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孩溶血發黃去了醫院住了一星期院,黃散了,醫生讓出院 但抽血發現肌酸激酶過高8000多
病情分析: 根據您以上描述初步考慮大概是溶血性黃疸治癒後查到心肌受損嚴重 意見建議:您以上情況在臨床上很常見,首先說明孩子有心肌受損的情況,其次心肌酶的指標有的時候是會升高的,您化驗2000多的時候可能不是最高值,給予果糖營養心肌治療即可,一般7到10天,一個月後復查,好多一個月後復查基本可降至正常
⑵ 請問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都高一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寶寶的臉也有點黃 該怎麼治療
病情分析: 根據您以上描述初步考慮大概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谷丙轉氨酶高不能排除是新生兒肝炎,必須給予復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療建議查巨細胞病毒及弓形蟲,我想應該總膽紅素及間膽紅素值也要高甚至包括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一系列的心肌酶指標 意見建議: 寶寶生後2到7天是生理性黃疸期,但是...經皮測膽紅素值超過12,9就是病理性黃疸,需要積極治療,建議做頭顱CT進一步確診,最好是給予神經節干酯營養神經及魯米那鈉,尼可剎米靜注,並且給予藍光照射降黃治療,祝早日康復
⑶ 長期吃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出現4種情況及時停葯,別心存僥幸
在實際生活中, 腦梗死、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 ,並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其原因與我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高脂飲食、久坐不動等。
在診斷出腦梗死、冠心病等疾病時, 醫生推薦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鈣片 。但是,許多病人在看了說明書之後,卻是更加的擔憂,因為這些葯物的副作用,實在是太多了。
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一種,甚至兩者兼而有之。不過, 關於這兩種葯物的作用、是否可以相互替代、是否可以長久使用、服用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從而服用時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為了加深對這兩種葯的理解,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這兩種葯的使用注意事項。
凡是一種葯物,都有特定的適應症狀以及適合的人。正常人不能隨便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 實際上,葯物的功效是兩個方面,一是防病,二是治病。
首先是阿司匹林,原本是用來解毒的,但後來人們發現,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萬金油」。
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從而防止血栓的生成,減少血管阻塞的情況發 生,從而一定程度降低患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
因此,阿司匹林的作用 ,主要針對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可用於冠心病、腦梗、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
再說 阿托伐他汀,這是一種很常見的降血脂葯 ,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有一定的幫助。
阿托伐他汀的功效有兩個方面,一是降血脂,二是穩定斑塊。
另外,高血脂也是造成斑塊形成和發展的罪魁禍首 ,而阿托伐他汀還具有抑制斑塊生長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的降血脂的功效,適合於高血脂病人;抑制斑塊長大、穩定斑塊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斑塊類疾病。
另外, 還有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還有已經有過心肌梗死的病人 。在這類病人中,他汀類葯物一般與阿司匹林同時使用,它是預防血栓形成的首要屏障; 阿司匹林可以作為第二道屏障,防止斑塊的碎裂形成血栓。
這也是為什麼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同時存在的原因,且均被視為心血管基礎葯物。 但這兩種葯物的作用機理並不是一模一樣,它們不能互相替換,不能隨便吃。
我們經常說,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心腦血管疾病是由血管病變引起的,其中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最為常見,斑塊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病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要做好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工作。 而口服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就是最好的預防方法,不過這兩種葯都是防病不除病的,必須要長期服葯。
因此,如果想要服用這兩種葯物,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般不會對身體有什麼不良的影響。但任何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服用這種葯物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盡管任何一種葯品在進入市場之前都要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其安全性和療效都得到了充分的認可。雖然有很多研究可以保證大部分病人都能接受,但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
只有在服葯之前,在服葯過程中進行觀察,才能及早發現,及早進行干預,避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1.用葯前應明確禁忌
每一種葯物都有自己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這是因為它會帶來副作用。
由於阿司匹林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 ,容易增加胃出血的風險,因此有胃出血病史的患者,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消化道潰瘍、胃出血、胃穿孔的患者,以及 阿司匹林過敏、哮喘、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都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可能會造成肌肉損傷,從而導致轉氨酶增高, 因此,肌病、肝腎功能受損、對葯物過敏的患者都不能使用,另外,術後、外傷、感染、電解質紊亂等都會增加他汀的不良反應。
2.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應先確定
除了葯物禁忌之外, 在用葯之前,還需要明確葯品和食品的相互作用。
長期服用某種葯物,這段時間內,不可避免會與一些葯物、一些食物混在一起,一旦有了聯系,就會影響到葯效,甚至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阿托伐他汀與柚子同食, 會影響他汀的新陳代謝,使血液中的葯物濃度升高, 從而導致肝損傷、橫肌紋溶解等 ;
他汀與紅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胺碘酮、地爾硫卓等葯物同服,都會影響他汀的代謝,不能完全發揮他汀的葯效。
阿司匹林與其它非類固醇抗炎止痛劑(如布洛芬、醋氨酚等)不能同時服用 ,同時服用會增加胃出血的風險;與抗凝葯、溶栓葯同服,也會增加胃出血的危險,應當留意。
3.在使用葯物時要密切觀察
在用葯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反應,在服葯的早期,如果出現了不舒服的症狀,首先要看是不是用了某類葯物的原因。
阿托伐他汀有可能導致患者體內轉氨酶升高,意味著患者肝臟可能出現受損,也可能導致肌酸激酶升高,患者容易出現渾身乏力的症狀。從而導致肝損傷、橫肌紋溶解。
由於 以上情況通常是在服葯後一個月內出現的, 因此建議在服葯後一個月內進行檢查, 包括血脂、血糖、轉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標的檢查 。如果轉氨酶高於正常值3倍,肌酸激酶高於10倍,應及時停止使用,如果沒超過這個數值,可以繼續觀察。
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不適、出血等 ,要注意檢查有沒有黑便、皮下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等症狀。
在服葯後1-3個月檢查血常規和便常規 ,如果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指標下降,就可以停止服用。
4.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
一旦出現黃疸,請立即停止使用阿托伐他汀 。
黃疸是指人體的粘膜和皮膚發生不正常的黃色。這個症狀是典型的肝損傷。
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了阿托伐他汀對病人的肝臟有影響,因為該葯會直接作用於肝臟,從而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達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所以服用他汀類葯物會引起肝臟的負荷,從而導致轉氨酶升高。
因為個人的病情不同,一些人在使用阿托伐他汀後會發生嚴重的肝臟損害。 此時,因為肝臟不能代謝膽紅素,所以粘膜和皮膚都會變成黃色。
針對是否出現黃疸症狀,可以根據肝臟功能是否正常來判斷。 轉氨酶是一種檢測肝功能的「金指標」 ,可以通過醫院的轉氨酶檢測來確定肝臟有沒有受損。
阿司匹林,在科學上稱為醋酸楊酸,是一種人造的化合物。 這種物質對於預防腦缺血、心梗和血栓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如果沒有遵醫囑使用或是病人本身不能承受,就會出現神經損傷,這屬於水楊酸反應。
若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時候 出現頭暈、頭痛、意識模糊等神經系統症狀,要立即停止服用 。這是因為患者出現了 「水楊酸反應」 ,如果沒有及時停用阿司匹林,很有可能會對神經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對有關指標進行定期的檢查。眾所周知,大部分葯物通過肝、腎進行代謝,長期服用,會加重肝腎的負荷,從而導致肝腎功能的損害。
所以,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要經常進行肝腎功能、心肌酶血糖等方面的檢查。
所謂的清淡飲食,就是指以清淡為主,講究的是營養平衡,講究的是葷素搭配。 每日鹽的攝入量要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脂肪的攝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之間 ,同時還要多吃一些高質量的蛋白質、蔬菜、水果。
以上就是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葯物的相關知識, 建議長期服用這兩種葯物的人每三個月要到醫院做一次體檢,避免出現任何的問題, 如果心腦血管疾病等能夠得到控制,醫生會根據病情和病情進行調整,保證病人的身體 健康 。
但畢竟是葯三分毒,任何一種葯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副作用,而且還可能會誘發其他病狀,所以要保持血管的 健康 ,也可以通過適當的調節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