;並酌情給予三磷酸腺苷、輔酶A、肌苷及維生素B6等葯物。

5 病因學

毋庸置疑,引起葯物反應的直接原因當然是葯物。據本科60年代統計資料分析,引起葯疹的葯物主要有以下4類:即磺胺葯(佔21.6%)、解熱鎮痛葯(佔14.3%)、抗生素(佔12.3%)及鎮靜安眠葯(佔11%),總計占致病葯物的近60%。據1983~1992年住院的104例重型葯疹分析,致病葯物的前4類主要是:抗生素、抗痛風葯(各26例,分別佔25%),解熱鎮痛葯(20例,佔19.2%)及磺胺葯(12例外中11.5%),與以往資料相比,致病葯物主次序列及種類均有不小變化,如磺胺葯致病比數則明顯減少,且僅為復方SMZ一種;抗痛風葯躍居首位,均為別嘌呤醇;抗生素中以頭孢菌素類為主。近幾年,報導較多尚有痢特靈、噻嗪類葯物、非類固醇抗炎劑、異菸進、對氨基水楊酸、氯丙嗪、卡巴西平、免疫抑制劑、抗癌葯物、血清生物製品以及中草葯特別是一些中成葯制劑。

6 發病機理

葯物反應發生的機理頗為復雜,有變態反應性,亦有非變態反應性或其他特殊機制。

(一)變態反應 大多數葯疹發生與此有關。其主要依據是:①幾乎均發生葯理學所允許的用量下;②有一定的潛伏期;③患者僅對某種或某類葯物過敏,具有高度特異性;④對某種葯物已經致敏者,若再次用同樣葯物,即使微量,常導致葯疹復發;⑤應用與致敏葯物結構相近的葯物可出現交叉過敏;⑥用致敏葯物作皮試,可獲陽性結果;⑦少數葯物所致的以Ⅰ型反應為主的葯疹可作短時間脫敏;⑧抗過敏葯物,特別是皮質類固醇治療常見顯效。

化學性葯物多屬半抗原,在進入體內後必須先與組織中某些蛋白質組分作共價結合成為全抗原(半抗原載體復合物)才開始發揮作用。葯物抗原性的強弱與其其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一般認為高分子量的或具苯核或嘧啶核的葯物,其抗原性較強,如青黴素G及其衍生物、多聚體、長效磺胺、苯巴比妥、復方阿司匹林等所引起的葯疹就比較多見;而抗原性弱或不具抗原性的葯物,如氯化鉀、碳氫鈉等則很少引起或不引起葯疹。

變應性葯物反應的類型不一,它可以Ⅰ至Ⅳ型任何一型表現出來,有時在同一患者可以兼有兩種以類型反應。

(二)非變態反應及其他

1.毒性作用 多由於用量過大所致,如大劑量巴比妥類安眠葯物引起的中樞神經抑制;氮芥、白血寧等引起的骨髓抑制或肝損害;農葯1059、1605吸收引起的中毒反應等。

2.葯理作用 如抗組胺葯物引起的嗜睡;皮質類固醇引起的欣 *** ;菸酸引起的面部潮紅等。

3.光感作用 服用氯丙嗪、磺胺葯後,再受日光照射,可引起主要發生暴露部位的皮炎。按其發生機理又可有光變應性和光毒性反應兩種。

4.酶系統的擾亂 如大侖丁可通過干擾葉酸鹽的吸收和代謝,引起口腔潰瘍;13順維生素A酸可改變脂質代謝引起黃瘤;異菸肼可影響維生素B6代謝而引起多發性神經炎。

5.沉積作用 葯物或其產物沉積於特殊組織中引起的反應,如鉍、汞、銀、鉛等重金屬鹽沉積於齒齦,砷劑沉積於皮膚(色素沉著、角化),及阿的平引起的皮膚發黃等。

6.特殊的局部 *** 作用 如阿司匹林可直接腐蝕胃粘膜,引起胃出血、胃潰瘍;磺胺結晶阻塞腎小管、腎盂和輸管,引起尿痛、血尿、尿少甚至尿閉等。

7.菌群失調 人體內的正常菌群,在多年共同進化過程中能相互適宜,一些菌群能抑制另一些菌群過度繁殖,某些菌群尚能合成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供機體健康需要。總之,微生物與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機體間均達到矛盾的統一。但如果長期或大量應用抗生素、皮質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可擾亂這些平衡。如廣譜抗生素的應用常可導致條件致病菌的感染。

8.致畸、致癌作用 某些葯物長期應用後可能有致畸、致癌作用,如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及維A酸(tretinon)等。

(三)影響因素 除上述作為直接致病因素的葯物本身及其可能的致病機制外,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在葯物反應的發生、發展中也往往直到一定作用。

1.用葯情況

⑴濫用:多數是由於醫師用葯原則掌握不嚴,隨意投葯。還有一部分是由於患者一知半解地應用自備葯物或自購葯物服用而引起葯物反應。

⑵錯用:醫生開錯處方,或葯房發錯葯,抑或患者錯服葯物,當然這些都屬偶然事件。

⑶服葯自殺:這是極少見現象。

⑷用葯劑量:用葯劑量過大,可引起嚴重甚至死亡。但有時正常劑量也可出現葯物反應,這與不同個體對葯物的吸收、代謝和排泄速度不同有關,特別是老年患者更應密切注意。

⑸用葯療程;急性病症,用葯時間一般不長,即使所用葯物毒性較強,其危害性也可能較少。但慢性病症,特別象癌腫患者,所用抗癌葯物療程較長,往往發生葯物的積蓄作用,產生毒性產生。當然,也有些葯物如安眠葯、鎮靜劑等,在長期重復應用搬弄是非,可引起葯癮作用。

⑹用葯種類過多:對於有過敏體制的有,一般用葯種類越多,發生反應的機會亦越多。這可能是由於葯物之間的交叉反應,或協同作用所致。

⑺用葯途徑:一般認為葯物通過注射比口服較易引起反應。外用抗原性強的葯膏,如磺胺、四環素軟膏等吸收後葯物反應的姓率亦遠高於口服者。外用硼酸溶液濕敷因葯物吸收過量引起嬰兒死亡的事例早有報告。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服用的葯物,可進入胎兒或嬰兒體內引起反應。

⑻交叉過敏:很多在結構上有共同之處的葯物,例如含有共同「苯胺」核心的磺胺葯、普照魯卡因、對氨水楊酸等均可引起相同的反應,稱之為交叉過敏。這種反應在第一次用葯10小時左右即可發生,而不需要經過4~5日以上的潛伏期。

⑼重用致敏葯物:如患者對某一種葯物已發生過敏而以後再重復應用可發生更為嚴重的反應。致敏葯物的重用通常是由於:①醫生的疏忽,未了解患者過去的葯物反應史;②患者未主動告訴醫生他的葯物過敏史;③用了可發生交叉過敏的葯物;④個別處於高敏狀態的葯疹患者,容易對本來不敏感的葯物發生過敏反應。

⑽注射器不潔:不潔的注射器、針頭、針筒、葯瓶、皮管等均可能由於將某些致熱原帶入體內引起不良反應。

2.機體情況

⑴性別:葯物反應男女均可姓,但男略多於女(3∶2)。由於性別上的差異,雌性激素、灰黃黴素可引起男性 *** 發育,而雄性激素會引起女性患者的男性化。

⑵年齡:兒童除對麻醉劑較成人敏感外,對一般葯物有較大的耐受性。兒童對葯物的過敏反應亦較少見。

⑶特異質反應(idiosyncrasy):即不是通過免疫機理發生的一種對葯物的異常反應。發生原因不明。

⑷遺傳因素:如具有遺傳過敏(atopy)體質的患者,對青黴素類葯物有發生嚴重反應的潛在危險性。

⑸過敏或變應性體質:大多數葯物反應是發生在具有一定的過敏性體質的患者。其變應性發病機理已在前面論及。

7 病理改變

由葯物反應引起的組織病理變化與非葯物引起的大多相似,缺乏特異性,亦無診斷價值,故此處從略。

8 流行病學

建國以來,由於醫葯衛生事業的飛躍發展,新葯品種不斷增加,廣大病人用葯的機會也日益增多,因而,葯物反應也有明顯增多趨勢。據我校皮膚科建國後10年的統計,難葯疹一項就從1949年占皮膚科初診病人的0.1%增加到1958年的1.2%,增加了12倍,上海市幾個大醫院的統計顯示,葯疹從1949~1954年占皮膚科20萬初診病人的0.5%增至1955~1958年28萬病人的1.2%,與前者基本一致。最近,我校皮膚科統計了1982~1986年5年中38萬初診病人,葯疹患者就診比數又增至2.37%。1983~1991年我校華山醫院皮膚科住院的2418人中有葯前208例,佔8.6%。以往,葯物反應多見於城市,近年來由於醫葯的普及,葯物反應在農村中亦較前多見。由於中草葯的廣泛應用,中葯引起的葯物反應有所增加。實際上,幾乎每人在一生中都有機會接觸這種或那種葯物,因此,幾乎所有人在一定的情況下都有可能產生某種葯物反應。隨著葯物品種的不斷增加,葯物反應的類型和表現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葯物大都是醫生給予的,因此,葯物反應主要是醫源性疾病。若醫生在用葯時間能謹慎從事,葯物反應雖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肯定可能大大地減少。

9 臨床表現

由於葯物反應可累及到各個系統和器官,范圍廣,有全身的亦有局部的。本節只討論部分典型的葯疹和少數特殊類型的葯物反應。

(一)變應性葯疹 這是葯疹中種類最多且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根據其潛伏期、發生發展情況、皮疹表現及轉歸等,至少可分為10多個亞型,如固定性紅斑、猩紅熱樣紅斑、麻疹樣紅斑、蕁麻疹樣、多形紅斑樣、結節紅斑要、玫瑰糠疹樣、紫癜形及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等。它們具有下列一些共同點:①有一定潛伏期,一般為4~20日,平均7~8日,如已被致敏,再次用同樣葯物,常在24小時,平均7~8小時內即可發病。最短者僅數分鍾,遲者亦不超過72小時;②多數起病突然,可先有畏寒、不適、發熱等前驅症狀;③皮疹發生發展,除固定紅斑外,照例呈泛發性和對稱性分布;④常伴輕重不一的全身性反應,輕者可有不明顯,重者可頭痛、寒戰、高熱等;⑤病程有一定自限性,輕者在一周左右,重者亦不超過一月;⑥除在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預後嚴重外,余均較好。以下分別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亞型。

1.固定性紅斑(固定疹) 是葯疹中最常見的一種,據統計占葯疹的22%~44%,本科909例葯疹中有318例為本形,佔34.98%。常見的致病葯物為磺胺類(以長效磺胺占首位)、解熱鎮痛葯、四環素類及鎮靜水腫性斑片,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清楚,重者斑上有一至數個水皰或大皰。紅斑數一至數片不等,分布不對稱。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常好發於口唇及外生殖器等皮膚粘膜交界處,常因磨擦引起糜爛。如復發,通常仍在原處發作,與前一次留下的色素斑完全或部分重疊,且常較前一次擴大、增多。皮損局部可伴瘙癢,皮損廣泛者間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紅斑消退後常留下明日煌紫褐 *** 素斑,多年不退盡,具有診斷價值。少數不帶紫色的水腫性紅斑,則消退快,且可不留痕跡。個別病例可伴發多形紅斑樣、蕁麻疹樣或麻疹樣紅斑。

2.猩紅熱樣紅斑 皮疹發生突然,常伴以寒戰、發熱(38℃以上)、頭痛、全身不適等。皮疹開始為大、小片紅斑,從面頸、軀干、上肢向下肢發展,24小時即可遍布全身,分布對稱,呈水腫性、鮮紅色,壓之可退色。以後皮疹增多擴大,相互融合,可累及整個皮膚,酷似猩紅熱。但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而無猩紅熱的其他表現。皮疹發展至 *** 後,紅腫漸消,繼以大片脫屑,體溫之後鱗屑即逐漸變薄變細變少,似糠秕狀,皮膚恢復正常,全病程不超過一個月,一般無內臟損害。若皮疹象麻疹,則稱玫瑰糠疹形葯疹;余類推。

3.重症多形紅斑(StevensJohnso syndrome) 此系嚴重的大皰性多形紅斑,除皮膚損害外,眼、口、外生殖器等出現嚴重的粘膜損害,有明顯糜、滲出。常伴寒戰、高熱。亦可並發支氣管炎、肺炎、胸腔積液及腎臟損害。眼損害可導致失明。罹患該型葯疹者兒童多見。但必須指出,本癥候群有時並非葯物所引起。

4.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葯疹 這是我們1958年在國內首次見到的一種葯疹類型,臨床上比較少見,但相當嚴重。起病急,皮疹於2~3日內遍及全身。初為鮮紅或紫紅色斑。有時起病時呈多形紅斑樣,以後增多擴大,融合成棕紅色大片。嚴重者粘膜同時累及,可謂體無完膚。大片上出現鬆弛性大皰,形成很多平行的3~10cm長的皺褶,可以從一處推動到另一處。表皮極細薄,稍擦即破,顯示明顯的棘層松解現象。全身常伴40℃左右的高熱。重者可同時或先後累及胃、腸道、肝、腎、心、腦等臟器。曾見一例因本病死亡患者,其鼻飼管壁上密布脫落的粘膜。病程有一定自限性,皮疹常於2~4周後開始消退。如發生嚴重並發症或某些重要臟器的嚴重受累,或因處理不當可於2周左右死亡。

血液白細胞總數多在10×109/L(10000/mm3)以上,中性粒細胞約80%,嗜酸閏細胞絕對計數為0或很低。重症死亡病例病理解剖發現:①表皮顯著萎縮,棘層細胞只有1~2層甚至全消失,細胞間和細胞內水腫,真皮充血水腫,有圍管小圓細胞浸潤,膠原纖維破碎變懷。口腔粘膜病變與皮膚相似。②淋巴結腫大,髓質增生,內皮粘膜增生腫大,皮質濾泡萎縮。③肝切面黃紅相間,可見瘀血,和肝細胞變懷。鏡檢示腳步上葉中央嚴重瘀血,殘留肝細胞脂變、離解;肝實質與匯管而分界不清,有的肝細胞邊界模糊不清,有的壞死溶解而被吸收。④腎切面腫脹,包膜外翻。鏡檢示血管充血,曲管濁腫,皮質間質內有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為主形成的灶性浸潤。⑤腦灰質神經細胞呈各種變性,枕葉神經細胞呈水樣變性、腫脹,間有衛星細胞現象。基底核及小膠質細胞灶樣增生。⑥心肌有間質性水腫和彌漫性輕度不圓細胞浸潤。

大皰性表皮壞松解形葯疹與Lyell(1956年)報告的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有不少相似這處,後者皮損似燙傷樣,不一定有大皰,局部疼痛明顯,無明顯內臟損害,且常復發。但也有人認為二者可能是同一疾病。

(二)其他類型葯疹及葯物反應 病因尚未完全明確。類型較多,茲擇其要者分述如下:

1.全身剝脫性皮炎型 是葯疹中比較嚴重的類型之一,其嚴重性僅次於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葯疹,在未用皮質類固醇年代,其病死率很高。由於引起此型葯疹的用葯劑量較大或療程較長,故可能在變應性反應基礎上合並有一定的毒性反應。

本型葯疹不常見,據我科不完全統計,1949~1958年的909例葯疹中佔2.53%,1959~1975年418例住院葯疹中本型佔7.9%。1983~1992年收治的104例重症葯疹中本型葯疹有23例,佔22%。由於病情嚴重,若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

本症的特點是潛伏期長,常在20~20日以上;病程長,一般至少在一個月以上。整個病程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①前驅期,表現為短暫性皮疹,如局限於胸、腹或股部的對稱性紅斑,自覺瘙癢,或伴發熱,此為警告症狀,若此時即停葯可能避免發病。②發疹期,可緩慢地逐漸從面部向下發展,或開始為急性發作,以後路以疹或快或慢地波及全身。在皮疹發作處於 *** 時,全身皮膚鮮紅腫脹,面部水腫顯著,常有溢液結痂,伴畏寒與發熱。部分患者可出現肝、腎、心等內臟損害。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多增高,一般在15×109~20×109/L(15000~20000/mm3)之間。③剝脫期,這是本症的特徵性表現。皮疹紅腫開始消退,繼而呈魚鱗狀至大片形脫屑,鱗屑晨可布滿床單、手如戴破手套,足如穿破襪子,並且反復脫落,持續可達一至數月之久。頭發、指(趾)甲亦常同時脫落。④恢復期,魚鱗狀脫屑變或糠秕狀,繼而逐漸消失,皮膚恢復正常。自應用皮質類固醇後,病程可以顯著縮短,預後亦大大改觀。

2.短程銻劑皮炎型 這是50年代我國採用酒古酸銻鉀靜脈注射短程治療日本血吸蟲病時所見的一種輕型毒性皮炎。其特點為:①患病率高,一般在30%~40%以上,有的可高達60%~70%;②潛伏期短,均在開始治療後2~3日內發病;③均在銻劑用量達到0.3g後發疹;④夏季多見;⑤皮疹對稱分布於面、頸、手背和手指伸面,偶見於胸腹部,酷似痱子,密集而不融合,炎症反應輕微,自覺微癢或燒灼感,個別有發熱等全身症狀;⑥病程具自限性,即使不停葯,皮疹亦大多於3~5日內自行消失,伴以糠秕樣脫屑;⑦再治偶有復發。未見任何並發症和後遺症。組織化學檢查發現皮疹與正常皮膚含銻量無甚差異(均約2.5μg/dl)。組織病理似接觸性皮炎,無特異性。

3. *** 狀增生型 多由於長期服用左碘、溴劑等引起。潛伏期常大一月左右。我們曾見2例,在全身紅斑形葯疹的基礎上出現散在分布,不甚規則,顯著高出皮面,約3~4cm,直徑的蕈樣 *** 狀增殖性肉芽腫,觸之相當堅實,主要發生於軀幹部。對症治療後逐漸消退,全程約3周。

4.紅斑狼瘡樣反應 自60年代初期發現肼屈嗪可以引起紅斑狼瘡樣反應後,迄今已知道有50多種葯物諸如青黴素、普魯卡因胺、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保泰松、甲基硫氧嘧啶、利血平、滅滴靈及口服避孕葯物等,可引起這類反應。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多關節痛、肌痛、多漿膜炎、肺部症狀、發熱、肝脾和淋巴結腫大、肢端發紺和皮疹等。本症與真正的紅斑狼瘡不同之處在於發熱、管型尿、血尿和氮質嗪引起的,在症狀消失後,實驗室陽性可持續存在數月以至數年。

5.真菌病型反應 由於大量抗生素、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常引起體內環境平衡擾亂和菌群失調,出現真菌病例反應,表現為白念珠菌、麴菌或皮膚癬菌感染,前兩者可有胃腸道、肺或其他內臟感染,可同時累及多個臟器。生前應用免疫抑制劑者屍解中發現嚴重的全身性真菌感染並非少見。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患皮膚癬菌病者,由於上述葯物的應用,癬病皮損范圍變得更加廣泛,且不易治療,即使治癒亦易復發,造成癬病防治上的困難。

6.皮質類固醇型反應 若激素應用 的劑量較大,時間較久,常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甚至招致死亡。它引起的副作用主要有:①繼發性細菌或真菌感染:最多見;②胃腸道:「類固醇潰瘍」,甚至並發出血、穿孔;③中樞神經系統:欣快、易激動、頭暈、頭痛、失眠等;④心血管系統:心悸、血壓升高、血栓形成、心律不劑等;⑤內分泌系統:柯興樣癥候群、骨質疏鬆、糖尿症、皮質功能減退及兒童生長發育抑制等;⑥皮膚:痤瘡、多毛、毛細血管擴張、瘀斑、皮膚萎縮等;⑦眼:視力模糊、眼壓增高、白內障及青光眼等。

近年來,隨著新葯大量涌現,80年代有人提出了「新葯疹」的概念,使人們對葯物反應有了進一步認識。幾乎所有新葯均可引起各種不同的葯物反應。β內醯胺類抗生素種類繁多,各種頭孢菌素類與青黴素類均可引起斑疹或斑丘類皮疹。細胞毒葯物可引起脫發、蕁麻疹、毒性青皮壞死、光敏性皮炎及口腔炎等。抗風濕新葯的種類也較多,可引起光敏性皮炎、蕁麻疹、紫癜、斑丘疹及口腔炎。利福平、D青毒胺及硫甲丙脯酸(captopril)可引起斑丘疹、蕁麻疹及紅斑性天皰瘡(落葉型)。β阻滯劑如何普洛稱(心得舒,alprenolol)、氧烯洛爾(心得平,oxprenolol)、普萘洛爾(心得安,proproanolol)等長期應用後可出現銀屑病樣皮疹,部分患者伴掌跖角化過度,還可引起濕疹、苔蘚樣疹和其他類型性多毛症,還可逆轉男性型脫發、也可引起StevensJohnson綜合征。

10 預防

由於葯物反應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嚴重者可致死亡,故重視預防有重要的意義,如醫生不隨便給葯,病人不濫用葯,葯物反應是可以大大減少的。

1.在用葯前,首先明確診斷,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採用多種葯物圍攻,以為總有一種葯物會產生效用,這樣易出現不必要的葯物反應。

2.對所用葯物的成分、性能、適應證、禁忌證、副作用、配伍禁忌等應全面熟習掌握,做到不濫用、錯用、多用葯物。

3.用葯前應詳細詢問患者有無葯物過敏史,特別是對有過敏性體質者更不可忽視。對有過葯物過敏反應者,應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笥敏感反應的發生。

4.用葯應有計劃性,劑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久,並定期觀察,特別是應用有一定毒性的葯物,如免疫抑制劑、抗癌葯物等,更應嚴密觀察,經常檢查血象等。

5.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礙時,常對某些葯物不能耐受,如患腎病者需慎用重金屬葯物。

6.在用葯期間應注意一些警告症狀或不耐受現象,如皮膚瘙癢、紅斑或發熱等,一旦出現應考慮立即停葯。

7.凡已發生過敏性葯物反應者,都應發給葯物禁忌卡,註明致敏葯物名稱及反應類型,以供復診時參考。

8.國家醫葯管理部門必須加強葯政管理。葯品在出廠投放市場前,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把好的葯品質量關。

治療葯物過敏的穴位

  • 沖陽

    配合谷、血海、三陰交,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靈葯物反應。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傷寒余熱不盡,曲...

  • 耳穴

    系統的治療方法。不僅可予針灸,還可施行電針,注射葯物或割治等方法,並可用作針刺麻醉。臨床操作時,以耳...

  • 肩中外俞

    分鍾。常灸本穴可預防流感。夏季對肺俞進行直接灸或葯物敷貼,可增強機體免疫能力。肩中外俞穴的配伍:肺俞...

  • 陽澤

    配合谷、血海、三陰交,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靈葯物反應。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傷寒余熱不盡,曲...

  • 鬼腿

4. 葯物性皮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葯物性皮炎的病因
    • 4.1 葯物進入人體途徑
    • 4.2 引起葯疹常見的葯物
      • 4.2.1 砷劑
      • 4.2.2 解熱止痛葯類
      • 4.2.3 安眠鎮靜葯類
      • 4.2.4 抗生素類
      • 4.2.5 類固醇皮質激素類
      • 4.2.6 免疫抑制劑和抗腫瘤制劑
      • 4.2.7 中葯
  • 5 葯物性皮炎的發病機理
    • 5.1 非過敏反應性機制
    • 5.2 過敏反應性機制
  • 6 葯物性皮炎的病理改變
    • 6.1 固定型葯疹
    • 6.2 葯物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 6.3 扁平苔蘚樣葯疹
  • 7 葯物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 7.1 發疹性葯疹
    • 7.2 皮炎類葯疹
    • 7.3 固定型紅斑
    • 7.4 蕁麻疹樣葯疹
    • 7.5 多形性紅斑
    • 7.6 惡性大皰性多形紅斑
    • 7.7 葯禪侍物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 7.8 剝脫性皮炎
      • 7.8.1 狼瘡樣綜合征
      • 7.8.2 增殖性葯疹
      • 7.8.3 其他葯疹
  • 8 葯物性皮炎的診斷
  • 9 需要與葯物性皮炎鑒別的疾病
  • 10 葯物性皮炎的治療方案
    • 10.1 治療原則
    • 10.2 抗過敏葯或解毒葯的應用原理
    • 10.3 加強護理
    • 10.4 局部治療
    • 10.5 中葯治療
  • 11 葯物性皮炎的預防
  • 附:
    • 1 治療葯物性皮炎的穴位
    • 2 治療葯物性皮炎的中成葯
    • 3 葯物性皮炎相關葯物

1 拼音

yào wù xìng pí yán

2 英文參考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drug eruptio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rug rash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也稱葯疹。它是各種葯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體內後,引起皮膚、粘膜的各種不同的炎症反應。

凡對患者有益而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的葯物,無論通過任何途徑進入機體後,所引起的皮膚和(或)粘膜損害的不良反應,謂之葯疹。為皮膚科急診中常見的病種。

4 葯物性皮炎的病因

4.1 葯物進入人體途徑

包括口服、注射、灌注、點眼、滴鼻、漱口、含化、噴霧、吸入、外用、葯熏、 *** 及膀胱沖洗等。

4.2 引起葯疹常見的葯物

4.2.1 砷劑

幾次注射砷劑以後,可以出現。由於過敏的急性中毒症狀,有的長期應用以後,才出現皮疹。皮損往往為廣泛的大皰、丘疹、膿皰,嚴重時可引起剝脫性皮炎,少數人可引起副銀屑病、扁平苔蘚、玫瑰糠疹或點斑狀色沉著斑等損害。

4.2.2 解熱止痛葯類

解熱止痛葯類常引起猩紅熱樣或麻疹樣紅斑,固定性紅斑、剝脫性皮炎等損害。

4.2.3 安眠鎮靜葯類

麻疹樣紅斑、血管性水腫、多形紅斑、扁平苔蘚樣皮炎、固定型葯疹及剝脫性皮炎。

4.2.4 抗宏信生素類

抗生素類尤其是青黴素的注射可引起過敏休克反應,遲緩反應表現瘙癢症,麻疹樣紅斑,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甚至剝脫性皮炎。

4.2.5 類固醇皮質激素類

類固醇皮質激素類可引起猩紅熱樣或麻疹樣紅斑、葯斑狼瘡樣皮疹、固定性紅斑,嚴重的是剝脫性皮炎、惡性大皰性紅斑或中毒性表皮鬆解的表現。有的粒細胞減少症或固有障礙性貧血而死亡。

4.2.6 免疫抑制劑和抗腫瘤制劑

免疫抑制劑和抗腫瘤制劑常引起脫發,剝脫性皮炎、黃疸及嗜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粒性細胞減少。

4.2.7 中葯

中葯引起過敏反應逐漸增多。最常見,蕁麻疹、麻疹樣紅斑、固定性葯疹及口腔粘膜糜爛。

5 葯物性皮炎的發病機理

大多數葯物都具有引起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葯物,但以抗原性較強者引起的最多。常見者為抗生素類,磺胺類,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水楊酸果等解熱止痛類,催眠、抗癲癇類,抗毒素等血清類葯物。根據葯物結構分析,凡蔽襲輪帶有苯環及嘧啶環的葯物,具有較強的致敏力。此外,對患有先天過敏性疾病的機體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發生葯疹的危險性比較大。

葯物性皮炎發病機理非常復雜,可以是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機理,但大部分葯疹是變態反應,由於變態反應的葯疹只限於少數服葯的人,服用各種葯品的人很多。而發生葯疹的畢竟是少數,又由於變應性葯疹不是葯理作用或毒性反應,葯疹和用葯的劑量無關,極微量的葯物能使高度敏感的人發生嚴重的葯疹。

5.1 非過敏反應性機制

非過敏反應性機制包括有葯物的過量、副作用、直接毒性反應、特定性反應(idiosyeracy)、JarishHexheimer反應、菌群失調(ecologic imbalance)、向生體性效應(biotrophic effect)、葯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等。

少數葯疹和變態反應無關。由於光中毒作用而發生的皮疹也和變態反應無關。但和葯物濃度、特定波長和暴光量有關。有些人的紅細胞內葡萄糖6磷酸鹽脫氫酶的活性有先天性缺陷、系由於隱性遺傳,在服用肼苯噠嗪、碸類葯物、磺胺葯後,可引起溶血性貧血。有些葯物可以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介質而表現蕁麻疹、血管笥水腫,也有的葯物改變花生的烯酸的代謝途徑,即抑制了環氧化酶,使花生的烯酸產生前列腺素減少。如服用非激素抗炎葯物可發生葯疹。總之葯疹的發病機理十分復雜。目前有許多學說尚未得到足夠的證明,還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5.2 過敏反應性機制

大多數葯疹由此機制引起,機理較復雜。大分子葯物如血清、疫苗、臟器提取物、蛋白製品如酶類等,本身即為全抗原,有致敏作用;但大多數葯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是小分子物質,分子量小於1000,為半抗原,當進入機體內與蛋白質、多肽等大分子載體發生不可逆性共價鍵,形成結合性抗原之後就具有致敏作用。

當機體被葯物性抗原致敏後,再接觸同類抗原時,機體可通過抗體介導的第Ⅰ、Ⅱ、Ⅲ型等變態反應,或致敏淋巴細胞Ⅳ型反應,或兩類兼有的反應,導致皮膚或(及)粘膜出現急性炎症性反應而發生葯疹。由於葯物化學結構的差異性、代謝物的復雜性,從而葯物抗原決定簇就多而復雜,此外,個體之間對葯物的反應形式又存在著差別,因之,同一種葯物可在不同患者中引起不同類型的皮膚損害。反之,同一類型的皮膚損害也可由不同的葯物所引起。

過敏反應性機制引發的葯疹常有下述特點:

①皮疹的發生與葯量間無直線關系,並只在少數人中間出現;

②第一次接觸葯物後有4~20天潛伏期,一般為7~10天,以後再接觸該葯時好不再有潛伏期,而在幾分鍾至24h內發病;

③臨床表現與葯物的葯理特性無關,有時可伴有哮喘、關節炎、淋巴結腫大、外周血啫酸粒細胞增多,甚至過敏性休克等過敏反應為特點的表現;

④與結構相似葯物間可出現交叉反應。

四型變態反應:

血清、疫苗等葯物是蛋白質構成的完全抗原,而若干非蛋白質性化學葯品是半抗原和身體組織的蛋白質相結合,才成為完全抗原。機體接觸抗原後,經過一定潛伏期,免疫細胞致敏或產生足量抗體,再遇抗原性葯物,則發生各種變態反應。Ⅰ型變態反應包括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某些濕疹性皮疹及過敏性休克等。Ⅱ型包括因小板減少性紫癜等。Ⅲ型包括血管炎、血清病及血清病樣反應等。Ⅳ型可有紅斑及濕疹樣皮疹、剝脫性皮炎、固定性葯疹、結節性紅斑、狼瘡樣綜合征。

某幾型的葯疹可以同時存在。有些葯物經光線作用可起變態反應而發生葯疹,表現為紅斑塊、風團、扁平苔蘚,可發生於經常暴光的部位,也可出現於非暴露的皮膚上。磺胺葯、氯丙嗪、避孕葯、四環素等葯物常引起光變態反應。對某一些葯物過敏者可對化學結構相似的另一種葯物發生葯疹。

6 葯物性皮炎的病理改變

葯物引起的蕁麻疹、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濕疹、紅皮症、毛囊炎、血管炎與其他特發性的疾病組織象是一樣的,在這就不一一述明。下面將敘述一下有特點的葯疹。

6.1 固定型葯疹

表皮內見到多數壞死的角朊細胞,棘層細胞氣球變性,可發展成表皮內水皰。由於破裂細胞的胞膜仍留在皰內,使皰呈蜂窩狀。真皮 *** 高度水腫,可出現表皮下水皰,真皮上部可見到大量的噬色素細胞。真皮淺、深層可見到淋巴細胞的浸潤及少許嗜酸、嗜中性白細胞,還可見到組織細胞及肥大細胞。

6.2 葯物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表皮角朊細胞大片融合性壞死,細胞結構消失,可見核溶、核縮及核碎。角質層仍呈網籃狀,界面空泡改變,表皮下水皰、真皮淺層水腫,浸潤細胞以淋巴細胞為主,少許組織細胞及嗜酸性細胞浸潤。

6.3 扁平苔蘚樣葯疹

角質層出現灶性角化不全,顆粒層薄或消失,界面空泡變性, *** 真皮呈帶狀緻密炎症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有時還見到漿細胞及嗜酸性細胞,炎症浸潤不只在淺層,還可達深層。

7 葯物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葯疹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同一葯物在不同的個體可發生不同類型的臨床表現,面臨同一臨床表現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葯物引起,常見葯物歸納如下:

7.1 發疹性葯疹

臨床表現為麻疹或猩紅熱樣紅斑,發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熱(39~40℃±)頭痛,全身不適等,皮疹始於面部軀干,以後泛發全身,有瘙癢,輕重程度不一。輕的僅出現散在的少量紅斑,有輕度瘙癢,停葯而自愈。重的可密集全身,常伴有全身淺部淋巴結腫大,則應密切注意其可能發展成剝脫性皮炎,因後者預後不良。

7.2 皮炎類葯疹

這類葯疹臨床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小水皰、滲出、糜爛、結痂性皮疹。其可分為局限性與泛發性兩型;局限型多是由葯物引起的光線過敏性皮疹,因此主要發生在日光暴曬部位,發生苔蘚化皮疹。全身泛發型可有低熱、瘙癢,嚴重的還可有粟粒至米粒大小的膿皰性皮疹摻雜其中。消退後往往有一層糠狀鱗屑脫落。

7.3 固定型紅斑

多數由橫胺葯物、巴比妥類葯物,解熱止痛葯物所引起。但約三分之一的病人無服葯史,過敏原不易找到。皮疹特點是限局性圓形或橢圓形紅斑,紅斑鮮紅色或紫紅色呈假性水腫、損害境界清楚,愈後留有色素斑,每次應用致敏的葯物後,在同一部位重復發作,也有的同時增加新的損害,皮疹數目可單個或多個,亦有分布全身者,皮疹大小一般0.2cm至數厘米不等,皮疹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尤以口唇及口周、 *** 、 *** 等皮膚粘膜交界處,趾指間皮膚、手背、足背躻乾等處多見。發生於皮膚粘膜交界處者約佔80%,口腔粘膜亦可發疹。固定性葯疹消退時間一般為1~10天不等,但粘膜糜爛或潰瘍者常病程較長,可遷延數十日始愈。發生在包皮 *** 部位時,常因為水皰破潰或感染而形成潰瘍,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如治療不當,可使病人數周至數月不能痊癒。

7.4 蕁麻疹樣葯疹

蕁麻疹樣葯疹是常見葯疹之一,尤其是近年來莉特靈的大量應用,該葯疹更為常見,其他如青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葯物與血清蛋白等均是引起該型葯疹的重要原因,由於血清異性蛋白引起的叫「血清病」其皮疹特點為發生大小不等的風團,這種風團性皮疹較一般蕁麻疹色澤紅、持續時間長,自覺瘙癢,可伴有刺痛、觸痛。蕁麻疹可作為唯一的症狀出現。也可以伴隨著其他的症狀。如發熱、低血壓等,一般致敏病人表現為用葯後數小時,皮膚才開始發生風團性皮疹並有瘙癢,但少數病人在注射青黴素、血清蛋白等葯物後數分鍾內即出現頭暈、心煩、全身泛發大片紅色風團、瘙癢與血壓降低,由痢特靈引起的葯疹可以在停葯後一周才發生,風團往往較嚴重,有大片紅腫性皮疹,治療上比較困難。血清病是注射血清蛋白後1~2周,開始發燒38~39℃,全身風團、瘙癢、有腹痛、惡心、淺淋巴結腫大、關節痛,病程10~14天而自愈。

7.5 多形性紅斑

多形性紅斑可由葯物引起的多形紅斑,其皮疹特點為圓形或橢圓形水腫性紅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蠶豆大,中央常有水皰,邊緣帶紫色,對稱性發生於四肢,常伴有發燒、關節痛、腹痛等,嚴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皰的糜爛、疼痛。由其他原因所致的多形紅斑,症狀相似,往往春秋反復發生,病程一般為2~4周。

7.6 惡性大皰性多形紅斑

惡性大皰性多形紅斑又稱斯蒂勞斯——約翰遜(StevensJonnson)綜合征。為一種嚴重的葯疹、紅斑性大皰廣泛散布,口腔、眼部及咽部等處粘膜糜爛,唇紅緣潰爛結痂。同時病人有高燒、頭痛、關節痛等全身症狀。病程4周左右,在未用激素以前,其死亡率曾達30%。雖為葯疹中出現的皮損,但在許多的病例中沒有任何服葯史,說明本型中只有一部分與葯物反應有關。有的病人還可由「敗血症」引起,值得注意。

7.7 葯物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葯物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是葯疹中最嚴重的一型,其特點病人服葯後不久體溫迅速上升,可超過39~40℃。皮膚先有紅斑,迅速擴展增多,由紅色變褐紅色,經一兩天後,廣泛的紅斑上發生松馳的大皰,大皰不規則,皰膜容易擦破撕剝,露出疼痛的大片糜爛面,很像燙傷。粘膜也成片糜爛及剝脫。病人有嚴重的全身中毒症狀,伴有高燒和內臟受損的表現。可發生黃疸、血尿、腎功能衰竭、肺炎、昏迷、抽搐以至死亡。否則,經10~14天後,病情迅速好轉,體溫很快下降,皮疹乾燥及脫落而自然痊癒。

7.8 剝脫性皮炎

剝脫性皮炎可由於不同的原因引起,而葯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常常由於對一般的葯疹病人未及時停止致敏葯物和適當處理,致使病情發展,皮疹融合而成為剝脫性皮炎,或病情一開始就是突然發病,高燒40~41℃,持續不退,瘙癢性的麻疹樣紅斑融合成大片或彌漫性的潮紅,有明顯的腫脹,全身淺淋巴結腫大,肝臟亦可腫大,壓痛甚至出現黃疸,脾臟也可腫大,腦或腎等也受損可出現譫妄,昏迷或蛋白尿等,甚至死亡。應與銀屑病,皮炎類疾病,毛發紅糠疥,Hebra氏紅糠疥,蕈狀肉芽腫等引起的紅皮病相鑒別。

7.8.1 狼瘡樣綜合征

狼瘡樣綜合征可因葯物影響而發生該綜合征,臨床表現和組織變化與真正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相同,病人有發熱、皮疹、關節痛、胸膜炎、心包炎、粒細胞減少、紅斑狼瘡細胞陽性等各種紅斑狼瘡症狀,因此,全身性紅斑狼瘡綜合征被認為葯物誘發的全身性紅斑狼瘡。病情輕的停葯後數月內恢復,病情發展的可因狼瘡性腎炎或其他紅斑狼瘡損害而死亡。病程在2~3周至3個月內自愈,肼苯噠嗪、灰黃黴素等葯物易引起該綜合征。

7.8.2 增殖性葯疹

在用葯兩周至數月後,病人發燒,周身不適,關節疼痛,全身淺淋巴結及肝脾腫大、皮疹是彌漫性紅斑、水腫性、大皰性或蕈樣肉芽腫狀損害。觸之相當堅實,主要見於軀干疏散分布,不規則,邊緣清楚約3~4cm直徑大小,經治療症狀逐漸消失,全病程約3周。

7.8.3 其他葯疹

某些葯物或血清等異性蛋白質所引起超敏性血管炎葯疹,由於砷劑長期少量服用,可產生掌蹠點狀角化症,或皮膚毛孔角化症。汞劑中毒性肢端紅痛症、皮疹、口炎等,長期服用碘及類固醇激素可產生痤瘡樣皮疹。服用抗瘧葯物產生扁平苔蘚樣皮疹。有些葯物還產生紫瘢、濕疹樣皮疹。

8 葯物性皮炎的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熟悉各種葯疹類型,觀察臨床表現及發展過程,進行綜合分析,才可作出葯疹的診斷,但仍不能確診。因為,直到今天對葯疹仍然缺乏可靠的實驗診斷方法。皮膚試驗陽性的人在用葯後不發生葯疹,而陰性的人則可有葯疹。而且,皮內試驗可使敏感性很強的人發生嚴重葯疹或其他葯物反應,甚至引起過敏的休克而死亡。再有服葯試驗也不安全可靠,只能慎用到固定型葯疹或不致發生嚴重反應的病人。在臨床上用葯後發生葯疹,停葯後消失及再用時復發的葯物史很有診斷意義。

現代的免疫試驗法如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RAST),嗜堿性粒細胞脫粒試驗,巨噬細胞遊走抑制試驗、白細胞組織胺試驗等,能協助我們了解葯物和機體之間的免疫關系,並無實用的診斷價值。總之葯疹是常見病,診斷葯疹時要客觀分析、排除其疾病的可能性。

9 需要與葯物性皮炎鑒別的疾病

葯物性皮炎應與麻疹、猩紅熱、風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川崎氏病、扁平苔蘚、日光性皮炎蕁麻疹、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相鑒別。

10 葯物性皮炎的治療方案

10.1 治療原則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葯物以及與其結構相似的葯物。

(2)促進體內葯物的排泄。

(3)應用抗過敏葯或解毒葯。

(4)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

(5)支持療法等。

10.2 抗過敏葯或解毒葯的應用原理

(1)抗組織胺類葯物組織胺是變態反應中的一種重要的化學遞質,是通過激動H1受體。H2受體、H3受體產生效應。H1受體使支氣管及胃腸平滑肌收縮、血管平滑肌舒張、心房肌收縮加強、房室傳導減慢、胃壁細胞胃酸分泌增加。H2受體使胃壁細胞胃酸分泌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縮、心室收縮力加強及竇性心率增憐惜。而抗組織胺葯物主要是在受體部位上競爭性地拮抗組織胺作用的葯物。有一點需要說明,肥大細胞釋放介質主要是組織胺(I級介質)但同時在釋放的過程中要重新合成介質而釋放(Ⅱ級介質),因此能夠穩住肥大細胞,也是抗過敏的重要一環。常用葯物:腦益嗪、賽庚定、多慮平、息斯敏、特非那丁。

(2)介質的阻滯劑穩定肥大細胞膜的葯物,哌嗶嗪類,海群生能阻斷SPS的釋放,但不能阻斷組胺的釋放(和其他葯物合用)。

色甘酸二鈉抑制組織胺的釋放,但對SPS釋放無影響,哃替酚可穩定肥大細胞膜。

(3)鈣劑的應用增加毛細血管的密度,降低通透性,減少滲出。

1)阻斷嗜中性白細胞在血管壁上的粘附性,穩定溶酶體膜、阻止溶酶的釋放。

2)抑制單核細胞殺菌力、降低單核細胞對T細胞釋放MIF反應,減少介質釋放(淋巴因子)而減少細胞向炎症移動。

3)使循環中的T細胞重新分布而使T細胞減少。

4)對嗜中性白細胞和肥大細胞有穩定作用。

葯物的選擇要結合病情而決定,尤其對於嚴重的葯疹要爭分奪秒的適量而應用皮質類固醇葯物,待體溫降至正常,皮疹的水皰及糜爛漸乾燥可漸減量。在搶救中要注意水和電介質的紊亂情況,控制感染、注意心、肝、腎、造血系統的功能,注意血糖,防止腦溢血的出現。如發現異常反應及時給予處理。

對於較輕型的葯疹,給予抗組織胺葯,皮質類固醇葯物、維生素C、鈣劑時要給予足量防止Ⅱ級介質的再次釋放,尤其對於在門診觀察室治療的患者,一定要待病情十分穩定方可讓患者回家。

  •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 預產期計算器
  •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 孕期用葯安全性分級(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壓評價
  • 體溫水平評價
  • 糖尿病飲食建議
  •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 基礎代謝率計算
  • 補鈉計算器
  • 補鐵計算器
  •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 葯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網路,馬上計算!

10.3 加強護理

對合伴粘膜損壞者要積極保護粘膜,尤其是眼結合膜,防止角膜混濁及粘膜的粘連,小兒要注意 *** 及包皮的糜爛,造成包皮狹窄。每日可用3%硼酸水清洗或皮質類固醇類眼葯滴眼,口腔注意清潔,經常漱口,可選用2%碳酸氫鈉溶液漱口。

10.4 局部治療

對於輕型葯疹可局部止癢,吸附糜爛面,保持清潔,迅速癒合即可,對於重症葯疹,最好採用乾燥暴露療法(紅外線燈罩下進行)或局部雷夫奴爾濕敷或外塗PC霜,空氣消毒,使用無菌床單及被褥。

10.5 中葯治療

一般發疹類葯疹、蕁麻疹、多形紅斑與剝脫性皮炎等。採用涼血消風湯,氣血兩燔方與清瘟敗毒飲等,清掃涼血解毒祛斑的方葯有顯效。

11 葯物性皮炎的預防

(1)在治療疾病時,首先追問葯物過敏史,或容易引起葯疹的葯物不要濫用。

(2)引起過敏的葯物要明顯的寫在病歷上,以引起復依醫生的注意。並勸告病人避用該葯或含有該葯的一些成葯和化學結構式相關而可可易引起交叉反應的葯物。

(3)青黴素、破傷風抗毒素、普魯卡因應用前必須做皮試,而且准備好一切急救所必備的葯品及措施。

治療葯物性皮炎的穴位

  • 陰陽

    虛、寒屬陰,表、實、熱屬陽;在治療上,不論穴位、葯物,均有陰陽屬性,可以用來糾正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

  • 腎上腺

    血壓等生理功能。許多種腎上腺激素及其類似物已作為葯物應用於臨床。耳穴名·腎上腺:腎上腺(shènsh...

  • 穴位

    的變化,也可接受各種 *** (如針、灸、 *** 、電針、葯物注射等)以調整各臟腑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穴位分經...

  • 聽呵

    陰交、氣海等;腎元虧損者,加腎俞、關元、太溪等;葯物中毒者,加百會、啞門、上星、外關等。聽會張口略向...

  • 聽河

    陰交、氣海等;腎元虧損者,加腎俞、關元、太溪等;葯物中毒者,加百會、啞門、上星、外關等。聽會張口略向...

  • 更多治療葯物性皮炎的穴位

治療葯物性皮炎的中成葯

  • 涼血祛風糖漿

    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祛風。用於蕁麻疹、濕疹、葯物性皮炎、牛皮癬等病見血熱風盛證候者。用法與用量:口...

  • 三九胃泰

    的治療。三九胃泰中毒:不良反應表現:可出現麻疹樣葯疹、固定型葯疹、蕁麻疹葯疹、大皰型表皮鬆解性葯疹等...

  • 感冒通

    尿、蛋白尿、排尿困難、水腫,嚴重者腎衰,還可發生葯疹、過敏性休克、哮喘等。治療:感冒通中毒的治療要點...

  • 蕁麻疹丸

    服用或注射某種葯物而發生的蕁麻疹,此為葯物過敏(葯疹),應及時到醫院就診。5.服葯期間,如突然伴發胸...

  • 復方丹參注射液

    。因此,臨床醫師熟悉復方丹參注射注射注射液與各種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聯合用葯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是極...

  • 更多治療葯物性皮炎的中成葯

葯物性皮炎相關葯物

  • 鹽酸苯海拉明片

    神經性水腫、過敏性鼻炎,皮膚瘙癢症、葯疹,對蟲咬症和接觸性皮炎也有效;暈動病的防治,有較強的鎮吐作...

  • 硝酸甘油溶液

    吐、虛弱、出汗、蒼白和虛脫。⑷暈厥、面紅、葯疹和剝脫性皮炎均有報告。【禁忌症】禁用於心肌梗塞早期(有...

  • 硝酸甘油片

    吐、虛弱、出汗、蒼白和虛脫。⑷暈厥、面紅、葯疹和剝脫性皮炎均有報告。【禁忌症】禁用於心肌梗塞早期(有...

  • 磺胺二甲嘧啶鈉注射液

    .過敏反應較為常見,可表現為葯疹,嚴重者可發生滲出性多形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鬆解萎縮性皮炎等;...

  • 磺胺間甲氧嘧啶片

5. 經常出葯疹怎麼回事

葯疹( eruption)亦稱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是葯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引起的皮膚、黏膜的炎症反應,嚴重者尚可累及機體其他系統。葯物進入人體最常見的途徑為口服,其次為注射,此外還有灌注、外用等。由葯物引起的非治療性反應,統稱為葯物反應或不良反應,葯疹僅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病因】

1.個體因素 不同個體對葯物反應的敏感性差異較大,其原因包括遺傳因素(過敏體質)、某些酶的缺陷、機體病理或生理狀態的影響等。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對葯物的敏感性也可不相同。

2.葯物因素 絕大部分葯物在一定條件下都可在部分個體引起葯疹,但不同種類葯物致病的危險性不同。臨床上易引起葯疹的葯物種類有:①抗生素:包括半合成青黴素(如氨苄青黴素和羥氨苄青黴素的部分)、磺胺類(如復方磺胺甲惡唑等)、四環素類、醯胺醇類(如氯黴素等);②解熱鎮痛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撲熱息痛、保泰松等,此類葯物常與其他葯物製成復方制劑,商品名復雜,使用時應多加註意;③鎮靜催眠葯及抗癲癇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眠爾通、卡馬西平等,其中以苯巴比妥引起者較多;④抗痛風葯物:如別嘌呤醇;⑤異種血清制劑及疫苗(如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⑥中葯:某些中葯及制劑也有引起葯疹的報道。

【發病機制】 葯疹的發病機制可分為變態反應和非變態反應兩大類。

1.變態反應 多數葯疹屬於此類反應。有些葯物(如血清、疫苗及生物製品等大分子物質)具有完全抗原的作用;但更多的葯物為小分子化合物,屬於半抗原,需在機體內和大分子量的載體(如蛋白質、多糖、多肽等)通過共價鍵結合後才能成為完全抗原並激發免疫反應。引起免疫反應的物質可以是葯物原型,也可為其降解或代謝產物,亦可是葯物中的賦形劑及雜質。少數葯物(如磺胺類、喹諾酮類、吩噻嗪類、四環素類及某些避孕葯等)進入人體後,在光線誘導下可轉變為抗原性物質,所引起的變應性葯疹稱光變態反應性葯疹。

與葯疹發生有關的變態反應包括型I型變態反應(如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及過敏性休克等)、Ⅱ型變態反應(如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粒細胞減少等)、Ⅲ型變態反應(如血管炎、血清病及血清病樣綜合征等)及Ⅵ型變態反應(如濕疹樣及麻疹樣葯疹、剝脫性皮炎等)。葯疹的免疫性反應相當復雜,某些葯物(如青黴素等)所致葯疹既可以I型變態反應為主,亦可以Ⅱ型或Ⅲ型變態反應為主,也可能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變態反應同時參與,其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變態反應性葯疹的特點:①只發生於少數具有過敏體質者,多數人不發生反應;②病情輕重與葯物的葯理及毒理作用、劑量無相關性;高敏狀態下,甚至極小劑量的葯物亦可導致極嚴重的葯疹;③發病有一定的潛伏期,初次用葯一般約需4~20天後才出現臨床表現,已致敏者如再次用葯,則數分鍾至24小時之內即可發生;④臨床表現復雜,皮損可呈多種類型,但對於某一患者而言常以一種為主;⑤存在交叉過敏及多價過敏現象,前者指機體被某種葯物致敏後,可能同時對與該種葯物化學結構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學基團的葯物產生過敏;後者指個體處於高敏狀態時,可能對某些平常不過敏、與致敏葯物化學結構不同的葯物也產生過敏;⑥停止使用致敏葯物後病情常好轉,糖皮質激素治療常有效。

2.非變態反應 能引起非變態反應性葯疹的葯物相對較少。其可能的發病機制有葯理作用(如煙酸可引起血管擴張、面部潮紅,抗凝葯可引起紫癜,阿司匹林可誘導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引起蕁麻疹,非甾體抗炎葯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使白三稀水平升高而引起葯疹等)、過量反應(如甲氨蝶呤等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常可引起口腔潰瘍、出血性皮損及白細胞減少等)、蓄積作用(如碘化物、溴化物長期使用可引起痤瘡樣皮損,砷劑可引起色素沉著等)、個體某些代謝酶缺陷或抑制、光毒性反應等。

【臨床表現】 葯疹的臨床表現復雜,不同葯物可引起同種類型葯疹,而同一種葯物對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時期也可出現不同的臨床類型。常見以下類型:

1.固定型葯疹(fixed drug eruption) 常由解熱鎮痛類、磺胺類或巴比妥類等引起。皮損多見於口唇、口周、龜頭等皮膚-黏膜交界處,手足背及軀干亦可發生。典型皮損為圓形或類圓形、水腫性暗紫紅色斑疹,直徑1~4cm,常為1個,偶可數個,境界清楚,繞以紅暈,嚴重者紅斑上可出現水皰或大皰,黏膜皺褶處易糜爛滲出;自覺輕度瘙癢。一般不伴全身症狀,如繼發感染可自覺疼痛。停葯1周左右紅斑可消退並遺留灰黑色色素沉著斑。如再次用葯,常於數分鍾或數小時後在原處出現類似皮損,並向周圍擴大,隨著復發次數增加,皮損數目亦可增多。

2.蕁麻疹型葯疹(urticarial drug eruption) 較常見,多由血清製品、痢特靈、青黴素等引起。臨床表現與急性蕁麻疹相似,但持續時間較長,同時可伴有血清病樣症狀(如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甚至蛋白尿等);若致敏葯物排泄緩慢或因不斷接觸微量致敏原,則可表現為慢性蕁麻疹。

3.麻疹型或猩紅熱型葯疹(morbilliform drug eruption and scarlaliniform drug eruption) 多由於青黴素(尤其是半合成青黴素)、磺胺類、解熱鎮痛類、巴比妥類等引起。發病多突然,可伴發熱等全身症狀,但較麻疹及猩紅熱輕微。麻疹型葯疹表現類似麻疹,皮損為散在或密集分布、針頭至米粒大小的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對稱分布,可泛發全身,以軀干為多,嚴重者可伴發小出血點,多伴明顯瘙癢。猩紅熱型葯疹初起為小片紅斑,從面頸、上肢、軀干向下發展,於2~3天內遍布全身並相互融合,伴面部四肢腫脹,酷似猩紅熱的皮損,尤以皺褶部位及四肢屈側更為明顯。本型病程約1~2周,皮損消退後可伴糠狀脫屑;若不及時治療,則可向重型葯疹發展。

4.濕疹型葯疹(eczematous drug eruption) 患者多首先接觸或外用青黴素、鏈黴素、磺胺類及奎寧等葯物引起接觸性皮炎,使皮膚敏感性增高,以後又使用了相同或相似葯物導致。皮損表現為大小不等的紅斑、丘疹、丘皰疹及水皰,常融合成片,泛發全身,可繼發糜爛、滲出、脫屑等;全身症狀常較輕。病程相對較長。

5.紫癜型葯疹(purpuric drug eruption) 可由抗生素、巴比妥類、利尿葯等引起,可通過Ⅱ型變態反應(引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Ⅲ型變態反應(引起血管炎)介導。輕者表現為雙側小腿紅色瘀點或瘀斑,散在或密集分布,可略隆起於皮面,壓之不褪色,有時可伴風團或中心發生小水皰或血皰;重者四肢軀干均可累及,可伴有關節腫痛、腹痛、血尿、便血等表現。

6.多形紅斑型葯疹(erythama multiforme drug eruption) 多由磺胺類、解熱鎮痛類及巴比妥類等引起。臨床表現與多形紅斑相似,多對稱分布於四肢伸側、軀干。皮損為豌豆至蠶豆大小、圓形或橢圓形的水腫性紅斑、丘疹,境界清楚,中心呈紫紅色(虹膜現象),常出現水皰;伴有瘙癢,累及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時可疼痛。如皮損泛發全身並在原有皮損基礎上出現大皰、糜爛及滲出,出現劇烈疼痛、高熱、外周血白細胞可升高、腎功能損害及繼發感染等,稱為重症多形紅斑型葯疹,屬於重型葯疹之一,病情凶險,可導致患者死亡。

7.大皰性表皮鬆解型葯疹(drug-inced bullosa epidermalysis) 屬於重型葯疹之一,常由磺胺類、解熱鎮痛類、抗生素、巴比妥類等引起。起病急驟,部分患者開始時表現為多形紅斑或固定型葯疹,皮損迅速波及全身並出現大小不等的松馳性水皰或大皰,尼氏征陽性,稍受外力即成糜爛面出現大量滲出,可形成大面積表皮壞死松解,表現類似淺表二度燙傷;觸痛明顯。口腔、眼、呼吸道、胃腸道黏膜也可累及,全身中毒症狀較重,伴高熱、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常因繼發感染、肝腎功能衰竭、電解質紊亂、內臟出血等而死亡。

8.剝脫性皮炎型葯疹(drug-inced exfolialive dermatitis) 屬於重型葯疹之一,常由磺胺類、巴比妥類、抗癲癇葯、解熱鎮痛類、抗生素等引起。多長期用葯後發生,首次發病者潛伏期約20天左右,部分患者是在麻疹樣、猩紅熱樣或濕疹型葯疹的基礎上繼續用葯或治療不當所致。皮損初呈麻疹樣或猩紅熱樣,逐漸加重並融合成全身彌漫性潮紅、腫脹,尤以面部及手足為重,可出現丘皰疹或水皰,伴糜爛和少量滲出;2~3周後皮膚紅腫漸消退,全身出現大量鱗片狀或落葉狀脫屑,手足部則呈手套或襪套狀剝脫,頭發、指(趾)甲可脫落(病癒後可再生)。可累及口腔黏膜和眼結膜;全身淺表淋巴結常腫大,可伴有支氣管肺炎、葯物性肝炎,外周血白細胞可顯著增高或降低,甚至出現粒細胞缺乏。本型葯疹病程較長,如不及時治療,嚴重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繼發感染而死亡。

9.痤瘡型葯疹(acneiform drug eruption) 多由於長期應用碘劑、溴劑、糖皮質激素和避孕葯等引起。皮損表現為毛囊性丘疹、丘膿皰疹等痤瘡樣皮損,多見於面部及胸背部。病程進展緩慢。

10.光感型葯疹(photosensitive drug eruption) 多由於使用冬眠靈、磺胺類、四環素類、灰黃黴素、補骨脂、喹諾酮類、吩噻嗪類及避孕葯等後經日光或紫外線照射而發病。可分為兩類:①光毒反應性葯疹:多發生於曝光後7~8小時,僅在曝光部位出現與曬斑相似的皮損,任何人均可發生;②光變態反應性葯疹:僅少數人發生,有一定的潛伏期,表現為曝光部位出現濕疹樣皮損,同時累及非曝光部位,病程較長。

臨床上將病情嚴重、死亡率較高的重症多形紅斑型葯疹、大皰性表皮鬆解型葯疹及剝脫性皮炎型葯疹稱為重型葯疹。此外葯物還可以引起其他形態葯疹如黃褐斑、皮膚色素沉著、系統性紅斑狼瘡樣反應、扁平苔蘚樣、天皰瘡樣皮損等。

【實驗室檢查】 致敏葯物的檢測可分體內和體外試驗兩類,但目前的檢測方法在敏感性、特異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諸多不足。

1.體內試驗

(1)皮膚試驗:常用的特異性方法有劃破試驗、皮內試驗、點刺試驗、斑貼試驗、眼結膜試驗、舌含試驗、皮窗試驗等,其中以皮內試驗、點刺試驗及斑貼試驗較常用,且皮內試驗的准確性較高。

(2)葯物激發試驗:指葯疹消退一段時間後,內服試驗劑量(一般為治療量的1/8~1/4或更小量),以探查可疑致敏葯物。此試驗僅適用於口服葯物所致的較輕型葯疹,同時疾病本身又要求必須使用該葯治療時(如抗結核葯、抗癲癇葯等),禁止應用於速發型變態反應性葯疹和重型葯疹患者。

2.體外試驗 體外試驗安全性高,可選擇嗜鹼性粒細胞脫顆粒試驗、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淋巴細胞轉化試驗、瓊脂彌散試驗等,但上述試驗結果均不穩定。

【診斷和鑒別診斷】 本病根據明確的服葯史、潛伏期及各型葯疹的典型臨床皮損進行診斷,同時需排除具有類似皮損的其他皮膚病及發疹性傳染病。如患者服用兩種以上的葯物,准確判斷致敏葯物將更為困難,應根據患者過去的服葯史、葯疹史及此次用葯與發病的關系等信息加以綜合分析。

本病由於表現復雜,因此鑒別診斷也比較復雜。麻疹樣或猩紅熱樣葯疹應與麻疹或猩紅熱進行鑒別;大皰性表皮鬆解型葯疹應與金葡萄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進行鑒別;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葯疹出現破潰時,應與生殖器皰疹、硬下疳等進行鑒別。

【預防】 葯疹為醫源性疾病,因此預防尤為重要。臨床用葯過程中必須注意:

(1)用葯前應仔細詢問葯物過敏史,避免使用已知過敏葯物或結構相似葯物。

(2)應用青黴素、鏈黴素、血清製品、普魯卡因等葯物時應作皮試,皮試前還應備好急救葯物,以應急需,皮試陽性者禁用該葯。

(3)避免濫用葯物,採取安全給葯途徑,對過敏體質者盡量選用致敏性較低的葯物,尤應注意復方制劑中含有的已知過敏葯物。

(4)注意葯疹的早期症狀,如突然出現瘙癢、紅斑、發熱等表現,應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葯物並密切觀察,已出現的表現應作妥善處理。

(5)將已知致敏葯物記入患者病歷首頁或建立患者葯物禁忌卡片,並囑患者牢記,每次看病時應告知醫師。

【治療】 葯疹確診後首先應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葯物,再根據不同類型進行處理。

1.輕型葯疹 停用致敏葯物後,皮損多迅速消退。可給予抗組胺劑、維生素C等,必要時給予中等劑量潑尼松(30~60mg/d),皮損消退後可逐漸減量直至停葯。局部若以紅斑、丘疹為主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霜劑,以糜爛滲出為主可用0.1%雷夫奴爾、3%硼酸溶液或0.1%洗必泰溶液等濕敷。

2.重型葯疹 原則為及時搶救、降低死亡率、減少並發症、縮短病程。

(1)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是降低死亡率的前提。一般可給氫化可的松300~400mg/d靜滴,或用地塞米松10~20mg/d,分2次靜滴,盡量在24小時內均衡給葯;糖皮質激素如足量,病情應在3~5天內控制,如未滿意控制應加大劑量(增加原劑量的1/3~1/2);待皮損顏色轉淡、無新發皮損、體溫下降後可逐漸減量。

(2)防治繼發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應強調消毒隔離,抗生素並非常規預防感染的唯一手段;如有感染存在,選用抗生素時應注意避免使用易過敏葯物(特別應注意交叉過敏或多價過敏),可結合細菌學檢查結果選用過敏反應發生較少的抗生素(如紅黴素、林可黴素等)。如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應注意有無真菌感染的可能,如確診應盡快加用抗真菌葯物。

(3)加強支持療法:可創造穩定的個體環境,同時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由於高熱、進食困難、創面大量滲出或皮膚大片剝脫等常導致低蛋白血症、水電解質紊亂,應及時加以糾正,必要時可輸入新鮮血液、血漿或清蛋白以維持膠體滲透壓,可有效減少滲出;若伴有肝臟損害,應加強保肝治療。

(4)加強護理及外用葯物治療:是縮短病程、成功治療的重要保障。對皮損面積廣、糜爛滲出重者應注意保暖,可每天更換無菌被單,局部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濕敷,同時注意防止褥瘡的發生。累及黏膜者應特別注意眼睛的護理,需定期沖洗以減少感染及防止球瞼結膜粘連,閉眼困難者可用油紗布覆蓋以防角膜長久暴露而損傷。

6.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關於過敏,你知道多少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是世界過敏組織(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提出的全球倡議。近年來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出現了各種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等。其中皮膚過敏是一種最常見的過敏形式,有資料提示,約有20%的人有皮膚過敏現象!表現為濕疹、特應性皮炎、蕁麻疹、接觸性皮炎、蟲咬皮炎、葯疹或嚴重的全身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有逐年增長的趨勢並且嚴重影響人們的 健康 和日常生活。因此我們旨在通過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共同來積極應對與預防過敏反應。

01 為什麼過敏性疾病會盯上你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敏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變應原(過敏原)引起的機體異常免疫反應,導致組織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礙。可發於各個年齡階段,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而夏季是過敏性皮膚病的高發期,那麼它為什麼會發生呢?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通俗來說就是「過敏體質」,醫生常常會問診詢問你近親是否也有相關的過敏性疾病。但是並非所有的過敏體質患者均會發病,其與自身的免疫力等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過敏原

過敏原是大家都知道的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是通過皮膚接觸、吸入、食入或注射等途徑進入機體,主要有動物的皮毛、昆蟲的毒毛,花、果,紫外線,吸入花粉、塵蟎,食入海鮮魚蝦,注射葯物及疫苗,接觸金屬製品、日用洗滌劑、化妝品、油漆汽油等化工原料。這也是為什麼醫生在詢問患者時,會涉及到患者的職業、最近的去向和活動,這對於疾病的判斷有一定幫助。醫生根據病因、症狀及皮損形態,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以明確過敏原,而不是一概而論,簡單來說一般對於花粉塵蟎黴菌食物等採用抽血進行血清變應原特異lgE檢測,但是對於比如主婦手、職業長期接觸化學物、長期難愈的皮炎濕疹等就進行斑貼試驗進一步明確病因。

環境、生活方式

比如室內如果產生污染物如甲醛等,可能與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有關。此外,現代的生活方式比較注重衛生,比如頻繁的洗浴的患者認為,我這么愛干凈,為什麼還會過敏出現皮疹,其實過度的洗浴反而更容易損傷皮膚屏障,使機體的免疫失衡,這也是為什麼城市人比農村人更容易發生過敏。其次,熬夜、工作壓力大的 社會 因素,也是誘因之一。

02 過敏性皮膚的特徵和過敏表現是什麼?

過敏性皮膚的特徵為:皮膚表皮薄,細膩白皙,皮脂分泌少,較乾燥,微血管明顯,皮膚乾燥,角質層保持水分的能力降低,肌膚表面的皮脂膜形成不完全。

皮膚過敏主要表現為各種類型的皮疹,伴不同程度的瘙癢、刺痛、紅腫。如蕁麻疹會出現瘙癢性風團,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風疙瘩,短時間內迅速出現,發無定處,反復發生;濕疹皮損形態多樣,對稱發生,常遍布全身,極易成慢性;特應性皮炎好發於兒童,特徵表現是皮膚乾燥,肘窩、腘窩常年皮疹難消(中醫叫四彎風),瘙癢難耐,易反復急性發作。除了皮疹和瘙癢外,還可伴發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因此早期的及時干預非常重要,可以減輕或避免後期的鼻炎或哮喘;蟲咬皮炎最常見的是出現分散的水腫性丘皰疹,甚者嚴重水腫、大水皰,瘙癢灼痛感。

此外,葯疹(也稱為葯物過敏)很常見,危害巨大!葯疹又稱葯物性皮炎,是葯物通過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徑進入人體而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症的反應。幾乎所有的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見的有磺胺類葯、解熱鎮痛葯、安眠葯類以及青黴素、鏈黴素、靜滴的中葯等。葯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非常復雜,大致可以分為:葯物過量,不耐受,特發性,副作用,繼發作用和過敏反應等。葯疹是過敏反應的最常見類型。一般來說,葯疹多在治療開始後5~20天經過致敏而出現。但如果以前曾接受過同樣葯物或同類結構的葯物治療,則可於數小時或1~2天內迅速出現。常見的葯疹皮膚表現有14種類型,表現非常復雜,若發生葯物超敏綜合征,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鬆解壞死等,均可致命。因此,若用葯後發生皮疹,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就診。

03 過敏了該怎麼辦?

通過這些常見症狀,讓患者對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有初步了解。對於症狀輕微者,患者立即脫離引起過敏的物質,就可以快速緩解;對於不能明確對什麼過敏或者脫離之後,過敏症狀仍持續存在者,就要及時就醫。其用葯遵循急性期滲液、紅腫明顯時,採用中葯煎湯濕敷或熏洗,無糜爛、滲出採用洗劑,如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亞急性期有鱗屑、痂皮,採用油劑,如紫草油;慢性期浸潤肥厚、苔蘚樣變,採用軟膏類,如青石止癢軟膏;另外可口服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或鹽酸西替利嗪等),局部外用激素抗炎止癢,尤其注意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選擇合適強度和劑型的激素並逐漸停葯的原則,不可濫用、過用、突然停用激素;如果患者皮疹面積擴大,瘙癢、水皰嚴重者,需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04 對於嚴重、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要高度重視

1、急性蕁麻疹

患者常先出現皮膚瘙癢,很快在瘙癢部位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皮膚凹凸不平,患者表皮的水腫、風團通常在24h內消退,但容易反復發生新的風團。病情嚴重者可伴有心慌、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呼吸道症狀表現為哮喘及喉頭水腫、甚至呼吸困難、昏厥窒息,胃腸道黏膜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由感染引起的可出現寒戰、高熱、頭痛等全身中毒症狀,尤其發熱最高可達40℃。因為其發病特點就是可發於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病迅速,因此,建議患者急性期發作或面積擴大一定要高度重視,防止並發症的發生,一旦出現上述不適症狀,一定要緊急及時就醫,否則會危機生命。

中醫外治對於治療急性期有獨特的優勢,大多以涼血解毒,祛風止癢為主。其中風團鮮紅灼熱者,常以消風散加減牡丹皮、赤芍疏風清熱,涼血止癢。可配合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若重者瘙癢劇烈,皮疹大面積發生難以控制者,可靜脈點滴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等,盡快控制病情,防止並發症的發生。若出現喉頭堵塞感,胸悶、憋氣等,需盡快到最近的醫院,而不是到最大的醫院進行急救。

2、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是一種難治的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皮損表現主要以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為主,患者往往瘙癢難耐,常因搔抓形成糜爛面、滲液,有的因瘙癢劇烈,影響了日常休息甚至引起了神經功能障礙,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而劇烈搔抓、熱水燙洗或其他的刺激也會加重皮損,如果繼發感染,則可能形成膿皰、膿痂、淋巴結腫大,發熱;也可能誘發細菌、真菌、病毒的感染;也可能使皮損相互融合而泛發全身,形成全身彌漫性潮紅,甚至出現大片的滲液和糜爛,從而繼發成紅皮病,使多系統損害、影響代謝,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出現濕疹後一定要與醫生協同配合,注意調護,切忌熱水燙洗,暴力搔抓而加重。

首先尋找誘因,查找過敏原,進行抽血或者斑貼試驗。其次急性濕疹與「濕」「熱」密切相關,以濕熱蘊膚多見,內治以清熱利濕止癢為主,外治根據上述原則,有滲液時選用苦參、黃柏、地膚子、白鮮皮、枯礬、馬齒莧等清熱解毒止癢之品煎湯濕敷或10%黃柏溶液冷濕敷,無滲液僅有紅斑時選用三黃洗劑或爐甘石洗劑外用。急性期中葯內治常選用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荊芥、防風、苦參、黃芩、大青葉、白茅根等,清熱涼血,除濕止癢。可配合抗組胺葯或靜脈輸液鈣劑、維生素C、復方甘草酸苷等抗炎、抗過敏治療。

3、葯疹

葯疹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除固定型葯疹具有特徵性表現外,多數葯疹不易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同樣症狀相區別,必須根據病史及發展過程加以綜合分析而做出判斷。在臨床上,對驟然發生於治療過程中的全身性、對稱型分布的皮疹要有警覺,詢問用葯史,特別注意葯物的交叉過敏以及隱蔽形式出現的葯物過敏。熟知各種類型的葯物過敏特點,排除類似的內科和皮膚科疾病。一般葯疹的顏色較鮮艷,癢感重。通常葯疹在停用致敏葯物後很快好轉和消退。在臨床上用葯後發生葯疹,停葯後消失及再用時復發的葯物史很有診斷意義。

葯疹的治療原則: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葯物以及與其結構相似的葯物。

(2)多飲水或輸液促進體內葯物的排泄。

(3)輕症者給予應用抗組胺葯物、維生素C及鈣劑。重症者加用糖皮質激素。

(4)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

(5)支持療法,注意補液和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對伴黏膜損壞者要積極保護黏膜,尤其是眼結合膜,防止角膜渾濁及黏膜的粘連,小兒要注意龜頭及包皮的糜爛,造成包皮狹窄。每日可用3%硼酸水清洗或皮質類固醇類眼葯滴眼,口腔注意清潔,經常漱口,可選用2%碳酸氫鈉溶液漱口。

總之,無論是急性濕疹、葯疹、急性蕁麻疹還是其他的過敏性皮膚病,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一定不要忽視它的危害和影響,皮膚病的特點多易診難治,可急性發作,反復難愈,因此在醫生常規治療的同時,一定要積極調護,切記搔抓和燙洗,少洗澡,注意保濕護膚,保持心情愉快,早發現早治療,防止加重或復發,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文/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 楊碧蓮,李姝燏


7. 請問皮炎分為哪幾種

皮炎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症狀可以分為: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激素性皮炎幾大類。
1、脂溢性皮炎
皮膚油脂分泌旺盛為誘因,伴有馬拉色素真菌,產生皮膚炎症。一般多發生於面部、頭皮(伴發脫發)、眼瞼、前胸、腋窩等部位,表面附著油膩性鱗屑,皮損呈現暗黃色紅斑或丘疹,瘙癢難忍。
2、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也稱過敏性皮炎,是皮膚表皮接觸塵蟎、花粉、鹼性物質等易過敏物質,產生的皮膚炎症反應,瘙癢難耐,成片紅斑。疹型單一,發病前有接觸過敏物質。
典型症狀:紅斑、紅腫、丘疹、水皰或大皰。特點:疹型單一。
3、激素性皮炎
激素性皮炎由於激素的不當使用造成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表皮、真皮層變薄、色素減退或沉著等症狀的皮膚炎性反應,同時伴有瘙癢或燒灼感。
4、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主要由於紫外線照射,表皮毛細血管擴展引起皮膚炎症反應,表現為面部、額頭等暴露皮膚,皮膚劇烈瘙癢、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常影響睡眠。並伴發紅斑、水腫、水皰、色素沉著等。
5、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由於內分泌、腸胃功能、精神因素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是皮炎種特殊的一種。神經性皮炎伴有陣性劇癢,夜間尤為嚴重,抓繞後有破損和血痂,長期反復發作。
初發為扁平丘疹樣,後期融合成片,肥厚、皮紋加深、皮峭隆起,苔蘚樣症狀等。
6、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是與遺傳相關的慢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瘙癢並伴隨紅斑、水泡等,主要特徵是復發性及過敏性。

8. 皮炎的幾種分類是什麼

皮炎的分類:
1.神經性皮炎: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後有皮損;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皮疹多發於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腘窩、外陰;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2.異位性皮炎:成人期皮損可類似播散性神經性皮炎,但有嬰兒期濕疹史、家族遺傳過敏史、皮膚白色劃痕症陽性等其他臨床特點。
3.特應性皮炎:最初病損多為面頰部,初起時為散發或群集的小紅丘疹或紅斑,逐漸增多,並可見小水皰、黃白色鱗屑痂皮,可有滲出、糜爛及繼發感染。瘙癢劇烈。慢性表現為乾性、較大、較隆起的棕紅色丘疹和粗糙而帶皮屑的棕褐色苔癬樣變,可融合成片。經過搔抓,常有少許滲液、表皮剝脫及抓痕。
4.夏季皮炎:初起時皮損為針尖大小紅斑、丘疹,因瘙癢搔抓後可出現抓痕、血痂、皮膚肥厚及色素沉著,無糜爛及滲液,好發於成年人的四肢伸側。當氣溫下降時病情明顯好轉,並可自愈,病情與氣候明顯有關。
5.異位性皮炎有時在出生後幾個月內出現。嬰兒可出現皮膚潮紅、滲液,面部、頭皮、尿布區域、手、臂、足或腿部出現結痂的皮疹。通常在3~4歲時,皮炎消失,但常常復發。年齡稍大的兒童和成年人皮疹常出現(或復發)在一個或幾個部位,特別是在上臂、肘窩或窩。皮疹的顏色、程度和部位因人而異,但都有瘙癢。
6.脂溢性皮炎:皮疹初起為毛囊口周紅色小丘疹,漸發展融合成黃紅色斑片,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嬰兒脂溢性皮炎常於出生後1~3個月發病,前頭頂或整個頭皮可覆滿厚薄不等油膩性灰黃色或黃褐色痂屑,可累及眉區、鼻唇溝、耳後等處,微癢。一般在3~4周內痊癒,若持續不愈,常並發感染或異位性皮炎。
7.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8.念球菌性皮炎:多發於皮膚皺褶部如腹股溝,肛周臀裂部,腋窩,女性乳房下皮膚,也可發於龜頭包皮內和大小陰唇,指甲溝和口角等處。皮疹多呈局部皮膚潮紅,輕度腫脹,表面可糜爛,分泌物有異臭味。有時也可呈乾燥,脫屑。小兒念珠菌性皮炎還常累及軀干,頸部皮膚,呈廣泛密集紅色斑丘疹,外觀似熱痱。可同時侵犯口腔或外陰粘膜,常有乳酪樣分泌物呈假膜狀。
9.蚊蟲叮咬型皮炎:是被蟲類叮咬,接觸其毒液或蟲體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較為常見的害蟲有跳蚤、虱類、蠓、刺毛蟲、飛蛾、蚊、臭蟲、蜂等。會出現紅斑、丘疹、風團等症狀,嚴重的可出現水皰或大皰,在蜇咬部位可見到瘀點或水皰。
10.激素依賴性皮炎:是因長期反復不當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質類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膚出現紅斑、丘疹、乾燥脫屑、萎縮、萎縮紋、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痤瘡、色素沉著異常、酒渣鼻樣皮炎、口周皮炎、光過敏、多毛、不易辯認的癬,魚鱗病樣變化等繼發症狀等。局部有明顯自覺瘙癢或灼熱感。
怎麼辦呢?
1、過敏性皮炎吃蜂膠
因為蜂膠中的類黃酮物質可清除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蜂膠還能使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顯著提高。另外,蜂膠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E是很強的抗氧化劑。
2、過敏性皮炎吃什麼好
2.1、胡蘿卜
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症、過敏性皮炎等過敏反應。
2.2、蜂蜜
常喝蜂蜜有助遠離傷風、瘙癢、咳嗽等季節性過敏症狀。蜂蜜能夠預防過敏的原因在於其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是蜜蜂體內的一種液體,在臨床上被用於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此外,蜂蜜里還含有一定的花粉粒,常喝會對花粉過敏產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2.3、金針菇
經常食用金針菇有利於排除體內的重金屬離子和代謝產生的毒素和廢物,有效增強機體活力。金針菇菌柄中含有一種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濕疹等過敏病症,健康人也可以通過吃金針菇來加強免疫功能。
2.4、紅棗
學者研究發現,紅棗含有大量的抗過敏成分環磷酸腺苷,過敏體質的人每次取5-10顆紅棗嚼食,每天吃2-3次即可起到預防作用。而且對已經發作的各種過敏性疾病,都可食用紅棗進行輔助治療,食法同上,需要注意的是持之以恆。
3、過敏性皮炎不能吃什麼
3.1、在生活當中最好不要吃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等高熱量的;其次就是海產類食物,就是魚,蝦,蟹等,平時蔥,蒜,羊肉等致使過敏或者屬於過敏體質的都避免或者少吃,有時因為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給孩子補充充足的營養,這時就要注意了,因為有些孩子是過敏性皮膚可能對於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過敏的,所以需要注意不要過多攝取。
3.2、不能吃辛辣或者油炸的食物,主要以清淡的為主,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減少過敏的現象發生。
3.3、不能夠吃燒烤。因為燒烤是對敏感肌造成破壞最大的,其能使敏感肌容易缺水,煎炸食物也不能吃,日常也少或者避免不喝酒。
值得選擇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

9. 葯物性皮炎都有哪些特點

葯物性皮炎的關鍵確診關鍵點

1、有服葯史。

2、有一定危險期,初次服葯5—20天,反復服葯則可在1—2天或數鍾頭內病發。

3、皮疹種類多種多樣,各種類型葯疹都是有自個產生、發展趨勢規律性及分別的臨床醫學特性,但除固定性葯疹有異型性主要表現外,葯疹均有病發忽然、皮疹對稱性遍布、泛發全身及色調艷麗的特性。

space

第二,葯物性皮炎一般均產生於數次葯品觸碰後,而很少產生於初次觸碰者。

以上是北京市京都皮膚科醫院對葯物性皮炎具備的特性的簡易詳細介紹,日常生活醫治中能夠對葯物性皮炎加多留意。出現相近葯物性皮炎症狀表現時,一定要立即醫治,以防葯物性皮炎病況發展趨勢比較嚴重,給本身皮膚產生危害

10. 葯物性皮炎的表現有哪些

葯物性皮炎症狀有兩大類,一種是局部,還有一種是系統性。葯物性皮炎局部產生症狀,固定葯疹最多見,像口唇上如果產生固定葯疹,就是嘴周圍一圈紅黑紅黑表現。如果是生殖器部位,生殖器又紅又腫,然後還有疼,最後還有感染跡象,這是局部症狀。

葯物性皮炎症狀全身的就是可以表現為蕁麻疹樣、猩紅熱樣,還有麻疹樣,甚至剝脫性皮炎型葯疹,還有重症多形紅斑型葯疹,就是全身症狀首先是瘙癢,然後彌漫對稱發生點狀或者是片狀紅斑,伴有瘙癢,這是全身泛發一種中型表現。

還有一種重型葯疹,表現就特別嚴重,伴有全身症狀,像剝脫性皮炎型葯疹,全身大片皮膚沒有一處好的,又紅又腫又脫皮,同時伴有發冷、發抖、全身不舒服。重症多形紅斑也是這樣,往往伴有全身發冷、發抖、發熱,還有低蛋白血症導致還有肝腎功能損害系統性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