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治皮炎土法
擴展閱讀
臉上皮膚觸摸麻麻的 2024-10-05 21:18:43
鼻子下面濕疹怎麼辦啊 2024-10-05 21:14:58

治皮炎土法

發布時間: 2024-07-07 08:25:49

『壹』 中醫怎麼治療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的皮疹以乾燥、粗糙、肥厚、脫屑、瘙癢為特徵,發病與風、燥、血回虛、血瘀關系答最為密切,放治療亦以搜風、潤燥、養血、活血化瘀治則最為常用,另外重鎮寧神養心之葯亦常用之,如珍珠母、代赭石、合歡皮、茯神、酸棗仁、龍骨、牡蠣等,對夾濕熱者應佐加化濕清熱之品,如土茯苓、生地、白鮮皮、苦參等。 神經性皮炎的外治方法很多,諸如前述的外洗療法、外塗療法、外擦療法、發皰療法、劃痕療法、葯烘療法、針刺療法、穴位注射療法、梅花針療法、艾灸療法等對神經性皮炎均有一定的療效,臨床上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治療,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應掌握適應症和用葯不宜過量,以免引起毒副反應。 現代醫學治療神經性皮炎主要是應用鎮靜劑、抗組織胺葯內服和外塗皮質激素類軟膏,亦有採用抗組織胺葯、普魯卡因或皮質激素作局部皮下封閉。

『貳』 沙土皮炎的治療方法

沙土皮來炎醫學上稱為幼源兒丘疹性皮炎、磨擦性苔癬樣疹,好發於3至10歲的兒童,病因是由於兒童皮膚嬌嫩,皮膚受到水、沙土、肥皂的多次刺激磨擦後,防禦機能降低,加上夏天強烈的陽光照曬以及汗液浸漬,從而導致皮膚發炎。中醫認為夏季炎熱,小兒體內蘊有濕熱,有些兒童天生不耐受水、肥皂、沙土等外界的刺激,於是體內濕熱與外邪搏結、浸滲肌膚而發病。
首先應教育孩子不要經常玩沙土、水、肥皂等刺激皮膚物質,並用適量鮮馬齒莧洗凈煎水,降溫後洗搽患處,每日2—3次。或用六一散10克、化毒散兩瓶(六一散、化毒散中葯店有售),混勻後外撲,每日1至2次;並在醫生指導下服撲爾敏、維生素C等。皮炎明顯紅腫糜爛者應服中成葯清熱解毒丸,每日兩次,每次服半丸至一丸。皮膚紅腫糜爛,炎症較重者,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有個偏方,用馬齒莧搗成泥敷在手背上。馬齒莧以前院子里草地上到處都有,現在不太好找了。
還有種什麼尿素軟膏,我記不清名字了,以前我兒子得過沙土性皮炎,一擦就好了,而且還很便宜,一兩塊錢一管。

『叄』 有什麼土方法能治好日光性皮炎

一、減少外出時間
二、找出致敏物質
三、採用葯物防治
治療上,應根據皮損情況。1.局部治療(1)2.5%消炎痛溶液外抹。(2)大皰、滲出液多時,可用2%~4%硼酸溶液;牛奶液(牛奶和水50∶5)或生理鹽水(一茶匙鹽溶於500~600ml水中)等溶液進行濕敷,每次15~20分鍾,一日2~3次。大部分水皰可不必處理。

『肆』 女孩、長發、後腦勺脂溢性皮炎四五年不斷根,有什麼好方法。

脂溢性皮炎由病毒、細菌感染,臨床長時間不治療,皮脂侵蝕毛囊,很容易滋生細菌感染,導致毛囊破壞毛發不長,並逐漸引起脫發症狀。發現後應及時治療,但治療要有針對性的選擇。?
其一、內用葯。患者可服用維生素B2 、B6及復合B族維生素。
其二、外用葯。以去脂、消炎、殺菌、止癢的為主,但患者需謹慎!
其三、中醫治療
風熱血燥:乾性型,其治法以疏風清熱,養血潤燥為宜。用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若皮損色紅外加丹皮、金銀花、青蒿;
瘙癢重則加白鮮皮、白蒺藜;皮損乾燥加玄參、麥冬、天花粉。
腸胃濕熱:濕性型,其治法當以健脾除濕,清熱止癢為上。方要以參苓、白木、散合、茵陳湯加減。糜爛滲出較甚者加土茯苓、苦參、馬齒莧;熱盛者加桑白皮、黃芩。

『伍』 怎樣用葯浴治療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起病緩慢而頑固。一般分局限型和播散型兩種。皮損呈苔蘚樣變,不傾向濕潤化和陣發性劇癢是本病的特點,以夜間和情緒波動時為重,好發於頸、會陰、大腿內側、前臂等皮膚易摩擦的部位。中醫稱本病為「頑癬」、「牛皮癬」、「銀屑病」,認為是由於風濕熱邪,蘊結肌膚,日久生風化燥,耗傷營血,皮失所養而致。
方一【組成】馬皮100克。
【用法】將馬皮燒灰存性,再調香油,搽洗患處。
【功用】清熱燥濕。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馬皮為馬的外皮,以其燒灰,配以香油,外洗治牛皮癬,在民間流傳,療效較好,其作用機制有待研究。
方二【組成】芋頭、生大蒜各數枚。
【用法】將兩物共搗爛,取汁,洗塗患處。
【功用】祛風,解毒,散結。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芋頭性味甘辛平,功能祛風散結,能破宿血,去死肌。大蒜有解毒祛風的作用,善治癬瘡。其浸出液經葯理實驗證明,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故兩者相配,對牛皮癬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方三【組成】大蒜適量。
【用法】搗爛取汁,搽洗患處。
【功用】祛風祛濕。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大蒜治療牛皮癬,民間多用之,療效較好。
方四【組成】野芹菜適量。
【用法】取其莖、葉揉成團,在皮損處反復揉擦,使葯汁完全濕染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鍾。視皮損情況可反復使用。
【功用】清熱,祛風,利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野芹菜又名旱芹,性味甘苦涼,功能清熱利濕祛風。銀屑病多為血燥風熱之症,故用野芹菜擦洗,頗為適宜。
方五【組成】新鮮豬骨(帶髓)適量。
【用法】將新鮮豬骨曬干,砸開骨髓腔,裝入干餾器內,加熱,收集餾液冷卻後即得。搽洗患處,每日1次。
【功用】解毒療癬。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豬骨治瘡癬,流傳民間。本方採用骨餾油系現代新工藝,能保持原有的功效,又方便衛生。
方六【組成】木槿皮、桑白皮、板藍根、黃柏、金銀花、苦參、大楓子、忍冬藤、蛇床子各25克,丁香、防風各15克,狼毒、蟬蛻各10克,生地黃20克,百部30克。
【用法】先將諸葯加水煎3次,最後把3次煎好的葯液倒在一起,用小火慢慢濃縮至500~700毫升,待溫後用此葯液擦洗患部(皮損區),每日擦洗2次。
【功用】涼血疏風,殺蟲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方中木槿皮、桑白皮祛風利濕,是為主葯;板藍根、黃柏、金銀花清熱解毒;苦參、大楓子、忍冬藤、蛇床子燥濕;防風、蟬蛻、丁香祛風;狼毒、百部解毒殺蟲;生地黃滋陰養血潤燥。諸葯合用,共奏涼血疏風、殺蟲止癢之功。
方七【組成】木賊、麻黃、紫荊皮、白鮮皮、蛇床子各15克,蒼術20克。
【用法】每日2劑,1劑水煎內服;另1劑加水倍量,煎沸再熬15~20分鍾,過濾取汁備用。治療時,1劑日分3次服;另1劑葯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次熏洗15分鍾以上。
【功用】疏風散寒,祛濕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銀屑病)。
【說明】木賊功能去風濕、散火邪。諸葯合用,燥濕止癢作用更佳。
方八【組成】地膚子、生大黃、大楓子、白鮮皮、鶴虱各15克,苦參30克,黃柏、生杏仁、明礬、朴硝、蟬衣、蜂房各9克,丹皮12克。
【用法】上葯煎湯去渣,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或2次。
【功用】疏風散寒,殺蟲止癢。
【適應證】各期銀屑病皮損者。
【說明】鶴虱,外敷療瘡癰,有殺蟲解毒之功。至於地膚子、白鮮皮等均有祛風勝濕的作用,苦參、黃柏燥濕解毒,杏仁,蜂房亦能殺蟲,蟬衣、丹參祛風止癢。
方九【組成】明礬、花椒各150克,朴硝500克,野菊花250克。
【用法】上葯加水,煮沸過濾,趁熱洗浴,每日1次。
【功用】疏風散寒,祛濕止癢。
【適應證】各期銀屑病皮損者。
【說明】明礬有燥濕收斂作用,配伍花椒燥濕,朴硝、野菊花清熱解毒,故對各期銀屑病有一定療效。
方十【組成】石菖蒲、黃連、黃柏、大黃、枯礬、艾葉、射干、薄荷、知母、百部各30克,狼毒20克。
【用法】上葯加水2 000毫升,煎沸5分鍾,去渣取液。待葯液冷卻至40℃左右時,熏洗,濕敷,並稍用力揉患處。每次洗浴30分鍾,每日2次,每劑葯可用2日,同時配合液氮冷凍,以棉團直接凍融患處。持續3秒,連續2次即為治療1次,每周治療2次。
【功用】祛散痰濕,疏化瘀熱。
【適應證】尋常型銀屑病。
【說明】石菖蒲功能去濕逐風,葯理學實驗表明,本品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是為方中主葯。再配伍黃連、黃柏、大黃清熱解毒,枯礬、艾葉燥濕,射干、薄荷散邪,狼毒殺蟲,故對該病有效。
方十一【組成】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黃芩、白礬各30克,川椒、艾葉各15克,冰片10克(分次沖化)。
【用法】上葯共研粗末,加清水適量浸泡30分鍾後,煎沸入冰片沖化,然後將葯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再坐浴,每次15~30分鍾,每日坐浴1或2次。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方中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均有祛風燥濕之功,黃芩、白礬清熱燥濕,川椒、艾葉亦能祛風止癢。
方十二【組成】側柏葉、紫蘇葉各120克,蒺藜秧240克。
【用法】上葯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用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30分鍾。用軟化毛巾蘸湯溻洗,或溻洗後加熱水浸浴。
【功用】清熱,潤膚,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側柏葉功能祛風濕、散腫毒、涼血,外敷療火丹,散痄腮腫痛熱毒。紫蘇葉能散血脈之邪。蒺藜秧亦有祛風清熱的功效。
方十三【組成】百部、苦參各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狼毒75克。
【用法】上葯研粗末,一並裝入紗布袋內,用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30分鍾,將葯液倒入盆內,用軟毛巾溻洗患處,或溻洗後再加熱水浸浴。
【功用】祛風止癢,祛濕殺蟲。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百部,善於殺蟲。葯理學實驗表明,百部對多種致病菌、蟲虱等均有殺滅作用。雄黃、狼毒亦有解毒殺蟲的功效,苦參、蛇床子則能祛風勝濕止癢。
方十四【組成】透骨草、苦參各30克,紅花、雄黃、明礬各15克。
【用法】上葯加水3 000毫升,煎取2 500毫升,待溫後,用毛巾反復洗患處。每日3或4次,每次15分鍾。
【功用】軟堅,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透骨草功能祛風除濕,苦參清熱燥濕,紅花活血化瘀,雄黃解毒殺蟲,明礬有收斂軟化皮膚角質的作用。
方十五【組成】檳榔9克,全蟲、斑蝥、蟬蛻、五味子、冰片各3克,白酒150毫升。
【用法】將上葯放入廣口玻璃瓶內,加入白酒浸泡1周,過濾去渣,取汁密封備用。使用時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拭乾,然後用脫脂棉簽蘸葯酒,塗洗患處。每日早晚各塗洗1次。
【功用】解毒殺蟲,祛風止癢。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檳榔能敷瘡,生肌止痛。葯理學研究表明,檳榔所含生物鹼有抗真菌、病毒作用。方中全蟲、斑蝥、蟬蛻等蟲類葯物均有解毒的功效。
方十六【組成】公丁香、川椒、生半夏、生南星、生馬錢子、生白附子各3克,雄黃、黃柏各2克,五倍子、斑蝥各5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加白酒250毫升,裝入瓶內浸泡1周,密封備用。使用時以棉簽蘸葯酒反復塗洗患處,直至患部皮膚有發熱和痛癢感時為止。每日1次。
【功用】解毒殺蟲,祛風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方中公丁香、川椒芳香祛濕,生半夏、生南星、生白附子、生馬錢子均有燥濕逐風之功,雄黃、斑蝥、黃柏則能解毒,五味子收斂。諸葯合用,解毒殺蟲,祛風止癢,故能有效地治療神經性皮炎。
方十七【組成】細辛、馬錢子(生用不去毛)、生草烏、硫黃各3克,雄黃、生白礬各6克,冰片2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浸入100毫升乙醇中浸泡1周,時時搖動,去渣取汁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葯液塗洗患處,每日擦洗1或2次,以愈為度。
【功用】解毒殺蟲,祛濕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馬錢子功能散血熱、消腫毒。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番木鱉鹼(士的寧)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對某些細菌及真菌均有抑製作用,故可用於治療神經性皮炎。
方十八【組成】細辛、半夏、川椒各35克。
【用法】上葯用95%乙醇500毫升浸泡1周備用。每日塗洗患處2或3次。用葯時避免飲酒與吃刺激性食物,塗葯後,夜間瘙癢減輕,甚至無瘙癢現象,塗洗1周,局部肥厚部分變薄,有輕度脫皮現象;經3~4周或較長一段時間即可痊癒。
【功用】止癢,收斂,鎮靜。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細辛,有除皮膚風濕、止癢作用,葯理學研究也表明,細辛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能止痛解熱,抑制病菌生長。
方十九【組成】刺猥皮、枳實、車前草各10克,紫草、蒲公英各15克。
【用法】上葯用水500~1 000克煮沸過濾得液,熏洗患處。
【功用】理氣,祛風,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刺猥皮,收澀止血,化瘀止痛,一直以來用於治療痔瘡、牛皮癬等,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方二十【組成】蒼耳子、蛇床子、威靈仙、苦參、吳茱萸各15克。
【用法】上葯加水適量,濃煎取汁,外洗患處。
【功用】祛風除濕,解毒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方中蒼耳子功能散風祛濕、止痛殺蟲,其所含的生物鹼有毒性,能使組織器官壞死,並能抑制多種致病菌的生長,故對神經性皮炎有效。
方二十一【組成】秦皮120克。
【用法】上葯加水煎取汁洗患處。每天洗1次,每次煎水可洗3次。
【功用】清熱燥濕,平喘止咳。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秦皮主風寒濕痹,除熱。葯理學研究表明,本品有消炎、鎮痛作用。
方二十二【組成】土茯苓50克。
【用法】水煎洗患處。
【功用】解毒除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治療濕熱之蘊毒。臨床常用本品治療楊梅瘡等惡性皮膚病。
方二十三【組成】楮桃葉、側柏葉各25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取汁熏洗患處。
【功用】涼血,祛風,利水。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楮桃葉性味甘涼,可治瘡癰,瘙癢等症,側柏葉亦有涼血祛風的功效。
方二十四【組成】徐長卿、地膚子、千里光各30克,黃芩、蛇床子、蒼耳子、狼毒、白鮮皮各10克,槐花、木槿皮各15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取汁洗患處。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方中千里光功能殺蟲止癢,洗疥癩癬瘡,去皮膚風熱。徐長卿、地膚子、蛇床子等均有清熱燥濕、解毒的作用。
方二十五【組成】秦艽60克。
【用法】水煎取汁熏洗患處。
【功用】祛風除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秦艽,能祛風除濕。葯理學研究表明,本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止痛作用,並能明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具有抗感染、抑菌的作用。
方二十六【組成】苦楝皮45克。
【用法】水煎取汁洗患處。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苦楝皮功能清熱、燥濕、殺蟲,臨床常用於治療頑固性濕癬等皮膚病。
方二十七【組成】土大黃、雄黃各30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用食醋拌勻,使用時取葯適量,塗洗患部,每日搽1~3次。
【功用】祛風燥濕,殺蟲止癢。
【適應證】銀屑病進行期或靜止期。
【說明】土大黃功能清熱解毒,治癬,殺一切蟲腫毒。配伍祛風殺蟲的雄黃,對各期銀屑病均可治療。
方二十八【組成】苦參、菊花各60克,蛇床子、金銀花各30克,白芷、黃柏、地膚子各15克,菖蒲10克。
【用法】將上葯水煎,濾得葯液,趁熱用紗布蘸葯汁搽洗患部,每次洗5~10分鍾,每日2次。
【功用】潤燥,殺蟲,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方中苦參、蛇床子祛風燥濕,配伍白芷、地膚子散風邪,金銀花、菊花清熱,黃柏、菖蒲利濕。諸葯合用,既清熱潤燥解毒,又能祛風殺蟲止癢,故對牛皮癬有一定療效。

『陸』 神經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外洗法來

皮膚外洗方(土荊芥、如意花、源毛主香、松樹針各30-60克)水煎外洗。適用於神經性皮炎,皮疹潮紅、痰癢,部分因搔抓而濕潤或有血痴者。

2.搽葯法

(1)百部配或10%的土模皮配外搽患處。適用於神經性皮炎病久,皮疹乾燥肥厚者。

(2)雄黃酒:雄黃5克,骨碎補15克,大蒜頭1隻,共搗爛,加酒、醋各30毫升浸3日,取液外搽患處。適用於本病各證。

3.敷葯法

皮炎平軟膏塗敷患處。適用於本病各證。

4.發泡法

用斑鰲5克,75%的酒精100毫升,浸泡1周後,外塗患處,起泡後,停止用葯,待水泡乾涸結痂並脫落後,視其皮損是否痊癒,不愈者可重復用葯,約2-3次發泡後可痊癒。適用於本病日久,皮疹乾燥肥厚,狀若牛項之皮者。

5.煙熏法

取大楓子、地膚子、蓖麻子、蛇床子、祁艾各30克,蘇子、苦杏仁各15克,銀杏、苦參子各12克,同研細末,用厚草紙捲成葯捻子,點燒熏患者。適用於本病各證。

『柒』 幼兒沙土性皮炎怎麼治療

所謂沙土性皮炎,醫學上稱為幼兒丘疹性皮炎,好發於3~10歲的兒童。其病因是由於兒童皮膚嬌嫩,皮膚受到水、沙土、肥皂的多次刺激摩擦後,防禦機能降低,加上夏天強烈的陽光照曬以及汗液浸漬,從而導致皮膚發炎。 沙土性皮炎初起表現為手背、手腕處出現許多密集的如針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疹、小水皰,局部灼熱、刺癢,...常常影響患兒睡眠。嚴重者皮膚出現腫脹、糜爛、流水等。 患兒可用適量鮮馬齒莧洗凈煎水,降溫後洗搽患處,每日2~3次;或用六一散10克、化毒散兩瓶(六一散、化毒散中葯店有售),混勻後外撲,每日1~2次;在醫生指導下服撲爾敏、維生素C等。皮炎明顯紅腫糜爛者應服中成葯清熱解毒丸,每日兩次,每次服半丸或一丸。嚴重者應及時到醫院治療。(方新) 防治方法:從小教育孩子不要玩沙土,莫讓孩子長時間玩水、玩肥皂等,以免皮膚受到刺激,也不要穿開襠褲坐在地上玩。孩子得了沙土皮炎後,可將鮮馬齒莧100克洗凈煎水,放溫後洗搽患處,每日2~3次。如糜爛流水,可將中成葯六一散與化毒散混勻後外撲患處,每日1~2次。

『捌』 有什麼土方法能治好日光性皮炎求大神幫助

一、減少外出時間 一天中光線最強的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這個時段內陽光中的紫外線也最為強烈,危害最大。因此,春夏季節這段時間內應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需採取遮陽辦法。外用防曬霜(如理膚泉)或5%二氧化鈦霜,也有一定保護作用。 二、找出致敏物質 可以自己總結一下,看皮炎發生是否和接觸的食物、化妝品、葯品等物質有關,如發現其中有關聯,最好能避免接觸。也可到醫院皮膚科,通過斑貼試驗和光斑試驗,請醫生幫助尋找致敏物質。 三、採用葯物防治 可口服煙醯胺、β-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等。皮炎發作時,口服羥基氯喹、反應停(孕婦忌用)等。局部皮損的處理,曬斑可用爐甘石洗劑或冰水濕敷;慢性日光性皮炎可適量外用激素類軟膏和霜劑,由於面部皮膚嬌嫩,選項用口服或外用葯物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玖』 神經性皮炎吃什麼好 4款食療緩解效果好

1

芹豆湯

組成:芹菜20g、豆腐30g、食鹽少許。

製法:把芹菜洗凈切碎,與豆腐共同煮熟,加食鹽調味。

服法:飲湯並食芹菜、豆腐,每日1劑。

按語:本方具有清熱祛風之功,神經性皮炎早期,皮損的丘疹或紅斑為主,局部陣發性瘙癢,舌紅苔微黃者,服用此方可提高葯物治療效果。

2

鴿子湯

組成:鴿子1隻、紅棗15枚脊衫、發芽10g、食鹽適量。

製法:把鴿子洗凈,與紅棗、發芽一起燉熟,食鹽調味。

服法:飲湯並食鴿子、紅棗、發芽,每日1劑。

按語:本方具有滋陰養血祛風之功,適用於神經性皮炎症見劇癢,夜間尤甚。皮損漸呈苔蘚樣變,表面脫屑,間有抓痕結痂,舌淡苔薄白脈細者。

3

蚌肉湯

組成:蚌肉30g、金針菜15g、絲瓜絡10g、食鹽少許。

製法:把蚌肉洗凈,與金針菜、絲瓜絡共煎湯,食鹽調味。

服法:飲湯並食蚌肉、金針菜。每日1劑。

按語:本方具有清營涼血,祛風止癢之功,神經性皮炎症見病發日久,皮損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潤潮紅斑塊,間有抓痕、血痂及苔蘚樣變,自覺奇癢,煩熱,口渴,尿赤便干者,葯物治療的同時服用此方可提高療效。

4

山甲肉湯

組成:穿山甲肉60g、土茯苓30g、食鹽適量。

製法:2味共煎湯,食鹽調味

服法:飲湯,每日1劑,連服15劑。

按語:本方具有活血化淤、解毒之功,神經性皮炎症見皮損為大片備野李浸潤狀紅斑,有抓痕、血痂,劇癢,口乾便秘,病程長者,飲用本湯有仿遲較好療效。

『拾』 過敏性濕疹皮炎有什麽偏方可以治療

過敏性皮炎中葯偏方大全 方1 〔組成〕土茯苓15g,蒼耳15g,六一散30g。 〔用法〕土茯苓、蒼耳水煎,泡六一散服。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2 〔組成〕野鴉椿果適量。 〔用法〕研細,患處消毒後撤敷。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3 〔組成〕黑面神葉60g,百部60g,明礬適量。 〔用法〕黑面神葉、百部加水煎,沖明礬,洗患處。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也可用於濕疹。 方4 〔組成〕茅莓根30g,明礬適量。 〔用法〕茅莓根水煎,去渣,入明礬適量,洗患處。 方5 〔組成〕秤星樹葉、食鹽各適量。 〔用法〕揉爛後擦患處。 方6 〔組成〕虎杖根(干品)250g。 〔用法〕加水2000ml,加熱濃縮至500ml,外擦患處。 方7 〔組成〕苕葉細辛(杜衡)鮮全草適量。 〔用法〕洗凈,搗爛,敷患處,每日1~2次。 方8 〔組成〕白千層鮮葉適量。 〔用法〕煎水洗。 〔附註〕此方也可用於濕疹。 方9 〔組成〕絲棉木枝、葉適量。 〔用法〕煎湯熏洗,也可與香樟木等量煎湯熏洗。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10 〔組成〕吐煙花適量。 〔用法〕煎水洗。 方11 〔組成〕鮮狗牙瓣適量。 〔用法〕搗爛外敷。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12 〔組成〕雞腸草適量。 〔用法〕搗爛塗之。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瘙癢。 方13 〔組成〕山螞蝗葉適量。 〔用法〕煎水,待涼後洗患處。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14 〔組成〕金絲桃根適量。 〔用法〕磨粉,用麻油或燒酒調敷局部。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也可用於蜂蜇傷。 方15 〔組成〕油桐葉適量。 〔用法〕煎水洗患處。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16 〔組成〕葉下花30g。 〔用法〕水煎服。 方17 〔組成〕香樟木、絲棉木枝葉各等量。 〔用法〕煎湯熏洗。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18 〔組成〕栗樹皮或根250~500g。 〔用法〕水煎,沖鐵銹3~60g,洗患處,1日2~3次。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19 〔組成〕鮮臭牡丹根15~30g。 〔用法〕水煎服。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也可用於痢疾。 方20 〔組成〕黃櫨適量。 〔用法〕煎湯洗患處。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也可用於燒燙傷皮膚未破者。 方21 〔組成〕接骨木莖葉120g。 〔用法〕煎湯待冷洗患處。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22 〔組成〕鮮雀榕葉1握。 〔用法〕加水煎湯,待溫,洗滌。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23 〔組成〕刺蓼60g。 〔用法〕加水煎服。另取1000g煎湯外洗,或搗爛取汁外塗。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也可用於濕疹。 方24 〔組成〕鹿蹄草適量。 〔用法〕煎湯洗患處,1日2次。 〔附註〕此方也可用於瘡癰腫毒、蟲蛇咬傷。 方25 〔組成〕光風輪菜適量。 〔用法〕加水煎汁洗患處。 〔附註〕此方也可用於蕁麻疹。 方26 〔組成〕春尖葉500g,苦蒿、紅浮漂各適量。 〔用法〕煎水外洗。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27 〔組成〕碎米柴60g。 〔用法〕煎水,待溫洗患處。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28 〔組成〕鮮野油菜(蔊菜)適量。 〔用法〕搗汁外搽。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29 〔組成〕漆姑草適量。 〔用法〕搗爛,加絲瓜葉汁,調菜油敷。 〔附註〕此方用於漆過敏。 方30 〔組成〕茅莓根、明礬各適量。 〔用法〕先將茅莓根煎湯,後加入明礬。外洗患處,1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