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
日常一些皮膚病困擾著我們,對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下面我准備了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希望對您有幫助!
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
一、 病毒性皮膚病(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扁平疣)
發於頭面部:病期較短,或痛或癢,皮疹色紅以丘疹、丘皰疹為主,可兼少數水皰,體質不弱者,可分選芎菊上清丸、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川芎茶調顆粒、一清膠囊、板藍根顆粒等。
發於胸脅部:皮疹色紅,疼痛,以丘疹為主或見膿皰者,可分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復方青黛膠囊、開胸順氣丸、連翹敗毒丸、平肝舒絡丸;病期長伴刺痛,體質無明顯虛弱者,選血府逐瘀膠囊。
發於下半身:體質不虛者,可分選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等;陰虛體弱者可用六味地黃丸;陰虛內熱者可用知柏地黃丸。
外用:選山寶皮寧酊、如意金黃散等。
扁平疣:常膚色皮損兼有少氣乏力,脾胃虛弱者,可選貞芪扶正膠囊、參苓白術丸;色淡紅或紅兼有熱象的,可選板藍根沖劑、梔子金花丸、芎菊上清丸、復方青黛膠囊等;色偏深兼有氣滯血瘀徵象者,可選血府逐瘀膠囊、加味逍遙丸、平肝舒絡丸、逍遙顆粒等。
二、 細菌性皮膚病(膿皰瘡)
發於頭面部或泛發者:可分選連翹敗毒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雙黃連口服液、金銀花露、新癀片、清開靈口服液等。
三、 真菌類皮膚病(體癬、足癬、股癬、頭癬等)
發於上半身:體質強,皮疹癢,疹色紅者,分選黃連上清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等。 發於下半身:體質強,皮疹濕癢,疹色偏紅者,可分選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當歸苦參丸等。
外用:鈹寶消炎癬濕葯膏、冰黃膚樂軟膏、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等。
(一) 皮炎濕疹類
急性期:病期短,皮損色紅腫脹,瘙癢,兼心煩,口乾,便秘等,可選防風通聖丸、一清膠囊、清開靈口服液、新癀片、羚羊角膠囊、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梔子金花丸等。 亞急性期:皮損顏色轉淡或深,可有少量滲出,瘙癢,體質強者可選當歸苦參丸、膚癢顆粒、防風通聖丸;脾胃弱,食少便溏者選參苓白術丸。
慢性期;皮損肥厚,粗糙乾燥,瘙癢明顯可分選四物合劑、膚癢顆粒、天麻鉤藤顆粒、參苓白術散等。
外用:急性期馬齒莧濕敷;亞急性期冰黃膚樂軟膏、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等;慢性期冰黃膚樂軟膏、鈹寶消炎癬濕葯膏等。
(二) 蕁麻疹
急性期: 體質較強者可分選防風通聖丸、芎菊上清丸、川芎茶調顆粒、膚癢顆粒等;伴疹色不紅、惡寒時可選銀翹解毒顆粒,疹色偏紅、不惡寒時可選桑菊感冒片。
慢性期:體質較強者可選用膚癢顆粒、血府逐瘀膠囊、川芎茶調顆粒等;脾胃虛寒,喜溫喜按,面色淡白,四末不溫者可選附子理中丸;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可選參苓白術丸;氣虛自汗惡風或陽虛(寒冷性蕁麻疹)可選玉屏風口服液、貞芪扶正膠囊、陽和丸等;血虛生風,肌膚乾燥無光澤可選四物合劑、烏雞白鳳丸。
五、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玫瑰糠疹、銀屑病)
(一) 玫瑰糠疹
疾病早期:風熱偏盛,疹色紅,癢,可分選復方青黛膠囊、防風通聖丸、一清膠囊等;偏風濕的,疹不甚紅可選當歸苦參丸,熱象明顯的可選三妙丸。
疾病時間較長的:可分選四物合劑、血府逐瘀膠囊、貞芪扶正膠囊、膚癢顆粒等。
(二) 銀屑病
進行期:可分選復方青黛膠囊、消銀片、一清膠囊、新癀片、清開靈口服液、羚羊角膠囊等。 消退期:可分選消銀片、當歸苦參丸、三妙丸、參苓白術丸等。
靜止期:可分選血府逐瘀膠囊、四物合劑、大黃蟄蟲丸、貞芪扶正膠囊等。
關節病型銀屑病伴關節灼熱紅腫沉重,或發熱、口渴不欲飲可用濕熱痹顆粒、新癀片;伴發熱的急性期銀屑病可選清開靈口服液、新癀片;滲出性銀屑病兼體質較強者,可分選一清膠囊、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
外用:選冰黃膚樂軟膏、5~20%黑豆餾油軟膏。
六、瘙癢性皮膚病(癢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症)
病期短或較短:皮損偏上半身,風熱徵象明顯可分選防風通聖丸、連翹敗毒丸;兼有濕熱徵象的可選用一清膠囊、當歸苦參丸;兼肝陽上亢,熱擾心神,失眠不安者,可選天麻鉤藤顆粒。
病期較長:出現血虛徵象者選四物合劑;脾胃虛弱、氣虛者可選參苓白術丸、貞芪扶正膠囊、玉屏風口服液;體質較強兼氣血瘀滯可選膚癢顆粒、血府逐瘀膠囊;肝氣郁結無明顯熱象的可選平肝舒絡丸、逍遙顆粒,兼有熱象的,心煩易怒,兩脅脹痛選加味逍遙丸;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乾燥選天王補心丹。
外用:冰黃膚樂軟膏、鈹寶、苦豆子油搽劑、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
七、色素性皮膚病(黃褐斑、白癜風)
(一) 黃褐斑
色淡褐,伴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可選參苓白術丸、貞芪扶正膠囊;肝氣郁結,斑色黃褐者,可分選逍遙顆粒、加味逍遙丸、平肝舒絡丸;血虛兼血瘀的褐色斑,可選四物合劑、血府逐瘀膠囊;肝腎不足,疹色深褐加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金匱腎氣丸、二至丸等。 外用:絲白祛斑軟膏
(二) 白癜風
病程短:風熱徵象,疹色有光澤,顏色為淺色素斑可選川芎茶調顆粒、防風通聖丸;濕熱徵象可選梔子金花丸、三妙丸、當歸苦參丸等。
病期較長:疹色白,周圍正常膚色加深,可分選白癜風丸、二至丸、首烏丸、血府逐瘀膠囊等。
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
八、斑禿
病程短:風熱徵象者,可選芎菊上清丸、防風通聖丸等;肝風內動,心神不寧者選天麻鉤藤顆粒;肝氣郁結者選逍遙顆粒、加味逍遙丸等。
病程較長:血虛,氣虛,肝腎不足者分選養血生發膠囊、斑禿丸、首烏丸、貞芪扶正膠囊、烏雞白鳳丸等。
❷ 兩款皮膚病中成葯
兩款很好用的治療皮膚病的中成葯,消風止癢顆粒和濕毒清膠囊。,手裡沒皂皂的親們可試試:
消風止癢顆粒:防風、蟬蛻、地骨皮、蒼術、亞麻子、當歸、地黃、 木通、荊芥、石膏、甘草。功效為消風清熱,除濕止癢。主治丘疹樣蕁麻疹,也用於濕疹、皮膚瘙癢症。消風止癢顆粒可以疏風、祛濕、養血、清熱,是治療風疹、濕疹的常用中成葯。
另一個方子是濕毒清膠囊,濕毒清膠囊:地黃,當歸,丹參,蟬蛻,苦參,白鮮皮,甘草,黃芩,土茯苓。功效為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用於血虛風燥所致的瘙癢,症見皮膚乾燥、脫屑、瘙癢,伴有抓痕、血痂、色素沉著。這個方子主要是治療血虛引起的瘙癢症。
葯不可亂吃,請對症下葯!在醫生指導下用葯!
❸ 皮膚瘙癢用什麼葯
皮膚瘙癢並不存在最好的治療葯物,臨床上常用的葯物有氯雷他定、地塞米松、復方爐甘石洗劑等,無論使用哪一種葯物,都要遵循醫囑。
皮膚瘙癢可以使用的葯物:
1.氯雷他定:氯雷他定能夠治療皮膚瘙癢這種症狀,常用於治療皮膚過敏、蕁麻疹等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但要注意嚴格遵循醫囑使用葯物。
2.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屬於糖皮質激素葯物,在臨床上多用於緩解皮膚瘙癢等症狀,這類葯物要遵循醫囑使用,不能自行盲目用葯。
3.復方爐甘石洗劑:復方爐甘石洗劑具有收斂和保護人體皮膚的功效,多用於治療蕁麻疹等皮膚病,而且也能夠緩解這些疾病引起的瘙癢感,在用葯之前要詳細詢問醫生這類葯物的用法用量,不要自行用葯。
皮膚瘙癢的注意事項:
1.不要抓撓瘙癢的部位。
2.盡快要醫院查明皮膚瘙癢的原因,對症用葯。
3.治療期間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響恢復。
❹ 治皮膚病的中葯有哪些 什麼中葯治療皮膚病
1解表類中葯
解表可以使邪從外解,防治皮膚病。如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皮膚瘙癢症等,其皮疹有遊走不定,瘙癢等特點,常用中葯:桂枝,紫蘇葉,荊芥,防風,羌活,蒼耳子,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等。
2
清熱類中葯
很多皮膚病在臨床都表現為熱證,如常見的接觸性皮炎,丹毒,痤瘡等,皮疹常具有紅,腫,熱,痛的特點,舌質紅,苔黃,脈數,表現為熱象。治療宜清熱解毒,清熱涼血等,常用葯物: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穿心蓮,水牛角,生地黃,玄參,赤芍等。現代葯理研究,有些葯物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
3
養血潤燥類中葯
用於血虛風燥或血燥引起的皮膚病,皮損可見乾燥,脫屑,皸裂,苔蘚樣變等特點,如銀屑病,慢性濕疹,魚鱗病等,常用中葯:當歸,熟地黃,制何首烏,生地黃,麥冬,沙參等。
4
利濕類中葯
用於濕邪偏重者,其皮疹有水皰,糜爛,滲液,水腫等特點,治療宜清熱利濕,溫陽利濕,祛風勝濕等,適用於急性濕疹,膿胞瘡,帶狀皰疹等夾濕的皮膚病。常用中葯:黃柏,苦參,秦皮,澤瀉,吳茱萸,茯苓,豬苓,冬瓜皮,羌活,獨活,防己,薏苡仁,蒼術等。
❺ 皮膚病用什麼葯
皮膚病的主要症狀是奇癢難受,到醫院里去診病,醫生除了開處方給病人打針、吃葯外,多數醫生會再配些外用葯給病人,要病人通過外搽葯物減輕或治癒皮膚病;這種治療往往要病人自己進行,所以病人不懂得正確使用外用葯,非但疾病不易治好,有時候反而會使皮膚病惡化。
常用的皮膚病外用葯有以下幾種:
一、溶液:常用的溶液有4%硼酸溶液,1∶5000~10000高錳酸鉀溶液,0.1%利凡諾凡溶液等。使用這些溶液的目的,大多是作為濕敷。皮膚病的濕敷,主要是冷敷,其目的是通過冷敷使有滲出液的創面,滲液減輕,創面清潔。正確的濕敷方法是:使用比創面略大的消毒紗布4~6層(普通消毒口罩也可代用),浸透上述這一濕敷溶液,略擰干,以不滴水為度,放在創面上,根據創面滲液情況,平均每隔15分鍾到30分鍾更換紗布一次,要保持紗布清潔和潮濕,濕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紗布的虹吸作用,使創面上的滲液,全部被紗布吸收,再加上不斷冷敷,使皮下擴張的毛細管收縮,新的滲液減少,達到創面清潔的目的。這種情況主要適用於急性濕疹、皮炎、二度燙傷後皰潰破的滲液面,但大面積濕敷要考慮到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慎防感冒。
二、洗劑:所謂洗劑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劑,平時水在上層,粉劑沉澱在瓶底。皮膚科常用的洗劑是爐甘石洗劑、硫磺洗劑等。使用時必須注意先搖均勻,後用毛筆或棉簽塗用,它的葯理作用,除了洗劑中所加的消炎、殺菌、止癢葯作用外,主要是通過洗劑外用後,蒸發水分,降低皮膚溫度,以達到治療作用。所以塗用洗劑的次數,每天必須十次以上,這樣才能使局部溫度不斷降低。在毛發部位,由於可能和毛發粘在一起,所以不宜應用。
三、醑劑:是一種葯物溶解於酒精中的制劑,常用的有止癢醑劑、癬葯水等。這類葯物塗用後,由於酒精蒸發較快,再加上酒精製劑中含有止癢、脫皮的葯物,便可達到治療作用。由於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粘膜部位及嬰幼兒不宜應用,特別是癬葯水,由於有強烈的刺激、脫皮作用,所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四、冷霜制劑:是皮膚科最常用的一種制劑,由於它外觀細膩、潔白,像化妝品,所以很受病員歡迎。常用的冷霜制劑,除了加有止癢葯物的止癢霜劑(如必舒膏)、防止皮膚水分蒸發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見的就是各類皮質類固醇類激素霜劑(如膚輕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膚樂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激素冷霜制劑的廣泛應用,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如過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劑,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膚萎縮、多毛、毛細管擴張,以及色素沉著,而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如果長期、大面積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劑,也可由此而造成皮質類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柯興氏征(如肥胖、滿月臉、血壓增高、糖尿等),所以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一般情況下,每日使用兩次即可。醫這教育網搜集整理
五、軟膏:它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凡士林,由於軟膏比較油膩,已逐步為冷霜制劑所取代,但它塗用後,能使皮膚軟化,葯物易於深入吸收,對某些角化、慢性皮膚病(如斑塊型銀屑並重度皸裂等)其效果要優於冷霜制劑,常用的軟膏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軟膏、芥子氣軟膏等。
六、硬膏、塗膜制劑:這是近年來改良的外用葯制劑,它是把葯物加入膠布或薄膜制劑中,塗用後薄膜與外界空氣隔絕,便於葯物吸收,避免了因衣服摩擦而使葯物損失的弊玻常用的制劑如膚疾寧、紫桂治裂膏、氫可塗膜、療膚膜等。但硬膏制劑,對部分患者可以發生膠布過敏,當然含有皮質類固醇的制劑比其它制劑更易於吸收,但要注意因吸收過量而引起的副作用。
❻ 得了皮膚病,如何選擇外用葯膏總結:5類皮膚病用葯,對症解決!
皮膚葯種類繁多,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胡亂使用,不僅會葯不對症,還可能出現不良症狀,加劇病情,並對後續治療造成困難。現在就來幫助大家分門別類地介紹一下。不過,出現嚴重症狀,或無法明確症狀時,應該先看看皮膚科醫生。
一、細菌感染
對症: 適用於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的膿包瘡、毛囊炎、癤、癰情況,常見的表現是局部紅腫、化膿。
用葯: 這類皮膚病常用的葯膏都是抗生素類的,比如那氟沙星乳膏、紅黴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等等。
注意: 用棉簽塗抹在局部皮疹或者外傷區域即可。患處有破潰、化膿或有明顯滲出者禁用,病毒感染者禁用。
二、真菌感染
對症: 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可按照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比如頭廯、手廯、足廯、花斑廯、股廯等等。
用葯: 對付這類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可以選用抗真菌的葯膏,比如奧昔康唑乳膏、阿莫羅芬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克霉唑乳膏等等。
注意: 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水皰、紅斑、脫皮時,比較適合的做法是,先做真菌塗片檢查,待明確診斷以後再用葯。自行用葯,可能會對後期檢查和治療造成困難。
三、病毒感染
對症: 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類疾病以皮膚黏膜病變為主,主要類型有紅疹發疹型皮膚病,比如麻疹;皰疹型皮膚病,比如帶狀皰疹;贅生物型皮膚病,比如肛周、生殖器,外傷或皮膚破損等疣。
用葯: 這一類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可選用噴昔洛韋乳膏、阿昔洛韋乳膏、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等等。
注意: 如果用葯部位出現燒灼感、瘙癢、紅腫等情況應停用,並洗凈局部葯物,必要時向醫師咨詢。
四、蚊蟲叮咬
對症: 一些昆蟲和寄生蟲侵犯皮膚後,會引起動物性皮膚病,比如蟎蟲、蚊子、蜜蜂、跳蚤等定要會引起皮炎。有的還會引起疥瘡、隱翅蟲皮炎、虱病等。
用葯: 這一類由於蚊蟲叮咬等引起的皮膚病,可用糖皮質激素葯膏應對。常見的葯膏有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比如皮炎平)、倍他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等等。
注意: 患處有破潰、化膿或有明顯滲出者禁用。
五、抗炎、抗過敏葯
對症: 皮炎和濕疹,其中包括濕疹、干皰疹、特異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等。
用葯: 對付這些症狀,可選用激素類或非激素類葯膏。
·激素類葯膏 ,有地奈德乳膏(弱效激素)、糠酸莫米松乳膏(中效激素)、鹵米松乳膏(強效激素)。
·非激素類葯膏 ,有鹽酸多塞平乳膏、丁苯羥酸軟膏、他克莫司軟膏、氟芬那酸丁酯軟膏、吡美莫司乳膏等等。
注意: 非激素類葯膏大多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但是如果出現局部刺激、灼熱感,應先咨詢皮膚科醫生後再使用。至於激素類葯膏,長期局部使用可能會引起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等症狀。如無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不推薦自己使用激素葯膏。
使用葯膏,首先要分辨病因,再對症下葯,千萬不要隨意使用,以免產生副作用。
❼ 葯房指南 | 這些皮膚科葯膏你需要認識一下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這兩年網路上在刮這個葯膏風
有一些博主寫文章的時候標題可嚇人了
什麼「一支小葯膏秒殺千元護膚品」
還有的說「沒有一支小葯膏解決不了的皮膚問題,如果有,那就兩支!!」
有些還附上那些前後對比特別明顯的高清對比照片……
P過沒P過我不知道啊
但是呢大家一看就心癢癢
哇,這么好的東西我怎可錯過
迅速去拔草
那麼這些小葯膏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麼神奇呢?
本篇就來聊聊那些醫生常開的小葯膏,它們究竟有什麼用。
第一類:祛痘專用葯
(1)過氧化苯甲醯凝膠
過氧化苯甲醯凝膠,江湖俗稱「班賽」,是治療丘疹膿皰型痤瘡的常用葯。
過氧苯甲醯,看名字就知道它是一種過氧化物,極易分解。 過氧苯甲醯可以通過與有機物分解釋放出新生態氧和苯甲酸,達到除菌、消炎、抗粉刺的三重作用。
換言之,班賽可以「屠殺」痤瘡丙酸桿菌,還可以抑制皮脂分泌、溶解角質。所以皮膚科醫生針對那些表現主要為 少量丘疹和膿皰的輕度痤瘡患者 常常會開 過氧苯甲醯凝膠(班賽)。 建議點塗,也就是在痘痘部位薄薄地塗一層。
(2)立思丁 夫西地酸
這也是一種廣譜的抗生素,夫西地酸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新、同時 抗菌譜比較廣的葯物, 目前來說是痤瘡治療當中比較常用。
需要注意的是,夫西地酸是處方葯,需要醫生開具處方,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才可以用,不要自己隨便亂用。 由於紅腫和化膿的這些痘痘,一般來說與微生物關系很大,而且感染嚴重到一定程度了,因此夫西地酸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幫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使用。
第二類:敏感專用葯
(1)他克莫司 普特彼
他克莫司一度是患者心目中治療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白癜風等免疫相關疾病的「神葯」。
他克莫司軟膏屬於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是非糖皮質激素外用免疫調節劑,不含激素, 既可替代激素類制劑的抗炎作用,又避免了長期外用激素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但是,他克莫司軟膏也不能長時間使用, 用多了也有一種依賴性,所以嚴格遵循醫囑是非常有必要的。
(2)氟芬那酸丁酯 布特軟膏
是非甾體類抗炎葯物,對非感染性亞急性濕疹、慢性濕疹、慢性單純性苔蘚等皮膚疾病具有治療作用。
第三類:止癢專用葯
很多過敏性疾病具有容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很難做到「一步到位根治」。那麼當瘙癢症狀出現時,積極使用一些止癢的葯膏緩解症狀、減少搔抓對於患者來說就非常必要。
用於止癢的葯物很多,有的直接在局部發揮止癢作用,如一些外用制劑;有的通過抗過敏、抗炎作用繼而起到止癢效果,如一些內用葯物。今天我只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些常用的外用制劑。
樟腦、薄荷腦、冰片 等具一定揮發性葯物,塗搽在皮膚上通過刺激表皮內冷覺感受器而起清涼、止癢效果。
爐甘石、氧化鋅、滑石粉 等溫和保護葯,配製成的洗劑,又名混懸劑(振盪劑)用於一些急性皮炎濕疹常可收到良好的消炎止癢效果。
還有, 用生理鹽水或普通水冷濕敷 治療一些急性皮炎同樣起到理想的消炎止癢效果,既方便又安全,而且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類(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糠酸莫米松等)及一些非激素類抗炎葯(如乙氧苯柳胺、丁苯羥酸等)配製成的乳膏、搽劑 廣泛用於多種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通過其強效的抗炎作用達到良好的止癢效果。應當注意的是,這類制劑均具有一定不良反應,必須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選用。
外用葯膏介紹就先到這里了。
在這里再說一句吧, 介紹葯膏並不是讓大家去葯房或者網路上買回來自行治療,也不是居家必備家庭葯箱指南,希望大家永遠都用不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