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冬春季節皮膚癢無皮疹
擴展閱讀
水痘可以吃的菜譜 2024-10-06 03:46:09
外陰皰疹喝酒 2024-10-06 03:36:50

冬春季節皮膚癢無皮疹

發布時間: 2024-07-07 20:52:34

① 冬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

1.保持良好的身體免疫力。及時接種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炎等預防相關傳染病的疫苗,規律飲食,不挑食偏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加強體育鍛煉,勞逸結合,注意及時增減衣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佩戴口罩,特別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到人群聚集的場所建議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外出後、飯前便後都要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注意呼吸道禮儀,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面對他人咳嗽或者大聲說話。

3.保持環境清潔。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廁所、門把手等重點區域要經常消毒,玩具、被子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消毒。

4.保持社交距離。在商場、車站、餐廳等場所排隊等候時,都要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離,這既可以防範傳染病,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5.疾病流行期間不去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患者。

② 身上總是癢

應該是 慢性蕁麻疹的... 慢性蕁麻疹 資料我就不給你復制了 其實沒什麼 不用忌口 不會傳染 屬於你的體質的問題! 多吃些水果蔬菜 和 牛奶豆漿等等 多多鍛煉身體! 你應該是個大學生吧 呵呵 我老婆上大學的時候也得過這種病的 身上還很癢呢 你是不是住寢室? 寢室衛生很重要哦 沒事情的話 天氣好就把被褥拿出去曬曬被子! 明白么? 潮濕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 多喝熱水 鍛煉身體 勤洗澡 媽媽教育你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嘿嘿 吃一些消炎 去火排毒的葯把 多食vc ve 知道么? 多聽老公話 作息時間有規律的話 你的病症很快會消失的 總之 身體是自己的 好好珍惜 ....

③ 冬春兩季會發作的皮膚病

季節性面部過敏又叫面部敏感性皮膚,表現為面部乾燥、脫皮屑、干癢、刺痛、吹冷風或熱風就發紅、搽化妝品加重。嚴重時還會出現面部紅腫,眼瞼水腫。
那麼,面部敏感性皮膚是怎麼形成的呢?
皮膚都有天然屏障功能,如果經常過度清潔面部或外用剝脫性的化妝品,容易破壞這種屏障,導致皮膚過敏。這常出現於乾性皮膚的青年女性。
那麼,一旦出現面部皮膚過敏怎麼辦呢?
不要過度折騰您的面子。過度的面部清潔和頻繁更換護膚產品會破壞您的「面子」。
不要再太陽下暴曬。紫外線的照射會破壞面部皮膚的角質層。
不要過多喝酒、進食辛辣刺激食物。
睡眠要充分。皮膚是需要水分來滋養的,睡眠不充分,皮膚容易乾燥。
出現面部敏感,可以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片等,外搽硅油霜等潤膚產品。
如果按照上面的做了,1-2周還沒有明顯改善,則盡快到皮膚專科就診,查找過敏原因,並對症採用個性化治療。
通過我們的介紹想必大家都應該對這種情況有了更加了解了。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用處。當然我們還是建議大家,要想遠離疾病,預防還是最主要的,注意飲食規律,多吃蔬菜水果,這樣才能對身體有所幫助。

④ 冬春季傳染病預防小常識

冬春季傳染病預防小常識:

1、合理膳食,增加營養,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2、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3、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游藝活動室等。

4、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飯前便後及接觸臟東西後要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擤鼻涕後)應立即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5、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保證睡眠時間,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不食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

8、避免接觸傳染病人,幼兒園出現傳染病及時消毒,盡量疏散幼兒。

9、按計劃接種疫苗,出現發熱、出疹或有其他不適及時就醫。

10、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11、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應帶上口罩,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並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禽類接觸史、是否去過活禽市場、近期去過哪些地方旅行等。

12、從事家禽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的職業人群在接觸禽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等),接觸後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發現病、死禽及時報告動物衛生管理部門,以及時、妥善處理。發現傳染病並及時報告相關部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冬春季節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大多都是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的共性為:發熱、乏力、頭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塵埃進行傳播,病人在講話、咳嗽、打噴嚏時可以從鼻咽部噴出大量含有病原體的黏液飛沫懸浮於空氣中,被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傳染,也可形成大面積流行。

冬春季傳染病常見的有以下幾點: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潛伏期1—3日,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為1周。流感病毒主要通過咳嗽和打噴嚏等方式傳播,正常人也可能通過接觸帶有流感病毒的物體,再接觸自己的口鼻而導致感染。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患有流感後,應及時就地適當隔離、休息、多喝開水、房間多通風和消毒,對症治療來減輕症狀和控制細菌性繼發性感染,發病早期(48小時之內)可服用抗流感病毒葯物。症狀嚴重的患者,如嚴重肺炎、劇烈咳嗽、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等需住院治療。

2、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24小時後水皰變渾濁,易破潰,然後從中心干縮,迅速結痂。臨床上往往丘疹、水皰疹、結痂同時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軀干,繼頭面、四肢,而手足較少,且瘙癢感重。接受正規治療後,如果沒有並發感染,一般7-10天可治癒。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傳染物品。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多見。

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傳染性很強,如果發現兒童患病應立即隔離,起碼到痘疹全部結痂。發熱患兒應卧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病兒皮膚應注意清潔,由於皮膚瘙癢,防止抓傷,應剪短指甲,帶手套。

3、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傳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癒。典型的臨床症狀是發熱、耳下腮部、頜下漫腫疼痛,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方蔓延,可並發腦膜腦炎、急性胰腺炎等。傳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病毒經過飛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預後良好,病後有持久的免疫力。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病,5歲以下兒童易發病,主要症狀是發熱、手、足、臀、口腔出現皮疹或皰疹。絕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經治療可痊癒且不留後遺症。個別患者可出現重症表現,合並其他並發症,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需及時搶救。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較多,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的飛沫)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成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護,避免傳染給孩子。由於目前手足口病重症患兒早期表現較難鑒別,建議家長引起重視,當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時要及時就診,嚴禁個體診所、鄉村醫生收治5歲以內有皮疹或發熱(體溫≥38℃)兒童病例。

5、人禽流感

一般認為,人類對禽流感病毒並不容易被感染上,不過也可能在任何年齡被感染,但13歲以下兒童所佔比例較高,病情較重,其屬於易感人群。人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禽類,特別是雞。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傳播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高危人群有:一是家禽養殖業者。二是在發病前1周內去過家禽飼養、銷售及宰殺等場所者。三是接觸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為高危人群。

日常防治應盡量避免去活禽市場或攤位,不購買活禽、不自行宰殺活禽,應購買、食用有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及其產品。如在野外發現生病或死亡的野鳥,不要輕易接觸,應及時報告所在地區的野生動物(林業)管理部門。注意飲食衛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注意廚房衛生,砧板做到生熟分開。目前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由於沒有相應疫苗,而冬春季節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所以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疾病非常重要。

⑤ 如何預防春季傳染病

春季疾病預防

·春暖花開防過敏
·初春季節謹防鼻出血
·春季謹防過敏性鼻炎
·老人春季提防肺結核
·春季需防「小兒肺炎」
·春遊要防萊姆病
·春季麻疹防治
·春季瘙癢莫忽視
·春季提防帶狀皰疹——「串腰龍」
·冬春季節防感冒
·哮喘的春季預防
·春天當防皮炎復發
·春天與呼吸道疾病
·踏青旅遊當心皮炎
一、春日出遊引發「紅眼睛」

陽光明媚,外出遊玩的孩子越來越多。可是一不小心,就出現紅眼睛、流眼淚,經過檢查,原來是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和環境因素有關,近年來過敏兒童增加也和室外過敏物質(比如各種花粉等)有關,這類孩子外出旅遊要減少和花粉的接觸。過敏性眼結膜炎往往隨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伴發,經常出現在花粉較多的春秋花季,導致眼紅、眼癢、流淚和異物感。這種疾病容易出現季節性反復發作,對兒童身心、健康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現已證明,患兒對某種物質形成過敏,除遺傳因素外,還和胎兒時期和出生後1—2年內反復接觸某種低濃度過敏源有關。專家建議,如果能在兒童出生後1—2年裡盡量減少環境中的各種過敏源濃度,就能防止、減少兒童過敏的形成;如果已經形成過敏,就盡量不要再接觸過敏源,這樣可減少、終止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同時,通過特定的方法,比如脫敏療法、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等,對預防過敏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四種疾病隨春到

二、甲型肝炎: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發季節,是由甲肝病毒所致的傳染性肝炎。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在這段時間里,特別是在接觸甲型肝炎病人半個月至一個月後的時間里,凡出現發熱,沒有其它原因,如吃得過飽、吃了油膩食品、夜間睡眠不足等可以解釋的吃不下飯,甚至飯後惡心、嘔吐、乏力,連上一步樓梯都感費力、面黃、小便像濃茶等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預防措施是加強糞便管理,及時隔離病人,搞好飲食衛生、飲水衛生。
三、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冬春季急性傳染病。目前對這種病尚無令人滿意的特效葯物,病後不及時診治,病死率相當高。在這個季節,一旦出現突然畏寒、繼之高熱、面紅、頸紅、胸肩部紅、貌似醉酒、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求治。

四、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俗稱腦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好發於冬春季,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兒童為多。在流腦好發的季節里,要注意積極預防。一旦發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加以注意盡早就醫。

早期發熱,隨後頭疼,繼而嘔吐,這三大症狀被醫學界稱為「流腦信號」。如不及時治療,危險性很大。因此,要注意保護易感兒童,早期發現,及時隔離治療。 「流腦」是經呼吸道傳播的一種化膿型腦膜炎。「流腦」一般表現為突然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精神不振、頸項強直等症狀,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春季由於天氣冷暖不定,發病率佔全年的60%左右,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為高發人群。

根據病情,「流腦」分為普通型和暴發型,後者尤其值得重視。暴發型流腦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往往在24個小時甚至6個小時內就可出現嚴重的休克和呼吸衰竭,病死率極高。因此,在「流腦」高發季節,若病人出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或有突發高熱、身上發現出血點、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煩躁不安等情況,要立即到正規醫院搶救治療,不得延誤病情。

通過對傳染源的隔離來預防「流腦」比較困難,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我國已對兒童預防接種多年,保護率可達90%以上。專家提醒人們特別是家長們,不要忘記給自己和孩子接種「流腦」疫苗。同時,人口密集的單位如發現多例「流腦」,應對密切接觸者考慮短期用磺胺嘧啶預防。該病患者居室應開窗通風,病人使用的被褥應在太陽光下曝曬消毒。

五、 風疹以幼兒發病為多。懷孕婦女特別是妊娠早期得了風疹容易引起胎兒畸形。此病多有發熱,體溫不太高,1~2天後面部、頸部皮膚出現淡紅色疹子,在24小時內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無疹子。在風疹好發季節里,孕婦盡可能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外出時盡可能戴口罩。

|春季小兒感冒絕不能小看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白喉、麻疹、猩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多種小兒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的季節,要防小兒呼吸道感染。

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兒科專家說,由於個人的免疫力狀況不同,一部分患兒可能什麼葯也不用就會痊癒,但如果連續出現發熱、頭痛、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情況就要立即去醫院,因為這些表現與春季常見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紅熱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初期症狀極其相似,極易混淆,因此春季小兒感冒絕不能小看,不要亂用感冒葯,應由醫生檢查、確診後再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如果只是單純的病毒感染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但如果是細菌引起的感染,則需要用抗生素葯物或住院治療。

在春季呼吸道疾病高發的日子,家長應掌握一些操作簡便、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

1. 嚴格按照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程序,按時接種各種疫苗;

2. 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暢,定期用各種空氣消毒劑噴灑房間

3. 教育孩子講究飲食衛生、個人衛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養成餐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4. 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經常拿到陽光下暴曬,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傳播;

5. 由於孩子新陳代謝率高,運動量大,平時不要讓孩子穿得太多,要讓孩子習慣冷一些的環境,同時要注意讓孩子多做戶外活動,提高機體對病原菌的抵抗力;

6. 如果家中已有呼吸道傳染病的患者,飲食起居用具應該專用,家屬接觸病人時應戴上口罩;

7. 當幼托機構、學校發生呼吸道積聚病例時,應配合幼托機構、學校,及時告訴保健老師,必要時上醫院就診;

8. 飲食上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以適當給予一些酸甜的食物,如糖醋排骨、魚等,另外還可以選用豆製品、肉、魚類、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猩紅熱 是春季高發的傳染病,多見與幼兒。主要特徵是發熱、咽痛、遍體細紅色丘疹、面頰紅暈、口周蒼白、舌苔鮮紅似草莓狀。患兒的護理很重要。居室保持干凈,陽光充足。患兒最好不要卧床休息,近食流食,多喝水。還要注意口腔衛生,加強皮膚護理。

流行性腮腺咽 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的腮腺發炎腫起,以春季為發病高峰,3-15歲的兒童易發此病。預防重點應保護有接觸史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因該病對男性性生殖氣管會產生損害。在流行季節可進行葯物預防,如板蘭根煎水口服。

春季防治兒童發疹性傳染病

冬春之交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尤其是一些好發於兒童的以皮膚發疹為主要表現的經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其病變經過大致相同,應根據各自的發病特點,以及特徵性皮膚症狀予以鑒別。
風疹 多見於兒童。皮疹始見於面部,為粉紅色斑疹,輕度癢感。24小時內迅速蔓延到頸部、軀干、四肢,1~2天內漸消退。往往下肢見到皮疹而面頸部皮疹已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在發疹前24小時左右,患兒耳後和枕骨下淋巴結腫大,輕度壓痛,患病初期可在軟齶、頰部出現暗紅斑,為診斷要點之一。
風疹也可在青年或成年人群中流行,在發疹前1~2天有發熱、頭痛、咽痛。妊娠3月內孕婦患風疹可引起流產、死產、早產和胎兒畸形。故當孕婦接觸風疹患者後,應立即注射丙種球蛋白緊急預防。
麻疹 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表現為高熱、眼結膜充血、怕光、分泌物增多、流涕�粘液膿性、咳嗽。2~3天後在第二臼齒對面的頰粘膜上出現藍白色或紫色小點,周圍有紅暈,並可蔓延到整個頰粘膜及唇內側。在出現皮疹的第二天開始消退,是具有鑒別意義的麻疹早期特徵。
起病後第3~4天,耳後、發際、顏面部開始發疹,迅速蔓延至頸部、上肢、軀干、下肢,為玫瑰色斑丘疹,約2~5天內出全。繼之體溫開始下降,皮疹按出疹順序逐漸消退,遺留色素沉著斑。病變經過約需2周。
幼兒急疹 多發生於2歲內嬰兒。突然發生高熱,伴食慾不振,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嗜睡、惡心、嘔吐、咳嗽,枕後和頸部淋巴結腫大。3~5天後體溫開始下降,約24小時內降至正常。熱退時出現玫瑰色斑丘疹,先於頸部、軀干,漸蔓延至臂及下肢,而頸、肘、膝等部位及掌跖部多無皮疹。皮疹1-2天後消退,不留痕跡。起病初在患兒懸雍垂兩側見有小結節狀隆起,周圍充血,成暈狀粘膜斑,有助於早期診斷。
猩紅熱 突發高熱、頭痛、咽痛、惡心、嘔吐,嬰兒可有驚厥,病初舌乳頭肥大,突出於白色舌苔中,稱為「白色楊梅舌」,3~4天後白色舌苔脫落,呈鮮紅色,成為「紅色楊梅舌」,是診斷要點之一。
起病後1天發疹,於頸、胸、軀干、四肢依次出現,1~2天遍布全身達高峰,呈彌漫性密集紅斑,尤以肘彎、腋窩、腹股溝處皮疹更密集,兩頰及前額部充血潮紅,但無皮疹,口鼻周圍呈特徵性「環口蒼白圈」。皮疹持續2~4天後依次開始消退,7~8天時脫屑,手掌足跖部呈大片狀脫屑,有時像手套、襪套樣脫屑。
這些以皮膚發疹為主要症狀的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雖會在兒童人群中引起流行,但大多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只要適當注意卧床休息,多飲水,對症處理和預防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