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開展醫療美容整治行動方案
擴展閱讀
臉上疙瘩變紫 2024-06-25 14:51:15
有了濕疹不能吃什麼水果 2024-06-25 14:46:53

開展醫療美容整治行動方案

發布時間: 2024-05-24 01:29:36

1. 瞄準虛假營銷,市場監管總局整治「美麗陷阱」,具體有何舉措

在注冊新氧應用程序賬戶後,該員工小劉(化名)在其賬戶下編造用戶評論,並發布虛假表揚。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對當事人處以5000元罰款。這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10月25日發布的10起不正當競爭案件之一。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醫葯和美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整治。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監管部門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25萬元罰款。比如,江蘇南京西漢醫療美容診所有限公司編造用戶評價虛假宣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通知中稱,醫療美容行業的違法問題可以概括為“三非”,即非法醫療美容機構、非法醫療美容醫生和非法醫療美容產品。通過案例曝光,加強案例釋法,提醒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不能盲目跟風,沖動消費。

2.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已於2001年12月29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修改〈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暫行管理辦法〉等8件部門規章的決定》已於2015年12月31日經國家衛生計生委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修改《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暫行管理辦法》等8件部門規章的決定》
為了依法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根據國務院關於取消、下放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我委對涉及的部門規章進行了清理。經過清理,決定對以下部門規章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一)將第十二條修改為:「不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主診醫師條件的執業醫師,可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醫療美容臨床技術服務工作。」
(二)刪去第十四條、第二十五條
法律依據: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本辦法所稱美容醫療機構,是指以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 本辦法所稱主診醫師是指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條件,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醫師。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診療科目。 醫療美容項目由衛生部委託中華醫學會制定並發布。
第三條
凡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機構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衛生部(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全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行政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美容服務監督管理工作。

3. 醫療美容廣告製造容貌焦慮等亂象將被整治,官方採取了哪些嚴打措施

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如春筍般的涌現,而且也導致很多行業部門出現亂象。如今國家經濟取得快速的進步,當一個現象有了量的積累,人們就開始對質量有了一定的要求。不僅是在使用一個商品,而且在使用過後要有一定的效果,這樣才會讓行業可持續發展。

近些年,受過一枚詐騙的經歷屢見不鮮,部分醫美機構,誇大宣傳,但在實踐操作中,卻整容失敗了,毀了很多人的容貌。希望在國家的嚴厲整改之下,未來醫美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

4. 醫療美容管理條例細則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開展醫療美容項目應當由登記機關指定的專業學會核准,並向登記機關備案。醫療美容護理工作的人員需要具備護士資格,有兩年的護理經驗,經過醫美護理的專業培訓
一、醫療美容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醫療美容本質上是醫療行為,必須在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合法醫療美容機構開展。一般的美容院不具備醫療資質,不能開展醫療美容項目。
2、醫療美容產品在世界各主要國家均實行嚴格管理,建議消費者不要自行購買和使用醫療美容產品,以避免使用違法產品或者不當使用合法產品造成傷害後果。
3、消費者在選擇使用醫療美容產品或者嘗試醫療美容項目時,應當事先與醫生進行充分溝通,對美容治療的預期效果和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合理評估,理性選擇醫療美容。
二、醫療美容維權步驟:
1、向衛生部門舉報,要求調查醫院資質,行醫過程;
2、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3、收集從咨詢,到診療,再到事故發生後醫院所有涉及當事人的聊天記錄、診療記錄、醫院宣傳海報、醫生信息、各類收據;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四種:
(1) 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 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 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5.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2016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本辦法所稱美容醫療機構,是指以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

本辦法所稱主診醫師是指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條件,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醫師。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科目。

根據醫療美容項目的技術難度、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程度,對醫療美容項目實行分級准入管理。《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由衛生部另行規定。第三條凡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機構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四條衛生部(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全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行政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美容服務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機構設置、登記第五條申請舉辦美容醫療機構或醫療機構設置醫療美容科室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有明確的醫療美容診療服務范圍;

(三)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試行)》;

(四)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六條申請舉辦美容醫療機構的單位或者個人,應按照本辦法以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設置審批和登記注冊手續。

衛生行政部門自收到合格申辦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並書面答復申辦者。第七條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核發美容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同時,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下級衛生行政部門違規作出的審批決定應自發現之日起30日內予以糾正或撤銷。第八條美容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注冊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活動。第九條醫療機構增設醫療美容科目的,必須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程序,向登記注冊機關申請變更登記。第十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開展醫療美容項目應當由登記機關指定的專業學會核准,並向登記機關備案。第三章執業人員資格第十一條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

(二)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其中,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項目的應分別具有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病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三)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四)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二條不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主診醫師條件的執業醫師,可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醫療美容臨床技術服務工作。第十三條從事醫療美容護理工作的人員,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護士資格,並經護士注冊機關注冊;

(二)具有二年以上護理工作經歷;

(三)經過醫療美容護理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護理工作6個月以上。第十四條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並辦理執業注冊手續的人員不得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服務。第四章執業規則第十五條實施醫療美容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中進行。第十六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應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在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的診療科目范圍內開展醫療服務,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擴大診療范圍。

美容醫療機構及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不得開展未向登記機關備案的醫療美容項目。第十七條美容醫療機構執業人員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程。

美容醫療機構使用的醫用材料須經有關部門批准。

6.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醫療美容機構的管理辦法如下:
1、設立醫療美容機構注冊制度,要求機構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
2、醫療美容機構應該有一定的規模和設備,包括醫余冊世療設備、手術室、護理室、休息室等。同時,機構還應配備專業的醫療美容人員,如醫生、護士、美容師等;
3、針對醫療美容機構的安全問題,應該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機構必須完成安全檢查,每日消毒,防範感染等;
4、醫療美容機構必須遵守相關法規,如《醫師執業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等;
5、加強醫療美容機構的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確保醫療美容過程的安全和准確性。
醫療美容手術安全的注意事項如下:
1、 應該注重美容整形醫療機構的選擇,多咨詢再決定;
2、選擇好機構後,應該認真甄別該機構是否具有合法的醫療資質,因為我們注意到一些沒有醫療美容資格的生活美容機構也在違規開展醫療美容項目,那麼有無醫療資質的標志就是有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3、重視自己的知情權和知情選擇權,那麼求美就醫者對自己將開展什麼樣的手術使用什麼樣的假體由誰來做主刀都有權知曉並做出選擇;
4、重視手術者的資質,對醫生是否經過合法注冊應當予以重視;
5、慎重簽下你的名字,在手術以前要履行一些簽字手續,請看清要簽字的內容,並在明確涵義後再慎重簽下你的名字;
6、加強和醫生的溝通,姿陵醫生有義務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如果醫生沒有很好的履行這種義務的,求美就醫者應主動和醫生進行溝通。
綜上所述,醫療美容管理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實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七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核發美容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豎肢批准書》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同時,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下級衛生行政部門違規作出的審批決定應自發現之日起30日內予以糾正或撤消。