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地有什麼功效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1)地黃既有止血作用, 又有抗凝血作用。
(2)抗真菌作用地黃水浸劑對須瘡癬菌、石膏樣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及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等多種真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
(3)對內分泌的影響生地黃具有對抗地塞米松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抑製作用, 並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
性味歸經
甘,寒。歸心,肝,腎經。
(1)神經性皮炎立冬擴展閱讀:
功能主治
1、生地治傷寒溫病應發汗而不汗之,內蓄血者,並治鼻衄、吐血不盡,內有瘀血,面黃,大便黑: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葯三兩,牡丹皮二兩。水煎,分三服。(《千金要方》犀角地黃湯)
2、生地治時氣熱毒在臟腑,欲發赤斑:地黃汁五合。上件葯於鍋中,以煉成了豬脂半斤相和,煎十餘沸,濾去滓,入麝香攪勻。每服二合,盡服之,毒當從肉中為汗出,便愈。(《聖惠方》)
3、生地治熱病,初覺煩躁頭痛,腰腳疼:地黃汁三升,黃芩二分,生薑一分,白蜜半匙。上件葯,細銼黃芩、生薑二味,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黃、蜜,更煎三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聖惠方》解毒飲子)
4、治小兒熱疾,煩渴頭痛,壯熱不止:生地黃汁三合。上入生蜜半合和勻,時時與一合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聖惠方》)
5、治吐血:生地黃汁一升二合,白膠一兩,以銅器盛。蒸之令消。(《醫心方》單神方)
6、生地治小腸實熱,心中煩悶,小便出血:生地黃、白茅根各半兩,蔥白二莖。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食前分溫二服。(《聖濟總錄》地黃湯)
7、治心熱腸風臟毒出血: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渣,黃連四兩,二味拌勻曬干。上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後麥門冬湯下。(《醫統》千金地黃丸)
8、生地治婦人傷血不止,兼赤白帶下:生地黃汁、益母草汁半碗。上件葯,取水半盞,同煎至七分,日三五服。(《普濟方》地黃益母草湯)
9、治跌骨碎破:用生地黃搗爛,熨熱過之,日夜數易。若血聚,以針決之。(《衛生易簡方》)
10、治傷肢折臂,斷筋損骨,但有皮相連者:用生地黃研汁,好酒和服,一月筋皮連續;並杵碎,炒熱封損處。(《衛生易簡方》)
11、生地治因勞損尿血不止:生地黃汁五合,車前葉汁五合,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上件葯,將二味汁相合,每於食前曖一小盞,調下膠末二錢。(《聖惠方》)
12、生地治產後小便出血:生地黃、生刺薊各半斤。上搗絞汁,每服一小盞,食前飲下。(《普濟方》)
13、治暴赤眼腫痛:生地黃(凈洗,切,研)、黑豆各二兩,生搗末。上二味,搗成膏,臨卧時以鹽湯洗眼後,閉目,以葯膏厚罨眼上,更不動,至曉水潤葯令軟,取下。(《聖濟總錄》地黃膏)
14、治骨槽風痛,齦腫齒疏:生地黃一斤(取汁),胡桐淚半兩(細研),白礬半兩(枯,研),麝香一分(細研)。上三味,研為極細末,與生地黃汁,相和勻,於銀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熬成膏。臨時以葯於牙齦上塗之,有津即咽。每用一字,食後,夜卧。(《聖濟總錄》)
15、生地治傷寒心熱,口舌生瘡:生地黃汁三合,蜜五合。上二味攪勻,慢火煎如稠餳。每服半匙,含化,徐徐咽津,不拘時。(《聖濟總錄》)
16、生地治勞熱咳嗽,四肢無力,不能飲食:生地黃汁半斤,蜜三合,青蒿汁三合。上葯相和,不計時候,溫服一合,宜頓服之。(《普濟方》地黃湯)
17、生地治虛勞乾咳嗽,好酒者久嗽不愈尤效:人參十二兩,白茯苓十五兩,琥珀、沉香各半兩,大生地黃十斤(洗凈,銀石器內杵細,取自然汁。甚忌鐵器),白蜜五斤(熬去沫)。先以地黃汁同蜜熬沸,攪勻,用密絹濾過,將人參等為細末和蜜汁入磁瓶或銀瓶內,用綿紙十數層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鍋內或銅鐵鍋內以長流水煮沒瓶頸,用桑柴火煮三晝夜取出,換過油單蠟紙扎口,懸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氣,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氣,然後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後取一二匙,用溫酒一兩調服,不飲酒人白場調亦可。(《古今醫統》)
18、生地治產後腹痛,眼見黑花,或發狂如見鬼狀;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語,心胸脹滿,水谷不化,口乾煩渴,寒熱往來,口內生瘡,咽喉腫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產後中風,角弓反張,面赤,牙關緊急;
或崩中如豚肝,臍腹(疒虧)痛,煩躁恍惚,四肢腫滿;及受胎不穩,唇口指甲青黑:生地黃、生薑各二斤,研,取汁留滓,蒲黃、當歸各四兩。上於銀石器內,用慢火取地黃汁炒生薑滓,以生薑汁炒地黃滓,各令干。四味同焙乾為細末,醋煮麵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用當歸酒化下。(《婦人良方》地黃丸)
19、治產後血暈危困:生地黃汁一大盞,當歸一分(銼),赤芍一分(銼)。上水煎三五沸,溫服,如覺煩熱,去當歸,入童子小便半盞服之。(《雲歧子保命集》)
20、生地通經脈,補虛弱,強腳膝,潤肌膚:生地黃一斤取汁,牛膝制了末二兩。上件葯,攪勻,銀石器中熬,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酒下。(《普濟方》)
化學成分
生地黃根莖主要含B-谷甾醇與甘露醇,及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還含地黃素(Rehmannin)、生物鹼、脂肪酸、梓醇(Catalpol)、葡萄糖與0.0053%的維生素A類物質;根又含水蘇糖、4.2%精氨酸與3.0% r-丁氨酸。
懷慶地黃的根莖也含甘露醇、水蘇糖、0.11%的梓醇、蔗糖、4.2%精氨酸、3.0% r-丁氨酸。乾地黃中分得糸列脂肪酸、β-谷甾醇、棕櫚酸、丁二酸、胡蘿卜甙及S8環狀化合物。地上部分含monomelittoside,leonuride及桃葉珊瑚甙、梓醇甙、二氫梓醇甙。
生長習性
生地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太嚴。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而疏鬆的壤土或砂壤土生長較好。較過沙的土壤,蔭蔽處生長不好,土壤過黏或過硬,都會造成其塊根發育細長,產量降低。如果土壤積水,塊根很容易腐爛。
栽植方法
北方4月上旬至4月下旬,栽早地黃或春地黃,在北方,小麥收獲後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晚地黃或麥在地黃。在南方驚蟄至春分栽種,在打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厘米開深7厘米左右、寬10~13厘米的溝,以25~30厘米株距,錯開放入根莖,覆土蓋平畦面,如果早春栽植,外溝深10~15厘米,將挖出的土蓋在下種溝上面,在溝內澆水,當大部分生地生芽時,把溝填平,做成平畦,保持地溫和水分,地面不板結,出苗整齊。每公頃地用種栽450-600千克。
田間管理
生地出苗後至封壟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中耕除草,應特別小心,勿傷害幼苗,深3厘米以內,結合中耕除草,追施兩次肥,以農家肥為主,每次每公頃15000千克左右,第一次苗高6-10厘米時,第二次苗高15~25厘米時追一次,一定是腐熟肥料,開溝施於行間。
灌水排水:生地既怕旱又怕澇。春季栽種時,天旱必須澆水,栽種後第一次可多澆水,以後經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即可,雨季注意排水,防止亂根。
採收加工
生地於寒露至立冬收獲,在畦的一端開溝,順序採挖,去莖葉、須根、泥土,忌水洗,分開大小,置於火炕上,先微火3天,待大部分生地發汗後,可加大火。頭1~3天,每天翻一次,以後每天翻2~3次,一直到生地發軟,內沒有硬核,顏色變黑,外皮變硬時取出來即為生地。
② 全身皮膚癢是怎麼回事
現在已經立冬了,天氣漸漸開始寒冷,很多人已經穿上了秋衣,北方地區的人都穿上了棉襖。
到了秋冬,很多人都會被濕氣纏身,如果冬天不祛濕,致使脾傷於濕。脾胃的根源在於濕氣,很多人發現自己整天睏乏無力,無精打采,早上起床困難,頭暈腦脹,發虛汗,舌頭邊緣有鋸齒狀,舌苔厚白鋪滿了整個舌頭,舌頭中間有裂紋......感覺嗓子干,嗓子疼、口乾口苦口臭、全身肌肉關節痛,皮膚油光,滿臉起痘,大便糖稀而肛門澀癢,皮膚濕疹等等還出現便秘情況。
為什麼會這樣?在夏天的時候,人們一個個都生龍活虎的,健康得不行,怎麼一到冬天就不一樣了呢?
其實,這是因為冬天寒氣就重,稍不注意就外寒觸動里寒;另外,人們只記得在夏天祛濕,卻不知道冬天體內也有濕氣,再加上「燥」的影響,一些不適的表現就多了!
可以說,除了防寒保暖之外,99%的人都忘了「防濕」和「防燥」這兩件事!
冬天除了是個寒氣重的季節以外,也是一個乾燥的季節,所以在冬天除濕也是很重要的事情,這時候濕氣最為活躍,而人恰恰是這時候身體最虛弱,人們常說的濕氣,所謂「濕氣」分為兩種。
一種濕氣叫「內濕」,即體內水濕停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都可能是導致內濕的重要原因:如熬夜、久坐不運動、大量飲酒、飲食無節制。特別是有的人偏愛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消化不了,致使脾胃虛弱,濕氣內生。
另一種濕氣叫做「外濕」,即外感濕邪。此種濕氣主要是受到季節和地域環境的影響。高溫、多雨,空氣中濕度很大,人很容易外感濕邪。,雨量大、雨季長,夏天悶熱潮濕,秋季乾燥,冬季陰冷多雨,也很容易導致濕氣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