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問答 » 硬膏皮膚病
擴展閱讀
黃皮遮雀斑 2025-04-22 20:01:15
嬰兒濕疹破了用什麼葯膏 2025-04-22 19:47:54
外陰濕疹的症狀是什麼 2025-04-22 19:22:06

硬膏皮膚病

發布時間: 2023-10-22 07:49:03

1. 試述皮膚科外用葯應遵循哪些使用原則

皮膚科外用葯應遵循以下使用原則。(1)根據臨床特點選用適當劑型:急性炎症皮損,僅有潮紅、腫脹、斑丘疹而無糜爛時,選用粉劑或振盪劑,如氧化鋅粉或爐甘石洗劑。有水皰、糜爛、滲出時,則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2%明礬液或3%硼酸溶液或1:2000醋酸鉛溶液作濕敷用。亞急性炎症皮損,可選用乳劑或糊劑如糖皮質激素乳劑或氧化鋅糊劑等。慢性炎症性皮損選用軟膏、糊劑或硬膏、塗膜劑。頑固性局限性皮損可用糖皮質激素作皮損內注射。如無皮疹而僅有瘙癢,可選用醑劑或酊劑如5%苯唑卡因、1%麝香草酚、糖皮質激素制劑等,也可選用乳劑或振盪劑。 (2)根據病因、病理病化和自覺症狀來選葯:如化膿性皮膚病,可選擇抗生素葯物,如2%莫匹羅星、0.5%~3%紅黴素、0.1%鹽酸小檗鹼(黃連素)等。真菌性皮膚病可選用抗真菌葯物,如2%~3%克霉唑、2%咪康唑、1%聯苯苄唑、1%特比萘芬、5%~10%水楊酸、2%酮康唑、6%~12%苯甲酸等。變態反應性疾病可選用抗過敏性葯物,如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葯,瘙癢者選用止癢葯。角化不全者選用角質促成葯,如5%~10%黑豆餾油、2%~5%煤焦油或糖餾油等。角化過度時選角質松解劑,如5%~10%水楊酸、10%雪鋇鋅、10%~20%尿素、5%~10%乳酸、0.01%~0.1%維A酸等。有滲出時應選用收斂劑如1:2000醋酸鉛溶液、2%明礬溶液等。 (3)熟悉和掌控葯物的禁忌證和葯物間的配伍禁忌:如洗劑不宜應用於毛發部位,它和乳劑皆不能應用於結痂、脫屑及濕潤的糜爛面。酊劑則禁用於急性炎症或滲出糜爛者。 (4)一般宜從低濃度、小面積開始試用,逐漸擴大面積、增加濃度,盡量避免刺激。用葯過程中如發現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葯或更換其他葯物。 (5)應仔細向病人說明用葯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 夏季皮炎用什麼葯治療

發生夏季皮炎後,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症狀及皮膚損害的特點,自行去葯店選用非處方外用葯和口服葯進行自我葯療。那麼皮炎如何選葯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夏季皮炎的正確選葯的方法

夏季皮炎初起時,症狀輕微,又無劇癢,患者可選用下列外用葯自我葯療。

治療夏季皮炎的外用葯

商品名: 艾洛松乳膏

化學名: 0.1%糠酸莫米松乳膏

用法 :每晚薄塗一次,葯效維持24小時

注意事項: 適用於兒童及嬌嫩皮膚部位

商品名:尤卓爾乳膏

化學名: 0.1%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

用法 :每日2次外用

注意事項: 適用於兒童及嬌嫩皮膚部位

商品名:皮炎平

化學名: 0.05%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用法 : 每日2次外用

注意事項: 屬弱效激素外用制劑,適用於輕度皮炎

商品名:澳能

化學名: 0.05%鹵米松乳膏

用法 : 每日2次外用

注意事項: 屬超強效激素制劑。易導致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不可隨意使用,只可短期使用於局部

註:目前市場上供患者選用的治療夏季皮炎的外用葯劑型較少,患者如有需要,可去大醫院皮膚科。醫生會配給患者一些醫院葯房自製的其他劑型的外用葯。

需要說明的是,選擇皮膚病外用葯物,即使治療葯物選對了,還要根據皮膚損害的不同狀況選用合適的劑型。因為用錯了劑型,不但不能獲得理想的療效,有時還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皮膚外用葯有溶液、粉劑、洗劑(水粉劑)、油劑、酊劑、軟膏(包括油膏和乳膏)凝膠、硬膏、塗膜、液狀塗劑、氣霧劑等多種劑型。不同的劑型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吸收作用,適用於不同狀態下的皮膚炎症。

★ 急性炎症性皮損僅有紅斑、丘疹而無糜爛、滲液時,應選用粉劑、洗劑 (水粉劑);如炎症較重,有紅、腫、糜爛,滲液較多,可以選用生理鹽水(0.9%氯化鈉溶液)或3%硼酸溶液冷濕敷,禁用所有軟膏。因為軟膏,尤其是油膏,如硼酸軟膏、紅黴素軟膏在塗葯的皮膚表面會形成一層阻礙熱量散發的油膜,炎症熱量散發不出去,皮膚炎症就難以得到緩解;如有糜爛而滲出不多,可用液體油,如橄欖油。

★ 亞急性炎症時,有紅斑而無腫脹,有極少量滲液,可用糊劑、油劑;但若皮損部乾燥脫屑,則可用乳膏、凝膠。

★ 慢性炎症性皮損或有皮膚增厚(苔蘚樣變),可用軟膏(包括油膏和乳膏)、酊劑、硬膏、塗膜等。

★ 單純皮膚瘙癢而無原發皮損者,可用洗劑、酊劑、乳膏、凝膠。

口服抗組胺葯

商品名: 撲爾敏

化學名 :馬來酸氯苯那敏

用法 : 每次一片,每日2~3次

注意事項: 有嗜睡,睏倦作用。不宜駕駛

商品名: 開瑞坦

化學名 :氯雷他定

用法 : 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注意事項:無嗜睡等不良反應

商品名: 仙特敏

化學名 :西替利嗪

用法 : 每晚一次,每次一片

夏季皮炎的原因

1、夏季皮炎是夏天發病率較高的皮膚病,而罪魁禍首就是汗液。夏季皮炎是與夏季氣候條件關系最明確的皮膚病,夏季皮炎表現為紅色的粟粒狀小丘疹。汗液里的成分與尿液相似,含有大量人體組織的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均屬酸性物質,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可使皮膚產生化學性炎症反應,引起皮膚內毛細血管擴張和炎症細胞聚集。夏季皮炎是由於汗液里代謝廢物的濃度大,皮膚產生化學性炎症反應就強,反之就弱。

2、由於夏季持續的高溫、高濕的外界環境,再加上皮膚出汗多又沒有及時清洗,因而導致皮炎發生。在高溫天,人體大量排汗,汗液里會有鈉、鉀、尿素、乳酸等無機鹽和有機物,這些無機鹽、有機物都不是正常存在於皮膚表面的物質,當水分蒸發以後,這些物質就會滯留在皮膚上,量一多,時間一長,就會對皮膚形成刺激,導致皮膚炎症,引起皮炎。

3. 皮膚病用什麼葯

皮膚病的主要症狀是奇癢難受,到醫院里去診病,醫生除了開處方給病人打針、吃葯外,多數醫生會再配些外用葯給病人,要病人通過外搽葯物減輕或治癒皮膚病;這種治療往往要病人自己進行,所以病人不懂得正確使用外用葯,非但疾病不易治好,有時候反而會使皮膚病惡化。
常用的皮膚病外用葯有以下幾種:
一、溶液:常用的溶液有4%硼酸溶液,1∶5000~10000高錳酸鉀溶液,0.1%利凡諾凡溶液等。使用這些溶液的目的,大多是作為濕敷。皮膚病的濕敷,主要是冷敷,其目的是通過冷敷使有滲出液的創面,滲液減輕,創面清潔。正確的濕敷方法是:使用比創面略大的消毒紗布4~6層(普通消毒口罩也可代用),浸透上述這一濕敷溶液,略擰干,以不滴水為度,放在創面上,根據創面滲液情況,平均每隔15分鍾到30分鍾更換紗布一次,要保持紗布清潔和潮濕,濕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紗布的虹吸作用,使創面上的滲液,全部被紗布吸收,再加上不斷冷敷,使皮下擴張的毛細管收縮,新的滲液減少,達到創面清潔的目的。這種情況主要適用於急性濕疹、皮炎、二度燙傷後皰潰破的滲液面,但大面積濕敷要考慮到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慎防感冒。
二、洗劑:所謂洗劑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劑,平時水在上層,粉劑沉澱在瓶底。皮膚科常用的洗劑是爐甘石洗劑、硫磺洗劑等。使用時必須注意先搖均勻,後用毛筆或棉簽塗用,它的葯理作用,除了洗劑中所加的消炎、殺菌、止癢葯作用外,主要是通過洗劑外用後,蒸發水分,降低皮膚溫度,以達到治療作用。所以塗用洗劑的次數,每天必須十次以上,這樣才能使局部溫度不斷降低。在毛發部位,由於可能和毛發粘在一起,所以不宜應用。
三、醑劑:是一種葯物溶解於酒精中的制劑,常用的有止癢醑劑、癬葯水等。這類葯物塗用後,由於酒精蒸發較快,再加上酒精製劑中含有止癢、脫皮的葯物,便可達到治療作用。由於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粘膜部位及嬰幼兒不宜應用,特別是癬葯水,由於有強烈的刺激、脫皮作用,所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四、冷霜制劑:是皮膚科最常用的一種制劑,由於它外觀細膩、潔白,像化妝品,所以很受病員歡迎。常用的冷霜制劑,除了加有止癢葯物的止癢霜劑(如必舒膏)、防止皮膚水分蒸發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見的就是各類皮質類固醇類激素霜劑(如膚輕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膚樂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激素冷霜制劑的廣泛應用,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如過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劑,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膚萎縮、多毛、毛細管擴張,以及色素沉著,而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如果長期、大面積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劑,也可由此而造成皮質類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柯興氏征(如肥胖、滿月臉、血壓增高、糖尿等),所以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一般情況下,每日使用兩次即可。醫這教育網搜集整理
五、軟膏:它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凡士林,由於軟膏比較油膩,已逐步為冷霜制劑所取代,但它塗用後,能使皮膚軟化,葯物易於深入吸收,對某些角化、慢性皮膚病(如斑塊型銀屑並重度皸裂等)其效果要優於冷霜制劑,常用的軟膏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軟膏、芥子氣軟膏等。
六、硬膏、塗膜制劑:這是近年來改良的外用葯制劑,它是把葯物加入膠布或薄膜制劑中,塗用後薄膜與外界空氣隔絕,便於葯物吸收,避免了因衣服摩擦而使葯物損失的弊玻常用的制劑如膚疾寧、紫桂治裂膏、氫可塗膜、療膚膜等。但硬膏制劑,對部分患者可以發生膠布過敏,當然含有皮質類固醇的制劑比其它制劑更易於吸收,但要注意因吸收過量而引起的副作用。

4. 神經性皮炎怎麼治

神經性皮炎治療首先需去除誘發因素,避免熬夜、精神緊張、搔抓等,局部可以外用氟版芬權那酸丁酯軟膏、乙氧苯柳胺乳膏、丁苯羥酸乳膏等非甾體抗炎葯物或鹵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復方氟米松軟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等中效或強效糖皮質激素制劑,可口服抗組胺葯物(如氮卓斯汀、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如夜間瘙癢嚴重者可加用鎮靜類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賽庚啶等)。

5. 治皮膚病的外用葯介紹

在醫學上,皮膚病是有關皮膚的疾病,窮是很多篇皮膚病使用一些外用葯就能治癒的了。下面我帶你了解治皮膚病的外用葯,希望對你有幫助!

治皮膚病的外用葯

溶液:

常用的溶液有4%的硼酸溶液,1:(5000~10000)高錳酸鉀溶液,0.1%的利凡諾溶液等。這些溶液大多是用來濕敷的。皮膚病的濕敷,主要是冷敷,其目的是通過冷敷使有滲出液的創面滲液減輕,保持創面清潔。

正確的濕敷 方法 是:使用比創面略大的消毒紗布4-6層(也可使用普通消毒口罩),浸透上述濕敷溶液,略擰干,以不滴水為度,放在創面上。根據創面滲液情況,每隔15-30分鍾更換紗布1次。要保持紗布清潔和潮濕。濕敷的主要目的是使創面上的滲液全部被紗布吸收,再加上不斷冷敷,使皮下擴張的毛細血管收縮,新的滲液減少,達到清潔創面的目的。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急性濕疹、皮炎、Ⅱ度燙傷後水皰潰破的滲液面,但大面積濕敷要考慮到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謹防感冒。

洗劑:

所謂洗劑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劑,儲存時水在上層,粉劑沉澱在瓶底。皮膚科常用的洗劑是爐甘石洗劑、硫磺洗劑等。使用時必須注意先搖勻,再用毛筆或棉簽塗用。它的作用,除了消炎、殺菌、止癢外,主要是通過洗劑外用後蒸發水分降低皮膚溫度,以達到治療作用。所以,塗用洗劑的次數,每天必須達到3次以上,這樣才能使局部溫度不斷降低。在有毛發部位使用時其可能和毛發粘在一起,不宜應用。

醑劑:

是一種葯物溶解於酒精中的制劑,常用的有止癢醑劑、癬葯水等。這類葯物塗用後,由於酒精蒸發較快,再加上酒精製劑中含有止癢、脫皮的葯物,可達到治療作用。

由於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黏膜部位及嬰幼兒不宜應用,特別是癬葯水,由於有強烈的刺激、脫皮作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冷霜制劑:

是皮膚科最常用的一種制劑,由於它外觀細膩、潔白,像化妝品,所以很受患者歡迎。常用的冷霜制劑,除了加有止癢葯物的止癢霜劑(如必舒膏)、防止皮膚水分蒸發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見的就是各類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如膚輕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膚樂霜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激素冷霜制劑的應用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如過度使用激素外用制劑,可以造成局部皮膚萎縮、多毛、毛細血管擴張以及色素沉著,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如果長期、大面積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劑,也可由此造成皮質類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庫欣綜合征(如肥胖、滿月臉、血壓增高、糖尿病等),所以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一般情況下,每日使用兩次即可。

軟膏:

它的基礎成分是羊毛脂、凡士林,由於軟膏比較油膩,已逐步被冷霜制劑所取代,但塗用軟膏後,能使皮膚軟化,葯物易深入吸收,對某些角化、慢性皮膚病(如斑塊型銀屑及重度皸裂等),其效果要優於冷霜制劑,常用的軟膏有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軟膏等。

硬膏、塗膜制劑:

這是新近改良的外用葯制劑,它是把葯物加入膠布或薄膜制劑中,使用後薄膜將皮膚與外界空氣隔絕,便於葯物吸收,避免了因衣服摩擦而使葯物損失的弊端。常用的制劑有膚疾寧、氫化可的松塗膜等。但部分患者使用硬膏制劑可發生膠布過敏。含有皮質類固醇的制劑比其他制劑更易於吸收,但要注意因吸收過量而引起的副作用。

一旦皮膚出現輕微乾燥、瘙癢、紅疹等症狀,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能抱以僥幸心理,以免貽誤病情。千萬不要濫用葯膏,很多葯膏都含有激素,使用不當容易加重症狀,增加治療難度。最好選擇不含激素、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產品,避免對脆弱的肌膚造成二次傷害。

皮膚病形成的因素

1、理化因素

壓力與摩擦、局部溫度變化過快、放射、光照、熱輻射、化學試劑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膚病發生。有些因素可加重皮膚病。如過度搔抓繼發感染;熱水燙、肥皂水洗、用葯不當加重濕疹病變;曝曬可加重光敏性疾病。

2、生物因素

昆蟲叮咬、接觸某些植物、寄生蟲與微生物感染均為常見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種病毒性皮膚病。

3、食物與其他疾病

有些食物如蝦等易致過敏性疾病發生。內臟病變、局部感染、血液與淋巴循環障礙等可引起相關皮膚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癢症,局部感染引起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循環障礙可致紫紺、橡皮腫等。

4、遺傳

有些疾病有明顯的家族史,如魚鱗病、白化病等。

5、神經精神因素

神經損傷可引起營養性潰瘍;壓力與緊張和斑禿、慢性單純性苔蘚等發病密切相關。

6、代謝與內分泌因素

代謝障礙可引起皮膚澱粉樣變、黃色瘤等,Cushing′s綜合征則易發生痤瘡、多毛等。

>>>下一頁更多精彩“皮膚病的相關知識”

6. 膚疾寧貼膏主要用於哪些皮膚病

膚疾寧貼膏
【適應症】
用於局部性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也可用於小面積的銀屑版病。
【葯理作用】權
本品中的醋酸曲安奈德,為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葯,外用有抗炎、抗過敏及止癢作用。能消除除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發熱、發紅及腫脹。硫酸新黴素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本品對葡萄球菌屬(甲氧西林敏感株)、棒狀桿菌屬有良好作用,對大腸埃菌、克雷伯菌屬、變形桿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亦有良好作用,對各組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腸球菌屬等活性差,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等對本品耐葯。細菌對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和慶大黴素間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葯。

7. 乾裂濕疹擦什麼葯最好

其實濕疹也算是皮膚病的一種了,很多人在選擇葯物的時候是比較糾結的。因為在如今的社會當中,治療濕疹的葯物是比較多的。他們在想,倘若有了皮膚乾裂的情況,那麼究竟有哪些葯物比較好。畢竟不同的葯物,其解決的辦法 還有最後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濕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了解。其實濕疹也算是皮膚病的一種了,倘若自己出現了濕疹的情況,那麼要盡快的解決。若是不盡快解決,那麼會發現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到了最後,可能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很多人在想,若是得了濕疹,皮膚又比較乾燥,此時用什麼葯物比較好,這是很多人所想要了解的了。

濕疹的外用葯物是比較多的,可以利用紫草油來解決。紫草油主要是用香油適量炸焦,成紫色撈出紫草。紫草油的用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將油塗在患處就可以了,一天大概是2~3次的樣子。第二種葯物就是柴胡膏了,直接上葯就可以了。第三種葯物就是包雲膏了,取數滴葯油浸冷水中一夜,然後塗在傷患處就可以了。

倘若一個人出現了濕疹,那麼也是有一些相關的症狀的。比如說若是手部出現了濕疹,那麼手部會有龜裂產生,手指上還會出現水皰,結痂,脫屑等症狀。濕疹也分種類,主要有手部及腿腳部的濕疹,皸裂性的濕疹,還有肛門濕疹,陰囊濕疹,乳房濕疹這幾種了,一定要進行區分,這幾種濕疹的解決辦法是不一樣的。

上述這些就是有關於濕疹的一些相關的知識了,希望對你可以有所幫助吧。倘若自己有了濕疹的情況,那麼建議去醫院進行一定的治療。另外在此過程當中,還要塗抹一些葯物,在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淡一些,盡量不要吃過於油膩,過於辛辣的食物。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可以多吃些蔬菜水果,因為蔬菜水果當中所蘊含的營養物質是比較高的,而且對於濕疹也是有所幫助的。對於濕疹的解決辦法也是比較多的,在此過程當中,不要隨便的吃一些葯物,因為隨便的吃一些葯物,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可能會讓濕疹的症狀更加的嚴重

乾裂性濕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於患者之前濕疹的現象得不到治癒,演變成為乾裂濕疹,再加上患者不注重日常對患處的護理,從而加重了濕疹的疾病,但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不僅要注意改善日常的生活習慣,還需要注意合理的用葯。
乾裂性濕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也是濕疹的一類,主要是由於患者不注意日常對於濕疹的治療,以及平時免疫力低下而引起的,這種疾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嚴重的還會危害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對於乾裂性濕疹的治療是關鍵,只有患者依據自己的病情對症下葯,才能讓病情盡快得到康復。

乾裂性濕疹通常表現為患者的患處因為長期濕疹得不到治癒之後,患處會有乾裂的現象,而且患者主要會感覺到瘙癢疼痛,所以很多患者都會採取葯物進行治療,那麼對於治療乾裂性濕疹常見的最有效的葯物有哪些呢?

1、可以使用外用葯物復方氧化鋅魚肝油軟膏進行塗抹,這種葯物不僅可以有效治療乾裂性濕疹,而且對於滋潤患處也有不錯的效果,但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塗抹該葯物的時候,一定要清理干凈患處,同時要注意改善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引起過敏的食物,只有做到這些方面,才能讓患者的病情盡快得到康復。

2、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這種葯物對於治療乾裂性濕疹有不錯的效果,而且對於其他過敏引起的皮膚疾病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該葯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同時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海鮮一類食物,注意多休息。

其實對於乾裂性濕疹的治療,不僅需要患者給予正確的葯物加以治療,同時還需要注意改善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同時在用葯期間要嚴禁煙酒,只有患者做到這些方面,才能讓患者的病情盡快得到好轉

8. 濕疹擦什麼葯最好

濕疹的治療方法,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一、急性濕疹一般會有紅斑、滲液,可先選用外用氧化鋅油。二、亞急性濕疹,首先選用激素類外用葯。慢性濕疹因較肥厚,有明顯的癢感。第一種選擇是外用強效激素葯膏,或者是皮膚病寧硬膏。如依巴斯汀片,口服抗過敏葯。四、無論哪種濕疹都要避免搔抓,暫時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伴有明顯瘙癢,容易復發,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治療主要就是控制症狀,減少復發,提高生活質量。首先應該避免誘發或加重因素,加強皮膚護理。急性期沒有水皰、糜爛及滲出時,可以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有大量滲出的時候,可以選用3%硼酸溶液冷濕敷。症狀嚴重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抗過敏的葯物。
濕疹的治療包括內容葯物治療和外用葯物治療。濕疹內用葯物的治療的目的在於抗炎和止癢,可以選擇抗組胺葯、鎮靜安定類的葯,一般不推薦使用糖皮質激素。外用葯物治療遵循外用葯物的使用原則,對於急性期無滲液或者滲出不多,我們可以使用氧化鋅油,滲出比較多的可以適用3%的硼酸溶液或者生理鹽水進行冷濕敷。滲出減少以後,我們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的霜劑,可以和油劑交替使用。對於亞急性期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乳劑、糊劑,濕疹如果有感染可以同時加用抗生素的軟膏。對於慢性期的濕疹可以選擇軟膏、隱睾、塗膜機,對於頑固性的皮損比較局限的,可以進行糖皮質激素皮損內注射。
濕疹的治療用對了症的葯就是最好的葯,要根據它的局限性還是泛發性,急性還是慢性來選擇。如果是急性泛發性濕疹,一般的來說我們要給他口服一些糖皮質激素,加上抗組胺葯,然後進行系統治療。也可以配合糖皮質激素的外用,進而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來交替應用。還有如果局限的,我們就用簡單的糖皮質激素葯膏,或者一些含有抗生素,含有糖皮質激素的一些葯膏也可以。對於慢性的復發的那種濕疹,我們也可以照紫外線的黑光治療。也可以選擇中葯,不同時期選擇不同辨證施治的中葯,內服或者外用都是很好的。還有中成葯也是有幫助的,但是前提要根據它的部位、它的分型來給予辨證治療濕疹。

9. 護士皮膚給葯技巧

護士皮膚給葯技巧

皮膚給葯是指以貼、塗、擦、敷、熏、洗、浴等方法,直接用於治療體表或某些黏膜部位疾患。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護士皮膚給葯技巧,歡迎閱讀。

1.皮膚外用葯物的劑型與選擇技巧

(1)皮膚外用葯物的劑型:

1)粉劑:適用於急性皮炎、濕疹未發生糜爛時。常用有滑石粉、氧化鋅粉及爐甘石粉等。

2)溶液:適用於急性濕疹和皮炎發生糜爛、滲液時。常用有3%硼酸、3%醋酸鋁、0.1%尹沙吖啶溶液及生理鹽水等。

3)洗劑:用於急性皮炎而無滲液者。常用有爐甘石洗劑及復方硫黃洗劑。

4) 酊劑和醑劑:適用於慢性皮炎苔蘚樣變、真菌性及瘙癢性皮膚病。常用有碘酊、樟腦醑和水楊酸醑、止癢醑劑、癬葯水等。

5)油劑:適用於亞急性皮炎及濕疹有少許滲液者。常用有40%氧化鋅油劑。

6)乳劑:適用於亞急性、慢性皮炎和濕疹。

7)軟膏:適用於慢性皮膚病和神經性皮炎。常用的軟膏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黃軟膏、尿素軟膏等。

8)冷霜制劑:是皮膚科最常用的一種制劑。常用的冷霜制劑,除了加有止癢葯物的止癢霜劑(如必舒膏)、防止皮膚水分蒸發的尿素霜(如治裂膏)外,最常見的就是各類皮質類固醇類激素霜劑(如氟輕松、地塞米松、曲安西龍、哈西奈德等)。

9)糊劑:適用於輕度滲出的亞急性皮炎和濕疹。常用有氧化鋅糊劑。

10)硬膏:適用於慢性浸潤肥厚性皮損,如神經性皮炎和慢性濕疹等。

11)塗膜劑:常用於治療慢性皮炎和角質增生性損害,亦可用於預防職業性皮膚病。

12)凝膠劑:用於急慢性皮炎的治療。

13)氣霧劑:用於治療變態反應性或感染性皮膚病。

(2)皮膚外用葯物選擇技巧:

1)劑型選擇:根據不同的皮損選擇不同的葯物劑型。如急性炎症性皮損僅有紅斑、丘疹和水皰時,可選用粉劑或洗劑;有糜爛、滲出多時選用溶液濕敷。亞急性炎症性皮損伴少量滲出時選用乳劑、糊劑或油劑。慢性炎症性皮損者可選用軟膏、乳劑、硬膏、塗膜劑及酊劑。無皮損僅有瘙癢者,選用乳劑或酊劑。皮膚破損、滲液多或合並感染者可選用溶液制劑,可用濕潤療法,半暴露處理。

2)葯物的選擇:根據病因、病理變化和自覺症狀等選擇合適的葯物。如化膿性皮膚病可選用抗生素;真菌性皮膚病選用抗真菌葯物;角化不全者選用角質促成劑:瘙癢性皮膚病首選止癢劑等。

3)葯物的濃度要適當,有刺激性的葯物要先用低濃度,以後根據患者的接受程度及皮損情況逐步增加葯物濃度。

2.皮膚外用葯物前的皮膚准備

(1)患處表皮結痂或痂與毛發黏結時,不可在痂上搽葯,可先在痂上搽無刺激性軟膏後包紮,經24小時掀開,痂軟化脫落,剪去毛發,根據病情再適當塗葯。

(2)患處有毛發者應先剪去毛發,再進行清潔或搽葯。

(3)患處已形成膿皰時,先用75%乙醇搽洗消毒膿皰周圍皮膚後,剪除皰壁然後用葯。如為大水皰,應在消毒後剪破皰壁放出液體,不必剪除全部皰壁。如大水皰已破裂,可將皰膜剪除,然後用葯。

(4)患處表面膿性分泌物較多時,先用過氧化氫溶液浸濕棉球清洗或用1:5000高錳酸鉀液清洗後,選用適當的葯物外搽並用紗布包紮;若患處表面分泌物為漿液性,可先濕敷或直接搽葯物。

(5)塗擦葯物前先用溫水與中性肥皂清潔皮膚,如有皮炎則僅用清水清潔。

(6)患處皮膚表面原有葯物的清洗:糊劑或其他脂肪性葯物,可用植物油或液狀石蠟輕輕清潔拭凈;粉劑並已乾燥硬結者,應用溫水浸泡後再揩去。

3.皮膚外用葯物的給葯技巧

(1)擦葯前清除皮損上的痂皮、鱗屑等,如病情許可,用淋浴或浸泡清除,必要時剪短患者頭發。

(2)外用氣霧劑、洗劑等混懸劑使用前應充分振盪搖勻;洗劑和糊劑不宜用於毛發處;軟膏、硬膏禁用於滲液較多的急性皮炎;有糜爛、滲出時不能用酊劑;皮膚有皸裂、急性炎症或滲出性糜爛的患者,亦不能使用酊劑。

(3)隨時注意葯物不良反應,如有刺激、過敏或中毒現象,立即停葯並報告處理。

(4)對慢性過度角化皮損,適當用力塗葯,以利於葯物滲入。

(5)外用溶液給葯技巧:

1)外用水溶液主要用於濕敷,一般常用為開放性冷濕敷。先用濕敷液或植物油將患處洗凈,將4—6層消毒紗布浸於葯液中,取出擠去多餘葯液,以不滴水為度,敷於患處(務必貼緊皮損),經常加水溶液,保持一定濕度。滲出液多時底層紗布每天更換2—3次。在滲液少時,可用綳帶包紮以延長濕化時間。

2)大面積濕敷,溶液濃度宜低,濕敷面積不超過體表面積的1/3,以免某些葯物吸收中毒。

3)寒冷季節做濕敷時應注意保暖,以免受涼。

4)外用溶液包括洗劑、搽劑、乳劑、酊劑和醑劑等。與軟膏、霜劑同時使用時,應遵循先水後膏的使用原則。外用溶液片劑或顆粒應溶解後用,如高錳酸鉀片應取1片加水1500mL准確配製。

(6)刺激性強的葯物(如酊劑和醑劑等)不宜用於薄嫩皮膚部位,如乳房下部、面部、嬰幼兒、腔道周圍皮膚、黏膜及外生殖器。

(7)膜劑按病變部位大小剪取,貼於皮膚用膠布固定。塗膜劑將患處洗凈拭乾,沿同一方向塗敷患處,待干成膜即可。避免與水接觸,一旦沾上水,切勿用手擦,晾乾後不影響療效。

(8)軟膏與霜劑給葯技巧:

1)使用前先將患處用溫水浸泡10—30分鍾,使角化的厚皮泡軟,剝除浮皮,再塗上軟膏,可使葯物更好地滲入皮膚。

2)軟膏塗葯後不要覆蓋患處,因為軟膏含油質較多,不能暴露的部位可用油紙覆蓋,以防因衣物蹭掉葯膏而影響療效。霜劑用葯後應暴露患處,不要包紮。

3)軟膏吸收較慢,一般每天用葯1~2次。霜劑一般每天用葯2~3次。

4)軟膏與霜劑不用於糜爛、滲出或有水皰的皮膚病,否則會造成皮損炎症加重。

5)清洗擦乾皮膚後再塗葯於患處,輕輕按摩塗抹於給葯部位,直到葯膏或霜劑塗抹均勻。

6)由於激素冷霜制劑的廣泛應用,可給患者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如過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劑,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膚萎縮、多毛、毛細管擴張,以及色素沉著;如果長期、大面積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劑,可造成皮質類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柯興綜合征(如肥胖、滿月臉、向心性肥胖、血壓增高等),所以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一般情況下每天使用兩次即可。

(9)膏劑與貼劑的給葯技巧:

1)膏劑:先用溫清水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凈拭乾,然後再貼橡膠膏劑。如使用黑膏葯,應先放在微火上加溫或將其浮在開水上面軟化,待膏葯不燙皮膚時再貼於患處。更換膏葯的時間根據說明書上的`葯效持續時間來定,一般每天換1次。破潰的創面更應縮短換葯間隔,以5—6小時為宜。

2)透皮貼劑:選擇無毛發或刮凈毛發的皮膚,用前除去透皮貼劑保護層,用手或手指輕壓保證貼劑和皮膚的緊密貼附。用葯部位宜為不進行劇烈運動的部位,如胸部或上臂。按照葯品說明書要求,及時更換新的貼膜,保證給葯的連續性。

3)換葯時應適度清洗患處,清除掉黏附在皮膚表面的葯垢後,應讓皮膚適當透氣1—2小時。

4)硬膏制劑對部分患者可以發生膠布過敏。貼葯後如出現劇烈的瘙癢、水皰甚至大皰,必須立即揭去貼患處的葯物並按醫囑處理。

5)有的膏葯必須貼於特定部位,如臍貼、穴貼。傷濕止痛膏應在扭傷發生24小時後再貼。

6)不宜貼在糜爛皮膚、感染處。

(10)糊劑給葯技巧:

1)皮膚給葯前先用油類將原有糊劑擦去,不可用水清洗。

2)毛發過長部位應先剪去毛發,再塗葯。

3)塗於皮損後用紗布包紮。

4.治療疥瘡常用的外用葯物首選10%—20%硫黃軟膏(嬰幼兒用5%)或10%—25%苯甲酸苄脂乳膏,其次,亦可用1%丙體一六六六(γ一六六六)霜劑(如疥靈霜、疥得治)、30%硫代硫酸鈉溶液、甲硝唑等。疥瘡結節可外用皮質類固

醇,亦可局部注射潑尼松龍混懸液。

5.硫黃軟膏搽葯技巧

(1)療程:將10%—20%硫黃軟膏除頭面部外塗遍全身,每天1—2次,連續3天,第4天再洗澡並更換衣服、被褥,為1個療程。一般連續治療兩個療程,本病治療後應觀察2周,看是否復發,如有復發還需重復1個療程。

(2)部位:硫黃軟膏塗搽時,應從頸以下開始直至搽遍全身皮膚,尤其是有皮損處和皮膚皺褶部位如指縫等,需多次用力塗抹。

(3)搽拭方法:

1)沐浴:第1次搽葯前必須用熱水、肥皂沐浴,或用具有殺蟲作用的中葯(如百部、苦參、檳榔、大楓子、蛇床子等)煎出液沐浴。搽葯期間不沐浴、不更衣,直至療程結束。

2)搽葯:先於好發部位和皮損處搽葯1次,再自頸部開始向下遍搽全身皮膚。較小患者,頭面部宜少量搽葯,早、晚各搽1次,連續搽葯3—4天。陰囊有結節性皮疹的,可適當延長搽葯時間。

3)更衣、消毒:1個療程結束後,用上述方法沐浴,浴後換用消毒內衣,並將換下衣服、被褥進行煮沸或烈日下充分曝曬消毒。

6.其他葯物給葯技巧

(1)1%丙體一六六六霜劑:如疥靈霜、疥得治等,用法為洗澡後晾乾半小時,擦葯1次,24小時後洗澡即可。該葯為無味、無臭、無刺激的殺疥蟲葯物,療效好,但經皮膚吸收後有潛在的危害。故婦女、嬰兒不宜使用,有皮膚破損者最好不用。搽葯前,不宜用熱水洗澡,以免葯物吸收過多。

(2)10%-25%苯甲酸苄脂乳劑:每天擦葯1~2次,連用2~3天,殺蟲力強,效果好。

(3)30%硫代硫酸鈉溶液:每天全身擦葯2次,1周可愈。

(4)甲硝唑:又名滅滴靈,遵醫囑用葯。一般每次口服0.2g,每天3次,連用7天為1個療程。該葯對疥蟎有殺滅作用,也可外用2%~3%甲哨唑軟膏。

(5)優力膚軟膏:每晚全身擦葯1次,連用3—5天。

7.疥瘡的預防技巧

(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被褥,如疑有被污染的衣服、被褥等,應煮沸消毒或在日光下充分曝曬。

(2)如家人、集體居住者,同一室居住者應積極治療。

(3)杜絕不潔性交。

(4)出差住店要勤洗澡,注意更換床單位。回家後要及時洗澡、更衣,衣物單獨清洗後曝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