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膚瘙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皮膚瘙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1、過敏性的,有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瘙癢症,葯物過敏,食物過敏,等等。要口服抗過敏葯,同時要避免接觸這些過敏原。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天皰瘡,等等。
3、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癢,或者是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瘙癢,如各種皮膚癬,疥瘡、蟎蟲叮咬,蟲咬性皮炎,等等。
4、物理原因引起的瘙癢,比如說乾燥,日光照射,接觸一些化學物品等,要注意避免接觸這些東西,注意保濕。
5、內科疾病引起的瘙癢,比如糖尿病,肝炎,尿毒症,膽汁淤積等。
總之身上癢原因很多,最好到到專科醫院,找專科醫生進行判斷,要對症對因治療,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皮膚是完好的,但是就出現瘙癢的狀態,在臨床中就把這種情況稱為皮膚瘙癢症,和蕁麻疹、濕疹之類的過敏反應相區別就是沒有原發的皮損,沒有紅斑、丘疹、風團。單純出現皮膚瘙癢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貧血的患者或者血糖高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另外老年的患者皮膚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也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的問題,皮膚特別容易乾燥、粗糙。另外小腿也比較容易出現皮膚瘙癢,因為這個位置缺乏皮下脂肪,沒有皮脂腺分泌油脂,皮膚特別容易乾燥,就容易出現瘙癢的問題。另外臨床中還可以見到患者肝腎功能有嚴重的問題或者有腫瘤的患者,也會出現皮膚出現瘙癢的狀態。在用葯治療上,針對患者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病因進行對症治療,多數都是囑咐患者常規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以及血常規的異常。如果都是正常,建議患者多用保濕劑,都可以吃養血祛風的中葯制劑。瘙癢的明顯可以吃抗過敏葯,配合激素類的葯膏外用,另外囑咐患者要忌口刺激性食物。平常穿衣服要穿柔軟的純棉線的衣服,洗澡時候盡量不要用力去搓,盡量避免接觸洗面奶,還有沐浴液之類的鹼性的洗滌用品。
2. 什麼是皮膚瘙癢症
皮膚瘙癢症是一種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膚損害的皮膚病症狀,根據皮膚瘙癢的范圍以及位置,一般分為全身性和局限性瘙癢兩大類。
全身性瘙癢常常為許多全身性疾病的伴發和首發症狀,尤其是老年人患者,比如尿毒症,膽汁性肝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糖尿病,惡性腫瘤及神經精神性瘙癢等,另外鹼性物質對皮膚的刺激以及患者自身皮脂腺,汗腺分泌功能減低至皮膚乾燥等都是有關系的。
局限性瘙癢與局部的感染或者是出汗摩擦潮濕等有關系。
一般的全身性瘙癢,多見於成年人,常從一個部位開始逐漸擴散至全身,呈陣發性瘙癢,夜間比較重一些,在吃一些辛辣刺激食物或者搔抓之後瘙癢加重。
3. 什麼是皮膚瘙癢症
瘙癢是皮膚病最常見來的主觀自症狀,瘙癢性皮膚病是一組以瘙癢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病因比較復雜,發病機制不十分明確,有時可能和精神神經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一般把僅有皮膚瘙癢而無任何原發性皮膚損害的皮膚病稱為瘙癢症,通常分為全身性和局限性兩種。
一般出現癢多見於過敏,濕疹等疾病引起,可見於接觸到其他異常物質,蚊蟲叮咬後導致。可以先使用復方樟腦軟膏或爐甘石洗劑治療,另外可以口服抗過敏葯物治療,注意皮膚衛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也可以到皮膚科檢查治療。若是疥瘡,可以使用硫磺軟膏,林丹軟膏等葯物治療。
4. 皮膚瘙癢的症狀
皮膚瘙癢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的一種皮膚病。皮膚瘙癢症屬於神經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官能症疾患。
皮膚瘙癢症的症狀表現還是比較明顯的,特別是該疾病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瘙癢,雖然發生皮膚瘙癢不一定是皮膚瘙癢症,泛發性皮膚瘙癢症患者最初皮膚瘙癢僅限局限於一處,進而逐漸擴展至身體大部分或全身,皮膚瘙癢常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由於不斷搔抓,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及苔蘚樣變化等繼發損害。
隨著病情的發展,皮膚瘙癢症的症狀會更加表現的淋漓盡致,瘙癢開始變得特別的劇烈,可見於全身或局限於肛門、陰囊或女陰部。為陣發性、癢感劇烈,常在夜間加重,影響睡眠。病人常用手抓撓不止。因抓撓過度而發生抓痕、血瘀,日久可出現濕疹化、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局限性皮膚痞癢症發生於身體的某一部位,常見的有肛門痞癢症、陰囊瘙癢症、女陰瘙癢症、頭部瘙癢症等。
皮膚瘙癢的臨床表現包括以下方面:
1、全身性瘙癢症
多見於成人,瘙癢常從一處開始,逐漸擴展到全身。常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嚴重者呈持續性瘙癢伴陣發性加劇,飲酒、咖啡、茶、情緒變化、辛辣飲食刺激、機械性搔抓、溫暖被褥、甚至某種暗示都能促使瘙癢的發作和加重。常繼發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甚至出現濕疹樣變、苔蘚樣變、膿皮病以及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
(1)老年性瘙癢症 多發於老年人,常以軀干最癢,多因皮脂腺功能減退、皮膚乾燥等因素所致,女性患者可能是絕經後綜合征的一種表現。
(2)冬季瘙癢症 多見於成年人,兒童也可發病。多發生於秋末和冬季氣溫急劇變化時,病人常在進入溫暖的室內或睡前脫衣時,便開始瘙癢。
(3)夏季瘙癢症 常以濕熱為誘因而引起瘙癢,夏日汗液增多可使瘙癢加重。
2、局限性瘙癢症
(1)肛門瘙癢症 多見於中年男性,患蟯蟲病的兒童也可患病。瘙癢一般局限於肛門及其周圍皮膚,有時可蔓延至會陰、女陰和陰囊。因經常搔抓只是肛門皮膚肥厚,亦可呈苔蘚樣變或濕疹樣變等繼發性損害。
(2)陰囊瘙癢症 瘙癢主要局限於陰囊,有時也可累及陰莖、會陰和肛門。由於不斷搔抓,引起苔蘚樣變、濕疹樣變及繼發感染等。
(3)女陰瘙癢症 瘙癢常發生於大、小陰唇。因不斷搔抓,陰唇部常有皮膚肥厚及浸漬,陰蒂及陰道黏膜可有紅腫及糜爛。
5. 皮膚癢是怎麼回事
瘙癢,是許多皮膚病共有的一種自覺症狀。當有皮膚瘙癢而無其它水皰、丘疹等原發皮疹時,醫學上稱為瘙癢病。它的發病原因很多,如神經衰弱、內分泌混亂、糖尿病、肝臟病等都可引起。
冬季瘙癢病多見於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下肢臀部尤為嚴重。這些人皮脂腺功能減弱,皮膚乾燥。到了冬季,洗澡所花時間長,使用的肥皂多,皮膚更加乾燥。隨著氣溫降低,瘙癢就開始了。
冷是瘙癢的前導,熱卻是瘙癢發生的誘因。由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用熱水燙洗,躺入被窩,就開始癢了。不免搔抓一下,卻往往是愈癢愈搔,愈搔愈癢。這是因為搔抓會損傷皮膚,加強皮膚
的反應性,導致出血,留下色素沉著和皮膚苔蘚樣硬化,使疾病久久不能治癒。
因此,對於已發生冬天瘙癢病的患者,應注意不飲酒類,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品,不要用搔抓、摩擦和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感覺有些瘙癢時,在局部塗抹一些有止癢作用的乳劑或霜劑,不要去搔抓、燙洗,緩解症狀,使皮膚逐漸恢復正常.
6. 皮膚搔癢全身發腫反復發作是什麼皮膚病
根據描敘考慮蕁麻疹。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並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蕁麻疹,還有以下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
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後,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2.延遲性皮膚劃痕症
皮膚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展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3.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
皮疹發生於局部皮膚受壓後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表現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局部大范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4.膽鹼能性蕁麻疹
皮疹特點為除掌跖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症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鍾,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後亦可誘發此病。
5.寒冷性蕁麻疹
可分為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後者較為常見,患者常在氣溫驟降時或接觸冷水之後發生,數分鍾內在局部發生瘙癢性的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
6.日光性蕁麻疹
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和風團。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可伴有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在數小時內消失。
7.接觸性蕁麻疹
其特點是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發生風團和紅斑。可分為免疫性機制和非免疫性機制2類。非免疫性是由於原發性刺激物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而引起,幾乎所有接觸者均發病,不須物質致敏。而免疫性屬Ⅰ型變態反應,可檢出特異性IgE抗體。
另外,還有熱蕁麻疹、運動性蕁麻疹、震顫性蕁麻疹、水源性蕁麻疹、腎上腺素能性蕁麻疹、電流性蕁麻疹等更少見的類型的蕁麻疹等。
1.一般治療
由於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2.葯物治療
(1)抗組胺類葯物①H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兩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劑量因人而異。②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葯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葯物。
(2)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減少組胺釋放的葯物①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為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②酮替酚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製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③色甘酸鈉能阻斷抗原抗體的結合,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若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作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並增強療效。④曲尼司特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3)糖皮質激素
為治療蕁麻疹的二線用葯,一般用於嚴重急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壓力性蕁麻疹對抗組胺葯無效時,或慢性蕁麻疹嚴重激發時,靜脈滴注或口服,應避免長期應用。常用葯物如下:①潑尼松;②曲安西龍;③地塞米松;④得寶松。緊急情況下,採用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靜脈滴注。
(4)免疫抑制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復,上述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由於免疫抑制劑的副反應發生率高,一般不推薦用於蕁麻疹的治療。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葯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