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貓得皮膚病
擴展閱讀
蕁麻疹松 2025-04-04 17:56:26
濕疹要怎麼吃什麼食物 2025-04-04 17:54:42
慢性濕疹厚皮怎麼去除 2025-04-04 17:43:57

貓得皮膚病

發布時間: 2023-11-30 18:47:19

Ⅰ 貓咪皮膚病

貓咪常見的皮膚病一般可以分為體外寄生蟲感染引起的過敏性皮炎、真菌性皮膚問題、細菌性皮膚問題等。體外寄生蟲感染包括虱子、跳蚤、蟎蟲等,會引起寵物瘙癢、過度抓撓、掉毛等問題;真菌性皮膚病也是貓咪最常見的皮膚問題,會引起患處皮屑嚴重、結痂、掉毛;細菌性皮膚問題多數表現為濕疹,局部滲出。

Ⅱ 貓咪皮膚病


豹貓

流浪貓最容易患皮膚病,所以我們在接觸流浪貓時要格外注意,如果要收養流浪貓,也要先對流浪貓做全身檢查,以免將皮膚病傳染給人類,自家寵物貓不要經常與流浪貓接觸,避免疾病。

一、貓咪常見的皮膚病

1.細菌性皮膚病:以細菌感染為主,相對較容易治療

2.真菌性皮膚病: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環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還有些真菌對土壤有親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長繁殖並且長期存活。真菌性皮膚病最難治癒,而且極易傳染給人類。

3.外寄生蟲性皮膚病:由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引起,單一性的寄生蟲很容易被清除,但如果較嚴重,並伴隨其他症狀,治療難度就較大。

4.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該情況發生較少

5.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缺乏營養也容易使貓咪掉毛。

二、治療方法

不同類型的皮膚病,治療方法也不同,對於細菌、真菌或寄生蟲引發的皮膚病來說,治療方法無非葯浴、噴劑、消毒、帶項圈、曬太陽等等;但對於營養性的皮膚病來說,治療方法就是加強營養,比如補充B族維生素。

無論哪一種皮膚病,症狀都較相似,而且貓咪的皮膚防禦系統出問題後,很容易發生混合感染,我們能看見的症狀也許不是一種皮膚病引起的症狀,同時感染了2~3種真菌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貓咪發生皮膚病時,我們要第一時間帶貓咪去正規的寵物醫院,鑒定貓咪患的是哪一種皮膚病,以便迅速做出治療。

Ⅲ 貓皮膚病有哪些

一、貓皮膚病種類有哪些

1.細菌性皮膚病:由貓咪細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的細菌感染是膿性皮膚病和毛囊炎。

2.真菌性皮膚病:由貓咪真菌感染引起的;比如最常見的白癬,大分類為真菌感染,典型症狀為局部脫毛、丘疹、混合斑點結疤。白癬感染力強,人畜共通,發現後應立即治療控制。

3.脂溢性皮膚病:貓咪皮膚油脂分泌異常,典型為黑下巴和黑尾巴。

4.體外寄生蟲皮膚病:由跳蚤、蠕形蟎、耳蟎、虱子等寄生蟲引起。咬傷的瘙癢導致貓抓傷,容易繼發感染。

貓皮膚病有哪些

5.蟎蟲感染或蟎蟲和真菌混合感染是一種高發、難治的皮膚病,所以如果貓有蟎症狀,不要猶豫,一定要盡早就醫。

6.過敏性皮膚病:由於寄生蟲、食物等過敏原引起的皮膚過敏

7.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

8.免疫力異常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

貓皮膚病有哪些

二、貓皮膚病的預防方法

1.診斷病因

發現貓皮膚病症狀就要馬上送去醫院,有針對性的治療才能發揮最大的療效,不耽誤病情。

2.控制感染

像貓癬這樣發病率高、易復發的皮膚病,可以給貓咪進行局部或定期葯浴抗感染。

貓皮膚病有哪些

3.皮毛護理

平時要注意貓的皮膚健康,定期給貓梳毛,用寵物專用的沐浴露洗澡。

4.補充營養

如果貓的毛發質量差,容易脫毛,乾燥無光澤,平時可以給貓咪吃一些美毛粉。

5.環境清潔

貓的生活環境要保持干凈,定期給貓咪的玩具,貓窩清潔消毒。

Ⅳ 貓咪會有哪些常見的皮膚病呢

1.細菌性皮膚病:以細菌感染為主;

2.真菌性皮膚病: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真菌性皮膚病最難治癒,而且極易傳染給人類;

3.外寄生蟲性皮膚病:由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引起,單一性的寄生蟲很容易被清除,但如果較嚴重,並伴隨其他症狀,治療難度就較大;

4.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該情況發生較少;

5.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缺乏營養也容易使貓咪掉毛。

Ⅳ 貓咪得了皮膚病怎麼辦,怎麼治啊

作為貓崽子的鏟屎官,有很多遇到過貓咪得的各種皮膚病,下面這些是我做出的總結,判斷出貓主子遇到的各種皮膚病。

1.真菌皮膚病(可傳染):

皮膚患處有沒有膿包,結痂,禿毛,這個時候還無法確,之後用伍德氏燈在暗處照射觀察,如果是小孢子菌感染的真菌時,患部會發出黃綠色的熒光,這就可以確診了。

其他真菌感染無熒光出現,但是皮屑、凡士林和其他膏葯也會有這種綠色熒光,所以檢測率為50%

確診後趕緊治療,用些抗真菌葯,喂點維生素,增強抵抗力,再給貓咪葯浴,基本一周兩次就可以了。

2.細菌感染(可傳染):

貓咪身上有抓破皮膚之後舔舐,導致皮膚發紅、破潰、皮膚表層損傷、化膿等。而且身上其他地方也有這種情況,基本可以考慮是細菌皮膚病了。

細菌一般是球菌感染,可以通過刮片後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判別。

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消炎、殺菌的噴劑治療,有些新手貓主子會用阿莫西林,但是阿莫西林是抗生素非必要不要使用,還有細菌感染不能拖越拖治療周期越長。

3.寄生蟲感染(可傳染):

貓咪肚子腫脹,但是身材消瘦,會出現嘔吐咳嗽的現象,或者便便帶蟲、血絲等都有可能是得了寄生蟲。

或者看看貓咪身上有沒有能用肉眼看到的小蟲子,如果有救趕緊治療,做好驅蟲准備,我家貓通常用的大寵愛,海樂妙,驅蟲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4.過敏(不可傳染):

很多貓咪過敏引起的皮膚問題被誤會成真菌細菌,過敏引起的症狀和真菌細菌引起的基本差不多,皮膚都會瘙癢,可能會出現丘疹等。

最好看看最近有沒有給貓咪換飲食或者改變環境,如果這幾個條件都符合,最好再去醫院看看,測過敏原,以後避開,嚴重的話就去打脫敏針

5.內分泌(不可傳染):

貓咪內分泌失調會引起毛囊炎,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缺乏,像這種一般都是左右對稱的,這種可以用激素控制,到醫院需要做系統檢查,卵巢囊腫,雄性激素,甲狀腺等,到時候對症下葯。

建議:貓咪皮膚病嚴重的話聽醫生的看要不要打針,一般情況不建議,針劑激素含量大,長時間打針會出現耐葯性,現在好了,但後期還會大面積爆發。

遇到貓咪皮膚病實在不知道怎麼處理就聽醫生建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看幾個醫院,先不要開葯,對比下哪家可以就選擇哪家。

我家貓直接是預防為主的,平時喂點維生素,曬2小時太陽,洗澡的話我給貓用的是經常看到的牽貝浴液,效果也還不錯,我家是三個月洗一次澡,反正到現在也沒再得過。

Ⅵ 貓的皮膚病

貓皮膚病用葯方法:可以用抗生素和類固醇葯共同使用24小時後,創面回乾燥就可以了,經過很久然後答結痂,對局部的受傷皮膚可以把毛給剪了
貓皮膚病其實就是它的皮膚和平常不一樣,基本是表現為脫皮、脫毛、瘙癢、紅疹,一般這種情況下就應該馬上去醫院確診,這樣才能保證貓貓的健康

Ⅶ 貓咪為什麼會得皮膚病

貓咪的皮膚病常見原因主要分為感染導致的和過洞念敏導致的。感染導致的皮膚病分為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和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寄生蟲感染等,過敏導致的皮膚病分為食物過敏、接觸性過敏、吸入過敏、跳蚤過敏。

貓咪皮膚瘙癢、脫毛、下巴發黑等等,都是患皮膚病的表現,貓咪的皮膚病有很多種,發病的情況也都不相同,但無論哪一種皮膚病,治療起來都比較麻煩,而且一些真菌性的疾病也可以傳染給主人,是十分危險的。那麼,貓咪為什麼會患皮膚病呢?患皮膚病的貓咪我們該如何治療呢?

一、貓咪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類型?

1.細菌性皮膚病:以細菌感染為主,相對較容易治療

2.真菌性皮膚病: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真菌在段顫和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環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還有些真菌對土壤有親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長繁殖並且長期存活。真菌性皮膚病最難治癒,而且極易傳染給人類。

3.外寄生蟲性皮膚病:由跳蚤、疥蟎、蠕形蟎、耳蟎、虱子、蜱等引起,單一性的寄生蟲很容易被清除,但如果較嚴重,並伴隨其他症狀,治療難度就較大。

4.代謝性皮膚病:激素性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該情況發生較少。

5.免疫異常性皮膚病:與營養有關的皮膚病等,缺乏營養也容易使貓咪掉毛。

二、貓咪皮膚病的治療方法

不同類型的皮膚病,治療方法也不同,對於細菌、真菌或寄生蟲引發的皮膚病來說,治療方法無非葯浴、噴劑、消毒、帶項圈、曬太陽等等;但對於營養性的皮膚病來說,治療方法就是加強營養,比如補充B族維生素。

無論哪一種皮膚病,症狀都較相似,而且貓咪的皮膚防禦系統出問題後,很容易發生混合感染,我們能看見的症狀也許不是一種皮膚病引起的症狀,同時感染了2~3種真菌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貓咪發生皮膚病時,我們要第一時間帶貓咪去正規的寵物醫院,鑒定貓咪患的是哪一種皮膚病,以便迅速做出治療。

想要正確的治療貓咪皮膚病,應先辨別貓咪的皮膚病是蟎蟲型還是真菌型,所以,家長需要帶貓咪到正規的寵物醫院進行化驗,確診是哪種皮肝病後再針對治療,對症下葯。一般治療的方法是先把患處的毛發剪掉,然後注射配合塗外用葯,有的要堅持周期性的葯浴,情形嚴重的則需要輸液,以達全身消炎的目的。同時可內服酮康片、灰黃黴素片等。另外,服葯期間,最好同時補充維生素、多餵食脂肪性食物,不要喂貓咪牛奶等鹼性食物。

三、如何預防貓咪的皮膚病

1.多雨季節來之前,先給貓咪洗個澡,必須吹乾。

2.所有貓咪住朝南的房間,每天有固握盯定時間讓他們在院子里運動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

3.貓咪日常用的貓窩和貓砂盆有時間經常放太陽下曬曬。

4.雨多天陰沒陽光,可買一個帶UV光的爬行類寵物燈掛在貓房裡照著,找對動物眼睛沒傷害特殊處理過的燈。

5.經常喂營養膏,增加他們體內的維生素,提高免疫力。

6.小貓咪出生後用溫水洗去身上的黏液,吹風機吹成八分干,放回母貓身邊,此方法可大大降低小貓咪得奶蘚幾率。

四、貓咪用具要定期消毒

貓窩及食具和便盆要經常清洗,定期消毒,這樣既可保證清潔衛生,又可預防皮膚疾病。貓窩內所有的墊料要經常更換,貓窩要拿到陽光下晾曬,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和體外寄生蟲的滋生。可選用環境消毒葯物進行定期消毒。

貓的皮膚比較敏感,不宜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葯,可選用0.1%過氧乙酸噴霧消毒貓窩及其周圍環境和用具。另外可選用0.1%新潔爾滅液浸泡食具、便盆或用3%~4%的熱鹼水浸泡、洗刷,然後再用清水沖洗方可使用。在貓窩的四周可以撤些刺激性小、毒性低的粉劑葯物,如百蟲靈預防體外寄生蟲。如果便盆有臭味,可用除臭劑消除。

貓咪皮膚病不僅僅跟環境有關系,還跟貓咪自身的抵抗力有很大關系,當貓咪抵抗力低下事,就很容易患皮膚病,並且難治癒,所以主人要在平時加強貓咪的營養,多補充一些維生素等微量元素,保證貓咪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