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
擴展閱讀
帶狀皰疹抽搐 2024-11-24 14:08:32
孩子鼻子里有個肉疙瘩 2024-11-24 13:38:17
水痘疫苗第三天發燒 2024-11-24 13:36:49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

發布時間: 2023-11-08 01:56:27

A.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青年委員會是什麼機構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青年委員會是皮膚科醫療專業機構。根據相關公開信息查詢。我國青年皮膚科醫師的成長,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交流、提高和展示自己的平台,進一步推動中國皮膚學科的成長和發展,第一屆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成立大會於近日在北京舉行。黑龍江省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琛成功當選首屆委員。

B. 朱學駿的簡介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男,1942年2 月生,上海市人。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北京大學皮膚病與性病防治中心主任。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皮膚科學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常務理事、亞洲皮膚科協會理事、司庫、國際美容皮膚科協會(IACD)副主席、美國皮膚科協會國際名譽委員。擔任《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等6本國際和10餘本國內核心期刊編委。
196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工作至今,
1980年2月~1982年5月及1988年2月~1989年5月在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皮膚科訪問學者,現任北京大學皮膚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皮膚性病學系系主任。
1994年度獲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多次獲衛生部醫葯衛生科學技術進步獎、北京市科技成果獎、中華醫學科技獎,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二等獎等。在國內外雜志發表文章350餘篇,其中國外雜志40餘篇。主編著作12部。
在免疫學及病理學上有深厚的造詣。長期從事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大皰性皮膚病及遺傳性大皰病的研究。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近40年,擅長治療大皰性皮膚病,解決皮膚病、性病中的疑難重症。
最近在副腫瘤性天皰瘡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國際上闡明所伴發的Castleman』s tumous 能產生抗體,從而引發皮膚黏膜的病變,這是基於體液免疫介導自身免疫性疾病機理的研究的重大突破。論文已發表在柳葉刀雜志。同時,對遺傳性皮膚科基因突變的研究也有突破,所帶領的研究組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了紅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論文發表在醫學遺傳學雜志。
Ø北京大學皮膚性病學系主任
Ø北京大學皮膚病性病防治中心主任
Ø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學分會會長
Ø國家葯典委員會委員
Ø中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審評專家委員會委員
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委員
Ø亞洲皮膚科學會(ADA)理事和國際美容皮膚科學會(IACD)副主席

C. 博禾護膚品是葯妝嗎

是的,博禾化妝品是河北中西醫結合皮膚病研究所研發、由河北博恩醫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是葯物性化妝品,也就是常說的「醫學護膚品」。醫學護膚品與葯物相比,最大的優點是作用溫和、調理皮膚問題、不傷害皮膚,用對了症其效果不比葯物差。(出示《醫學護膚倡議書》)所以,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每年都向全國皮膚科醫師及廣大民眾發出「醫學護膚倡議書」。

D. 項蕾紅為什麼這么出名

項蕾紅出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復旦胡閉沖大學附屬褲殲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皮膚病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2、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CDA)副會長(2017-2020)。
3、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CSD)全國委員。
4、經手的白癜風、黃褐斑等色素障礙疾態彎病,痤瘡、面部皮炎等醫學美容性皮膚病、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都痊癒出院。

E. 周展超的學術頭銜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激光亞專業委員會主席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主任醫師
【擔任職務】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激光亞專業委員會主席
中國光學學會激光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民營醫院工作委員會執行主席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光醫學與皮膚屏障學組委員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客座教授、國家創新團隊專家成員

F. 疣怎麼治療

症狀就醫治療
預後日常
概述
王愛平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真菌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真菌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王愛平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網路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病因
王愛平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真菌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真菌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王愛平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網路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症狀
王愛平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真菌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真菌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王愛平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網路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就醫
王愛平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真菌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真菌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一節:就醫
下一節:預後
以上內容由王愛平主任醫師參與編審
網路健康醫典內容僅供醫學知識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專業診療意見,具體決策請遵醫囑
治療
王愛平醫典專家團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真菌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真菌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目前沒有能夠治癒HPV感染的特異性抗病毒治療方法,現有的方法主要集中於以破壞疣體、調節局部皮膚生長、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應為主要手段。治療的目標是去除疣體、不產生瘢痕、誘導終生免疫,防止復發。
不是所有的疣都需要治療,部分疣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可自行消失。疣的治療方案需要根據疣的類型、患者年齡、既往治療史及其療效來制定,任何一種治療方案至少持續2~3個月,這是合理的治療「試驗」。
疣的治療主要包括物理治療和外用葯物治療。治療的流程應該先選擇非侵襲性方法,適應證包括疼痛、功能障礙、社交障礙或具有惡性腫瘤的風險等。

G. 馬琳的詳細介紹

馬琳、皮膚科、主任醫師(正教授)、科室主任。
馬 琳,女,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皮膚與性病學系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北京皮膚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兒童亞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小兒皮膚病學組副組長,第一屆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第一屆化妝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北京健康科普專家。任《中華皮膚科雜志》、《實用皮膚病學雜志》及《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編委,《臨床皮膚科雜志》及《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s》審稿專家。曾留學澳大利亞1年(學習醫院管理和教育部高級訪問學者)。
從事臨床工作27年,發表文章100餘篇,主編中國第一部《兒童皮膚病彩色圖譜》,主譯《兒童皮膚病學》一部,副主編、副主譯各一部,參加了10餘部書的編寫。近10年來,獲得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公派出國留學基金、北京市優秀人才基金、北京市教委中青年優秀教師培養基金、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等項目。獲北京市衛生局2006年度百名優秀青年醫師稱號。入選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培養計劃。
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一、 兒童皮膚血管瘤與血管畸形: 2000年在兒童醫院皮膚科建立兒童皮膚血管瘤專業門診,2002年引入選擇性血管治療激光儀,目前治療此類疾病超過5000例,在兒童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鑒別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長期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嬰兒血管瘤規范治療方向培養碩士研究生2名,發表相關文章5篇,並在全國50次以上學術會議上大會發言,在全國(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遼寧、黑龍江、湖南、新疆、雲南、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各省市舉辦的皮膚病學習班或專業會議上,就兒童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鑒別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長期管理方面進行過多次專題講座。2009年開始進行普萘洛爾治療嬰兒重症血管瘤,目前已診治病人400餘例,療效顯著。多次邀請國際上血管瘤知名專家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將國際的前沿技術引入國內並將此研究成果與國內同行分享,在兒童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鑒別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長期管理方面保持了與國際同步的水平。同時將制定的診療方案分享給同行,以共同提高全國同行在此領域的治療水平,更好的服務全國患兒。
二、 特應性皮炎(濕疹): 對特應性皮炎/濕疹患兒的長期治療與管理以及健康教育進行了多年的探索與總結,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多次被邀請在國內外相關會議、講座及學習班做客座發言,使國內同行對兒童特應性皮炎的重視程度和認識程度得到進一步深化。2003年在國內率先報道了金葡菌超抗原與特應性皮炎相關性的研究資料。並在特應性皮炎患兒食物過敏和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參與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08年版、2013年版)的制定。獲得1項「特應性皮炎發病的基因多態性與分子機制研究」的北京市自然基金、1項「0-2歲嬰兒濕疹的規范化管理研究」首都發展基金聯合攻關項目、合作1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多項基金,同時首次在中國牽頭進行了「特應性皮炎教育中心的臨床觀察」和「潤膚劑在兒童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治療中的作用研究」等多項臨床觀察。培養了5名碩士研究生,發表相關文章20餘篇。對兒童特應性皮炎/濕疹患兒的長期治療與管理經驗得到了同行和家長的認可,每年都有20次以上在專業會議上或新聞媒體上進行講座或交流。目前准備進一步研究該病的基因多態性和如何有效的修復患兒的皮膚屏障功能,並准備進一步擴大對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
三、 感染性皮膚病:從1991年開始對感染性皮膚病進行了持續20多年的臨床研究,對北京及周邊地區兒童皮膚感染性皮膚病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進行了連續的病原菌觀察,明確了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感染情況,為皮膚軟組織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抗生素選擇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中英文文章十餘篇,其中SCI文章4篇,影響因子超過12分。鑒於在皮膚金葡菌感染方向上處於國內前沿水平,2009-2011年在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領導下牽頭在全國23家醫院(十家成人醫院、十三家兒童醫院)進行「球菌感染性皮膚病病原菌的耐葯監測研究」。該課題經過兩年的臨床研究工作,明確了我國皮膚軟組織感染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鏈球菌的分布及耐葯情況,為球菌感染性皮膚病合理應用抗生素提供了基礎依據,參與了皮膚軟組織感染治療指南的制訂。在兒童皮膚金葡菌感染性皮膚病尤其是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抗生素選擇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1993年在兒童醫院皮膚科建立皮膚真菌室,在兒童淺部真菌病的病原菌培養及皮膚真菌病方向獲得1項中華醫學會基金,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發表文章5篇,目前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在治療兒童頭癬和兒童少見真菌病方面與國際發展同步。
四、 遺傳性皮膚病及疑難病的診治:自1991年開始對遺傳性皮膚病,重點是皮膚先天皰病進行研究。同時對重症葯疹的搶救、EB病人的長期管理及少見綜合征的基因學研究,進行了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診斷了中國首例在幼兒期發病的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皰瘡患兒,得到美國同行重視,並以該病例作為參考依據在美國進一步診斷鑒別此類疾病。基於對遺傳性大皰病患兒長期管理具有豐富經驗,曾受邀到香港為此類患兒進行會診、指導長期治療。對先天性表皮鬆解症、各型魚鱗病、掌跖角化症、先天性色素異常、早老症以及皮膚彈性過度等皮膚科各類先天遺傳性疾病和各種綜合征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在遺傳性皮膚病方向培養研究生2名,發表文章12篇,其中SCI收錄2篇。在其它疑難性皮膚病方面發表文章20餘篇,SCI收錄2篇。目前主要專注於遺傳性大皰型表皮鬆解症的基因診斷和移植治療的研究。
在兒童先天性綜合征等疑難病的診斷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在兒童危重症如steven-johnson綜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TEN)、 葯物超敏反應綜合征(DRESS)等重症葯疹的搶救和葯疹與感染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