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生兒皮膚黃
新生兒皮膚黃
新生兒皮膚黃,新生兒出生以後一般情況下皮膚都是白里透紅的膚色,但是有很多家長會發現在出生後的幾天,自己的寶寶皮膚開始變黃,甚至是越來越黃,下面來看看新生兒皮膚黃
新生兒皮膚黃1
導致新生兒的皮膚發黃是新生兒黃疸造成的,新生兒黃疸屬於一種生理性的現象,這是因為孩子身體當中的膽紅素累積表現出來的症狀。
當孩子出現了新生兒黃疸的情況時,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退黃的葯品,幾天之後,孩子皮膚發黃的現象就會消退好轉,皮膚也會變得粉嫩起來。但除了生理性原因會導致孩子皮膚發黃之外,還有一些病理性的原因,也會導致孩子的皮膚發黃。
比如孩子感染上了乙型肝炎病毒,就會導致病理性黃疸的產生,此時一定要及時給孩子進行救治。如果新生兒得了先天性膽道閉鎖,也會導致孩子出現皮膚發黃的情況
這屬於阻塞性黃疸,因為先天性的膽道閉鎖是孩子身體的膽紅素排泄出現障礙,導致過多的膽紅素累積在身體當中,出現皮膚發黃的`症狀
先天性膽道閉鎖也非常的嚴重,需要及早給孩子進行醫治。除了這兩種病理性原因之外,微生物感染巨細胞病毒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也都會引發孩子皮膚發黃。
其實導致孩子皮膚發黃的原因也還有很多,比如,孩子得了新生兒溶血病,也會導致孩子的皮膚發黃。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夠確定孩子皮膚發黃的具體原因。
新生兒皮膚黃2
寶寶出生後,原本白里透紅的膚色可能在新生兒期的某天變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它是由於體內膽紅素累積引起的。正常情況下,因為新生兒出生後建立呼吸,血氧濃度提高,過多的紅細胞就被破壞
加上新生兒肝臟不成熟,容易導致膽紅素濃度增高,這就是生理性黃疸。它一般發生在足月新生兒出生後的2~14天左右,早產兒可延長至生後21天。但在有些病理情況下,也會出現黃疸,即病理性黃疸。
常見的病理性黃疸有以下幾種:
1、新生兒溶血病,它是因為母子血型不合所致;
2、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如巨細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3、先天性膽道閉鎖也導致膽紅素排泄障礙(阻塞性黃疸)。
此外,因為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它能導致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增加,所以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可因這種原因出現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
嬰兒臉色發黃一般情況下是疾病的表現,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卻是由於特殊的生理特點引起的,而非病理狀態。其產生的機理主要是由於紅細胞破壞增多(胎兒在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
因此紅細胞生成過多,出生後相對過剩)和新生兒肝臟尚未發育成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後2~3天會出現黃疸,4~6天達到高峰
足月兒10~14天消退,早產兒2~3周消退,在此期間小兒除黃疸外一般情況良好,食慾佳,無其它異常情況,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預後良好。
新生兒黃疸如果有以下特點之一則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
1、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深;
3、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病理性黃疸是疾病的表現,要及時治療。
新生兒皮膚黃3
新生兒黃疸(別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胎黃)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扎至生後28天),由於膽紅素(胎齡12周時,羊水中已有膽紅素。)
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60%-80%的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到5天內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是種正常現象。本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區分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
4、小兒體溫正常,食慾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的特點: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後24小時以內,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以上,早產兒超過3周)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
5、黃疸伴有其它臨床症狀,或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25.7μmol/L(1.5mg/dl)。
Ⅱ 新生兒皮膚發紅發黃怎麼回事
新生兒皮膚發紅發黃怎麼回事
新生兒皮膚發紅發黃怎麼回事,眾所周知,新生兒的皮膚是非常嬌嫩的,稍微不注意新生兒皮膚的護理就容易導致新生兒的皮膚發紅,甚至發炎的情況產生,下面分享新生兒皮膚發紅發黃怎麼回事。
新生兒皮膚發紅發黃怎麼回事1
新生兒皮膚黃有以下誘因:
ABO溶血症,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再加之新生兒頭顱血腫或其他部分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感染性疾病,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
EB病毒,肝炎病毒等,另外敗血症、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後胎糞排出延遲者,也導致新生兒皮膚發黃。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製作用,使得新生兒皮膚發黃。若暫停母乳喂養,黃疸症狀會明顯減輕。
引起寶寶皮膚發紅的原因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
新生兒皮膚生理性發紅一般是正常現象,與寶寶更換了生存環境後皮膚充血有關。多數會在一星期之內會恢復正常。但是要注意是否是發生了病變。因為新生兒紅斑也會出現皮膚發紅,為皮膚大片鮮紅色,大小不等或融合成片,一般常分部在軀幹部。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如果症狀沒有緩解,或者加重了,建議及時到醫院皮膚科就診,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新生兒皮膚發紅,可以是因為環境溫度過高,包裹過多,給孩子捂出來的,也可以是因為新生兒痤瘡而引起的皮膚發紅,它一般是在生後3到4周發病,可能會持續3到4個月,也可以是新生兒粟粒性丘疹引起孩子皮膚發紅;
如果是因為天氣炎熱,導致孩子汗液不能及時的排出來,也會出現痱子,當及時的降溫,孩子也會逐漸的消退,再就是新生兒毒性紅斑,也可以使新生兒的皮膚發紅,孩子如果是有膿皰,也可以皮膚是發紅的。
新生兒皮膚發紅發黃怎麼回事2
1、寶寶如果出現臉色發紅、輕咳嗽,可能是扁桃體發炎。
2、如果寶寶一睡醒來或者在玩耍當中臉色紅彤彤的,甚至出現面紅耳赤、煩躁不安、口唇乾燥、呼吸變粗變快的情況,大多數由於外感風熱引起的,常是發燒的反應。
3、室內缺乏充足的氧氣、天氣過冷或過熱、空氣過於乾燥或含有某些刺激性的.化學物質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臉紅,呼吸不暢。
4、有的時候孩子早上起來面色是白白的,淡粉色的,可是下午一睡醒了以後臉色就潮紅,這大多數是陰虛內熱。
5、也有一些孩子,口唇是紅紅的,但是一摸他的腦門涼涼的,兩頰又是蒼白的,這時孩子有肢冷汗出的情況。比如說一歲的寶寶患秋季腹瀉以後造成脫水了,那麼這時他就是臉色發白,口唇發紅,這個時候你要引起高度警惕。
需要在此提醒大家的是,在感冒流行最盛的夏秋季節,要預防扁桃體發炎。為了更好地保護寶寶的扁桃腺,平時也應注意寶寶的水分補充,多帶寶寶進行身體鍛煉,增強體質。
以上就是關於新生兒皮膚發紅是怎麼回事的相關內容介紹,其實,導致新生兒皮膚發紅的原因是比較多的,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五種常見的原因,家長朋友可以根據新生兒皮膚發紅的實際情況來查明原因,並根據病因來進行治療。
嬰兒皮膚發紅,若為彌漫性紅斑,常見於新生兒紅斑,通常在新生兒出生後10天左右出現,表現為皮膚發紅,紅斑上出現小丘疹或小水泡;
該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對新生兒危害較小,一般7到14天可自然消退。皮膚發紅還可見於紅皮病、過敏等所致,因而,家長一旦發現嬰兒皮膚發紅,需及時就醫,查明病因,積極治療。此外,嬰兒膚剛出生不久,皮膚看薄嫩,像凝脂般,透明,顏色也呈紅色。
新生兒皮膚發紅發黃怎麼回事3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有3個基本症狀:黃疸、腹痛、腫塊,但並非所有病人在其病史中或就診時均具有3個主要症狀,臨床上往往只出現1個、2個或3個症狀。
1、腹痛:
再發性右上腹或上腹中部疼痛,性質和程度不同,有時是絞痛牽拉痛或輕微脹痛;繼發感染時可伴有發燒;有時有惡心;有腹痛者約佔80%~90%。
2、腫物:
位於右上腹肋緣下,上界為肝邊緣所覆蓋,巨大者可超越腹中線,囊性感小的膽總管囊腫由於位置深不易捫到,在感染疼痛黃疸發作時腫物增大,好轉後又可縮小,如此反復。以右上腹腫物就診者約佔70%左右
3、黃疸:
約50%病例有黃疸。黃疸的程度與膽道梗阻的程度有直接關系。黃疸一般為再發性,多合並感染及發熱。以上症狀多為間歇性發作,由於膽總管遠端出口不通暢內容物滯留,出現膽道感染使症狀發作,經過治療幾天後內容物順利引流症狀減輕或消失,有的患兒發作頻繁,有些可幾個月發作一次。
除以上症狀外發作時可伴有惡心嘔吐,黃疸時可出現白陶土樣大便、尿色加深。個別患兒特別是嬰幼兒,發生囊腫穿孔時即引起急性膽汁性腹膜炎,症狀高熱腹脹甚至發生休克。根據病兒有腹痛、黃疸及右上腹囊性腫物3個主要症狀的臨床表現進行初步臨床診斷部分病例不具有「三主症」應進行實驗室和輔助檢查以助確診。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可通過B超、CT和造影等作出初步檢查,B超是最為簡便且無創的檢查手段,可初步獲得診斷。先天性膽總管
囊腫的並發症較多:
膽汁淤滯、門靜脈高壓症、膽管炎、胰腺炎、囊腔內結石形成、出血、囊腫穿孔或破裂、囊腫癌變等。建議發現上述臨床表現的寶寶行B超檢查,期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本病如不早期手術治療,會因反復感染、膽汁性肝硬化、膽總管穿孔或癌變而死亡。因此當發現患兒有皮膚發黃時,應想到該病,肯定診斷後應及時手術。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為:
囊腫切除、肝總管空腸Roux-Y型吻合並加防逆流瓣膜成形術。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對該病的診療具有豐富的經驗。
Ⅲ 寶寶睡在潮濕的床上容易得什麼皮膚病
新生兒皮膚柔軟,表層角質很薄且易脫落,局部防禦能力差,稍有微小損傷,極易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膿皰瘡。 新生兒皮膚膿皰瘡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與局部悶熱潮濕導致細菌繼發感染有密切關系。 新生兒皮膚柔軟,表層角質很薄且易脫落,局部防禦能力差,稍有微小損傷,極易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膿皰瘡。新生兒膿皰瘡好發於頸部、耳後,尤以腋下最為多見,這是與新生兒娩出後就被立即包裹於襁褓內,上臂內側與胸側臂緊貼,局部易出汗,潮濕,加之汗液等分泌物刺激有關,如若合並細菌感染就會發生皮膚膿皰瘡。 夏秋天熱時尤其好發膿皰瘡。
Ⅳ 【新生兒膿皰瘡是怎麼引起的】嬰兒膿皰瘡是怎麼引起的
致病菌新生兒膿皰病多從帶菌醫護人員或患兒母親身上感染。由凝固酶陽性、噬菌體Ⅱ組71型金黃色葡萄球菌接觸傳染所致。
誘發原因
由於嬰兒皮膚稚嫩,抵抗力弱,同時初次接觸細菌,對細菌特別敏感,再加上營養不良、氣候溼熱、過度保暖、皮膚多汗浸漬等誘發原因,而給化膿菌的侵入和繁殖造成了良好條件。在嬰兒室、哺乳室中,一旦發現此病,必須嚴格消毒和隔離。
發病機制
1、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各種毒素:
其中表皮剝脫松解毒素先行其道,它能松解表皮細胞間的連接,使其他毒素更易入侵。部分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後可引起畏寒、發熱;甚至金葡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SSS)的發生。
2、薄弱的皮膚屏障:
新生兒皮膚薄嫩,分泌功能尚未充分發育,表皮寄生的「常駐菌羣」尚未完全形成而易於感染,感染後通過自家接種易泛發全身,或互相傳染而造成在新生兒室內的流行。
3、微弱的體液免疫:
新生兒血清的IgG低於正常,而且通過胎盤的母體IgG也缺乏天然的免疫力,因此,患兒難以抵擋細菌的感染和再感染,尤其見於早產兒和營養不良的新生兒。
4、異常的變態反應:
(1)Ⅱ型變態反應:從繼發急性腎炎的膿皰瘡患兒中,分離到的致病菌株和腎小球基底膜間具有共同抗原,機體所產生的相嘩蘆應抗體與腎小球基底膜結合,引起Ⅱ型變態反應造成腎臟的免疫損傷。
(2)Ⅲ型變態反應:致病菌株的M蛋白所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於腎小球基底膜引起免疫損傷。真皮上部血管擴張、充血,有中度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虧旦胞浸潤。為角層下水皰,皰內含有大量中性粒細胞、球菌、纖維蛋白。皰底棘細胞海綿形成,或見少量棘層松解細胞,中性白細胞滲入棘細胞之間。
注意事項
1、膿皰瘡屬於接觸性傳染,常和發癢的皮膚病合並發生,尤其常見於溼疹與痱子。膿痂疹又稱「黃水瘡」,水流到哪裡,哪裡即引起水皰且傳染迅速,一旦發現寶寶生有膿皰瘡時,爸媽應立即帶寶寶就醫診治。
2、在護理新生兒前必須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新生兒要勤洗澡,勤換衣服,衣服要柔軟,避免皮膚損傷,而且不要讓孩子過熱,夏天室內要通風。
3、為了亂空帶防止膿皰瘡的發生,平時宜避免損傷皮膚,勤洗澡、勤換衣褲。出汗多的要隨時用干毛巾或手帕吸乾,使皮膚保持乾燥清潔。
4、保持適當睡眠或補充維生素B羣及維生素C,可增強抵抗力。
5、常幫寶寶洗手且勤剪寶寶指甲,避免因搔癢抓破皮而感染。
相關文章
[新生兒膿皰瘡如何治療]
[新生兒膿皰瘡有什麼症狀表現]
Ⅳ 剛出生的嬰兒皮膚有點黃是什麼原因
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3天出現皮膚黃的現象是生理性的黃疸,一般在10-14天慢慢消褪,小寶寶吃奶,精神睡眠都好的,不用太擔心的。 這是新生兒黃疸。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 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復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期間應保持喂哺充足,多讓嬰兒排尿排便。
Ⅵ 新生兒軀干四肢發黃,是什麼原因
引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新生兒在出生時,身體部位都會出現黃疸。主要症狀表現就是嬰兒的全身皮膚發黃,並且顏色越來越深,還會伴有一些其他疾病的發生。一旦治療不及時,對新生兒身體健康危害是十分大的。所以對於新手寶媽來說,一定要時刻關注新生兒的身體健康,一旦發生異常就要及早治療。所以今天小編要分享的話題就是,新生兒軀干四肢發黃,是什麼原因導致?
Ⅶ 新生兒皮膚偏黃有什麼影響
新生兒皮膚偏黃有什麼影響
新生兒皮膚偏黃有什麼影響,新生兒皮膚偏黃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在生活中有不少的新生兒在出生以後都有這樣的皮膚問題,下面來看看新生兒皮膚偏黃有什麼影響
新生兒皮膚偏黃有什麼影響1
新生兒皮膚偏黃,有可能是因為新生兒黃疸導致,建議去醫院進行一些檢查,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做針對性的治療,平時要注意適當的進行休息,避免身體過度的勞累,在哺乳期間可以多吃一些有利於下奶的時候,平時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身體著涼受寒。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一般來說,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但如果需要治療,一般有以下兩種治療方法。
1、光照療法: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熒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輔助療法。光照治療通常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
2、換血療法: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或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另外,還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來幫助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比如,確保寶寶能夠吃到足夠多的母乳或配方奶,這樣就能多排便。如果對寶寶的新生兒黃疸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請教醫生,以確保媽媽選擇了正確的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足月寶寶的黃疸正常值不超過204μmol/L(12mg/dl),早產寶寶不超過255μmol/L(15mg/dl)。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葯
(1)葡萄糖及礆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給黃疸寶寶熱量,營養心、肝、腦等重要器官,減少代謝性酸中毒。
(2)血漿或白蛋白: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白蛋白,可使游離的非結合膽紅素減少,預防膽紅素腦病。
(3)酶誘導劑:能誘導肝細胞滑面內質網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
(4)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阻止抗原與抗體反應,減少溶血;並有促進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對膽紅素的結合能力。
新生兒皮膚偏黃有什麼影響2
一、幼兒皮膚發黃的原因
寶寶臉色發黃與營養不良、新生兒黃疸、疾病或食物有關
網友:寶寶臉色發黃,比剛滿月的時候還黃了,但是身體一切正常這時候要不要檢查呢?其實,寶寶臉色發黃的.原因很多,不過總體來說大部分都是脾虛或濕證引起的,同時還可能與睡眠、飲食等有關系。具體原因如下:
1、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如果寶寶經常出現腹瀉,則有可能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最好幫寶寶測一下微量元素和血紅蛋白的指標。
2、新生兒黃疸:大部分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臉部發黃現象,這有可能是生理性黃疸,新媽媽應該密切觀察。
嬰兒臉色發黃是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寶寶出生後,原本白里透紅的膚色可能在新生兒期的某天變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後的3—5天出現
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會超過3周。大部分的新生兒黃疸都會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發現孩子出現比較明顯的黃疸,這個時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時區分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對孩子治療大有幫助。
3、肝膽疾病和遺傳原因等:這需要由醫院檢查確認,但如果寶寶以前臉色不黃,一般不會是遺傳原因。
我提醒:新媽媽要做的是去醫院確認寶寶臉色發黃並非遺傳或肝膽功能異常,而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此時,要注意的就是為寶寶進行合適的食補。
二、寶寶臉色發黃該怎麼處理
新生兒臉色發黃因膽紅素積聚過多
寶寶臉色發黃除了新生兒黃疸外,會分為2種,一種是淡黃,一種是鮮黃。淡黃色提示孩子虛弱,若是大一點的孩子就提示脾胃功能不好。網友梓,她就有這個疑問:感覺寶寶臉色一直發黃,不知道怎麼回事?怎麼辦?具體可看:
1、新生兒臉色發黃怎麼辦
新生兒臉色發黃就是黃疸嗎?其實,寶寶的黃疸歸因於血中「膽紅素」積聚過多,導致皮膚及黏膜的顏色變得偏黃,判斷的要點是皮膚、眼睛鞏膜發黃、色澤晦暗等。如果判斷不清,可以給寶寶查一下血清膽紅素。
同時,新生兒生理性黃疸,通常是由於嬰兒的肝臟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隨著新生兒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加強,黃疸會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黃疸,家長一般不需要額外的護理,在孩子黃疸期間可以適量多喂溫開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寶寶臉色發黃怎麼辦
臉色淡黃:預防脾胃虛弱家長一定要喂養得當,不過食肉類食品,避免傷食;不要濫用一些清熱瀉火類葯物,如板藍根沖劑、清熱瀉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傷胃;不過食零食等。
臉色鮮黃:在日常飲食中少食油膩、甘肥,臉色發黃往往伴隨著氣血不足,建議可多吃桂圓、紅棗、枸杞等。
新生兒皮膚偏黃有什麼影響3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人體膽紅素可分為結合型與非結合型,血液中的非結合型膽紅素,需經過肝臟酵素轉化成結合型,才能溶於水經膽道排出。
新生兒的肝臟酵素尚未成熟,但胎兒時期製造的紅血球,又容易分解生成非結合型膽紅素,因此常見寶寶在出生第2天發生黃疸,第4天到達最高峰,第7天之後消失,2周後膽紅素的濃度降至正常。
怎麼發現寶寶是不是黃疸
室內光明是第一
不要在太暗的環境下照顧寶寶,有時候希望寶寶好睡,會一整天都把光線遮蔽起來,這樣會看不到寶寶的膚色,延遲發現黃疸的症狀。
如果寶寶黃疸,會發現他眼白變黃,雖然新生兒看起來紅通通的,但皮膚在輕微按壓去除血色之後,黃疸的顏色也會露出。
如果黃疸越往下肢蔓延,代表體內膽紅素越高。因此如果懷疑寶寶有黃疸,可先用非侵入性的經皮黃疸測試儀篩查,如果測試結果過高,就要進一步抽血確認。
新生兒發生黃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與病理性,如果是生理性黃疸,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1周左右黃疸現象就會消失,2周後膽紅素的濃度就會降至正常。
但是,有些因素會加重生理性黃疸,例如早產、紅血球過多、頭血腫、身體瘀青、體重過輕,或是胎便延遲排出等。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則需要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2、母乳雖是「寶」,也可導致黃疸
醫學界認為,某些母乳寶寶黃疸時間較久,可能是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會影響非結合型膽紅素轉化成結合型膽紅素的過程,或者促進膽紅素從腸胃道的再吸收(腸肝循環)。
不過大部分母乳寶寶初期之所以黃疸較嚴重,反而是因為母乳吃得不夠多、熱量不足所導致。
此外,因為黃疸需要通過排便來排除,當寶寶吃得太少,排便次數也跟著減少,腸肝循環的機會反而增加,這就使黃疸更為嚴重。
新生兒黃疸怎麼護理
觀察寶寶日常生活。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注意觀察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看醫生。
這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後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臟受損。
勤喂母乳。如果證明是因為餵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需要勤喂母乳。如果寶寶體重增加緩慢或者根本不增加,就表示吃的奶量不足,需要添加配方奶;純配方奶寶寶需要多喝水,增加排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