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耳尖放血能治皮膚病嗎 大家要相信科學
1、民間有一個偏方,那就是割耳朵放血能夠治療牛皮癬。這種治療的方法可以說非常的不科學,作為患者來說,一定不能使用這種偏方,不但治標疾病,可能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用耳尖放血具有治療麥粒腫的效果,這也是中醫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的方法。但是治療皮膚病確實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2、割耳朵治療牛皮癬方法為:只進行割耳放血,不服用任何葯物,治療前服用的治療牛皮癬的葯物全部停服。劃割部位相當於耳背降壓溝向上外平移至耳輪背面。出血量因病人年齡、體制而異。割耳朵放血其實,在治療上並不是非常科學,建議患者慎重選擇。
『貳』 「火神派」李可先生「烏蛇榮皮湯」通治15種皮膚病
一切皮膚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體氣血失調,「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然後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或長期接觸有害物質,諸多外因趁虛襲人而致病。則治皮之道,首當著眼整體,從調燮五臟氣血人手。見皮治皮,永無愈期。
遂創「烏蛇榮皮湯」,方劑組成如下:
生地(酒浸)、當歸各 30克,桂枝1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紅花各10克,丹皮、紫草各15克,定風丹60克,白蘚皮、烏蛇肉各30克(蜜丸先吞),炙草10克,鮮生薑10片,棗10枚。
方中桃紅四物合桂枝湯,定風丹(首烏、蒺藜對葯)丹皮、紫草涼血解毒;白蘚皮苦咸對濕熱黃疸,兼見全身瘙癢者,對症方加入30克。治皮毛肌肉諸疾,主諸風頑癬、皮膚不仁、風瘙隱疹、疥癬麻風、白癜風、瘰癧惡瘡、風濕頑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實是一切皮膚頑症特效葯。又據現代葯理研究證實,含多種微量元素,鈣、鐵、磷多種維生素、蛋白質,營養豐富,美須發,駐容顏,延年益壽。諸葯相合,可增強體質,旺盛血行,使病變局部氣血充盈,肌膚四末得養,則病癒。
本方可治15種皮科頑症。
鵝掌風,牛皮癬,神經性皮炎,花斑癬,白癜風,疣,青黴素過敏性皮炎,過敏性濕疹,黃水瘡,頑症,斑禿,皮膚劃痕症,臁瘡(下肢潰症),過敏性紫癜痼疾,黃褐斑,局限性皮肌炎,瘡毒內攻
贅言
庸容川氏有一句名言:「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祛瘀所效。」可謂一語中的!「治風先治血,血行引風自滅。」中醫學「風」字,可統括一切癢痛難忍、頑麻不仁、風瘙隱疹、白駁風(即今之白癜風)、頑癬濕疹、皮膚角化等皮膚病以及口眼 斜、半身不遂等內風為患。養血活血祛瘀法。可通調營衛,肝盛血行,使病變局部氣血充盈,肌膚四末得養則病癒,實足治療皮科的基本大法。
一、肺主皮毛而衛外,皮病治肺。虛則補之以生芪,重用60克以上,益肺氣而運血,兼有化腐生肌斂瘡之妙,實是瘡瘍要葯;實則以麻黃、桔梗、白芷輩宣肺氣,開表閉,以通毛竅之氣,開門逐盜。阻斷病邪深入。
二、脾主四肢、肌肉、肢節病久不愈者,以四君健脾化濕;由皮毛而入肌肉,邪入又深一目,加葛根透發於外。
二、心主營,肝主血。久病或老人、虛人血虛內燥化風,養血活血柔潤之;毒入血分,以黑芥穗,皂刺透發於外。
四、積年痼疾,必蘊非常之毒,用狼毒3克於對症方內攻毒,立見轉機。
五、情志為病,五行生剋制化乖亂,疏肝解郁,抑強扶弱。氣有餘便是火,五志過極化火,勿治熱,但降氣(赭石30克),氣降火即降。火盛灼陰,養陰配陽。
六、整體失調,補腎固本,加腎四味。
七、食少便溏,胃氣已傷,停泊局部,重建中氣。
八、陽虛顯露,以陽和湯組方。
九、五色與五色相應,凡病色蒼白,萎黃欠華者,溫養脾肺;面部見灰暗,或隱隱透黑者,為腎色外露,下元必虛,改投陽和。色赤為火,濕熱化毒者,重用白蘚皮,清濕熱療死肌;或暫用瀉火解毒,中病則止,以護胃氣。色淡紅,嫩紅,或鮮紅奪目者、類同浮陽飛越或火不歸原,必兼見自汗而喘,為虛極欲脫之危象。徹底拋開局部,亟亟斂肝救腎——張錫純氏「來復湯」(人參,山萸肉,白芍,生龍牡,炙草),傅山引火湯(兒地,鹽巴戟肉,二冬,雲苓,五味子)加油桂2克(水丸先吞),參附龍牡救逆湯。
十、瘡毒內攻,危及生命,攻毒承氣湯掃盪血毒。
十一、若皮膚病慢性感染,膿腫,潰瘍,正虛邪戀,借重半陰半陽證十味神效湯加減進治(生芪,當歸,川斷,炮甲珠,二花,香附,甘草,生薑,上肢加桂枝,下肢加牛膝)。
『叄』 從絡治療頑固性皮膚病,以通為用
很多皮膚病日久遷延,往往出現斑塊、浸潤、肥厚及脫屑,成為慢性皮膚病。在治療上,慢性皮膚病常從瘀論治,化瘀通絡是常見的大法。疏通經絡,不但使氣血運行得以暢通,而且有助於病邪的祛除。
風邪是導致皮膚病的病邪之首,謂之「賊首」,常與寒、熱、濕、痰、血瘀、虛等結合,形成致病性強、難於治癒的疾病。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風邪致病先傷衛氣,漸入營血由表入里,由淺入深,最終阻滯經絡,使血脈不通,皮膚營養出現障礙。因而,在治療上要重視「絡以通為用」的原則。
早期邪在表,易疏易散,但後期則邪在里,血脈不通風邪難驅,宜活血通絡,治風治血,使血脈疏通,經絡流暢,則風邪易熄。這就是所謂治風先治血。在臨床上對於病期超過3個月的由風邪所致的皮膚病侍基患者,每每應用活血治風之品,療效滿意。
如慢性蕁麻疹是典型的風邪所致的皮膚病,在治療上,常在應用桂枝、生薑、荊芥、防風等疏風葯的同時,加入當歸、雞血藤、赤芍、川芎、絲瓜絡等血分葯活血通絡,血行簡洞風滅,效如桴鼓。
治療牛皮癬時,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運行貫徹整個治療過程。銀屑病早期風熱血熱蘊滯,每見必想到病邪痹阻、絡脈氣血運行受到影響是諸多病理環節中重要的一環,故常見赤芍、秦艽、當歸、威靈仙等活血通絡。
對於銀屑病後期的皮損肥厚、色澤淡暗,則應用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之品,如當歸、雞血藤、絲瓜絡、土鱉蟲、秦艽、威靈仙、全蠍、水蛭、桃仁、紅花等。治風治血之品的應用往往成為逆轉病情、邪祛正復的關鍵。
濕邪是常見的皮膚病致病因素,可引起濕老咐謹疹、蕁麻疹、結節性癢疹、結節性紅斑等疾病。活血化濕,活血利水。
在治療濕邪的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淡滲利濕法、芳香化濕法、苦寒燥濕法等,但我對活血化濕情有獨鍾。
我認為,水濕之所以不化,是由於經絡不通,氣血瘀阻,濕邪無以出路,水濕之邪易入血入絡,病邪與氣血交雜,不活血則經絡不得疏通,水濕之邪將不得以化。
活血利濕及活血利水應該是治療濕邪所致皮膚病的最有效措施。在治療慢性濕疹、頑濕結聚的過程中,我運用這一法則,每每奏效。具體應用上,我常以除濕胃苓湯、萆薢滲濕湯、二妙丸、龍膽瀉肝湯等除濕,合用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桂枝茯苓丸等活血通絡,強化活血利濕及活血利水的功效,效若桴鼓。
『肆』 自血治療的使用方法
(1)全血療法:是指從病人的靜脈里抽取5~10毫升血液(不加抗凝劑或葯物),隨即直接注回射到病人臀部的深層答肌肉。每周1~2次,一般10次為1療程。
(2)溶血療法:是用10毫升以上規格的注射針筒先抽取注射用生理鹽水5毫升,然後如同上法抽取靜脈血5毫升,輕輕充分搖勻,使注射水與靜脈血混合,經過2~3分鍾後,血球發生溶解,待混合液變成透明時做肌內注射。每周2~3次,10次為1療程。
上述自血療法,可作為治療皮膚病的輔助方法,如果有效,可根據病情堅持注射幾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根據以上原則並採用不同的針劑與自血療法融合治療慢性蕁麻疹、人工劃痕症、痤瘡、泛發性濕疹等皮膚病,10次一個療程,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伍』 皮膚瘙癢老不好中醫1個養血解毒方,幫你辨證調理,擺脫瘙癢
隨著年齡的增長,作為人體最大器官的皮膚也逐漸衰老,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皮膚瘙癢是這一類人群的高發病,據統計,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瘙癢性疾病,發生率高達40.7%,該病已成為困擾老年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而且,這是一種全身性的瘙癢病,患者全身各處均可發病,不同人瘙癢程度不盡相同,但多數人自覺劇烈瘙癢,尤其是夜晚時瘙癢更甚,影響日常的睡眠。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現皮膚瘙癢時,自認為是不衛生引起的,常常每天清洗,結果越洗越癢,越癢越抓撓,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這提示著身體 健康 出現問題了。
關於皮膚瘙癢的論述,在祖國醫學中有較為詳盡的經驗積累,《黃帝內經》曰:「虛邪之熱也……搏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癢」,指出體虛感受外邪是導致皮膚瘙癢的重要原因。
而歷代醫家更有「風盛則癢,無風不作癢」一說,認為瘙癢的發生多與感受風邪有關。曾有學者收集從1988年至2019年關於皮膚瘙癢的中醫文獻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也發現,在瘙癢致病因素中,以「風」最為多見。
中醫認為,風邪是自然界六淫邪氣之一(其他五種邪氣分別為寒、暑、濕、燥、熱),風邪具有向上、發散的特點,屬於陽邪,而風邪致病,首先傷表衛,客於肌膚則為瘙癢,故此瘙癢性皮膚病的病位也都是在體表。正如《內經》所記載:「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虛,真氣發散,又夾寒搏皮膚,外發腠理,開毫毛,淫氣妄行,則為癢也。」
這是自然界的風邪侵襲人體,停留於人體體表,從而引起的皮膚瘙癢,而風邪容易夾雜其他的邪氣,如《臨證指南醫案》所講:「蓋六氣之中,惟風能全兼五氣。」比如風夾寒、濕、熱等邪氣,導致病因復雜多變,這也是很多患者瘙癢頑固、難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在瘙癢性皮膚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除了外風之外,還有內風致病,尤其是在慢性瘙癢性皮膚病中,更與內風的關系密切,而引起皮膚瘙癢的內風常見有血虛、血燥、血瘀、血熱、熱勝化火,其中,在老年群體中,以肝血虧虛為主。
這一點,在《外科證治全書》中也有記載:「癢風……肝家血虛,燥熱生風。」老年人肝血虧虛,一則無以涵養肝體,致肝風內動;二為血不足,以致血不養膚,該證型的患者常表現為皮膚乾燥、皮屑較多、全身瘙癢,多在夜間加重,難以忍受,並可引起失眠和精神不振等症。
《諸病源候論》曰:「風瘙癢者,是體虛受風,風入腠理,與血氣相搏,而俱往來,在於皮膚之間。」指出了在該病中,風與血的關系,因此,在止癢治療中,多遵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則。
對於外感風邪所致的瘙癢,主要用疏風止癢法,臨床常用如荊芥、防風、白芷、蟬蛻等解表祛風葯治療。而對於內風則以養血平肝熄風為治本。
當歸飲子是常用的治療血虛風燥證所致瘙癢的方劑。該方出自《重訂嚴氏濟生方》,方中當歸為補血聖葯,和營養血以治其本,為方中君葯。生地、白芍、何首烏集滋陰養血為一體,加益氣養血之黃芪,四葯為臣,助當歸治血之力。荊芥、防風透散開泄,疏風解表,合白蒺藜共奏祛風止癢之效,川芎行氣活血,四葯共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為使。縱觀全方,養血滋陰而不留邪,疏風散邪而不傷正,補中有散,標本兼固,對血虛風燥之瘙癢療效確切。
需要注意的是,人到老年,氣血漸虛,腸胃功能減退,如果出現反復皮膚瘙癢,不建議自行用葯,以防用葯不慎,損傷脾胃影響其運化功能。另外,治病的關鍵在於尋找病因,去除誘因,若遷延難愈,需要進一步做相關的檢查,排除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引起的皮膚瘙癢。
以上相關內容表述望能讓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過點擊我頭像進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