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豬滲出性皮炎中醫辨證
擴展閱讀
起水痘燒40度 2024-06-28 17:09:10
黃褐斑內調吃什麼好 2024-06-28 17:03:12
不疼不癢的疙瘩圖片 2024-06-28 16:58:43

豬滲出性皮炎中醫辨證

發布時間: 2024-06-16 14:19:34

A. 什麼是豬滲出性皮炎有哪些臨床症狀

豬滲出性皮炎又叫仔豬葡萄球菌皮炎或「豬油皮病」,是豬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豬急性接觸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樣滲出性皮炎為特徵。該病常發於哺乳仔豬和保育的斷奶仔豬,典型病例表現為哺乳仔豬或剛斷奶小豬的急性和超急性傳染病,患豬全身性皮炎可導致腹水和死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潮濕的春、秋季節較為多發。它可發生於各種年齡的豬只,但主要侵害哺乳期的仔豬,其次為剛斷奶不久的小豬,育成豬和母豬也偶有發生,該病一般是在多種誘因的作用下才能發生,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但更多的是在皮膚、黏膜、有損傷和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葡萄球菌經過汗腺、毛囊和受損的部位,侵入皮膚,從而引起發病。嚴重病例通常會因葡萄球菌毒素導致死亡。母豬臨產前幾天,子宮內的細菌會大量繁殖,造成仔豬在分娩過程中被感染。

該病多呈散發,也可出現流行,若在無免疫力的豬群感染此病,則常會連續感染不同窩中免疫力差的小豬。保育舍仔豬發病率可達15%,其感染發病後的仔豬死亡率可高達65%,衛生條件差,特別是疥蟎感染嚴重的豬場更易發生本病。

本病多見於2~6周齡的仔豬。病豬體質弱、發育不良、精神沉鬱、呈濕疹性病變,病初首先在肛門和眼睛周圍、耳廓和腹部等無被毛處皮膚上出現紅斑,發生3~4毫米大小的微黃色水皰。迅速破裂,滲出清亮的漿液或黏液,與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乾燥後形成微棕色鱗片狀結痂,發癢。痂皮脫落,露出鮮紅色創面。通常於24~48小時後蔓延至全身表皮。食慾不振和脫水是本病特徵。患病仔豬食慾減退,飲欲增加,並迅速消瘦。一般經30~40天可康復,但影響發育。發病期間,豬群的生產性能可下降35%。嚴重病例於發病後4~6天死亡。

B. 仔豬滲出性皮炎症狀有哪些

豬舍衛生條件差,容易發生疾病。如房屋內通風不良,地面普遍潮濕,房屋內污水不揚,污水滯留,房屋結構不合理,水泥隔牆粗糙,南乳仔豬經常擁擠劃傷皮膚,為油性皮膚病的發生提供了條件。經驗告訴我們,一般來說,這種疾病的發生表明該農場的豬中存在圓環病毒病。仔豬滲出性皮炎(油性皮膚病)的病因、症狀及防治措施。

肌肉注射慶大黴素10000單位0.1ml/kg體重,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注射一次,共3天。將鹽酸林可黴素添加到所有仔豬的飲用水中7-8天;在混合慶大黴素、青黴素和地塞米松後,將其應用於病變或碘伏應用於病變。或10%磺胺甲氧嘧啶鈉0.1ml/kg體重肌肉注射,每天早晚各一次,連續3天。所有仔豬用阿莫西林和復合維生素B喂養7-8天。外用0.25片/片,5片四環素片與福清混合均勻塗抹於皮損處。

C. 在日常生活中,什麼是仔豬滲出性皮炎呢

濕疹是由於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引起的,在夏季和秋季更為嚴重。腹部或大腿內側的皮膚上出現大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泡和膿皰,最終形成潰瘍。患病的豬常有局部感染、糜爛或腫脹,最後,豬體瘦弱,無感染、體溫低、不規則丘疹、奇癢,急性病豬可靜脈注射氯化鈣或葡萄糖。

豬的背部或周圍有紅色斑點和丘疹,一兩天內會迅速蔓延到豬身上。疥瘡和蟎蟲在皮膚上生長。在斗爭中,皮膚上會有傷口。豬可能因牙痛、閹割和斷尾時傷口的瀉葯消毒而患滲出性皮炎。因此,應更多地關注日常時刻,如每天清潔瓷器的排泄物,定期對瓷器進行消毒。當人們發現它會傷害整個身體時,這種傷害的特點是不同大小的葡萄鱗片呈球形,有一種粘乎乎的感覺。毛發隨皮膚輕輕拔出,剝皮後會形成紅色傷口,如果治療不及時,會發展成疲憊的病豬,皮膚上會出現斑點丘疹。丘疹開始出現紅色,主要在背部、臀部和身體兩側,並可延伸至下腹部和前肢。在嚴重的情況下,它們可以覆蓋身體的所有部位。

D. 如何診斷與防治仔豬滲出性表皮炎

此病的診斷基於病史及肉眼病變。年幼或出生僅幾天的豬只常發生急性感染。病豬年齡的大小可與不全形化症進行鑒別診斷。急性病例的輸尿管腫大及腎臟囊腫有助於此病的診斷絕判,但在溫和病例見不到這些病變。
此病常可見到下面的1個或所有的4個階段的病豬:①干皮屑樣痂皮;②耳朵及其他部位的紅棕色斑點;③碧宏殲耳、唇、四肢及皮下無毛皮膚處形成水皰;④水皰及潰瘍很快波及全身,有黏性分泌物,常因脫水後死亡。
皮膚及臟器的細菌培養可檢出各種細菌,其中葡萄球菌常為一種主要的細菌。
防治措施
①發病後應及時將具有臨床症狀的整窩仔豬隔離,以防疾病進一步傳播。②病豬可用對葡萄球菌敏感的抗菌葯物來治療,但由於菌株可能產生耐葯性,故最佳用葯方式是先分離病菌並做葯敏試驗,再依據葯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葯物使用。有腎臟病變的豬用抗生素治療往往無效。對新生仔豬的最急性病例,在臨床症狀出現之前或疾病早期,應用治療水悔沖平的抗生素常有效果。皮膚表面的滲出物,可用溫水洗滌去除,對稍嚴重的病例可應用抗菌軟膏。③溫和病例及較大豬只的感染愈後良好,並不影響生長。本病常並發貧血,因此應用抗貧血葯物及維生素B添加劑常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E. 豬的皮膚病怎麼治療

(1)口腔壞死桿菌病。此病乃乳豬之皮膚受傷而繼發壞死梭狀桿菌感染。常見病變為雙內側臉頰或容口腔潰瘍。病變的開始是因為乳豬群打架,傷口感染而造成壞死,並覆以棕黑色痂皮。但是,當病變擴展至口腔內時,嘴唇、牙齒及舌頭也可能波及。
治療時,先將痂皮刮除,以雙氧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再塗上抗生素葯膏。嚴重的病例,應同時注射抗生素如青鏈黴素連續3天。預防此病可將出生乳豬的犬齒剪斷。清洗分娩舍時,務必使其干凈徹底。粗糙地面所致的膝、蹄冠、肘節及蹄上的皮膚壞死為最為普遍。仔豬出生數天後,即可出現,1~2周內病變擴展到最大,隨後開始恢復。3~4周內新生的上皮已蓋滿壞死部位。有的乳豬會發生乳房及尾巴的皮膚壞死。
預防主要防止受傷,由於粗糙的地板會引起皮膚壞死,改善地面或在分娩欄鋪上軟墊都會達到良好的效果。

F. 豬滲出性皮炎的發病症狀

一般多發仔豬,豬只突然發病,先是仔豬吻突及眼臉出現點狀紅斑,後轉為黑色航皮,接著全身出現油性粘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然後粘液與被行一起乾燥結塊貼於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觀象全身塗上一層煤煙,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有的出現四肢關節腫大,不能站立,全身震擅,有的出現皮膚增厚、乾燥、龜裂、呼吸困難、衰弱、脫水、敗血死亡。

G. 仔豬滲出性皮炎怎麼治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發生於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和超急性感染。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常寄居於豬的皮膚、黏膜上,當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膚、黏膜破損時,病菌便乘虛而入,導致發病。
一般多發生於仔豬,豬只突然發病,先是仔豬吻突及眼瞼出現點狀紅斑,後轉為黑色,接著全身出現油性黏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然後黏液與皮屑、污物一起乾燥結塊貼於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觀像全身塗上一層煤煙,手觸之黏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稱之為「油皮病」。之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有的出現四肢關節腫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顫,有的出現皮膚增厚、乾燥、龜裂、呼吸困難、衰弱、脫水、敗血死亡。患豬常出現全身性皮炎,並可導致脫水和死亡。
剖檢病豬全身黏膠樣滲出,惡臭,全身皮膚形成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剝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體表淋巴結腫大,輸尿管擴張,腎盂及輸尿管積聚黏液樣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預防應注意搞好圈舍衛生,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先清洗、消毒,然後進入清潔、消毒過或熏蒸過的圈舍。母豬產仔後10日齡內應進行帶豬消毒1~2次。
(2)接生時修整好初生仔豬的牙齒,斷臍、剪尾都要嚴格消毒,保證圍欄表面不粗糙,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立即進行治療,有助預防本病的發生。
(3)一旦發病應迅速隔離病豬,盡早治療。皮膚有痂皮的仔豬用45℃的0.1%高錳酸鉀水或1∶500的百毒殺浸泡5~10分鍾,待痂皮發軟後用毛刷擦拭乾凈,剝去痂皮,在傷口塗上復方水楊酸軟膏或新黴素軟膏。對於脫水嚴重的病豬應及早用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並保證患豬清潔飲水的供應。沒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偏遠地區豬場可嘗試應用青黴素、三甲氧節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黴素、壯觀黴素等抗生素肌內注射,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