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皮膚病一般需化驗什麼
問題一:皮膚病檢查需要做什麼檢查 皮膚科檢查、細菌培養 一、體格檢查
重點檢查皮損的分布部位、皮損的種類、數目、大小、形態、表面及基底情況,顏色、水皰內容物及其顏色、排列特點及邊界是否清楚。
輔助物理檢查有:
1、玻片壓診法:將玻片用力壓在損害上10~20秒,炎緩含症性紅斑及血管瘤顏色可消失。
2、皮膚劃痕症:用鈍器劃皮膚,如在劃過處產生風團,稱為皮膚劃痕症陽性。
3、感覺檢查:包括溫度覺、觸覺及痛覺等。
4、濾過此辯紫外線檢查:如黃癬病頭發呈暗綠色熒光,白癬呈亮綠色熒光。
5、棘層細胞松解現象檢查法(尼氏征):推移水皰向周圍擴散,正常皮膚被推動及水皰間外觀正常的皮膚補擦掉即為陽性。
二、實驗室檢查
1、皮膚組織病理檢查:部分皮膚病有其特有的病理改變,可依此確診與鑒別診斷。
2、皮膚試驗。
(1)斑巾試驗:用於檢查接觸性過敏原。
(2)劃痕試驗或皮貢試驗:用於測定某種物質是否具有過敏反應(Ⅰ型)。
(3)麻風菌素試驗:用於判斷麻風病人免疫情況。
(4)癬菌素試驗:有助於癬菌疹診斷。
3、微生物檢查:皮膚真菌、麻風桿菌、疹蟲檢查有助於相應皮膚病的診斷
問題二:皮膚病檢查要不要抽血化驗 你好!這個要看是什麼皮膚病,如果醫生考慮是自身免疫引起的是要的。但是比較明確的,病菌引起的就不要,希望你能理解。
問題三:什麼皮膚病都可以檢查得出來並且根治嗎 30分 不是得,一般皮膚病診斷方法需要做血常規檢查,檢查結果表明不正常,這就好運氣不好的華治了,因為知道病因了。但有些做了血森哪缺常規檢查之後顯示正常,那醫生就要靠經驗來診斷了,運氣好的話碰對了,那就好了,運氣不好的話那就要反復實驗找到病因為止。目前真的達不到什麼病都能治的水準,(一般醫院的話)不過病因找到了還是有可能的。希望能夠幫到您。。。^_^
❷ 如何診斷皮膚病
孰不知這是個錯誤的概念。皮膚病不僅病種多,而且表現復雜,不少皮膚病實質上是內科疾病在皮膚上的反映。所以診治皮膚病不僅要運用皮膚科特有的知識,而且要有整體觀念和全面的醫學基礎。
對皮膚病患者的皮損,我們強調醫務人員都必須親自看一看,根據皮損的形態、光澤、色調、硬度、排列和分布等來判斷。如皮損的性質是原發疹還是繼發疹;全身只有一種皮損還是同時存在幾種皮損;皮損的分布是局限性的還是播散性的;是沿神經、血管分布還是按皮區分布的;皮損的數量有多少;皮損的顏色是正常皮色、紅色、淡紅色、暗紅色還是其他顏色;皮損的邊緣是清楚、模糊,是隆起還是凹陷的;皮損的形狀是圓形、橢圓形、多角形、弧形、線形還是不規則形。此外,還應注意皮損表面是光滑、粗糙還是扁平、隆起、乳頭狀、菜花狀;皮損表面有無鱗屑和痂皮,是油性的、粘性的、糠秕狀、魚鱗狀、雲母片狀還是疊瓦狀。水泡的內容物是清澈還是混濁;是血液、漿液、粘液、膿液、皮脂、角化物還是異物;皮損發生在暴露部位還是遮蓋部位;是伸側、屈側、間擦部位、皮脂多的部位還是皮膚粘膜交界的部位。不同皮膚病有不同皮損,有些相似的皮損可發生在不同的皮膚病中。這些形態上的特徵,非醫務人員是很難描述清楚的。
診斷皮膚病應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作全面的分析。除要詳細了解疾病最初發生的特點、皮損的部位、發生的先後次序、有無全身症狀及以往的治療情況外,還要注意家庭中有無同樣疾病的患者,個人的生活習慣、嗜好、婚姻和生育情況等。很多皮膚病根據臨床症狀及體檢已能作出診斷,但也還有一些病例需作實驗室檢查才能作出診斷,這包括細胞學檢查(如檢查狼瘡細胞等)、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某些皮膚試驗(過敏試驗、免疫功能試驗)和毛細血管鏡檢查等。
所以得了皮膚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請有經驗的醫師作詳細檢查,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只有診斷正確,才能正確用葯,做到葯到病除。
❸ 皮膚病怎麼診斷需要做什麼檢查
皮膚病該怎樣診斷?身體不舒適或者是皮膚上出現紅疹的問題,這就是皮膚出現了症狀。大家可以檢查過敏原,因為大多都是由於過敏的現象,所以才導致皮膚疾病。生活中皮膚疾病的種類有很多,有的皮膚疾病還會出現傳染的現象。所以發現有症狀的時候還是要及時做檢查做治療,根據醫生的推薦做全面的檢查,這樣才可以了解是由什麼原因所導致。
不管是任何疾病剛開始的時候就是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輕心,也不要忽略。而是及時的購買過敏性的葯膏進行塗抹,只有早一點治療才可以預防病情復發,如果形成大面積後這種問題就很難控制。有皮膚疾病的患者平時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註意,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很容易導致皮膚問題越來越嚴重。應該多吃清淡的食物,補充維生素,提高身體能力。
❹ 人體皮膚的表面積是多少
成人大約是1.5-2.0平方米 新生兒大約為0.5平方米。
體表面積計算公式:
體表面積S=0.0061×身高+0.0124×體重-0.0099(身高:厘米,體重:公斤)
身體各部位的皮膚佔全身皮膚的比例:
頭(發,面,頸):9%
雙上肢(上臂,前臂,手):18%
軀干(前後,會陰):27%
雙下肢(包括大小腿,足,臀部):46%
(雙手是5%,雙大腿是21%,雙小腿是13%)
(4)皮膚科診斷公式擴展閱讀:
皮膚的功能
1.保護功能
皮膚覆蓋於人體表面,是人體的天然屏障。既可防止體內水分、電解質和營養物質丟失。又可保護體內器官和組織免受外界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和微生物等有害因素的傷害,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
2.感覺功能
皮膚是人體主要的感覺器官之一,能感受外界各種刺激,藉助皮膚的感覺作用,人類積極地參與各項生產勞動。
3.吸收功能
皮膚有吸收外界物質的能力,吸收功能對維護身體健康不可缺少,並且是現代皮膚科外用葯物治療皮膚病的理論基礎。
4.分泌和排泄功能
小汗腺分泌汗液,具有散熱降溫、保護皮膚、排泄代謝產物等作用。皮脂腺分泌皮脂,在皮表形成脂質膜,起潤滑皮膚和毛發的作用。皮膚中含有的多種代謝酶,糖、蛋白質、脂肪以及水和電解質的代謝也能在皮膚中進行。
5.調節體溫功能
皮膚是熱的不良導體,可保持體溫的恆定。
6.代謝功能
皮膚組織參與人體糖、蛋白質、脂類、水和電解質的代謝。
7.免疫功能
皮膚可看作是一個具有免疫功能並與全身免疫系統密切相關的外周淋巴器官。
臨床上檢測變應原的點刺試驗、斑貼試驗、結核菌素試驗、麻風菌素試驗,以及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疫苗注射,均需通過皮膚進行。
❺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很多人都是會因為各種原因患上皮膚病的,春季萬物復甦,身體的一些疾病也會隨之發生,比如春季常見皮膚病,光敏性皮炎、黃褐斑、雀斑等,到了春季後人們要對常見的皮膚病進行預防,以下看看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及相關資料。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1
常見的皮膚病有很多,按性質以及發病原因分,包括病毒性皮膚病、細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具體如下:
1、病毒性皮膚病最常見的包括皰疹、單純皰疹、水痘和帶狀皰疹,還有由各類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疣,俗稱瘊子,例如尋常疣、扁平疣、傳染性軟疣等等。
2、細菌性皮膚病最常見的包括毛囊炎、癤腫。
3、真菌性皮膚病最常見的包括體癬、股癬、手足癬、甲癬。
除了病毒、細菌和真菌感染的皮膚病之外,皮膚科另一類常見的皮膚病是過敏性皮膚病,或跟過敏有關的皮膚病,例如蕁麻疹、接觸性皮炎、葯疹、濕疹這一類,都為過敏性以及跟過敏相關的皮膚病。皮膚科很常見的是一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
例如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也屬於紅斑鱗屑性的皮膚病。物理原因所導致的皮膚病,包括日光性皮炎、雞眼、痱子等等。有一組瘙癢性皮膚病,例如瘙癢症,只有瘙癢、沒有皮疹的這一類皮膚病叫做瘙癢症,再例如炎症,還有神經性皮炎。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2
一、光敏性皮炎
春季陽光逐漸增強,「捂」了一冬的皮膚對明顯增強的紫外線(日光的一部分)不能立刻適應,一些特殊體質的人就對紫外線過度敏感,發生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一般好發於曝光部位,如面、頸項、胸V區、手臂等,表現為這些部位的皮膚出現丘疹、
紅斑、水皰、脫屑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預防的方法是外出時一定要在曝光部位塗具有良好阻擋紫外線作用的防曬霜,或者戴寬邊帽、撐遮陽傘。一旦患了光敏性皮炎,就要到醫院去看皮膚科醫生,口服遮光和抗過敏葯物,並配合抗炎、
抗敏的外用葯。每年發作者,應找中醫皮膚科醫生調理,有一定的預防復發作用。春季還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具有增強光敏作用的蔬菜,如灰灰菜、油菜、紫雲英、小白菜、芥菜、莧菜、田螺、蒲公英、無花果等。
以免發生蔬菜-日光性皮炎。也要避免因病吃四環素、氯丙嗪、克尿噻、異丙嗪等,以免發生光敏性葯疹。
二、黃褐斑、雀斑
黃褐斑又稱「蝴蝶斑」,好發於婦女面部,多數由內分泌失調或日光照射引起,表現為面部成片的`淡褐色至淺黑色斑,是影響婦女容貌的常見皮膚病。雀斑俗稱「蒙面紗」,由遺傳導致,表現為面部芝麻粒大小的淡褐色斑點,數量或多或少。
由於春季陽光增強,這二種病都會因紫外線的作用而加重,或使一些朋友面部出現黃褐斑,影響人們的容貌,進而影響社交及身心健康。患有這二種病的朋友在春季到來時應注意防曬,外出時搽防曬霜,戴寬邊帽、撐遮陽傘。
黃褐斑目前西醫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可以請求中醫皮膚科醫生給開些中葯治療,只要有信心和耐心,不少患者可以明顯減輕或完全治癒。雀斑患者可以到醫院作脈沖激光治療,療效比較確切,不會遺留疤痕,花錢不多。
三、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與免疫和遺傳有關的皮膚病,表現為全身大小不等的紅斑和脫屑,或伴有瘙癢,給病人造成很大的肉體痛苦和身心創傷,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銀屑病常於春季復發或加重,目前各醫院皮膚科的銀屑病人已逐漸增多。
患有此病的朋友,春季可適當多享受日光「撫慰」,因紫外線對銀屑病有治療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輕松、愉悅的心境,少熬夜,勤洗澡或溫泉浴,洗浴後及時搽外用葯或潤膚劑。需要治療時,根據病情輕重選擇中醫、
西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通常病情不是很嚴重者,宜以中醫中葯治療為主,盡量不用西葯免疫抑制劑、激素或維甲酸類,以免日後病情進一步加重;若病情較重,可選擇中西醫結合治療,可較快控制病情。
副作用較小;如病情非常嚴重,應住院觀察治療,使用必要的免疫抑制劑、維甲酸類等。近年採用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銀屑病取得較好療效,很少副作用,簡單方便,很受患者歡迎。
四、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全身大小不等的風團,劇癢難忍。隨著春天的到來,氣候轉暖,鮮花盛開,各種花粉、真菌等微生物、植物花絮、塵蟎等粉墨「登場」,對於一些體質特殊的人群就成為引起過敏的「禍首」。
所以,春季易過敏者因主動避免到有花草的地方去,更不要長期無人出入的倉庫,以減少過敏機會。一旦發生蕁麻疹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使用抗過敏葯物,嚴重者還要使用糖皮質激素等,使用抗過敏葯一定要達到一定的用葯天數。
我們常交待病人,抗過敏葯一定要在風團完全消退後再繼續使用2~3天,以徹底治癒,如停葯過早,風團往往易於反復,遷延日久,極易轉為「慢性蕁麻疹」,使治療限於困境。若已經是慢性蕁麻疹,就應盡快找中醫皮膚科治療。
即使有些已是多年不愈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只要堅持中醫中葯治療,仍然有不少病人可以治癒或明顯緩解。
皮膚病對照大全識別3
皮膚病的並發症
膿包 :皮膚形成柔軟 , 如米粒至雞蛋般大的圓形隆起物 , 其中有膿汁 , 原因為毛包蟲症、膿皮症、膿瘍。
水泡:皮膚所形成表面柔軟 , 如針頭至豌豆般大的圓形隆起物 , 其內有透明液體般的水。原因為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或燙傷所引起的皮膚炎。
鱗屑:皮膚最表面剝落下來的皮屑 , 如粉狀 , 或形成乾燥的薄片 , 可能為疥癬蟲症、毛包蟲症或爪蹣所引起的皮膚炎。
痂皮:出現下皮膚的病巢部的表面 , 有滲出液、血液或皮屑等 , 乾燥、較硬的薄塊 , 一般稱之為 " 結痂 " 。原因為濕疹、膿皮症及膿痂疹。
結節 :在皮膚上 , 如米粒至豌豆般大 , 比丘疹更深入皮膚深層 , 有如瘤的隆起物 , 用手指觸摸時 , 感覺 " 硬硬的 " 。原因為腫瘤或肉瘤。
瘢痕:皮膚受傷的部位被新的纖維性組織所掩埋的痕跡 , 收縮時 , 皮膚會起皺 , 有收縮的感覺。一般在燙傷、燒傷等及膿皮症會出現 , 形成瘢痕狀傷疤。
糜爛:因表皮糜爛 , 造成皮膚較淺部份的潰瘍 , 不會留下瘢痕 , 能夠治癒 , 例如濕疹。
潰瘍 : 糜爛更進一步所出現的病變 , 表皮幾乎已遭到破壞 , 甚至波及真皮 , 造成皮膚破壞。病巢面被血液、滲出液、漿液或被膿汁等分泌液所覆蓋 , 表面潮濕、發紅 , 是屬於最惡劣的皮膚症狀 , 即使繼續治療 , 也會留下瘢痕。可能引起的為急性濕疹及膿皮症。
苔蘚化 : 皮膚變濃 , 變腫 , 形成大皺紋 , 顏色整體看起來有如鉛色或如象皮。原因為因內分泌異常所引起的皮膚病。
色素沈澱 :黑色素增加 , 沈澱於皮膚所引起。原因可能為內分泌異常導致皮膚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 而皮膚病治癒後 , 也會出現這種情形。
角質化:表皮的角質層異常增濃 , 因這部份的細胞繁殖 , 而引起角質化。健康犬的鼻端或四肢的足跖部 ( 肢內側 ) 常會出現這種症狀 , 濃濃的皮膚非常乾燥 , 感覺像破裂。
❻ 皮膚科常見病診療方法圖解的內容簡介
《皮膚科常見病診療方法圖解》共分21章,包括臨床常見的皮膚科疾病127種,每一病種版均以診療路權徑、發病機制、診斷依據、鑒別診斷及中西醫治療方法五部分介紹。各要點部分進行重點文字敘述,力求內容全面、重點突出、點面結合、層次分明、錯落有致。主要以表格、流程圖形式編排,將皮膚科疾病的規律性特點,進行了總結概括,並附有彩色插圖,使該書圖文並茂。《皮膚科常見病診療方法圖解》主要面向基層醫務工作者、低年資醫師,也可作為醫學院校在校本科、專科學生學習使用,為基層醫務人員臨床診療思路的培養提供有價值的指導。
❼ 皮膚病的診斷
皮膚病的診斷與其他疾病一樣,必須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分析:
1.詢問病史
皮膚科應重點詢問患者有無自覺症狀及持續時間、程度如何,皮損的好發部位及發生的先後順序、分布情況、形態、色澤及起病前有無其他疾患或用過何種葯物,有無全身症狀,與季節、氣候、生活及工作環境、飲食等是否有關,家庭中有無類似皮膚病,發病後診療情況及療效如何。
2.體格檢查
(1)重點檢查皮損的分布部位、皮損的種類、數目、大小、形態、表面及基底情況,顏色、水皰內容物及其顏色、排列特點及邊界是否清楚。
(2)輔助物理檢查
1)玻片壓診法 將玻片用力壓在損害上10~20秒,炎症性紅斑及血管瘤顏色可消失。可用於鑒別紅斑和紫斑,以及觀察狼瘡結節。
2)皮膚劃痕症 用鈍器劃皮膚,如在劃過處產生風團,稱為皮膚劃痕症陽性。蕁麻疹患者常為陽性,異位性皮炎,紅皮病的皮膚給以機械刺激時出現皮膚蒼白色的貧血性反應。
3)感覺檢查 包括溫度覺、觸覺及痛覺等。
4)濾過紫外線檢查 如黃癬病頭發呈暗綠色熒光,白癬呈亮綠色熒光。其他疾病,如花斑癬,卟啉症等可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
5)棘層細胞松解征(尼氏征) 推移水皰向周圍擴散,正常皮膚被推動及水皰間外觀正常的皮膚被擦掉即為陽性。
3.實驗室檢查
(1)皮膚組織病理檢查 部分皮膚病有其特有的病理改變,可依此確診與鑒別診斷。
(2)皮膚試驗①斑貼試驗 用於檢查接觸性過敏原。②劃痕試驗或皮內試驗 用於檢查即刻型變態反應,測定某種物質是否具有過敏反應(Ⅰ型)。③麻風菌素試驗 用於判斷麻風患者免疫情況。④癬菌素試驗 有助於癬菌疹的診斷。
(3)微生物檢查 皮膚真菌、麻風桿菌疥疹蟲檢查有助於相應皮膚病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